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哈尔滨鞑靼清真寺:一个恢弘而凋零的社会理想

作者: 马特,本文原载于公众号:读一斋(ID:duyizhai99)。原创作品,授权大话哈尔滨微信公众号发布。

前些日子我做了一次个人探访旅行项目《百年中东铁路》,这条铁路是当年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中国境内的部分,横穿中国东北连接俄国的赤塔地区和海参崴地区,中国境内被称为“大清东省铁路”,也就是中东铁路。

今年是中东铁路开工120周年,我沿着当年的铁路线,从火车入境第一站满洲里出发,途径海拉尔、牙克石、扎兰屯、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最后到出境的最后一站绥芬河,探访沿途的老火车站、老建筑和文化遗迹。

哈尔滨是我此次探访的重要一站,这座城市最初只是一片荒原点缀着若干小村落,俄国人为了修建铁路,选择在松花江边一块高地上建立工程中心,当时那里有一座酒厂叫田家烧锅,俄国人买下了酒厂和周围的建筑。后来这里就是哈尔滨最老的城区,现在的香坊区。

随着铁路带来的工业化与现代化,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开始在哈尔滨聚集,俄国人在哈尔滨实行华洋分治,远离江边的高地归俄国人居住使用,靠近江边的部分归中国人居住使用,叫做“中国大街”,也就是现在哈尔滨最繁华的中央大家,当年这里最早是一条俄国人城市里的“唐人街”。

然而真正让中国大街变得繁华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犹太人。今天走在中央大街上,如果留心道路两旁老建筑的铭牌,会发现大部分建筑都是当年犹太人的商铺。犹太人以中央大街为依托,建立了自己的自治社区,包括教堂、医院、学校、音乐社团等等。

我们今天要说的鞑靼清真寺,就在犹太人当年的居住区附近,和当年的犹太老会堂与犹太中学是同一条街上的相邻建筑。但鞑靼清真寺要比犹太老会堂更为年长,这座清真寺建于1901年,1906年竣工,1907年犹太老会堂才开始修建,哈尔滨如今的地标建筑圣索菲亚教堂也是1907年修建的,都比鞑靼清真寺要晚。

1901年是什么概念?我上面说的田家烧锅的故事发生在1896年,也就是五年前一片荒原上的小村落,五年后已经建立起如此壮观精巧的清真寺。

走近这座清真寺,可以看出建筑有明显的拜占庭风格影响,建筑外观颜色咖啡色与白色相间,呈现出俄罗斯民族建筑的特征。我先向周围的邻居们询问了一下,他们说这座清真寺从没开放过,平时也没有人来,只有一个老爷子看大门,每天在清真寺门口的小空地待着。

我正好遇到了这位带着白帽姓丁的老爷子,据他介绍,他在这座清真寺管理日常事务已经有15年了。这座清真寺是不对外开放的,目前也不作为宗教场所使用。在哈尔滨依然有极少的鞑靼人后裔生活,但他们对这座清真寺并不是特别关心,只是偶尔来拜访一下。

有一位叫沙克金(音)的老人,他的母亲就是那位要回清真寺所有权的寺院监护人阿克狄琳娜,老人曾经清真寺拜访过,他能看懂清真寺的突厥文。在清真寺内墙用突厥文写着:“远东哈尔滨市穆斯林总教协会的创始人和一千年不坏的清真寺建筑者:格那耶提阿訇·阿合买迪!他逝世后的事业继承人:穆尼拉·阿兹拉提,就这样义务完成,祝贺米兹格拉先生,尼扎穆丁亲笔。”

曾经有一些国内的塔塔尔族官员和知识分子来过问过这座清真寺,但也没再有后文,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总统也了解过这座清真寺,希望可以将这里重启。

如今这座鞑靼清真寺的保护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屋顶存在多处漏水现象,木制的窗框多处朽烂,墙皮也存在脱落现象。而且这座清真寺是有地下室的,之前当作洗浴间使用,老人平时住在那里,但是地下室通道之前的玻璃挡雨棚被拆掉了,这就导致每次下雨,地下室都存在渗水的状况,时间一长建筑的地基就会受影响。

当时是斋月的第二天,老爷子在封斋,我也就没好意思再多聊,由于行程原因也没有去拜访那位沙克金老人。丁老爷子说哈尔滨的鞑靼人遗迹只有这一处,再就是公墓那边有零星几座鞑靼人的墓,和犹太人在一起,这座清真寺内其实也没有任何当年的物品保留下来。

在一些文章中也把这座清真寺称之为土耳其清真寺,理由是当时的鞑靼人是一个泛称,土耳其人也包含在了鞑靼人当中。1901年,居住在远东地区的鞑靼人来到哈尔滨形成一个小的聚落,但真正开始成为大的聚居区,要到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革命之后,大批追随白俄的鞑靼军人和家属迁移到了哈尔滨,成立了鞑靼民族协会,形成了自己的自治社区。

1922年,为了纪念鞑靼人皈依伊斯兰教1000周年,这座清真寺进行了重建,也标志着鞑靼人群体在哈尔滨事实上自治社区地位的确立。

他们在哈尔滨有自己的报纸《民族旗帜报》,有自己的小学,有自己的印刷厂出版教科书,还有若干青年和妇女组织从事娱乐与公益活动。到了1935年,哈尔滨已经成为远东鞑靼人的领导中心,在这里召开了东亚鞑靼人代表大会。

在建国后,哈尔滨的鞑靼人越来越少,很多搬到了欧洲或美国(很多人一开始也仅仅是把哈尔滨当成中转,没打算长驻),1953年鞑靼清真寺被出租给了中国五金机械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后来又被道里区人民武装部借用。九十年代的时候,当年的鞑靼人寺院监护人通过美国鞑靼协会与中国宗教事务委员会协商,这座清真寺移交给哈尔滨市伊斯兰协会,也就是后来的故事了。

我个人倒是觉得,与其将这座鞑靼清真寺重新作为宗教场所使用,还是改成博物馆更合适。因为对于这种保护建筑来说,人流密集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而如果不断用现代方式修补又会一定程度损伤建筑原貌,改成博物馆进行保护是比较好的方式。

而且历史上来看,按照哈尔滨华洋分治的传统,这座鞑靼清真寺当年是外国穆斯林在使用,中国穆斯林有自己的道外清真寺(滨江清真寺)、香坊清真寺等等,也都是百年老寺。按照自治社区的传统,鞑靼人离开后周围并无大量聚居的中国穆斯林,那么建筑本身也就不需要继续承担宗教用途。

作为远东少见的鞑靼人建筑,我更想去探究当年在这栋建筑背后,当时的俄国人与东北回族之间的关系;东北回族与鞑靼人之间的关系,鞑靼人对宗教和审美的理解有没有影响东北回族;在俄国与日本、满洲与关内之间,东北的回族商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而更重要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里,哈尔滨这样由外国人平地建起的基于交通与商业的城市中,来自各个国家的不同族裔建立起各自的自治社区。这可能也是唯一一次机会,中国的回族尝试在万国移民城市中从头开始建立自己的自治社区。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松花江街逸事

松花江街,是一条以哈尔滨的母亲河“松花江”命名的街道。它是哈尔滨建城初期就规划形成的街道,始于上世纪初。它是以哈 …

邮政街漫步

邮政街,是中东铁路枢纽城市哈尔滨建城之初在新市街规划建设的街道之一,它因1899年10月,俄国政府在哈尔滨设立的第一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