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递年代”里的温暖细节

最近,我省一档名为《见字如面》的明星读信节目,在网上低调走红,被赞“人文气息浓郁”,堪称“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寥寥数语,纸短情长。家书里的人间烟火,情信中的缱绻深情,从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款款而来,隔着斑驳记忆和重重岁月打湿了很多人的眼眶。

网络时代,即时通讯虽然便捷却也怠慢了彼此,少了字斟句酌、安然静候的仪式感,鲜有“数行家信抵千金”的欢喜企盼,也再难体会“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浪漫忧伤。

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曾在书信往来中留存别样记忆的人,带你重温“慢递年代”里的温暖细节……

写给儿子的“励志语录”

讷言父亲郑重提笔
为大二儿子“指点迷津”

作为一个85后文青,小马收到过很多信。但最令他难忘的,是十年前父亲从山东枣庄寄来冰城的那封。

那年冬天,他在黑龙江大学读大二,当时正处在迷茫期,犹豫着是否该为考研做准备。这时,他竟收到了老马的信。“以前父母常往我宿舍寄衣服和吃的,但连个字条都没写过。”小马回忆说,突然收到父亲的来信,他十分意外,甚至心里有点儿忐忑。老马平时在家沉默寡言,父子俩沟通基本靠眼神儿,没想到那封信竟然写了两页半。

“儿子,见信好!这是第一次给你写信,不知此时哈尔滨的冬天如何,记得多加衣……”在外人看来,这或许是个俗气的开头,小马却差点儿泪奔。

老马倔强严厉,感情从不外露,在家时,母亲总是亲昵地喊“儿子”,而老马对他没称呼,“实在逼急了,才勉强喊一声‘喂’”。这是小马第一次见父亲如此郑重地写下“儿子”两个字,当时喉咙一紧,感动得一塌糊涂。

老马在信中鼓励他:“我希望你能常常泡在图书馆,这些知识一旦你掌握了,就不会被人偷走,也希望你能够读研,专业是自己的路,要想走好,就要用知识去填充……”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显得更有说服力,老马在信里引用了大量的励志语录,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满满的“套路感”,小马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期盼。

父亲的一封信,换来了儿子的勤勉。此后,小马经常泡在图书馆里,3年间读了近700本书。受老马的启发,小马本科毕业论文写的是《书信媒介的特征及衰落》,他在论文里有感而发:“在谈到书信体验时,我们跳不过‘眼泪’,它和书信一起似乎成了感情的凭证。书信中的语言或许很普通,但是它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却很真实……”

2009年,小马考上了厦门大学的研究生,老马的那封信陪着他辗转大江南北。如今,他定居杭州,老马在枣庄老家,每年见面的次数不多。电话两端,父子之爱依旧含蓄微妙,难以言说。尽管此后,父亲再也没给他写过信,但小马感慨,“一封信的热度,足够温暖半生。”

写给爱人的“数学宝典”

男学霸恋上女学渣
情书里传授“函数解题技巧”

一沓沓书信整齐地码在一起,紧挨着两台“古董”BP机……这是小颖和杨光(化名)相恋17年的爱情信物。

高三那年,学霸杨光(化名),喜欢上了前桌爱唱歌的学渣小颖,当时两人的分差几乎隔着整个班级,一个总考第一,一个时而“打狼”。高考时,杨光将近600分,报考了北科大最好的专业,但由于没服从专业分配又不甘心走二表,被父母送去外校复读。而没考上二表院校的小颖,则留在原来的高中读“高四”。

宿舍没有电话、俩人也没有手机,2000年,在短短一年里,他们写了近百封情书。小颖回忆说,当年写信的讲究特别多,薄薄的几页纸,藏着不少深意。每次写信,她都会套两个信封,里面的小巧精致,外面则是普通的牛皮纸。而且信纸每次都不重样,是她在文教店精挑细选的,信纸颜色往往会随着心情变化,红色代表“开心”,紫色代表“想念”,黑色代表“难过”,信件时而被叠成浪漫的心形,时而被叠成漂亮的叶子形,上面还贴着两只千纸鹤。

小颖记得,当年杨学霸给她的情书也很“别致”,经常画着各种“表情包”,“笑脸”“猪头”“发怒挑眉毛”,跟当下微信里的极为相似。除了甜言蜜语,信里还经常夹着“函数解题技巧”“几何题攻略”,满篇的公式和演算过程,看得她哭笑不得,“不知道的,还以为邮错了演算纸!”

