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麟将军在哈尔滨的足迹

【本文原载于《黑龙江晨报》,经原作者曾一智许可发布】

李兆麟将军是众所周知的抗日名将,1946年3月9日被暗杀于哈尔滨道里区水道街9号。水道街因此被更名为兆麟街,已被接收的日本桃山小学被更名为兆麟小学、平安座电影院被更名为兆麟电影院(后为儿童电影院,现改为商用。兆麟电影院迁入西七道街原巴拉斯电影院,现已停业)。安葬李兆麟将军的道里公园被更名为兆麟公园。

李兆麟在哈尔滨兆麟公园内的李兆麟将军墓及雕像

今年3月9日是李兆麟将军遇难65周年的忌日,4月28日是哈尔滨解放65周年纪念日。然而,6月2日这天,李兆麟将军与冯仲云在抗战时期的秘密接头地点天泰栈被拆除了。省内媒体相继给予关注,这处同时具有不可移动文物和保护建筑身份的建筑化为废墟后,现在正在以全新的工艺和新材料复建。

李兆麟将军遇害地纪念碑2006年清明节,抗联老战士向李兆麟将军遇害地纪念碑敬献花圈和条幅。此时铜质标志牌已被取下,后彻底拆除建商场。

循着李兆麟将军在哈尔滨的足迹探寻,会发现那些曾经存在或依然健在的历史遗存,曾经或依然见证着不该被忘却的记忆。

这其中,天泰栈、中共北满分局、中苏友好协会、李兆麟遇害地等建筑都已被人熟知,这里不再讲述。

荣屋旅馆和新华楼

荣屋旅馆旧址

荣屋旅馆旧址,后为哈尔滨市委招待所,2006年拆除。现为索菲亚教堂广场。

记得大约是13年前,我创办《城与人》专刊不久,黑龙江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刘以焕先生送给我一份重要资料,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台湾《传记文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记荣屋》,作者是原《大公报》著名记者陈纪滢。

陈纪滢本为在吉黑邮政局(现为黑龙江邮政博物馆)工作的职员,同时兼《大公报》记者,1932年哈尔滨沦陷后随邮局迁往后方。1945年12月随杨绰庵来哈后,任哈尔滨市文化指导委员会主任。

兆麟街(原水道街)哈尔滨市委招待所在日伪时期为荣屋旅馆(经理为藤井忠次,光复后被苏军逮捕),光复以后,国民党接收哈尔滨时,市长杨绰庵便率随员住在这里。在《记荣屋》这篇文章中,陈纪滢回忆了他亲眼所见的李兆麟与杨绰庵的交往,以及他对李兆麟死因的质疑。

据陈纪滢回忆,1945年12月26日晚7时,杨绰庵等50余个由重庆国民党方面委派的哈尔滨市政府官员,从长春乘车抵达哈尔滨,便住进荣屋旅馆。这是代理市长张廷阁(双合盛)与各界领袖商议后替新政府包下的作为市府官员宿舍的旅馆,自此到1946年4月国民党撤出哈尔滨,所有由重庆来的国民党市政府官员都住在这里。

陈纪滢对李兆麟倍加赞美,并回忆了他与杨绰庵曾有三四次在水道街新华楼饭店请李兆麟吃饭的情景,以及杨绰庵对李兆麟的评价:“这个共产党人很特殊,有感情、有国家观念,也有地方观念;说真话、不虚伪、不矫情;说做就做,毫不含糊。”

杨绰庵曾在公祭李兆麟将军的大会上发表讲话,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杨绰庵却因此被捕入狱,于1955年冤死狱中。这一冤案直到1982年才平反昭雪。

我发现荣屋旅馆的准确位置是在10年前,在这座典型的昭和时期日式现代建筑外墙上部的原匾额处,日文“荣屋旅馆”几个字还依稀可辨。曾以各种方式提出保护建议,也曾得到领导批示。然而曾见证过重大历史事件的荣屋旅馆已于2006年拆除——在所有专家和职能部门的一致反对下被拆除。新华楼饭店是哈尔滨著名的老字号,据史料记载应在新城大街(今尚志大街)原永安号饭店(后北来顺饭店)旁,早已拆除。陈纪滢记忆中的新华楼应该就是这个新华楼。

哈尔滨市保安总队队部

哈尔滨市保安总队队部旧址

哈尔滨市保安总队队部旧址,原为东省特别行政区区立第三中学、伪第四军管区司令部,现为哈尔滨第三中学。

曾任黑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的王兴华老人,对我回忆过他来哈尔滨与李兆麟将军接关系的往事。并在《黑龙江日报》的《城与人》专刊发表《来哈尔滨找李兆麟》的文章,记录这一珍贵的史实。

那是1945年光复后,时任新四军华中苏北抗日根据地青年联合会负责人、淮阴市委宣传部长的王兴华接到中共中央华中局组织部的指示,让他担任华中局派赴东北干部大队大队长。他们来到沈阳找到东北局,东北局为他们开了两封介绍信,一封是到哈尔滨市委接关系的,另一封是公开介绍信,找李兆麟将军。

当时李兆麟任滨江省副省长和卫戍司令部副司令,为中共滨江工委在哈尔滨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建立人民武装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李兆麟同苏军接管当局协商后,以滨江省政府的名义,成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哈尔滨市保安总队。

