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铁路沿途老建筑及人文风光

前言

中东铁路(俄语:Китайско–Восточн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简称КВЖД)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 日俄战争结束后称中东铁路,即中国东省部铁路之意。

中东铁路是1896年沙皇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的产物。从1898年至1903年历经五年完成,西线:哈尔滨到满洲里的滨洲线;东线:哈尔滨到绥芬河的滨绥线;南线:哈尔滨到旅顺的哈大线。尽管中东铁路有沙俄殖民色彩,可客观上也带来西方先进的文明和理念,并促进了东北早期工业的发展,也创造了东北铁路现在的整体雏形,铁路沿线那些串串珍珠般的大小城镇、城市的早期格局,也都源自那段历史!

喜欢游走在城市里,怀揣着卡片机,穿梭于哈尔滨的街头巷尾,经常为周边的精美建筑所吸引,更想知道建筑背后的故事,闲暇时经常翻阅资料,不时的记录下了建筑在不同季节的美景。

六年前买了第一步单反相机后,为我喜爱的建筑摄影找一个题材,最终选择了中东铁路这个涵盖了铁路,建筑,人文等多项内容的摄影项目,我做了计划:3年内走完全程!

2010,我利用年假,开始了我中东铁路的远行。走遍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的中东铁路沿线,沿途350多个大小火车站和车站之间的桥梁和工区,往返近万公路,拍摄了近3万张照片,从那时起,不分春夏,铁路沿线上都会留下我的足迹,不论秋冬。铁路沿线都会留下我的汗水。每天天不亮就带上面包和咸菜,背上一瓶水开始了我的寻觅之旅,每到一个站点都会被精美的站舍打动,不时的用相机拍下,用纸笔记录下建筑的位置和数量。每每看到一处保存完好的站舍,都会让我激动不已。

交通主要是火车、长途客车、公交车、三轮车、摩托车……很多小火车站间没有路,就只能步行。有些偏僻的小站每天只有一趟票车通过,我经常因为醉心于拍摄错过乘坐时间,只能寻求老乡的帮助,或者在当地住宿或者租车前往下一站。

扭伤,蚊叮,虫咬,刮破衣服,走坏鞋子……都是家常便饭!

记得几人出行拍摄兴安隧道时,一个影友被蜱虫咬伤,晚上发现后连夜送往医院,但当地不能处置,只能放弃接下来的拍摄计划,将影友送很远的牙克石治疗。

沿途上徒步3-4小时的没饭,没水,日晒,雨淋,受伤都是常事。

累时就坐在铁轨上,看着铁路线在荒芜人烟的山间、原野上穿行,更多时忘记自己疲惫,感受着当年创建者的艰辛。

欣喜的是,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如期的完成了中东铁路全程影像资料的采集!

由于篇幅所限,只能展示部分照片,沿途一共拍近3万张照片!

哈尔滨

1

哈尔滨铁路局,建于1904年,这座具有新艺术建筑风格的雄伟建筑,被称为 “大石头房子” ,是当时中东铁路管理局的办公楼,由6栋既相互连接,又各自相对独立的楼房组成。经历百年的风雨沧桑,“大石头房子”不仅记录了哈尔滨这座城市荣辱兴衰的历史,同时也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

2

霁虹桥是一座典型的欧式桥梁建筑,呈弓形,设计师为符拉基米尔·安德列耶维奇·巴利,原为钢结构,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霁虹桥1926年11月建成,由中方理事、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为桥题名,他引用了杜牧的《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句中霁虹二字,定名为“霁虹桥”。

3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即原中东铁路第一松花江大桥),哈尔滨人常说的“老江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1900年5月16日正式动工,1901年10月2日,大桥正式竣工。一个月后,中东铁路全线临时通车。

东线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至绥芬河市,出境后连接俄罗斯城市海参崴,全长548公里。东部线始建于1898年,1903年完工。从哈尔滨出发,经过阿城市,铁路就进入山区,一路绵延到绥芬河。

4

海林市附近的铁路线,铁路位于海林的报恩寺山下,为了能拍到日出,早早的起床打车来到山上,然后徒步走到半山腰,在那里等火车来,山间薄雾弥漫,清晨的阳光,为大地铺上了一片金黄色的色彩,令人心旷神怡!

