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北岸于金店屯的枪声

位于松花江北岸的于金店屯,是一个有故事的屯子,它紧邻滨洲铁路(哈尔滨—满洲里),隶属哈尔滨市呼兰区。1946年8月,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的吕正操乘轻油车(重型轨道车)去齐齐哈尔,行至于金店屯子西头时,与埋伏于此的“政治土匪”发生激烈的枪战,吕正操的警卫员傅景春不幸中弹牺牲……

“政治土匪”曾出没于此

于金店屯位于滨洲线15公里800米处东侧,即庙台子站与万乐站中间,屯子的名称有点来历。据当地老人讲,这里原来是一片荒甸子,清末年间,一个叫于金的呼兰人到此跑马占荒。当时,这里有一条去江边船口的土路,行人络绎不绝。于是,于金便在路边开了客栈,供行人歇脚、打间(吃午饭),人称“于金店”,后来逐渐演绎成地名。

当年发生枪战的于金店屯(笔者拍摄)

当年发生枪战的于金店屯(笔者拍摄)

旧社会,这里是胡子(土匪)出没的地方,他们打家劫舍、心狠手毒,曾留下“江北的胡子不开面”那句老话。1945年“光复”(日本投降)后,这一带还出现了“政治土匪”,所谓“政治土匪”,就是铁心投靠国民党先遣军的胡子、伪满警察、地痞流氓拚凑成的反动武装(见吕正操语)。他们杀害土改干部,袭击东北民主联军、苏联红军哨所,抢夺枪支弹,还公开叫号:“是兵无饷,是胡子不抢,专杀八路,单等老将(蒋介石)”,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据《呼兰县志》载,自1945年秋至1946年底,东北民主联军给予他们毁灭性打击,全县共毙胡子193人、活捉157人;收降184人,处决84人;缴获马匹53匹、各类枪支272支、子弹3744发、炮弹200发,巩固了民主政权,取得了剿匪战斗的胜利。

土匪打死苏军通讯兵

1898年春天,沙俄在于金店屯西头铺设了铁路,使这里的农民,见到了火车。谁料,火车反而带来了祸端。据当地杨柏林老人向笔者介绍,光复后因胡子打死苏联红军通讯兵,屯子差点被苏军炸平。

深秋的一天,数名苏军通讯兵在屯西铁路边修电话线,人爬上电线杆子干活,一支支崭新的“轮盘枪”放在地上。这情景被几个过路的胡子看见了。他们一嘀咕,决定抢一支回去领赏。恰巧,一个通信兵没等把活干完,他的同伙已经走远。胡子见状,悄悄走到电线杆下面,拎起地上“轮盘枪”跑向屯子。通讯兵见有人抢枪,一边大声呼喊,一边跳下电线杆穷追不舍。胡子回身开枪将通讯兵击毙。

这下可惹了大祸。次日,苏军司令部参谋率重兵、乘装甲列车来到屯西道口,十几门迫击炮一字排开,准备开炮。紧要关头,屯里地主于家大少爷带人跑到道口。大少爷在哈尔滨经商,会说俄语,见过世面。他向苏军参谋解释说,抢枪的胡子于本屯无关,又讲了一番“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他说俄语,苏军参谋见顿生好感,加之认为他说得符合逻辑,便命令士兵放了一顿乱炮出气,然后悻悻离去。

警卫员傅景春牺牲

1946年8月间,吕正操去齐齐哈尔西满军区开会。他们乘坐的轻油车由哈尔滨站出发,行至于金店屯附近时,突然从铁路旁高粱地里窜出一伙“政治土匪”,冲着轻油车疯狂射击,密集的子弹击碎车窗玻璃,并将油箱打漏,轻油车被迫停车。

吕正操一家人1946年在哈尔滨留影(见《吕正操回忆录》)

吕正操一家人1946年在哈尔滨留影(见《吕正操回忆录》)

警卫班长焦士魁、警卫员傅景春等奋勇还击,打退了土匪的数次冲锋。为转移敌人的目标,焦士魁带领两名战士跳下轻油车,跑进铁路旁的高粱。傅景春和战友与土匪对射,打得土匪不敢靠前,轻油车司机老杨迅速处理了故障,轻油车向前行驶。

轻油车脱险接近对青山站时,吕正操猛然发现傅景春已经中弹牺牲。尽管大家呼唤他的名字,他却没有睁开眼睛。当天下午,焦士魁等人跟随哈尔滨增援的装甲列车来到对青山。吕正操让随行人员买来棺木厚葬傅景春烈,安葬在滨洲线29公里道口东侧(对青山站南道口,现改为立交涵洞)。以后,被迁至呼兰烈士陵园。

当年安葬傅景春烈士的滨洲线29公里道口(笔者拍摄)

当年安葬傅景春烈士的滨洲线29公里道口(笔者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一生戎马的吕正操将军一直怀念傅景春烈士,他在1987年撰写的回忆录中,对傅景春烈士寄以无限的深情。

现呼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笔者拍摄)

现呼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笔者拍摄)

参考资料:《吕正操回忆录》《呼兰县志》,并于2009年采访于金店屯杨柏林、马志远等老人。

王宝滨

前哈尔滨铁路工务段主任,哈尔滨文史馆馆员,著有《中东铁路旧事散记》一书。联系方式:2665164376@qq.com

相关推荐

抢修柳河桥

刚刚光复的东北大地,到处是战争创伤,铁路被破坏的百孔千疮。用一句东北的老话来形容当时的铁路状况,即“老牛破车疙瘩套,力巴赶车翻浆道”。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