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述说四十年巨变

在南岗七政街道办事处国泰社区(南岗区清通街69号)二楼有一个展室,门前挂个标牌:朱俊峰个人收藏展览馆。

这是我市著名文史资料收藏家朱俊峰老师近期又一次的收藏展览。

今年86岁朱老共举办过十多次展览,但这次展览与以往不同,这次的主题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变展示。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老人家要用一颗赤诚的心,用自己收藏的珍品,证明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

我第一次见到朱老是今年年初,在他家里的收藏室,无意中瞥见他正在学习的习总书记在十九大的讲话,放大的字,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勾画画,看得出学习的非常认真,这让我非常诧异,我没想到八十多岁的老党员会这么自觉地学习讲话。他又拿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边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学习的体会和注脚。他学习不求形式,一句话一句话的理解,一点点吃透,这让我这个共产党员觉得自愧不如。

朱老不仅学,而且学以致用,他说,我这把岁数了,也为国家做不了大事了,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身边小事,那就拿出我多年的收藏,展览出来,让大家一起感受一下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身边的变化吧。

说到做到,朱老不辞辛苦用半年整理出来有关的藏品,拿到社区,供大家参观。

走进展览室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个大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面墙展示了以习总书记为首的新时代、新征程的领路人以及习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的图片。正对着门的方向,是红色的入党誓词。

朱老的收藏是从“共和国”开始的。朱俊峰老人出生在黑龙江省的双城,上小学时正赶上日本人侵略中国,每天早上都要被逼着向东南方向的日本皇宫遥拜,还要用日语背诵奴化中国人的所谓《国民训》,直到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他才有了中国人的概念,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了祖国。1949年国庆那天,他和同学们上街游行、联欢,过了几天,他用自己省下来的买油条的钱,在邮局买了一份10月1日的《人民日报》,拿到手后他反复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篇社论,直到深夜都激动得睡不着,小小的朱俊峰把报纸贴在胸口,感到自己和共和国很近。

从这以后,他把每一年的《人民日报》国庆社论都收藏起来,至今整整收藏了近70年。1954年朱俊峰参加工作,他写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并且把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附在了申请书后面,他说:“我是用这种形式向党表达感情。”195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和党的命运心心相连了。他最欣赏马雅可夫斯基一句诗:我赞美祖国的现在,我三倍赞美祖国的未来。

通过收藏共和国的“足迹”,朱老看到了祖国每天都在发展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日新月异的飞跃让他每每激动不已,收藏,变成了热爱祖国的动力。

朱老的这次展览,涉及票证、照片、老物件、地图等等,随着他的讲解,我一边录音一边记,回来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做了整理,整理的过程我也一直在兴奋和激动中,我在那些老物件上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而又无不为今天的发展感到振奋。

离开票证寸步难行的年代

老哈尔滨人最抹不掉的记忆是“票”,在那些凭票供应的年代,一纸小小的票证,决定了一家人的吃穿温饱,几乎和命一样重要。从1953年,国家决定统购统销粮食开始,“粮票”率先冲入市场,全国粮票、地方粮票、军用粮票,粮票又分为:粗浪、细粮票,豆油票,以后有陆陆续续出现布票、议价粮票、豆制品票、盐票、副食品票、肉票、糖劵、菜票、肥皂票、香皂票、副食品券、日用工业品劵、烟票、酒票、煤票、自行车票、手表票……票证种类堪称“世界之最”,离票寸步难行。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1979年7月,除了婴儿奶粉、豆制品、粮票仍需凭票供应,其余放开。1983年国务院又发文宣布陆续作废票证,1993年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达到自个自足,北京、深圳几经周折,接踵放开市场,1995年全国市场放开,票证退出中国市场。

这些票在当时的凭票供应,稳定了市场,保证了困难时期人民的生活。退出的票证后面是人民物质和经济的保障。

朱老的收藏几乎囊括了各个种类的票券,而对于票的记忆最深的是他手里一张特殊的“布票”,1974年他到韶山毛主席故居参观,购买了一件有纪念意义的背心,一件背心需要八寸布票,他交上一尺布票,因没有2寸布票找零,韶山管理区特别给他开了一张《找零布票证明》,让他到黑龙江省纺织局兑换。朱老没舍得兑换,保存至今。