5

从俄罗斯开往绥芬河的国际列车,运送来的多是木材、煤炭和俄罗斯商品。它的后方就是中俄两国的边境线,去海参崴旅游的火车就经过这里。

6

绥芬河至国境线之间的铁路,铁轨为中俄两国铁路的套轨,俄罗斯的轨距1.524米,即宽轨,国内的铁路轨距为1.435米,比国内的路轨宽些。为了拍摄行驶在铁路上的火车,在山上整整等了一整天,可能是淡季的缘故,只开过两列火车和两个车头,等待是枯燥的却也充满希望,两条小蛇从我身边爬过,彼此看了看,就各自去忙了!

7

绥芬河火车站,建于1898年,原名五站,是中东铁路东线的终点站,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拍摄的时间稍早,还能看到些原貌,现在已经粉刷一新没有了多少原来的韵味了。

8

绥芬河著名的大白楼,原为总理绥芬河铁路交涉分局总理委员官邸,俗称 “大白楼”,这是一座具有俄式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建筑庄重典雅,落落大方。

9

远东第一大桥,1903年建设,拍摄的时间早些,还能看到些原貌,现在被广告牌遮挡的很严实了。

10

绥西石拱桥,冬天,桥边的积雪很深,几个影友相互搀扶,趟着厚厚的积雪一步一滑爬上桥边的小山拍摄,衣服被树枝刮破了好几处,鞋里也灌满了雪,虽然辛苦,却也乐在其中!

11

下城子站,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下城子镇,建于1900年,原名小城子站。由于天色太晚,在那里住了一晚,小镇很肃静,吃住也不贵,人也非常热情好客。

12

爱河站的老站舍,建于1901年,原名乜河站。墙壁上的文字是俄文的站名。

13

横道河子火车站,横道河子镇四周山高林密,环境极佳,中东铁路东起绥芬河的火车和西部来自哈尔滨的机车,在横道河子都要准备翻越张广才岭,蒸汽机时代每列过往的机车都在横道河子加满水,前后挂上两至四个机车头翻越山峰,所以小镇的规模很大,设施齐全,整体的布局也非常好。再加上小镇对老建筑的保护,在中东铁路沿线中是保护最好的。

14

横道河子机车库,共有十五个车库门,每个车库门为拱园形,造形美观,建筑风格独特。为了拍到车库的全貌,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爬到对面的山上,坡陡路滑,要随时拉着身边的树枝才能爬上去,不时的滑下来,拍完才发现把镜头盖弄丢了,已经弄丢5个啦!

15

横道河子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1902年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居住在这里的俄国人逐年增多,于是在横道河镇东山脚下一个较高的台地上建起了一座全木制结构的教堂,教堂属典型俄罗斯建筑,由于受欧洲建筑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外形创造及内部设计都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我省目前仅存的一座全木质结构的东正教堂。

16

17

高岭子站老建筑,由于山高路险,火车要绕行很久才能通过,新修的铁路经过虎峰和开道等线路运行,所以那段铁路线已经废弃多年,加上山间的溪水不断的冲刷,很多道路已经断开,车开不上去只能徒步了,和影友一同徒步走完的那段铁路,铁路拆除后原来的路基就变成了小路,上面都是铺路时的碎石,走的久了硌得两脚特别难受,原以为沿线能有村庄或商店能买些吃的,没想到一个也没有,又渴又饿,所幸碰到一位种地的老人,才算要了一点井水,走了将近6个小时,天快黑的时候才走到治山。

18

青云火车站老建筑,那里人口不多,建筑基本保持原来的样子,人也非常和蔼可亲,热情的邀请我进屋喝水,休息,特别让人感动!

19

苇河站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苇河镇,原名苇沙河站,建于1899年。

20

一面坡镇附近的石拱桥。

21

一面坡镇老建筑分布图

22

尚志火车站老站舍,已经拆除。

23

帽儿山附近的笔架山

西线

黑龙江省哈尔滨至内蒙古满洲里,全长935公里,1898年3月动工修建。1900年4月完成哈尔滨至安达站铺轨任务。1903年7月正式运营。

哈尔滨至扎兰屯之间,多为平原沼泽盐碱地带,穿过大兴安岭,就进入茫茫的草原。

24

火车行驶在茫茫的草原上,大草原苍凉而辽阔,低矮的乌云在山间弥漫,很喜欢这个氛围,最能体现百年中东铁路的历史沧桑感!

