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蒿冰花疾如风 ——昔日哈尔滨松花江畔的雪橇

一蒿冰花疾如风,缱绻穿越北国中。不思江南热与浪,贪恋黑土风和情。

                                                                                                         ——二月鸟《雪橇》

     黑龙江地区古代陆路交通运输以畜力车、人力车为主要形式。冬季大雪覆盖辅以爬犁。爬犁,又称雪橇,也叫”冰橇”,古人赞誉为“雪地飞舟”。爬犁,是北方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创造出来的冬季特有的运输工具。

       清末民国时期哈尔滨出现了一种独有的交通运营工具——小爬犁,亦叫“雪橇”,是由制作精巧的 小爬犁演化而来。如果说舶来品客运马车由俄罗斯传入,爬犁则为黑龙江土特产。

                                                       雪地飞舟—爬犁

        爬犁,因其造价低廉,容易驾驭,可乘人载物,故积雪季节深受北方各民族喜爱。诗云:“掀淖嫌牛懒,经营履冱冰”。黑龙江地区爬犁运输源远流长。据记载元朝时韦口铺至奴儿子城的驿道上,设有15个狗站,狗拉爬犁车若干辆。明、清时黑龙江地区许多驿站冬季皆备有爬犁,用以传递官府公文或载运商旅,日行可达七八十里。爬犁,似船无桨,似车无轮,似犁多箱,爬犁前部翘起上弯,后端贴地行进,以两木为辕,用人拉或畜力牵引,爬犁大小各异,载重不等。

        “雪积扒犁出,灯残猎马归”。明清时期哈尔滨地区既有载人爬犁,为冬季客运的主要交通工具。清末民初,随着哈尔滨开埠通商,其近代公路交通渐渐形成,运输工具除畜力车以外,还出现了欧美国家所产的机动车。哈尔滨市的人力车、畜力车和机动车等公路货运工具的货源主要来自铁路车站、港口码头的货场。

        哈尔滨地区冬季落雪结冰后用爬犁运货的较多。由于历史的原因,大规模营业性的爬犁运输局面却未形成。哈尔滨地区的爬犁有两种:货运爬犁与客运爬犁。常用的货运爬犁从规格上分3种:大型爬犁长3米,宽2米左右,3-4匹马挽拉;中型爬犁长2米,宽1米左右,1匹马挽拉;小型爬犁长1米,宽0.5米,适于运拉小件货物,多用于城镇、村屯居民往来或零星物品的运输。载人爬犁长约2-2.5米,宽1米余,高约0.5-0.7米,前后两排座,可坐4人。单马牵引,多行于城乡之间。 

         记载1916年12月哈尔滨地区降雪量大,载客爬犁兴盛,乘坐马车的人们纷纷改乘爬犁。不得以载客马车只有降低运价,以维持生计。民国以及伪满时期哈尔滨道里区冬季松花江封冻后,马拉爬犁、人撑的爬犁,来往于太阳岛和松花江南岸的中央大街至九站之间。从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的近40年里,在现代交通工具缺乏和道路较差的地区,爬犁在民间一直延续使用着,广大的小城镇以及农村林区人们在冰封雪冻时,依然用爬犁进行短途的货物运输。如今由于交通条件和运输工具的发展,爬犁逐渐退出运输行列,演化为旅游娱乐活动工具。

                                                                          爬犁运价

          1931年9月前,哈尔滨市对从事营业性的公路客运爬犁没有规定性的运价标准,主客根据路程远近或按当时绝大多数乘客认可的运价计算运费,但也有自然形成统一运价标准的路段。无序价格导致主客纠纷频发,到1944年滨江省警务厅为松花江上的客运爬犁制定了统一运价。规定炮队街和中央大街至江北临江街3角(伪币,下同)、至上坞4角、至极乐村8角、至道外头道街4角,至7道街5角。至市郊以外其它地方,运价则由主客双方议定。

  20世纪50年代后客运爬犁被淘汰。80年代中期至目前,由于哈尔滨冰雪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冬季松花江上少量载客爬犁供中外游人乘用,其运价由主客议定。

                                                                      奇异的撑蒿雪橇

       清代福建龙溪人朱履中因事于嘉庆年二十二(1817年)被遣戍齐齐哈尔,曾作《龙江杂咏》其中一首:“轻车驾狗即扒犁,近制鞭将二马挥。山路崎岖行不得,能教冰上疾如飞。”清末民初时期哈尔滨地区“十月即冰,巨浸如松花江、呼兰河皆冻,重载车络绎经渡,无震动覆溺之患”。冬季松花江上的行驶的车式有两三匹马拉的大车,重载的有九匹马拉;有骡子拉的小车。亦有爬犁,爬犁双辕贴地,前仰后平,通体木制,上有围盖,货车载五六人;载粮食的不具围盖,均无轮,轻捷稳便,不虑倾覆,为十月后冰地所用的车。

       俗话说:“一蒿杆打翻一船人”。江河浅水区行舟用蒿杆撑着走。而冰天雪地的哈尔滨过去所独有的一种撑着走的雪橇,这种雪橇与传统意义上的爬犁有些差别,可以说是小爬犁。

        雪橇是传统爬犁小型化,上面安装一个座椅,座椅铺上羊皮、狗皮和护膝用的棉被,有的在爬犁下加装铁条。撑雪橇的人站在椅子后边,用一根两米左右带有铁尖的杆子,撑着向前行驶,碾冰踏雪,轻捷疾快;有的雪橇上装有风帆,貌似帆船,借助冬季的大风行驶如飞。雪橇多往返于防洪纪念塔至江北太阳岛,或往返于道里九站至道外码头之间。冬季也有乘坐撑蒿雪橇的游客。

     1946年哈尔滨爬犁客运日渐稀少,到50年代末,爬犁逐步消失。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松花江出现了旅游爬犁。旅游爬犁多为铁制的,并安装了布篷,有的加彩色装饰物,供冬季到哈尔滨的国内外国游客乘坐或观赏。一般由1马或两马牵引,乘坐4至6人,也有狗拉的爬犁。

 

雪狼刀风

陈文龙,1967年出生,黑龙江省大庆市人。高级经济师、摄影师、户外旅行者。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近三十年,研究主要方向为远东近代史、中俄关系史和中东铁路历史。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中俄关系史学科的骨干成员,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地方志学会会员,一点资讯签约作者。近年来自费考察中东铁路,并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国国家地理》、《铁道知识》、《看历史》、《环球人文地理》、《中国地名》、《华夏地理》、《黑龙江史志》、《北国旅游》、《哈尔滨史志》、《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大庆日报》、俄罗斯赤塔日报、俄罗斯效果报(周刊)等杂志报刊以及网易、新浪、搜狐、凤凰网和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主流网站,发表了大量有关中东铁路历史建筑现状调查的文字和图片。联系方式:jinsedao@126.com 13845995750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