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霹雳舞往事:茬舞时而茬架 舞王孙红雷被喊为三狼

#哈尔滨街舞史话#2

文字+摄影=张澍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版权 请告知撤图

1、《霹雳舞》引燃华夏大地霹雳舞热潮

1987年前后,成长中的七零后们,找到了一种以非暴力形式炫耀自己的体力、以强烈的动感消耗过剩荷尔蒙的表达方式:霹雳舞。

霹雳舞起源于美国,诞生于1949年。因这种舞蹈大都在街头表演,故又称“街头舞蹈”。 霹雳舞的全球热,源自1984年美国拍摄的电影《霹雳舞》。同年,在洛杉矶奥运会闭幕式上,为莱昂纳尔·里奇演唱的歌曲《一整夜》伴舞的,是200名美国顶尖的霹雳舞者。全球千万的观众在电视机前看到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仅1984年一年时间里,美国拍了7部霹雳舞题材的电影。

1987年,这部被翻译成《霹雳舞》的电影被引入中国,国内的青少年纷纷模仿里面的舞蹈动作,引燃霹雳舞热。

国内引进版《霹雳舞》海报

2、卷着地板革江边练霹雳

1987年夏天开始,哈尔滨青年宫后身的松花江边上,每天都会出现一群十岁的半大小子。他们几乎都穿着袖口开得很大的蝴蝶袖的蝙蝠衫,裤子是小腿紧瘦、大腿宽肥的老板裤,鞋子一律是带有大星的平底回力胶鞋,手上戴着的露出五个手指的摩托手套。录音机,多是双卡四喇叭的。几人一伙,一个人扛着竹凉席,找到平整的地方后,凉席铺开,录音机的音量放到最大,开始在席子上跳霹雳舞。

“1987年,我开始在青年宫边上跳霹雳舞,完全是受美国那部电影《霹雳舞》的影响。看完之后,就跟着身边的人学。”我省歌手姜鹏回忆说。太空滑步、手抖传电、擦玻璃……各种动作反复演练。最有趣的是传电,一个人玩整身传电、手臂传电;两个人并排搭着指尖传电,四五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搭着指尖联合传电。

姜鹏他们一开始是拿着竹凉席,往地上一铺,开跳,但竹凉席用久了,有时会磨出竹刺扎人。后来有了地板革,就弃用了竹凉席。扛着地板革来,往地上一铺,就可以开跳,埋汰了,拿抹布一擦就干净了。“我最开始学的是迈克尔·杰克逊的滑步,就是太空步,那是迈克尔的年代,动作做起来特别漂亮。”

《霹雳舞》剧照

3、茬舞时而茬架

在青年宫后身的江边,像姜鹏他们这样的街头霹雳舞团还有十多个。来自道里的、南岗的,还有来自学校的、社会的。舞者年龄相仿,火力都旺,不同的舞团遇着了,就相互之间“茬舞”。“茬舞就是斗舞。大家一波一波的跳,有跳poppin的,有跳电击的,有专门玩打地趟的技术流,每一波玩的都不一样。茬舞,有时彼此不服,你看我不忿,我看你来气,就会发生肢体摩擦,在街头动手打起来。” 姜鹏说。

霹雳舞比赛

4、龙江霹雳舞王孙红雷三狼的由来

当年在松花江边跳霹雳舞的少年中,就有如今的演员孙红雷。正是凭借着对霹雳舞的喜爱,孙红雷走上演艺之路。王惟侃与姜鹏,都是孙红雷当年的霹雳舞友。据王惟侃回忆:“那时我们有个跳舞的团体,叫狼族舞团,大家按照加入的时间进行排名。孙红雷是第三个加入的,所以叫做三狼。孙红雷叫的三狼,和他在家排行第三没有一点关系。”

