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旧影 142-哈尔滨日露协会学校

哈尔滨日露协会学校,旧址位于今南岗区中宣街24号蓝天幼儿园内。1920年9月24日,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发起成立。学校成立之初,是由日本外务省监管下的日俄协会主持的。开办经费来源是日本政府出资25万日元,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投资5万日元,共计30万日元。并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转让建筑用地4000坪(每坪合3.3平方米)建设7000坪的校舍,校舍为三层砖木结构三层,坐东朝西。1932年改为“哈尔滨学院”。1940年改为“满洲国国立大学哈尔滨学院”。

(哈尔滨日露协会学校时期)

(哈尔滨学院时期)

学校实行免费教育,招收对象主要是日本人或少量的中国人、蒙古人。日本一个县只分有一个学生名额,学生需经严格考试才能录取,每期学生不到40人。同时也接收日本特务机关和政府、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进修俄语的人员。学员的月薪是55日元,一日元当时在哈尔滨可换二块大洋,一块大洋可换100毛,当时一顿饭也就四五毛,可见当时日本人的投入。这所学校初期为日本职业技术学校建制,后改为四年制的国立大学。

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日本军方对这个学校非常重视,每个新学期开学时,日本关东军高级军官都来参加升旗仪式。学生集中食宿,有南寮和北寮(“寮”是日语,宿舍的意思)两个宿舍区,6个学生一个房间。学生们每天6:30起床,7:00集合向日本天皇居所方向遥拜,8:00开始上课,午休后14:30上课,15:00~17:00进行专门的军事训练,晚饭后19:00~22:00自习,22:00晚点名,22:30熄灯就寝。

学校的教学内容随着时局的发展有一定变化,但一直以俄语为主,同时辅以苏、满、蒙的文化、经济相关科目。开设的具体学科有俄语、经济、财政、法律、商业、贸易、地理等。其中,俄语作为最重要的科目,每周俄语会话10小时,学习俄语文法13小时。为了测试大家的学习成果,学校还会经常组织大家到附近的植物园去找俄罗斯少男少女对话,平时还派学生到白俄老师家里去学俄语。假期,学校组织学生到中蒙边境、苏联远东地区调研和收集相关情报。
学校从1920年成立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解散的25年时间里,共有1412名毕业生(不包括特修生、专修生,只有少数几个中国人)。毕业的学生大部分被分到特务机关工作,或派到驻苏使馆工作。其中部分学员的去向是哈尔滨邮政局。每天,毕业生会将来往的邮件包裹摊放在桌子上,抽出其中的各种中文或外文报纸、杂志仔细阅读,收集有用的情报。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哈尔滨学院第20期92名学生于7月30日提前毕业,全被分配到特务机关工作。

(日露協会学校学生执枪教练)

(日露协会学校院内冰滑场)

(哈尔滨学院时期(13期-19期))

1945年8月16日,哈尔滨学院最后一任校长涩谷三郎,带着全校师生在学校南寮后院烧毁了校旗,并于4天后在家里自杀身亡。1945年8月19日,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学校的一些高级官员纷纷自杀,以逃避苏联红军的追究。经搜捕,哈尔滨学院有238人被押往苏联西伯利亚从事劳役,其中有57人在苏联被关押了11年零4个月。“哈尔滨学院”也就此消亡。

(1991年,哈尔滨日露协会学校旧址。图片来自中国记忆论坛。)

(网友“郭长武”拍摄的哈尔滨日露协会学校旧址)

1999年,东京多摩陵园建起了“哈尔滨学院纪念碑”。也许纪念碑在每个人的心里所折射的意义有所不同,但日本作家芳地隆之的一句话却沉实冷静:“对过去的清算,是与忘却的战争。”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也许就是我们对待历史的看法和方向吧!

本文参考:

1、中国经济网 刘延年 《“伪满哈尔滨学院”百年前 三层小楼内谍影憧憧》;

2、哈尔滨市档案局网站 《哈尔滨日露协会学校》。

渡桥

历史建筑的爱好者,关注东北旧影,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duqiao 邮箱:69900820@qq.com

相关推荐

松花江街逸事

松花江街,是一条以哈尔滨的母亲河“松花江”命名的街道。它是哈尔滨建城初期就规划形成的街道,始于上世纪初。它是以哈 …

邮政街漫步

邮政街,是中东铁路枢纽城市哈尔滨建城之初在新市街规划建设的街道之一,它因1899年10月,俄国政府在哈尔滨设立的第一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