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与重生——中国历史街区的生死场

文/超越悲欢  图/Rainbow

如雅各布(JaneJacobs)在她的第一本专著《美国大城市生与死》中所言,城市本身就好比生命体,在享受尊严的失落的过渡期,城市的繁华和张扬就会在寂寞的等待中,成为千古的绝响。

我对于城市的解读是持续的,但越是进入城市文化的内核,越感到如负重担,如履薄冰。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并不复杂,但是整座城市却像是行走在迷雾中,不得往返。哈尔滨的历史记忆充满了太多的现代性。现代和历史就好像共生的藤条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让哈尔滨诸多的存在逐渐迷途在平庸中,丧失了独立的表述。历史是苍白的,不是因为历史懦弱,而是我们对于熟悉的场景大多缺少敬畏。哈尔滨的城市史是人类历史中丰富的一抹,但又像是诀别时扬起的手帕。手绢的清香还在,但是往昔的故事已经恍惚。

我们对于城市的守护是无力的,因为城市的肌体还在,依托的灵魂却早已不知所踪。作为往昔的移民城市,经过五十余年的沉淀和冲洗,哈尔滨人已经成为了稳定的市民群体,哈尔滨的移民性已经不再清晰。带有移民性的城市的张扬和力度在哈尔滨已经不明显,现在的哈尔滨的城市性格更多时候彰显出来的是老工业城市衰落后才独有的安然和平和。

历史就存活在身边,哈尔滨的任何现实场景都无从回避历史的影随。相对于追忆历史的古城,哈尔滨人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历史的眷顾。历史建筑,历史的场景让生活在哈尔滨这座不再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城市里的人们时刻感觉着历史的感召,让流连其中的过客们饱尝着历史的魅力。但是城市的历史并不是建筑外皮的直观所能承载,也不是历史照片的简单堆砌所能描述。纵然时光已经无从逆转,移民城市鲜明的文化特征已经让匆匆的潮流冲淡的不知踪影,但思想是延绵不绝的。只要机会适当,历史存在下的历史精神只要缝合和修补,就可以重新闪光,并随同流动的城市一起再次接受现代化的洗礼。

哈尔滨对于自身城市文化的梳理和挖掘,是残缺而粗糙的。先前笔者就撰文对中央大街和中华巴洛克街区做过长篇累牍的描述,指出了文化要素的极度匮乏使得中央大街丧失了原本可以无限放大的文化传播力,文化缺位对于中央大街现实商业业态持续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约束。步行街作为现代商业概念被植入历史街区,实际上片面肢解了中央大街街区的完整性。中央大街的辅街是与整个中央大街共生的,作为社区的一部分,中央大街连同34条辅街构成了近代移民社会最常见的社区文化(犹太社区 使馆区 日本街区 都在这里)。中央大街方方正正的社区中,城市功能错落有致,城市的每一块用地都经过紧密的计算,系统的规划,每一座建筑的历史都被赋予了真实的功能,相邻建筑间都有绵延不断的内在关联。再观中华巴洛克街区,历史的无常和残忍对这座包含历史气息的城区伤害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棚户区的定位留给现代城市的只有无言伫立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和不断流入黑市,不断买卖的城市碎片。老道外

历史的脉络不是存在于建筑物单个建筑史的简单规整和人为拼凑,而在于对于社区本身历史的宏观整理。但哈尔滨的城市文化正在被逐步肢解。城市历史留下的遗产正在被我们这些不懂的思考和继承的后代们无端而残忍地撕扯着。

城市是生命体,而现实中我们对于城市的理解和解读却无从达到城市生命哲学的高度。历史因其自身独有的魄力,本身就是遗产,而不是包袱。但现实里,精明的参与者都在谋划自己的城市,对于哈尔滨的老建筑和老街区,人们是陌生而残忍的。

城市缺少了对市民本身的关照,缺少了对建筑本身的倾听,任何的业态都是苍白的。本质上,中央大街狭长的布局丧失了其作为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因为狭长的步行街不可能解决游客滞留的问题,周遭辅街也不能分享主街的人流量和辐射效应。不仅如此,周遭现代商场的密集布局实际上也对历史资源做了最大的浪费。因为由于没有文化表述,历史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差异已经没有任何区别,历史资源处于无从表述,也不必表述的尴尬局面。