这个保安总队队部就设在被接收的伪第四军管区司令部,即原东省特别行政区区立第三中学,现哈尔滨第三中学校址。这座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以中国古典建筑风格设计的气势恢宏的建筑,竟出自俄罗斯建筑师维利斯之手。无论是出于刚刚收复中东铁路部分主权的中国官员的要求,还是建筑师自己的选择,在哈尔滨建筑史上都是应该大力书写的一段佳话。

王兴华和其他战友找到这里以后,与华北根据地来的同志在二楼打地铺住下。第二天李兆麟将军就来保安大队看望他们。以后,组织上分配这些同志建立哈北地委,下属呼兰、巴彦、兰西、青冈、木兰等县,王兴华任巴彦县长。上个世纪90年代,王兴华老人还特地到哈三中故地重游,来到他与李兆麟将军见面的房间,那里已是书声琅琅的教室。他对哈三中的孩子们讲述了这一段历史。

1946年解放前的哈尔滨市委机关

国民街2号(原为红军街1号)

 

国民街2号(原为红军街1号)

国民街2号(原为红军街1号)的日式现代建筑,2010年3月拆除。

1945年11月,按照雅尔塔协议的要求,共产党的部队撤离哈尔滨,留在哈尔滨的李兆麟辞去了滨江省副省长的职务,以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的公开身份活动。12月,他和刚从苏联回国的夫人金伯文带着3岁的儿子立克、一岁的女儿卓娅搬到哈尔滨市委机关所在地的一栋小楼中的一个房间居住。据金伯文生前回忆,那是紧邻马家沟的一座楼。而根据李兆麟将军遇害时媒体采访金伯文的报道,这栋楼原房主为日本人。

1946年3月9日早晨,李兆麟像往常一样从这座楼里出来,开始一天的工作。下午,他在哈尔滨市委机关开会,然后乘车去中苏友协,途中因汽车抛锚,便步行至中苏友协,留下一张纸条后去水道街9号。随即被暗杀。

那么,当时的哈尔滨市委机关在哪里?再版的《哈尔滨革命旧址史话》中曾提到在河沟街1号,但是河沟街1号并不紧邻马家沟河。紧邻马家沟河的国民街2号院内有两座日式现代建筑,看其建筑布局,原本应该是红军街1号。那里的居民介绍说其中一座原来是日本警察署署长的住宅。解放以后为省政府接管,后为北方大厦使用,曾长期作为大厦职工的幼儿园。
2009年6月,当我向正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提供这个线索后,这里的建筑被纳入普查范围,2009年10月,我向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递交的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书中也有这2座建筑,并立即被受理认定。

2009年秋,我去早已改为“新世界”的北方大厦打听到原大厦的办公地点,那里的一位负责人跟我说,“看过一份报纸刊登的文章,说刚一光复的时候市委还是省委在我们这里开过会。”并确认了国民街2号以前的确是在红军街开门,为红军街1号。我查遍相关史志不见记载,便拨通南岗区委书记的电话,他立即承诺保护。这位书记曾在我呼吁保护哈尔滨车辆厂百年厂房的报道上批示,在已经启动拆迁的哈西工业区改造项目中保留了3座厂房,还让南岗区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把我接到那里看现场。

然而2010年3月8日,我在北京接到文保志愿者的电话:国民街2号小楼正在拆!赶紧拨通南岗区委书记的电话,他很惊讶地说:“是吗?我让他们不要拆呀?我马上打电话问这事。”但此后再没消息。那两座小楼变成了废墟。

2010年12月,我在网上与李兆麟将军之女张卓娅女士取得联系,她寄给我一本《李兆麟传》,这里面提到李兆麟将军居住地也就是哈尔滨市委机关是红军街1号。但李兆麟夫人金伯文已经辞世,是否就是已经消失的国民街2号还有待于考证。

哈尔滨日报、北光日报及伪满洲帝国协和会滨江省分会、伪满洲帝国协和会哈尔滨分会、弘报会馆

哈尔滨日报社和北光日报社旧址

哈尔滨日报社和北光日报社旧址,原为日伪时期新闻检查机构弘报会馆、伪满洲帝国协和会滨江省分会、伪满洲帝国协和会哈尔滨分会,现为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陈纪滢的回忆中提到他在哈尔滨期间曾多次与李兆麟接触。1946年1月,在陈纪滢筹建报社时,李兆麟曾亲自带他去哈尔滨日报社(今黑龙江日报老楼),命社长匀出一台平板印刷机。

哈尔滨日报为1945年11月25日哈尔滨市委机关创办。李兆麟将军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后,哈尔滨市委又在1945年12月12日创办了以该协会名义发行的报纸《北光日报》。该报在发刊词中称“无党无派”,但实际上是由李兆麟亲自领导的。

哈尔滨日报社和北光日报社社址即为今天的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老楼,为1997年公布的哈尔滨市二类保护建筑。众所周知的历史功能为日伪时期的新闻检查机构弘报会馆,以及众多的日满新闻机构的所在地。但据我查找文献资料发现,这里还曾作为日本侵略者实施文化侵略的伪满洲帝国协和会滨江省分会、伪满洲帝国协和会哈尔滨分会。这个重要发现已经在今年5月递交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时报告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已被受理认定。

这些珍贵的历史只有真实的老建筑作为见证,等待着人们的进一步研究、开掘。已经消失的天泰栈、李兆麟将军遇害地、荣屋旅馆、红军街1号日本楼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了。如果珍视这份哈尔滨的历史记忆,就请一并珍视历史记忆的实体——老建筑!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马忠骏与马家花园

今天是9月23日,1914年的今天,黑龙江巡按使公署委任命马忠骏(原名马德扬)为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驻哈尔滨),即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