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拉:中西交汇下的“洋”溢

本文版权归哈尔滨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哈尔滨市方志馆所有,欢迎读者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抄袭。

作者:鞠坤依、亚娜·维克多罗夫娜(俄罗斯),原文载于《哈尔滨史志》,有删改

维拉·尼古拉耶夫娃·潘 女士

1929年出生于哈尔滨。1949年完成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学业后,在哈尔滨中学任教。1954年到杭州师范大学任教。1957年去上海照顾生病的父亲,直到1959年与家庭一同离开中国回到苏联。现生活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

为了研究20世纪初期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俄侨史,根据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远东研究中心的安排,2014年10月,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文学及世界艺术文化系研究生亚娜·维克多罗夫娜(简称亚娜)和中国留学生鞠坤依在圣彼得堡分别对20世纪40年代曾经在哈尔滨生活过的俄罗斯侨民伊娜·伊诺干耶夫娃·里德维杰娅(以下简称伊娜女士)及维拉·尼古拉耶夫娃·潘(以下简称维拉女士)进行了采访。

采访所录制的120余分钟视频资料被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博物馆补充为档案馆藏。

鞠坤依和亚娜:维拉女士,您什么时间在哈尔滨生活呢?

维拉:我生在哈尔滨,长在哈尔滨,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我的父亲是中国人,在中国吉林省吉林市有一家制皮工厂,经常到苏联远东地区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市采购毛皮。母亲生于苏联的维亚特卡市。爸爸和妈妈是在赤塔相识的。1913年冬,他们结婚不久,爸爸妈妈考虑到如果继续在俄罗斯生活会比较艰难,于是爸爸变卖了自己的房产后全家去了中国。

父母在哈尔滨生活期间育有两个孩子——姐姐和我。1929年我在哈尔滨出生,中学毕业后在哈尔滨以俄语教师为生。完成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学业后,1954年,我离开哈尔滨。在哈尔滨,我度过了人生最无忧无虑、最单纯、美好的一段时光。

鞠坤依和亚娜:您在哈尔滨的日子,哪些美好的记忆比较深刻?

维拉:哈尔滨是一个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城市,包括建筑在内的方方面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俄式风格。当时,俄罗斯人在那里占了很大一部分。我们和中国的朋友很亲近,她们会主动学习俄语,去适应俄罗斯人,所以为我们解决了汉语很难学的困难,中国朋友经常与我们交流许多有关俄罗斯小说的话题。

我在哈尔滨就读的是俄罗斯学校,每年7月21日学校放假。学校里有捷克人、波兰人、亚美尼亚人、中国人,但更多的是乌克兰人,来自各国、各种肤色的人都汇集在这里,感受多样的文化和民俗,非常有趣。课余时间,我们去图书馆、剧院,冬天还去滑冰,到教堂做礼拜。上学期间,我们会经常举行大型舞会。舞会上,男孩子要邀请每一位女孩跳舞,舞会结束后,我们女孩们都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保持了矜持和优雅,有没有不得体的地方。

我们家庭特别重视东正教的节日,有圣诞节和天使日,另外我们还比较重视生日聚会。因为父亲是中国人,所以也很注重中国新年,他经常邀请中国朋友、邻居和同事到家里做客,甚至包括日本人邻居,毕竟政治是政治,我们都是邻居。在家里,我们用俄语交谈。母亲常说起,那时的哈尔滨,就是这样中西结合,处处都有“洋”的烙印,浸润在建筑、餐饮、语言、风俗之中,让她这个外国人时常感觉到就像在故土。

圣·尼古拉大教堂

来源:《哈尔滨史志》

鞠坤依和亚娜:您的学业顺利完成了吗?

维拉:中学毕业之后,我直接被聘为中国中学的俄语老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苏联保持友好关系,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俄语,掀起“俄语热”。之后,我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药剂师专业毕业。1954年,我与中国丈夫结婚后,搬到杭州生活,我们应邀在杭州师范大学从事俄语相关工作,我的工作侧重于编写基础俄语教材,丈夫的工作是俄语教学。

新婚的维拉和她的丈夫

来源:《哈尔滨史志》

鞠坤依和亚娜:您什么时候回到苏联?

维拉:1957年,我们全家离开杭州一起去了上海。就在我们准备回到苏联的这一年,父亲在上海去世了。两年后,母亲也去世了。1959年,我们移居到苏联,在莫斯科大学,有很多中国的、罗马尼亚的学生在那里读书,我在对外俄语教研组当老师,之后又到化学分析教研组,发挥我喜爱的医学教育专长,直到1989年退休。我的丈夫则教授汉语,他通过论文答辩成为了副教授和语言科学副博士。2009年丈夫去世以后,我独自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这间宽敞的公寓里生活。

尾 声

在接受两位年轻学者采访时,伊娜和维拉女士说,能够在离开中国半个多世纪后,接待来自我第二故乡中国哈尔滨的留学生,还有我们俄罗斯研究俄侨文化的年轻学者,我们很开心。在那个年代,是哈尔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慰藉、哺育、滋养了逃离纷争的我们,哈尔滨给我们留下了永生难忘的的美好记忆。

 

哈尔滨市方志馆

哈尔滨市方志馆集地情资料存储、地情展示与研究、方志、年鉴理论培训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举办展览、出版作品、交流文化,是哈尔滨城市建设发展的记录者。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101号。微信公众号:留住城市的记忆,ID:hrbfzg

相关推荐

南岗博物馆逸事

前言: 现如今作为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使用的这栋中东铁路时期建造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就其自身的价值来讲,已完全可 …

霁虹桥 此桥非彼桥

这座桥,是连接道里与南岗的交通枢纽,也连接着哈尔滨人与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今这座桥被拆除了原有的桥体结构,其 …

五十载情缘哈尔滨

洛博达(科特) 伊林娜 斯捷潘诺夫娜1946年生于哈尔滨。1954年随家人到俄国垦荒。自1957年开始居住在哈巴罗夫斯克。《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