城市提供的不仅是购物和消费,也有知识性和欣赏性的诉求,但中央大街自从1997年辟为商业步行街以来,对于中央大街自身作为旅游景区的关照却越来越淡漠。欧陆风情并不是建筑上的尺寸优势,而是贯穿城市表里的历史精神的宏观把握。哈尔滨的城市精神是大气的,但是中央大街体现的城市文化却是残缺而片面的。文化本身可以延伸无数的业态,可以为城市获得无数的信息优势和关注度。可以让城市曾经彰显的区位优势获得重新复苏的潜质。但是中央大街对于城市文化的理解仅仅是执着于布局简单的业态。
文化本身是需要解读和描述的,除了文本,最大的表述主体就应该是建筑。文化对于现实世界的穿透力已经人所共知,城市精神的塑造和彰显对于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巨大张力已经被其他城市一再印证。但是对于周遭的一切,中央大街都对其保持了最低的关注度。不仅局限于中央大街,现实中哈尔滨对于建筑本身低端重复商业业态布局的执着已经近乎偏执,学术界对于哈尔滨城市文化的思考和表述力度也日渐衰微。这二者互为表里,共同演绎着城市的挽歌。

人气炒作本身就是商机和财富,如果丧失掉对历史的表述,任何建筑都将被超越。北戴河的建筑已经开了形式上凸显了欧式街区整体复制的先河。围绕景区周边聘请外籍设计者直接注入城市文化的案例,应该已经为哈尔滨的城市规划者敲响警钟。

老道外对待历史建筑,如果降低了对历史街区的倾听。如果不布局低密度的历史展馆,而仅仅是将历史建筑作为空置房屋进行廉价的寻租,那么哈尔滨的整个城市文化就真将在历史的迷途中一睡不醒。

如何突破哈尔滨城市文化身上所带的厚重的现代性。如何让历史建筑背后的历史精神复活。如何让历史街区成为城市的名片,让更多较之服装、餐饮更具竞争力的企业入驻街区,特别是让街区周边的土地得到更高的利用率,让街区的经济辐射力可以越来越延伸、扩展。如何提升街区而非街道的整体竞争力,使得整个城市的功能性更好的延伸和拓展。这些思考已经不再局限于城市规划本身,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设计者用“业态+文化”捆绑的模式对街区未来的发展划定出条框和边际。

中央大街辅街的夜晚是寂寞的,因为商业业态的选择本身就决定了其辐射价值。如果中央大街的旅游效应更加集中,游客滞留街区的时间被拉长,那么街区潜在土地资源的价值就会被放大,街区对于整个道里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就会进一步凸显。历史精神的回归和表述,必须要有历史建筑的参与,必须要有媒体传播力的强大助推。历史街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和潜在服务对象,必须是世界,而不是市民本身。道里中央大街街区也好,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也好,任何对于街区辅街的开发和归类,到最后都必须要还原到对文化的规整和倾听上面。

将深层次的文化意义悬置,单就将历史精神引入中央大街本身,对于业态的影响来看有如下的考虑。中央大街在二三十年代就是完整的移民社区布局,单个建筑之间有其紧凑的联系。这些内在的历史关联,只要稍加文字整合和媒体宣传策应,就具备了作为旅游景区的基本要求。如果能低密度布局数个微型博物馆或者文化设施,中央大街匆匆而过的具有消费意愿的人群便可以被有效地分流到周边任意街区。这实际上解决了如何提升中央大街经济辐射力的问题。也从侧面回应了如何让现代商业与旅游经济有效衔接的问题。

历史街区的繁华和回归,是需要建筑物间有效的配合和勾连而共同造就的。我所期待的历史街区街区功能是丰富的,我所期待的街区面貌是多元的。历史街区终归要逝去,这是无从阻挡的。但是喧嚣之前,希望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慎重而稳妥。


站点默认

《半月谈》新媒体中心编辑

相关推荐

文化边缘的城市

本文原载于1998年11月13日黑龙江日报《城与人》专刊  曾一智 / 文 早晨打开电视机,水均益正在介绍20年前上演的话剧《 …

3 条评论

  1. 历史就是这么被毁灭的

  2. 千月星痕

    好文笔,在历史与现代的冲突中,大部分的哈尔滨人也都迷失了,哈尔滨需要这种文化上的深层次的探讨。

  3. @Louis Han 大家就是这样悲催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