25

对青山火车站附近的俄式住宅,建于1927年,不同于东线的山区,这里地势平坦,属于典型的东北农村,农作物也多以玉米为主,对青山的烤鹅倒是非常出名。

26

宋站的站舍,已经拆除,中东铁路全线用一个字命名车站的没有几个。

27

28

烟筒屯火车站的水塔,上面还带有建成的年标。

29

昂昂溪火车站,当时称齐齐哈尔站,是中东铁路较大的中转站。建于1903年,昂昂溪俄式建筑120个左右。建筑群的特点是大部分房屋外有花厅,木工雕琢,墙体厚实,窗户又高又窄;屋内有木质地板和天棚,砌筑火墙和壁炉,房屋内空间大,冬暖夏凉,坚固耐用,体现出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情。2013年3月,昂昂溪中东铁路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

走在街道上,仿佛来到俄罗斯小镇的感觉,建筑挂牌保护的非常好,也许是因为远离城市的缘故,建筑整体保存的特别完整,几乎是原汁原味!但大多房子都闲置锁门,也许是因为生活不便,很多住户都搬走了。

31

老道站老站舍,基本上闲置状态,两个最近的村子也距离很远。

32

扎兰屯火车站,扎兰屯市位于蒙古高原的边缘,大兴安岭山脉的中段东麓。

33

扎兰屯吊桥公园内的铁索吊桥,这里山清水秀,环境极佳,中东铁路当局在此设有大型的疗养院。

34

巴林附近的喇嘛山,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35

博克图火车站水塔

36

百年段长办公室,建于1903年,是沙俄中东铁路满洲里至安达区段机务段长办公室。俄罗斯建筑风格显著,砖木结构,座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2013年3月,百年段长办公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是住户是姓刘的老爷子,对老建筑的保护非常痴迷,当年这个老房子已经荒废了很久,被杂草和残土包围着,老爷子想买下来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那个破房子要它干嘛,拆了吧,可以拆些木板”!但老爷子义无反顾的把老房子收拾一新,并申报了保护建筑,这在整个西线也是很早的,还收集了很多沙俄时期的老物件,把百年段长办公室里面都按照原来的样子重新规划,基本恢复了原样,还特地请了一位老师傅现场指导,恢复了一座沙俄时期的壁炉,让我惊叹不已!

知道我来拍中东铁路老建筑,就自己开车拉着我在小镇转了一圈,逐个介绍老建筑的历史和用途,让我非常感动,在这里谢谢老爷子!

37

一列火车驶出小镇。

38

39

新南沟站的老建筑,前面就是著名的兴安岭隧道。

40

兴安岭隧道,以前隧道有武警看守,管理非常严格。1901年始建,1903年贯通,1904年正式通车。隧道东西走向,穿越大兴安岭主峰,横贯至川岭工区和兴安岭车站之间,全长3078米,洞口宽8米,高7米。隧道东西入口拱顶上部为秘密防御工事,内部为扇形单兵步枪射击孔,入口两侧灌注坚固碉堡,西入口为兴安岭碉堡,东入口为川岭碉堡。

41

42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北部的大兴安岭上,传说这座碑是为莎力所立。莎力,是沙俄时代的一位铁路工程师,莎力碑所在的山脚下有个沙力站,这座经历百多年风雨的小站,虽几易其名,而关于莎力凄美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大兴安岭这一天然屏障,成为中东铁路贯通工程的难点,据说当初有几个铁路过岭的方案,最终选择开凿大兴安岭隧道,为了加快工期进度,莎力决定采取从大山两侧同时开凿的施工方案,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已经到了贯通的时间,可是毫无凿通的迹象。在煎熬与焦虑中,莎力自杀了,1902年10月20日,这条中东铁路最长的隧道终于贯通了,双向工作面准确交汇。莎力的勘察、测量、设计和施工没有任何偏差,只与她预算的贯通时间晚了3天。俄国人为了纪念莎力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在大兴安岭隧道岭巅,用开凿隧道的岩石筑起了纪念碑——莎力碑,并将隧道东出口的车站命名为莎力站。

43

海拉尔老站舍,老站舍建于1903年。旧称“海浪”站。此楼前面雕刻的俄文是“海拉尔”的意思,后面雕刻中文是“海浪”。1903年底修正”海浪“站为海拉尔站。海拉尔地区景致极佳,天鹅的故乡巴尔虎草原、广寒仙境呼伦贝尔湖、“中国第一曲水”莫日格勒河、草原冰雪风光等景区闻名遐迩。海拉尔的羊肉也远近闻名,特地询问当地人找了一家人气旺的饭店大吃了一顿,确实很好吃!

