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的记忆

寻访防疫英雄的足迹

提起伍连德,老哈尔滨人或许有些印象,他所创办的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今哈尔滨医科大学),是东北最早的医科学校,至今仍然是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医学院校,哈尔滨医科大学的部分记忆是与伍连德分不开的。

1901年,正值东三省肺鼠疫横行,伍连德被清政府任命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到达哈尔滨进行调查,防治,率领着东三省防疫人员,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彻底消灭了这场百年不遇的烈性传染病的流行,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1911年,在奉天(今沈阳)主持万国鼠疫研究会,力主中国政府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1912年,伍连德在哈尔滨筹建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及附属医院。1926年,伍连德在哈尔滨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培养卫生防疫人才,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就此成立。

伍连德不仅是东三省防疫的先驱战士,也是中国的公共卫生先驱战士,他为中国的的卫生防疫事业做出的贡献也是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上无人能及的,除了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还有很多医学院校也是在他的手中创办,为中国的医学界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医学人才。

伍连德的记忆或许已经被现在的人所淡忘,但我们在哈医大的记忆中找到了我们的防疫英雄,哈尔滨作为伍连德曾经战斗的地方,哈医大作为他第一个创办的学校,伍连德的记忆属于哈医大,而哈医大也会有着同样关于伍连德的回忆。寻找城市的记忆,哈尔滨医科大学为我们带来的记忆是英雄伍连德的记忆,哈尔滨医科大学虽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办时间早,但高校的记忆第一位我还是给予了伍连德博士创立的哈尔滨医科专科学校,作为一个对于战士的缅怀与崇敬。

新中国军事人才的摇篮

抗美援朝的战斗结束了,虽然是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战争是最好的一次总结,我军虽有顽强的战斗毅力,但毕竟是血肉之躯,朝鲜战场上的一次次交锋证明了中国军队在现代化战争中暴露出来的弱点。为此,毛泽东将在朝鲜前线的陈赓召回国内,给与他一个新的任务,为新中国筹备一座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与部队装备的院校。

陈赓接到命令后,立即开始同苏联的专家进行联络,争取技术上的支持,在学校选址的问题上,陈赓与苏联的专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松花江畔的哈尔滨来作为学校的校址所在地。1952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批准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7月11日,正式任命陈赓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

从此,作为新中国的军事人才的培养基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院长陈赓的辛苦经营下,从最初的什么都没有,到后来的战术,战役指挥员,防化,战船,航空,装甲部队,成为了新中国军事人才的摇篮,也成为了新中国军事科研的主要基地。

在文革的热浪中,加上中苏关系紧张,逐渐扩大的哈军工被肢解并内迁到了南方,西北,仅留下了船舶学院在哈尔滨,1994年,哈尔滨船舶学院被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哈军工分出的院校一起共同为军委直属的院校,在哈军工的原址上的继续发挥着军工学院的优良传统。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记忆,是关于哈军工的记忆,校园里陈赓大将的雕像象征的是哈军工的灵魂,校园内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更是成为了军工人的精神,作为哈军工的余脉, 作为新中国在军事上的一次起步,这就是哈工程大学留下的记忆。

来自延安的革命之火

自从哈尔滨崛起的那一刻,注定了它与俄罗斯结下的是不解之缘,加上俄罗斯人的聚居,俄语成为了城市的第二语言,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光复了哈尔滨,接管了城市,根据《雅尔塔条约》,哈尔滨依然为中苏共管的中东路中心城市,1946年,内战全面的爆发,东北又是最大最乱的战场,哈尔滨也因为中苏的政权交接显得更加的混乱。

来自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的俄文第三分队,为支援东北的解放,从黄土高原挺进黑土大地,最终立足在哈尔滨,以学校雄厚的俄语基础,为哈尔滨的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46年,哈尔滨率先解放,俄文三支队成为了东北民主联军的附属学校,负责对苏俄交涉事宜,1953年,易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1956年,改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

1958年,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基础上,扩建、更名为黑龙江大学,由外语类单科性学校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1972年,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院并入黑龙江大学。1999年,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并入黑龙江大学。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和黑龙江教育杂志社并入黑龙江大学。2004年,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并入黑龙江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并入,有力地增强了学校的学科和科研实力,拓宽了学校事业的发展空间。目前,黑龙江大学已经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办学形式多样、教学质量优良的开放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

来自黑龙江大学的记忆,属于这个城市的是一个红色的记忆,也是哈尔滨高等教育的一个开端,因为黑龙江大学的历史记忆,是哈尔滨,也是黑龙江综合性大学的开端,它的出现弥补了黑龙江综合性大学的欠缺,“博学慎思,参尽天物”它如同它的校训一样,源自传统,发扬传统,在北方的土地上继续成就着育人的使命。

中国科研工业技术的王牌

中东路的通车带来的不仅仅是异国他乡的商业文化,也不是异域的 建筑艺术,更是将更多的科学技术带到了北方的土地上,而最后带来的回忆的高校就是工科的最高学府,在哈尔滨历史上跨时代的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带来的记忆是中东铁路的记忆,也是中国铁路工业与应用技术工业起步的记忆,从中俄工业学校,到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再到最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校的一次次易名也说明了哈尔滨的改变,也说明了学校的规模在扩大,1920年创校开始,俄国人的介入,到后来的东省特区长官与张学良的加入,到日寇统治的黑暗时期,到今天的一流的工科院校,哈工大的历史是反过来恰恰是证明了哈尔滨的历史发展,走入哈工大的校园,我们感慨时代的变迁,当年的工业学校如今已是国家重点的科研机构,工业人才的培训基地,新中国的多项科学技术在这里实现,新中国的科研项目在这里逐渐的成功,哈工大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科技的代名词,走过岁月的身躯没有被岁月埋没,反而更是如此的辉煌耀眼。

属于哈工大的记忆,是中国人自己对于科学技术的追求,哈尔滨的历史上永远不会缺少哈工大,因为哈工大的历史承载着哈尔滨对于科技的一份追求进取之心,这份心直到今天依然不老。

【原文发表于深邃的前路博客,授权发布】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哈尔滨法政大学溯源

俄国人历来注重教育。他们在哈尔滨兴办教育,所办的哈尔滨法政大学(1920—1937)在黑龙江教育史及世界俄侨教育史上都占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