对于出生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的我,也对票据印象深刻,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让我早上拿个盆出去排队买豆腐,卖豆腐的推着还冒着热气的大豆腐走街串巷,那时候,觉得豆腐炖土豆或者白菜特别好吃。

历史足迹划过的岁月

历史划过的有老房子和老房子有关的煤、电话、火柴、电视、手机、收音机…

在朱老的相册里,记录了他从1952年结婚住在爱人9平方米的宿舍、1956年住的几家合用厨房的筒子屋,1964入住的北京街一栋48米俄罗斯房子,2003年到清明四道街170米的居室,最后搬到爱建社区的200多米迁徙,房子越来越大,房子里的老物件也像电影里的镜头,越拉越远,所幸的是,朱老都用相机或者实物把这些保留了下来。

一张垒蜂窝煤的照片,真实记录了靠煤生活的年代,朱老回忆道:那个时候煤炭都堆放在走廊里,这样本来都不大的空间更加窄小。到了七八十年代,一张煤气罐的照片出现了,九十年代末,燃气管道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乌烟瘴气的煤炭被看不见的天然气代替,人都变得精神清爽了。

电话出现的晚,变迁的最快。一张纸上写着哈尔滨电话寿命:大哥大手机(1997-2001年)、BB机(1988-2005年)、小灵通(1997-2008年);哈尔滨座机电话升位时间:1956年7月1日4位升5位;1989年12月28日5位升6位;1993年8月1日6位升7位;2003年7月1日7位升8位,至今。电话座机位数不动了,那是因为大量涌出的手机。2001年朱老买了人生的第一部手机,从此以后,从直板到翻盖,从大到小,从按键到触屏,换了十多部。老人保留了所有使过的通讯设备。

桌子上用透明塑料布罩着的一台黑白电视,上面写着:管仁声之妻八十年代43.5元,积一年工资买此黑白电视机。八十年代谁家有个电视就是全院的中心,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时正在上大学,为了看女排比赛,放学后特意去哈工大同学叔叔家里看电视。

而收音机是朱老家里最早的“电器”,1953年,他爱人在商店里赊购了一台价值150元的“红灯”牌收音机,2000年,花了103元钱买的德生牌,收音机是全家知识的来源,是掌握党的政策的重要渠道。由于和收音机有感情,他共计收藏了80多台半导体收音机。现在他也用收音机,不过就像一支笔那么大,可以收听节目,可以当笔用,还可以储存好多歌曲,又实用又精巧,成了朱老出门锻炼的贴身伙伴。

改革腾飞的见证者

老图片里包含着哈尔滨地图和飞速变化的汽车、火车、飞机、江桥。

朱老收藏品中,仅哈尔滨地图就有60幅,最早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地图,1938年哈市分为埠头区、新安区、沙曼、松浦、顾乡屯和王兆屯…… 1978年前哈尔滨地图十年一张脸,变化不大,突变就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地图跟着城建走,每年都是大变样。如今,地图换成了“天眼”,拿着手机就能看到城市的任何角落。朱老摇着头说,手机里的导航太不可思议。

收藏品里有一张相片,1958年哈尔滨老火车站前的红军街上,工人们正在四轮平板车上安装电车的无轨天线,远处还可看见圣.尼古拉教堂。从1958年7月1日通车到1990年,我市无轨电车从一条线发展到9条线,营运线路93.7公里。1990年,无轨电车陆续被汽车代替,至2008年6月27日,汽车全部取代无轨电车。

收藏品还有近3百辆汽车模型。他家第一部“车”是1945年家里的毛驴车。第一辆玩具电动车是1964年在道里妇儿商店花8元钱为两个女儿买的,两台电动小汽车花了朱老工资的四分之一。第一辆自行车是1978年买的“二六”型号的自行车;后来,外孙出生,孩子从小就是车迷,朱老一直为孩子买汽车模型,直到1994年孩子去美国读书。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家里人除了他和老伴,现在基本人手一台车。朱老感叹道:70多年只是历史的瞬间,从我拉着毛驴车、骑自行车到如今看见后代驾驶汽车,这是多么大的飞跃啊。