孙红雷第一次正式走上舞台并获得大奖,就是在哈尔滨市举办的霹雳舞比赛上。对那次比赛,当时只有14岁的王惟侃印象深刻。“那是1987年一个叫做长城杯的霹雳舞比赛,市内组织的最大规模的比赛。孙红雷那年17岁,他跳的是Poppin,跳舞时的配乐,用的是电影《霹雳舞》里的插曲,纯纯的街头音乐。”这个比赛,孙红雷获得第一名,成为哈尔滨的霹雳舞王。

王惟侃清楚记得:“孙红雷得这个奖,只有一个奖杯,没有奖金啥的。对这个奖,孙红雷家里很重视,一直摆在西十五道街家里客厅显眼的地方,摆放了很久。”

孙红雷舞台表演霹雳舞

5、孙红雷获全国比赛奖励奖品卖出700元

1987年、1988年,中国舞蹈协会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霹雳舞大赛,这两届大赛中,都有多位哈尔滨街头舞者获奖。王惟侃参加第一届大赛时,排名第八,第二届在重庆的大赛,他因为参加外地的商演,没有参加。姜鹏获得重庆这届比赛的第八名,孙红雷获得三等奖,哈市另一位舞者白峰获得二等奖。三等奖的奖品是一台电冰箱,因为无法运回家,孙红雷把冰箱就地出售,卖了700块钱。

6、小衬衫小夹克发套贝雷帽的时代潮人

哈市街头的霹雳舞者,一开始都模仿《霹雳舞》中马达的穿着,头扎花布、脚蹬高帮的回力球鞋。在往后,品质更好的耐克鞋进入国内,他们就纷纷换上耐克。王惟侃回忆:“我们穿的鞋子多是美国产的耐克,阿迪达斯那时候穿得不多。大家很注重谁穿的鞋子是否潮,都喜欢高腰的鞋子。一开始哈尔滨没有卖的耐克鞋的,我们都是到北京演出时,在运动用品商店买。到了1980年代末期,哈尔滨大成街的体育用品商店才有卖类似鞋的,不用到北京买了。那时候价格不便宜,鞋要四百左右,一身下来,要小一千块钱。”

霹雳舞者的衣服都是那时候的潮服,引领哈尔滨潮流:小衬衫、小夹克,扎着发带或是戴着贝雷帽。“我们走在街上,回头率很高。”王惟侃说。

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中含有霹雳舞元素

7、 1990年霹雳舞从街头进入夜场

1990年之后,这些七零后街头霹雳舞者的青春期,消耗殆尽,他们或是出国留学,或是开始做生意,有些进入夜场,成为职业、半职业舞者,霹雳舞从那时起,逐渐凋零。

王惟侃那时开始,和孙红雷在夜场合作,一起做霹雳舞表演:“我和孙红雷在夜场就是进行具有街舞元素的表演,有时他主持,我配合跳,这样在一起搭档了几年。”孙红雷离开哈尔滨后,王惟侃一直在跳街舞,跳Poppin,如今在做这方面的教学。

姜鹏如今已是黑龙江娱乐界的元老,但从他身上,偶尔能看到那个霹雳舞少年的影子:“有一段时间,最火的歌曲是《站台》,唱的时候,我会加入霹雳舞的元素,一边唱一边跳,感觉自己像个大腕。”

采访中,王惟侃一再对记者强调,我国在引进《霹雳舞》这部影片时,霹雳舞是错误的或是不准确的翻译:“1984年,这个片子在美国放映时叫《Breakin’》,Breakin,是街舞几种风格中的一种;霹雳舞的英文应该是Break Dance。这两个不同的词,代表的不同的舞蹈风格。只有那些贴近地面,以头、肩、背、膝为重心,迅速旋转、翻滚的动作才叫‘霹雳舞’。”

街舞的观众中 一定少不了漂亮姑娘

张澍

黑龙江晨报记者,联系方式:14880870@qq.com,个人原创今日头条号:吃喝玩乐张师傅。原创作品,授权大话哈尔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

相关推荐

姜椿芳:呼兰之行

文献整理:慕卿 来源于浩源文献馆 相关图片:网络 秋深了,趁树叶还没有落尽,青草还没有全枯的时候,到呼兰旅行去。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