44

扎赉诺尔的俄式建筑

45

满洲里火车站,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得俄语名“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被誉为“东亚之窗”。

46

边境国门

南线

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至辽宁省的大连市,全长944公里,终点是旅顺火车站。也称南满铁路,1898年8月正式动工,1903年7月14日全线通车,并开始正式营业。日俄战争(1904 年)后,沙俄把南满铁路的长春至大连段转让给了日本。

47

第二松花江大桥,位于德惠市松花江镇松花江村后口子屯,1901年4月22日开工,1902年1月15日竣工。这座弃用的大桥,虽然经过百年风雨的洗礼,但仍然威武的挺立着,桥面上钢轨被全部拆除。为了防止被人为破坏,大桥南北两端与岸边路基相连的一段梁架也被拆掉了。

为了拍好这座大桥,前后去了三次,由于当地能够住宿的镇子距离很远,第一次去是和影友带着帐篷去的,这样就可以从容的拍摄日出和日落,带了很多食品,还奢侈的带了两瓶啤酒,夜晚,四周很宁静,满天的星斗,令人难忘的一次拍摄!

48

49

长春,宽城子沙俄火车站俱乐部旧址和带有满铁标志的井盖

50

长春伪皇宫里的百年火车头,修建中东铁路时的工程用车,2005年3月1日,在扶余县拉林河铁路新桥施工时在河里挖出来的。

51

公主岭满铁农事试验场

52

沈阳辽宁总站(老北站),1927年,张作霖为了与日本人经营的沈阳站抗衡,开始修建辽宁总站(老北站),于1930年竣工开通使用。

53

沈阳站,沙俄1898年6月开始修建 “东清大铁道”南部支路,1899年11月,在现西塔大街右侧即沈阳站北货场修建了一座建筑面积仅1244平方米的俄式青砖平房的火车站,取名“茅古甸”。

1905年3月,日俄战争以沙皇俄国战败而告终,沙俄政府将长春以南的东清铁道南部支路和一切财产、特权无条件转让给日本。 1906年8月,日本从沙俄手中接管东清铁道南部支路,改称南满铁路。 1907年4月接管茅古甸车站,并修建了站台,仍为砖木结构的青砖瓦房。 日本为扩大侵略的需要,1909年10月,在茅古甸车站南端约1.6公里处新建“奉天驿”(即今沈阳站),1910年7月新站建成,

54

三十里堡附近的石拱桥

55

大连火车站,1897年,当俄国人准备将铁路从哈尔滨铺到渤海边时,勘测队来到这个叫作青泥洼的地方,俄国人将此地改叫大连,俄语的意思是远方。

56

旅顺火车站,始建于1900年,沙俄时期所建,旅顺站是一座造型别致、俄罗斯风格的木质建筑物,也是南部线最南端的车站,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物。

结束语

作品尽管有不足之处,但基本反映了目前“中东铁路历史建筑群”的真实状况。希望我的摄影能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东铁路,关注中东铁路!把中东铁路这份中俄关系史上最大的历史遗产保护好,开发好,让后人记住那段历史!

57

哈尔滨西站开出的高铁列车

百年时光,弹指一挥间!

抚今追昔,无限感慨,弱国无外交,羸弱的大清帝国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一切,而如今,祖国强大了,由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庞大工程正在进入实施阶段!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一个像我一样的摄影爱好者,背起行囊,走遍一带一路的全程呢!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由衷的祝愿一句:“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58

西线沿线水塔

59

沿途桥梁上的年标

作者简介:

60

郭长武,49岁,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物业中心工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热爱摄影8年,系统的拍摄了哈尔滨市的历史建筑,老道外,老电影院,教堂,寺庙等题材,徒步走完三沟一河全程,对中东铁路全程潜心拍摄6年。

郭长武

郭长武,1967年生人,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物业中心工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热爱摄影8年,系统的拍摄了哈尔滨市的历史建筑,老道外,老电影院,教堂,寺庙等题材,徒步走完三沟一河全程,对中东铁路全程潜心拍摄6年。哈尔滨老建筑摄影群(235414432)创建者与管理员。联系方式:1078600764@qq.com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