哈尔滨往事15: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前沿和起点

早在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研究欧洲社会主义时,就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他是中国第一个较为系统接触马克思主义的人。但是,包括孙先生在内的一些有识之士,都只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去认识,而不可能作为指导革命的思想武器,所以都构不成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起点,是1898年开始修建中东铁路的哈尔滨,而且只能是这里,不可能是别的地方。这是为什么?

一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革命理论,所以无产阶级的诞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和传播的历史前提。1898年开始修建的中东铁路,汇聚了多达17万的筑路大军,他们是从贫苦农民转身而来的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人数之巨,集结度之高,前所未有。如此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的形成,为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在这里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作为中东铁路中枢和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哈尔滨,也就必然成为马列主义传播的中心。

二是因为哈尔滨位于连接欧亚大陆的中东铁路中枢,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特殊渠道,成为俄共布尔什维克能够最早向这里的工人阶级传播马列先决条件。哈尔滨的工人阶级,并不是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清末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业,在关内一些地方已经形成早期产业工人队伍,但是因为没有哈尔滨毗邻苏俄的地缘优势和中东铁路的特殊渠道,所以无法成为传播马列主义的前沿。

1898年中东铁路开始建设,哈尔滨产业工人队伍开始形成,而这一年适逢俄国共产党成立(当时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如果说工人阶级是马列主义传播的受众主体,那么共产党就是马列主义的传播主体。哈尔滨的工人阶级很幸运,虽然当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却有俄国共产党担负起向中国工人阶级传播马列主义的历史任务。(当然,干革命最终还得依靠本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但这不是本文要说的话)

1898年俄国共产党建立后,尤其是1903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胜利后,十分重视对中东铁路中俄两国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1905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哈尔滨工人团”,主要活动在哈尔滨铁路总工厂,同时对松花江航运工人和面粉工人也有很大影响。这个组织的领导人舒米雅茨基以车工为掩护,广泛接触中俄两国工人,宣传马列主义。他在回忆录中说:“不得不个别地和中国工人谈话,有时通过翻译,有时依靠当时在远东地区通行的那冲中俄土话交谈。”“我们不仅是偶然与中国工人联系,不,我们在他们中间相当有计划地经常进行工作。不仅帮助他们提高觉悟,而且还培养他们成为中国人民反对清朝专制的先锋队。”与此同时,俄共的加拉罕、布尔特曼等都在哈尔滨等地传播马列主义。这说明1905年前,真正意义上的马列主义传播就已经在中国开始,早于北京和上海十多年,哈尔滨是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前沿和起点。

以下所述哈尔滨的工人阶级在1905年至1917年俄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所做的历史贡献,是马列主义最早在中国哈尔滨传播的历史见证和革命成果,也是哈尔滨工人阶级接受马列主义理论后的革命实践。
1905年俄国爆发革命,哈尔滨的中国工人阶级立即作出反应,坚决支持俄国国内十月总罢工,并加入到中东铁路俄国工人大罢工的行列中去。

1907年1月9日,哈尔滨中东铁路总工厂的中国工人与俄国工人举行联合罢工,并集会庆祝俄国一月革命两周年。

同年5月1日,哈尔滨铁路总工厂的中国工人与俄国工人联合举行集会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午休的汽笛声一响,中俄工人便潮水般地涌出厂门,向地三十六棚后身的江边聚集。同时,地包、车站、铁路印刷厂、八区制粉厂、港口的中俄工人也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很快形成3000多人声势浩大的队伍。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得知后急令镇压。

工人们乘坐预先准备好的船只,迅速过江向极乐村(太阳岛)集结。因极乐村不属沙俄军警管辖范围,所以当警察局长马库金赶到江边时扑了空。聚餐后,舒米亚茨基宣布庆祝大会开始,然后,工人们进行讲演,呼口号,并举行联欢。会上,提出了为反对剥削压迫,为改善生活待遇,为实现八小时工作制而斗争的口号。这是中国工人第一次庆祝自己的节日——五一劳动节,从而登上政治舞台,为工人阶级的利益和理想而斗争。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哈尔滨和中东铁路沿线的铁路工人最早得到胜利消息,他们为之热烈欢呼。1917年11月12日,在哈尔滨的俄共(布)发布了《告满洲全体公民书》,号召在东北地区的俄国侨民和中国工人支援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这一号召,首先得到哈尔滨的中俄工人和俄国革命士兵的支持。

1918年2月28日,在俄共(布)领导下,中东铁路职工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了,讨论了中国工人的组织问题,号召“团结和联合中国工人,为反对苏维埃国家的敌人,为反对中俄人民共同敌人而斗争。”在其影响下,哈尔滨总工厂中国工人于同年10月建立了第一个工会——三十六棚工业维持会。这是中国工人建立的最早体现中国工人根本利益的工会组织之一。这个工会在建立初期,与俄职工联合会一起,领导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的工人,在反对沙俄残余势力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1918年到1920年间,中东铁路中俄工人为反对沙俄残余势力以及外国干涉者,掀起了全线四次大罢工。

由此可见,哈尔滨的工人阶级是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思想最早的一支队伍。这一时期的罢工斗争,为支援十月革命和巩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俄共(布)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同时,在中国职员和工人中发展了俄共(布)党员。据有关资料记载,1907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党员的工作下,哈尔滨俄国军官学堂任汉语教官的任辅臣,参加了布尔什维克秘密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哈尔滨工人团”,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08年,任辅臣秘密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中国国内最早的俄共(布尔什维克)。任辅臣按照俄共(布)的指示,在哈尔滨进行革命活动,在俄国和中国职员工人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在哈尔滨接受马列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信仰而成为俄共党员的中国工人和知识分子,以及从哈尔滨走出去和返回哈尔滨的曾经参加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并加入俄共的旅俄华工,其具体数目尚未发现统计。

 

刘德基

本名刘德基,上个世纪60年代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一生工作了两个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和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各18年。政策研究和新闻工作者。原中共黑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正厅级巡视员,黑龙江省政策学会会长。点击进入刘德基新浪博客

相关推荐

霁虹桥 此桥非彼桥

这座桥,是连接道里与南岗的交通枢纽,也连接着哈尔滨人与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今这座桥被拆除了原有的桥体结构,其 …

6 条评论

  1. 那呢子

    看文章,真长见识啊,我了解过哈尔滨的城市历史,但还是第一次知道这里是马列主义的起点

    • 这个专题还没做完呢,刘老师一直在写,真牛啊

  2. 那呢子

    看文章,真长见识啊,我了解过哈尔滨的城市历史,但还是第一次知道这里是马列主义的起点 [good]

    • 这个专题还没做完呢,刘老师一直在写,真牛啊

  3. 那呢子

    看文章,真长见识啊,我了解过哈尔滨的城市历史,但还是第一次知道这里是马列主义的起点

    • 这个专题还没做完呢,刘老师一直在写,真牛啊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