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哈尔滨西餐

我在哈尔滨老道外土生土长,今年85岁。解放前父亲是铁路高级职员,高工资,留过洋,爱吃西餐。在我小时候,他经常领家里人去吃西餐,吃过无数次。当时,哈尔滨的西餐馆很多,道外有四家,道里、南岗各有百余家。我家常去的是道里警察街(现友谊路)民族饭店道对过的“露西亚”西餐馆(早已拆除),还有欧罗巴、玛尔斯(华梅)、马迭尔、巴拉斯(丁香)等多处。

现哈尔滨中央大街华梅西餐厅(来自网络)

一进餐厅,就能闻到空气中酸奶油香的味道。因为西餐配料少不了奶制品和炸制品。餐厅比较肃静,每个餐桌上都铺着白桌布,靠里摆放一个配料架,上面围放着四个小瓶,有精盐、胡椒粉、白醋、辣酱油(美味)。西餐有许多菜是自己调味的,西餐菜品外观都像艺术品。调料架是不锈钢或电镀,造型美观,工艺巧妙。给顾客第一眼的美好印象。
西餐有许多讲究,通常是刀放在你的右手,叉放在你的左手,但用时随意,因外国人中也有左撇子。用餐前先把白布方形餐巾铺在双膝上,或者,把餐巾的一角,塞入颈下领口里,对角一头下垂中间,另两角分开在胸前。用餐过程中,是否可以拿下餐巾擦嘴?千万别擦,只可以用餐巾在嘴边轻轻一按即可。动作虽然不大,但可以表现出用餐人有身份,有教养。

哈尔滨的西餐(来自网络)

服务生男女都有,胸前扎白围裙,有大兜。递上菜单可以点菜,上面都是外文。一般一个人用餐,可以吃定食(份饭),两菜一汤。一汤可以是红汤、杂辨汤、罗宋汤、苏巴汤(俄语苏巴就是菜汤的意思)。苏巴汤主要原料是大头菜、胡萝卜、土豆、葱头、一点芹菜、几片香叶,一块牛肉。一个人约二两,人多有一斤多的,反正是一块。
两个菜(二盘)任选,有炸肉饼、炸肉排、炸丸子、炸大虾、炸鱼片、法国蛋、火腿蛋、灌肠蛋等等。饭前可以饮一杯开胃酒。先喝汤后吃菜。補充小菜有酸黄瓜、奶油、果酱、番茄酱、西米旦、奶酪等等。吃凉菜有拌香鸡、办香虾、蔬菜沙拉、水果沙拉等等。人多聚会可以要罐焖牛肉、胡椒鱼、奶汁桂鱼、八宝山鸡、烤乳猪等等。只要不差钱,就好办。像那些炸制品,除自己调料外,多数带有添加配料:西米旦、番茄酱、炸土豆条什么的。西餐里有调料胡椒、芥末、咖喱,但没有辣椒。面包片免费,可以随便吃。饭后送来一小杯漱口水,千万不要喝,喝了让人笑话!
值得一提的是西米旦,现在很多人不知是啥东西。当年,明白点俄语的中国人管它叫“奶渣子”。就是先用木棍子在桶里搅拌牛奶,奶油就都沾在棍子上,经过沉淀,倒出牛奶。沉底的就是西米旦。可能还有发酵过程,也叫水奶酪。深加工可以成干奶酪。总之,是一种奶制品。

西餐烤乳猪(来自公众号:冰城吃货,拍摄于江畔餐厅)

最后说西餐里的甜点和饮料。饭后漱完口,有的要喝一杯咖啡。牛奶、喝酒都在吃饭时用过了。只剩下吃甜食了。甜食包括煮熟的水果盘,甜点(干点、水点、饼干)。最后还有冰激凌,装在扁圆状透明高脚薄玻璃杯里,有红、黄、白、咖啡色四种颜色,中间十字分开均等。四种颜色四种味道,中间插一块奶油饼干,边上放一个草莓或樱桃。鲜艳好看又好吃。

西餐奶汁桂鱼(来自网络)

当年哈尔滨吃西餐的人,外国人多,中国人少。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西餐是一种时尚,吃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外地人。只是吃过老哈尔滨西餐的人,剩得越来越少了。

 

田桂程

男 ,1933年生,老道外人,退休前系机械制造工程师。热心于哈尔滨地方史研究,曾在《新晚报》等报刊发表历史稿件若干。著有《老哈尔滨趣事》一书。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