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家乡的礼物

原本早就听说离乡的人才能对故土产生浓厚的情感,譬如海外留学生的爱国表现之类。而我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几乎就没怎么出过哈尔滨城区,从小学到大学都在离家很近的范围内活动——即便如此,我仍然对哈尔滨这座特别的城市充满了好奇和热爱。

提到哈尔滨的特别,大概和我的主观因素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我相信任何一位没有亲身体验的人都会产生和我同样的感受。哈尔滨建城时间很晚,到如今才刚刚过完百岁寿辰,而刚刚“撤县变区”的阿城,却是满族发源地、金代的第一个首都遗址;城市处于东北腹地,远离中原,口音中的东北味却最为淡薄;身为内陆城市,曾经还部署着张学良的一支海军舰队……至于其他的标签,诸如闯关东、中华巴洛克、俄国风情、中央大街、地下商城等等,经常是我和大学同学的首选谈资。

和整个东北的命运一样,哈尔滨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从刚出世的国际大都会,到后来的北方商贸城市,再到如今被国企改革拖得半死不活,乃至于在前些年网友评出的“中国十大失意城市排行榜”中仅次于西安名列榜眼。尽管如此,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从未有过半点动摇。每天清晨,人们依然会去斯大林公园呼吸新鲜空气;傍晚欣赏街头艺人的免费演出;周末与好友家人共同去观看话剧、聆听交响乐;或者在百年电影院里看一场低价的大片。

而这就是我所喜欢的生活,这就是我热爱的城市。她就像卖报纸的大妈提醒我添加衣物时的温暖,就像危急时刻一呼百应时的震撼,她已经融入我的血液之中,令我不时忆起她,发出一串感叹。

2001年,北京成功地申办到了2008年奥运会,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哈尔滨能否申办一次冬奥会呢?2009大冬会之后,市政府认为申办2018冬奥会的时机已经成熟。我思考着,是否应利用我所掌握的一点点网络知识,为家乡搭建一个英文网站,介绍城市历史和民俗文化,正式列入我的日程。

在我陷入网站建设可行性思考悖论中之时,很偶然地在网上认识了Lorna。她是一个很有热情的人,一个对生活充满感情的人,十分令我敬佩。她的百篇游记《长春漫步》给了我很大启发,吉林原本就是一个文化大省,不知是这样的文化气氛影响了Lorna,还是Lorna把长春描绘得更加生动鲜活。经过简单的交流,我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在哈尔滨继续漫步之旅。真正的好东西值得推敲,也容易引起共鸣。于是,ImHarbin就这样诞生了。

关于漫步哈尔滨的宗旨、来历,在关于页面已经做了充足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我把它看做是一个由普通市民记录的城市文化历程;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史记;是值得我付出精力和汗水,为这个城市的继承者者送出的一份礼物——一份献给未来的礼物。

从今天开始,我就算加入了由Lorna开创的“漫步”事业,用我的视角记录时代变迁。未来也许会遇到许多困难、不幸,但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坚持下去,一生中难得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更何况是为了我热爱的家乡呢!

长河

大话哈尔滨网站发起人,联系方式: dachanghe@163.com

相关推荐

I’m Harbin一周年

从最初的“漫步哈尔滨”,到如今的“大话哈尔滨”,不知不觉中,从2009年5月24日发表第一篇文章至今,imharbin.com已经走过 …

9 条评论

  1. dyangko

    支持一下 在嘀咕上看到的 以后回来逛 争取投稿 把大四最后 几天昏过去

  2. dyangko

    刚才评论没上去 无所谓了
    等大四这几天熬过去 争取投稿

  3. 老菜

    离开哈尔滨有几年了,看来只能写回忆录了。呵呵

  4. nicole

    看到这个网站,很兴奋!因为我看到了家乡人的文化使命感!其实这段时间我也在酝酿着一件能让更多人认识哈尔滨的事情。但是,感到了女孩子的软弱!呵呵!不知该从何说起!今天太疲惫了,希望有机会我可以加入你们,一起聊聊!

  5. 顶顶顶 我爱哈尔滨

  6. […] 瞳孔记录 […]

  7. @nicole 我回来翻老帖了,姐姐啥时候想加入的就说话~~~~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