2001年,杨光考入了哈工大,小颖去了哈师大。毕业四年后,这些往来的书信终于汇聚在一个温馨的小家里。十几年来,他们携手走过了书信、QQ、BP机、短信、微信时代,小颖感慨道:“我最怀念那些等信的日子,如今我俩连条微信都懒得发,打电话直接说事儿,特简单粗暴。”她曾经试图用本子抄写互发的短信,但感觉特像流水账就放弃了。

虽然浪漫情怀最终稀释在柴米油盐里,但这些情书“余威”仍在。婚后,有一回他俩吵得不可开交,小颖气得在厨房烧信,杨光把装信的盒子抢走了,半个多小时后,他捧着那些摊开的信,泪流满面地出来跟小颖道歉……

“现在,我俩每回闹别扭,就会坐下来读读当年写的信,谁都不用劝,分分钟就合好了!”小颖笑道。

写给子孙的“别样家书”

耗时俩月手绘9米长卷
六旬老人记录家族百年故事

有人说,书信的终结是一种古典性经验的终结,也是一种深度情感模式的终结。为了能让这份深情延续下去,63岁的冰城老人杨增杰,拿起钢笔记录家族故事。

去年8月,他耗时两个多月,用钢笔在半生半熟的宣纸上作画,手绘了一幅9米长的画卷,这既是给父亲90岁生日的贺寿礼物,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别样家书”。

“现在都读图时代了,咱得与时俱进,写几万字年轻人不爱看,所以我就改画画了。” 杨增杰告诉记者,在那两个多月里,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经常累得手指酸疼。在提笔之前,他酝酿了很久,从构图、绘制、设计到装裱,都是亲手完成的,为了学手艺,还曾专门把装裱师傅请到家里。

在这封颇具时代感的“家书”里,记者看到了绵延的山脉,耕种的田野,简陋的草屋以及无数忙碌的小人儿……遥远年代的家族记忆,随着卷轴一同铺展开来。1910年杨增杰的爷爷从山东掖县闯关东来到黑龙江,定居同江后开起了“杨家酱醋房”;他父亲1946年参军,随部队辗转哈尔滨、绥芬河,还曾到长春剿匪,手绘的战斗场面惟妙惟肖;就连当下侄孙们学习、工作的故事,也被杨老收入画中,侄子正练习开飞机、侄女马上要当空姐了……

从小到大,从苦到甜,五代人的故事横跨百年,最终在杨老的笔下定格。如今,每次家族聚会,他都会随身带着这幅长卷,开饭前先给孩子们“看图讲故事”。

“这是咱们老杨家的传家宝哩,一定要子子孙孙地传下去!”听到亲人们的赞叹,杨增杰格外开心,他知道,这封写给现在和未来的“信”,不会被淹没在时光里……

书信散忆

★王熙恩:上世纪90年初,我读大学,寝室老五喜欢上了外语系的一个漂亮女生,他经常托跟该女生同乡的寝室二哥去送信,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第二年春暖花开,老五悲催地看见二哥跟这位外语系女生在校园里牵手散步……

★张伊朵:高中毕业前的某天清晨,我到教室,发现大门上贴了一张纸,题为“寄某某”,某某就是我。内容是一首诗,戴望舒的《烦忧》,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注视下我慌忙取了下来,脸红心跳,至今不知那人是谁。

★沿泽君:爸妈年轻时写过很多信,大概几百封吧,我高中整理东西时发现的,我妈文化程度不高,没想到当时竟会写诗,看看现在她泼辣的样子,无法想象她当年也曾是个柔情似水的少女。

★琪公子:小时候,我父亲在外地工作,班里的孩子都有笔友而我没有,我就给父亲写信。父亲画图纸时总是很潦草,但给我的回信总是一笔一划很认真,现在父亲已经过世15年了,我很想他。

周际娜

生活报记者,微信公众号:生活报周际娜工作室(ID:shbzjngzs) 运营者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