展厅里分别有50年代哈尔滨飞机场办公楼、60、70年代民航候机楼、现在飞机场的图片。

朱老介绍说,哈尔滨飞机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入侵的日本人将马家沟的跑马场辟为机场。1946年哈尔滨解放,飞机场回归到祖国怀抱。1950年开通了北京-哈尔滨-赤塔航线。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哈尔滨民航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便是1965年的10月10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外交部长陈毅在这里欢迎柬埔寨国建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及其夫人一行。 1979年位于阎家岗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建成,占地面积6829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2018年,扩建后的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50年代马家沟机场候机楼

60年代马家沟机场候机楼

1956年8月,朱老出差去兰州,乘坐型号“里–2型”飞机,当时乘客不到20人,购票、检修加油前每个人要先过秤,避免超重。起飞后先后在沈阳、天津降落,在北京住一夜后,次日前行,中间又经停两次才到兰州。

六十年代,乘坐飞机人员必须是县团级以上干部;七十年代,要凭县团级以上单位主要领导签字的介绍信。八十年代,渐渐对老百姓开放。

如今,到北京只需1个半小时,即便是从广州到美国,也不过是十几个小时。飞机和时代同步提速。

哈尔滨的大桥是朱老最关注的事。从1901年完工的老江桥、1934年的“东江桥”、1986年的松花江大桥、2001年四方台大桥、2008年的松浦大桥、2009年阳明滩大桥……到上个月开通的滨北公路桥,11座大桥尽收囊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大桥,像一只只腾飞的燕子,承载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带来一座城市的一个个希望。

世界舞台上的佼佼者

哈洽会和哈尔滨之夏代表哈尔滨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

朱老浓缩了哈洽会的历史。从1990年第一届哈洽会,作为大会工作人员,朱老就留意收集所有相关物品,包括:门票、会刊、邀请函、各种报道等等。从第一届哈洽会到第七届,朱老曾任筹备办主任,这时他更上心,更便利收藏。退休了,他就自己买门票进去,继续收集资料。哈洽会至今29 届,他收集了29年。哈洽会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这让朱老感到自豪,他曾把家里80米房子装饰成哈洽会相关资料展示厅,免费开放,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哈洽会。

难忘哈夏会。从1961年8月开始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至今已是34届。哈夏是哈尔滨的品牌,是哈尔滨的文化产业,它点燃了音乐界新长征的种子,推动了全国音乐艺术的发展。用第34届哈夏的主题寓意,就是“承载辉煌,开启未来”。第一届哈夏在哈尔滨青年宫拉开帷幕那一天,朱老下班后骑着自行车来到剧场,观看了开幕式,后来有观看了在哈铁文化宫举行的闭幕式。哈夏的种子在他心里落了根,从1961年到2018年,他数不清看了多少场演出,见过多少艺术家了,有一年和他爱人一共观看,出来后发现新买的自行车不翼而飞,两个人打趣地说,一辆自行车换一场音乐会,值了!他把看过的入场券、节目单、请柬、报纸都小心翼翼收藏集册,因为,他说,哈夏是我们哈尔滨人的骄傲与自豪。

党的关怀温暖千家万户

最能记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莫过于老哈尔滨人手里的工资条了。

一箱子小纸条,是朱老40年的工资条。1960年最简单,基本工资78元;1987年工资144元,增加了工龄工资、粮煤补贴、副食补贴和洗理费。1997年,除了上涨的工资,又增加了房改、高寒补贴和交通费用;2007年,朱老退休工资2000多元,同时,工资条变成银行卡,里面又多了医疗保险。

小小的工资条,曾经是家里的期盼,是度日子的救星,也是党的政策和关怀的体现。朱老说,旧社会给老板打工,谁会理会你每个月个人卫生给洗理费,谁会关心你的冷暖给高寒费,谁又会想着你家里远近给交通费啊?只有共产党才会对老百姓这么体贴。

朱老的展室里,每一个物件都是珍贵的,它记载着这个城市的发展,记录着百姓生活的轨迹,述说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变。

随着时代的进步,老物件越来越少,现代科技促使它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我们不能忘了这些物件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多么重要。

“工贵其久,业贵其专” 。感动朱老几十年如一日收藏的精神,他让我们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源泉。

于秋月

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会员。QQ:1091677266

相关推荐

1 条评论

  1. 啥也不说了,就是给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