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老地名讲述“水故事”

本文首发于2010年4月27日《生活报》原文地址

上世纪80年代松花江边

在省测绘局有一张标着“内部用图”的《哈尔滨市地图》,是1977年12月绘制的,上面一目了然地记录着,33年前的哈尔滨,松花江穿城而过,南北两岸河网纵横,湖泽密布,一派“北国水城”好风光。在哈尔滨的老地名中,也不难发现,因水而得名的街道和片区俯拾皆是。

水网密布沟渠多

1977年的哈尔滨,江南老城区的河流,除了松花江外,自西向东还有运粮河、何家沟、马家沟、阿什河。现在的道里区群力新区和道外区民主镇一带,原来近半是湖泽,还分布着水库、灌区和渔场。以道外区民主镇为例,东西向有新仁干渠,南北向一字排开了6条支渠,是个不折不扣的“水镇”。

放眼1977年的江北,不仅有现在的金水河、二道江等自然水面,还有涝洲干渠、万宝干渠、前进干渠、松浦干渠等人工水面,虽然相互并不完全相通相连,但看起来也是水网密布。“向城区水面要土地的城建铁蹄已经踏平了原有的湖泽渠沟。”帮记者分析地图的我省文史资料收藏家朱俊峰感叹道。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马永胜教授分析说,多年来松花江哈尔滨段一直在“滚江”,折冲式蜿蜒流淌,主城区段相对变化不大,但公路大桥以西段和道外区民主段逐年向北岸蚕食,同时原有水面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与地面径流补给量之和,造成南岸湖泽水面减少。

鱼个儿头大种类多

1958年至1977年,哈市相继兴建立功水库、三八水库、工农水库,老城区建设了太平渔场、胜利渔场、石槽渔场、西郊渔场、长岭湖渔场、阎家岗渔场等10多个养鱼基地,养殖水面从1966年的近480公顷发展到1990年的3926公顷。“3926公顷,相当于1000个兆麟公园的面积,这么大的水面,是北国水城不可或缺的优势资源。”哈市规划勘察测绘院总工程师胡亚明表示。

人工渔场多了,表明松花江上的鱼类资源已无法满足人们需求了。人工养鱼是一种变通之举。《哈尔滨市志》有这样的记载:冷水性鱼类明显减少。如上世纪50年代尚能见到的哲罗、细鳞、江鳕、狗鱼等,现已多年不见。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市场上经常可以买到的鳡条、红眼睁子、鳊花、法罗、鳌花、怀头等,现在也很少见到。

同时,可捕鱼的数量也明显减少。上个世纪50年代,哈市渔民捕鱼通常以重2公斤以上的鲢鱼尾数作为统计依据,当时有的网场一网最多可捕鱼1500公斤,前些年有的网场一网还能捕获30公斤鱼,而最近几年一网仅能捕到5至10公斤鱼。1986年,万家水库整个夏季仅捕鱼50多公斤。此外,鱼的个头明显变小。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松花江大白鱼一般体重在4.5公斤左右,草鱼在9.5公斤上下,白鲢在15公斤以上,最大的鳟条可达35公斤。而目前各种鱼类中较大的也仅1.5至2.5公斤,5公斤重的鱼已经非常罕见。

东北农业大学的刘东教授分析说,松花江哈尔滨段鱼类资源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业迅速发展导致水域污染日趋严重,破坏了鱼类生长繁育的生态条件。此外,水资源过度利用、人为过度捕捞和气候异常等也是造成鱼类资源下降的原因。

幸运的是,一些名贵鱼类在松花江哈尔滨段并未完全绝迹。据哈市农委渔政处处长冯代英介绍,1980年在哈尔滨松花江沿岸的“17号照”(江上航标编号)曾捕获一条3.5公斤重的大马哈鱼;1981年捕获一条11.5公斤重的鳇鱼;2004年捕捞到一条大约20公斤重的鲟鱼。

太阳岛上有“五多”

“鱼少了,人多了,加上城建摊大饼式的扩张,让哈尔滨的固有水网和人工水渠成了牺牲品。”我省生态学家聂绍荃有些忧心忡忡。

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张敏杰告诉记者,她十七八岁时,盛夏的周末经常和同学去太阳岛游泳和摸蛤蜊,大个儿的蛤蜊有脸盆那么大。

据《哈尔滨自然地理志》记载,因为有松花江,哈尔滨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均比较丰富。19世纪70年代以后,哈尔滨的太阳岛还曾以“五多”而著称,即岛的周围蛤蜊多、鱼多、虾多,雁和天鹅也多。相关记载表明,20世纪初的哈尔滨地区还有过黑琴鸡的记录。黑琴鸡是一种很典型的山区森林鸟类,可作为狩猎对象,但目前的分布区极小。日前,记者在省博物馆还看到了上世纪20年代在哈尔滨采集的多种鸟的标本,包括斑头鸬鹚、白鹳、黑鹳、白尾海鹃、大鸨、大杓鹬和鱼鹗等,但这些鸟现在均已绝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专家告诉记者,哈尔滨的大规模开发对鸟类资源的影响愈来愈明显。上世纪60年代还可以看到白鹭、绿鹭以及许多种雁鸭,近20年雁鸭类中常见到的只有斑嘴鸭、罗纹鸭、绿翅鸭,偶然可见有鸳鸯,大群雁鸭已不在哈尔滨地区常驻。此外,由于哈尔滨市区的林木较少,且多为栽培的人工林,高大乔木与树洞均不多见,因而典型的树洞营巢鸟类亦很少。大斑啄木鸟、绿啄木鸟等虽然是本地的留鸟,但在繁殖季节到来之前也不得不向低山丘陵区的森林转移。

和松花江两岸一样,上世纪30年代在呼兰境内仍有紫貂和水獭。郊区的松花江两岸产狍,冬季市场每年狍可上市5000只以上。到上世纪60年代,哈尔滨偶然还可见到狍,但之后狍及大型鸟类在哈尔滨几乎绝迹,现在的毛皮兽中常见的只有黄鼬。

老地名伴“水”多

哈市规划勘察测绘院院长张琼告诉记者,哈尔滨老城区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至140米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在145至175米之间,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第三级阶地海拔在180至20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

因为老城区内有松花江、马家沟、何家沟、阿什河和呼兰河,用水取地名的例子十分普遍,呼兰和阿城就是由呼兰河和阿什河直接命名的。据哈市地名研究者王宝滨介绍和《百年道外》记载,道外原名叫傅家店,1907年年末滨江厅知事何厚琦称傅家店的“店”字含义狭小,遂改为“傅家甸”。“傅家甸”是哈尔滨的肇兴之地,早在两汉时期,古代的挹娄族、肃慎族先后在道外这块林木茂密、水草丰盛的土地上,依天恒山打猎,靠阿什河捕鱼,过着渔猎生活。再比如,道里区新阳路所在的“安子片”,原来叫“偏脸子”,是因为当地地势低洼多沼泽。

记者注意到,韩家洼子、河沟街、河梁街、河鼓街等也同样是因水得名。哈尔滨人亲水,尤爱松花江,从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就能看出:春光明媚,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江边的亲水台阶上,坐满了来看开江的哈尔滨人。我省生态学家聂绍荃为此提醒说,喜欢水,是人的本性,哈尔滨人对松花江的爱,要从“不捕鱼不抓鸟”做起。

文摘

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或传统媒体,且持续三个月以上未能联系到原作者,因此声明:文章内容保留原作者和出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并只在网站进行转载。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mharbin@163.com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