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嘉荫(四):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满岭打呀打不尽。”一首流传于大小兴安岭山地的《鄂伦春小调》,形象地道出了鄂伦春人的生活习性。

鄂伦春族是中国“六小”民族之一。我查了一下资料,2014年,鄂伦春族的人口排序正好在倒数第六,只有8000多人。倒数第一的,也就是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只有2000多人。我几年前到过中印边界的南伊沟,与珞巴人有过近距离接触,对他们独特原始的民族风情感受深刻。打那以后,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就成为我寻访之旅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匹马、一杆枪、几只猎狗,这就是鄂伦春猎人的全部“流动资产”。他们一年四季追逐着獐狍野鹿,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高山密林,过着原始人般的狩猎生活。1953年,政府在山下为鄂伦春人建立了定居点。从此,他们结束了散居山林的生活,由单一狩猎向农耕生活转变。现如今,为数不多的鄂伦春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以及黑龙江的塔河、呼玛、爱辉、嘉荫等地。嘉荫县的鄂伦春人主要聚居在乌拉嘎乡胜利村,只有100多人。

茫茫兴安岭为鄂伦春人提供了丰富的衣食来源,他们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围鹿,又称打红围,蹲碱厂,是鄂伦春人狩猎的一种主要方式。鹿喜食盐碱,每年五六月份,春暖花开,鹿茸成熟,鄂伦春猎人会选择一处河边平坦位置,将草拔掉,用木棍掘一些小坑,里面撒些盐,盖上一层薄土,再洒点水。没一会儿工夫,地面就会出现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土。猎人则藏在附近的草丛中,支起枪架,等待鹿的到来。

打猎离不开马和狗。猎马和猎狗是鄂伦春人的忠实伙伴,须臾不离。鄂伦春人有个习俗,即从来不杀马和狗,不吃它们的肉。如果在鄂伦春人面前说马和狗的坏话,可要小心他们的拳头。

小兴安岭白头鹤,又称“修女鹤”

“苏恩”,又叫狍皮衣,是鄂伦春人的传统服装,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用狍子皮缝制的衣服。这种衣服穿起来结实、柔软、轻便,适应寒冷气候和游移不定的狩猎生活。狍皮衣上面多饰有弓箭、鹿角和云卷等图案,美观大方。东北人喜欢戴狗皮帽,但你从来见不到鄂伦春人戴这种帽子。鄂伦春人戴的是狍头帽,也就是用狍皮缝制的帽子。这种帽子戴到头上,活脱脱就是一个狍子脑袋。用独具匠心、别具特色来形容鄂伦春人的服饰,恰如其分。

鄂伦春人的传统住房是“斜人柱”,又叫“木杆屋子”。盖斜人柱,需要先将几根顶端带枝杈的木杆斜搭成一个架子,状如圆锥,再将其他木杆横搭在主架之间,形成一个伞状的骨架。夏天,骨架上覆盖桦树皮;冬天,骨架上覆盖狍子皮。斜人柱顶端留有空隙,用于生火时通风出烟,又便于采光。南侧向阳部位开一个门,正对门的铺位叫“玛路”,是供神的地方,大人住右侧铺位,小孩住左侧铺位。屋内中间有一个火塘,上吊一口铁锅,既可取暖,又可做饭。
仓房称“奥伦”,盖在斜人柱周边,用于存放肉干、粮食、干菜和衣物。奥伦的四只脚架很高,这样野兽够不着。这些奥伦一个个矗立在起伏的山地间,远远望去,如同瞭望哨一般。

打猎归来(桦皮画)

“男人不怕山高,女人不怕活细。”鄂伦春女人心灵手巧,善于用桦树皮制作各种精美的日常用品。兴安岭桦树密布,初夏,桦树水分大,树皮易于剥取,鄂伦春人会挑选粗壮、挺直和光滑的桦树,先用刀子在树干上下各划开一圈口子,然后再竖划一刀,再用双手将桦树皮慢慢撕下。用桦树皮制作的用具大到衣箱、水桶和背篓,小到盆碗、烟盒和针线包。做好之后,还要在上面雕绘各种花纹图案。今天,走进兴安岭林区的人家,仍然可以看到这种用桦树皮制作的用具,也有些专门作为工艺品来展示。

东北三大怪中,有一怪叫“养个孩子吊起来”。过去,在鄂伦春部落里,小孩出生后,要放到 “悠车子”里,吊在斜人柱内的房梁上。如果天气好则吊到屋外的树杈上,让婴孩享受一下暖暖的阳光。母亲则坐在悠车子旁,一边“做活计”,一边哼着东北小调:“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儿声。琴声儿轻,调儿动听,摇蓝轻摆动,娘的宝宝闭上眼睛,睡了那个睡在梦中……”不时伸出手来,整理一下被子,晃动一下悠车子。

悠车子,学名摇篮,多用桦树皮做成,源于北方狩猎民族——满族、达斡尔族和鄂伦春族。把孩子吊起来,为的是防止野兽袭击。受狩猎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悠车子也广泛流行于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家庭。我小时候睡的就是这种床,如今想起来,仍是满满的回忆。

选自作者游记《一路向北》(人民交通出版社),略有修订。文中照片均为作者实地拍摄。

刘文军

网名“好望角”。生于小兴安岭林区,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徒步网理事、国际古道网理事、中东铁路历史研究学会会员、大话哈尔滨网站专栏作家。出版游记《边缘旅行》(入选“2016年十大旅游图书”)《西域游历》《一路向北》《丝路漫记》。联系方式:QQ2677018332。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