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老人34]沈中天,从学徒到采购员。

(图文无关)

编辑注:正是这篇文章,让王延睿顺利成为大话哈尔滨网站-瞳孔记录专栏的团队成员,大家一起来评价与监督。

采访/文章:王延睿(穆晓)

采访地点:道外区靖宇十四道街阿拉伯广场

 

从1924到2011,沈中天老先生已走过了87个春秋,曾经的勇敢,坦率,敢走敢拼到现在的悠然,自乐,随心所欲。“履如波涛如平地,笑对人生大舞台”来说沈老,很是贴切。

遇见沈老是在道外的阿拉伯广场,每天早晨,沈老都会坐在广场上晒太阳,灰蓝色的中山夹克,一顶毛呢的前进帽,红木色的拐杖,看起来随和,硬朗。早上微风徐徐,温暖和煦,坐在广场上沈老时而凑近娓娓而谈,时而两眼放空自言自语。

“那时中国人真的就不叫人”

14岁的沈一个人从老家山东到哈尔滨,通过在这里哥哥在一个卖机械的五金商店做三年学徒,主要学采购,等到39年,日本侵占了哈尔滨,沈老也被迫学了日语,社会动荡,满街都是大烟馆,日本人还每个月给吸大烟的人鼓励式的发放一人一份的大烟膏,“那会中国人真的就不叫人”沈老突然低声说,“就在七道街,冬天的时候一晚上冻死很多扎吗啡的人,等到清晨日本人就用架子车拉一车一车的死人随便找个地方就扔了”

“现在时代变了,你们这代很幸福”

1945年解放了,20岁的沈老通过哥哥的介绍认识了当年19岁的妻子,日本人走了,社会格局稍微安定,但是五金商店的生意每况愈下,恰逢国家正要建设东北,搞工业,沈老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五金商店,和广州的朋友筹备建一个烟厂,因为两个人没有多少钱也没有卷烟机器,所以只有在拉人入伙,要找会设计机器的,要自己设计出一个机器再找工厂造出来,于是两个人怀着创业的热情四处寻找,可是还没开始多久,国民党打到了哈尔滨,刚稳定的局势又被打破,而沈老第一次的创业也就这样无疾而终。说到这沈老一边无奈地笑笑一边感叹“现在时代变了,你们这代很幸福”

“做生意就要讲究点,说好的事情,怎么能顺势说变就变”

创业失败后,敢闯敢拼一无所有的沈老又和朋友到了沈阳找买卖做,在沈阳中华路上的一间平房里遇见了陈,在和陈的商谈后,三人决定开间做钢材买卖的公司,这是沈老最拿手的,利用陈的房子和关系网加上沈老和朋友钢材买卖的采购销售能力,很快公司就开启了,正在生意如火如荼蒸蒸日上的时候,陈仗着房子的优势提出要改动分账,逼迫沈老把先前的46分改为64,气盛的沈老一气之下的离开了沈阳又回到了哈尔滨。“做生意就要讲究点,说好的事情,怎么能顺势说变就变”

“我还是喜欢到处跑跑,一出门能学到不少本事”

这么多年的东闯西荡,沈老觉得对家里亏欠很多,于是这次回哈尔滨,沈老决定找份稳定的工作好好陪陪家人,经人引荐开始了造纸厂的工作,在工厂几经周折,沈老还是坐上自己的老本行,给造纸厂采购原料,“我还是喜欢到处跑跑,一出门能学到不少本事”这一做,沈老就做了34年,从南到北,几乎跑遍大江南北。

“我现在没什么操心的,我一个月1600块我都给老四,我就啥都不管,自在的很”

沈老有五个女儿,大女儿66岁,小女儿都已经48,最大的重孙子已经16岁,“60岁老伴走了就和四女儿一起住了,一直到现在。”沈老轻神情深幽却描淡写的说着,现在子子孙孙都都过得很幸福,四女儿对沈老很孝顺,“我这一辈,很满足,没什么后悔的,我现在没什么操心的,我一个月1600块我都给老四,我就啥都不管,自在的很” 沈老笑得合不拢嘴,脸上洋溢着孩童般的满足感。

王延睿

对我来说,这就是生活:徘徊到不再徘徊,重来到不怕重来,没有选择不能选择的时候,永远向前。路,一直都在。

相关推荐

[瞳孔记录15]刘东明

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细小的环节组成,这所谓“集腋成裘”的典故,用在东明兄的身上再合适不过。实际上东明兄 …

9 条评论

  1. 氧气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小人物的故事反映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变化,有一种暖流在心中,很感动。使人想起自己的父辈……继续努力!!!

  2. sumber

    特殊的时代和这座魅力城市的完美契合才孕育了那些值得我们追忆的人和他们所创造的独属于他们的故事,而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可爱的人和宝贵的故事并没有被时间的浮尘掩盖而沉寂,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竟像一坛陈酿似地愈久弥香。

  3. sumber

    нажми! возлюбленный

  4. @sumber 谢谢支持,兄弟是学俄语的么?

  5. sumber

    @长河 你是?

  6. 匿名

    @sumber 你写的啥意思???

  7. @sumber 在大话哈尔滨的“成员介绍”里面见“长河”就是我了

  8. @ 到google translate里面翻译一下就知道了,大概就是个“赞”的意思

  9. 劳斯

    @氧气

    嗯,我们的出发点如您所说的。
    现在我们刚开始,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这样的工作需要我们这一代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成为这座城市的老人老故事的记录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