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报》今日A16版:大话哈尔滨专题报道

11月1日,东北发行量第一的地方报纸《新晚报》著名记者张非非拨通了我的电话。不得不说,这一切来的很突然,也令我很感动,自大话哈尔滨创建以来,我也曾期待过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能得到张老师的认可,还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新晚报报道

新晚报报道

我们的梦想很小,也很大

在一座城市中生活,是单单满足于居住,还是要谋求与城市文化的融合,我想后者更有利于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是的,“幸福感”是我们的生活需要文化的终极要义。

我们不希望历史故事成为沉睡在图书馆角落里的碎片,也不希望文化成为少数学者撰写的论文,我们只是希望哈尔滨特有的历史与文化能够变成多数哈尔滨市民信手拈来,如数家珍的共同记忆。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土,却能数千年文脉不绝;阿房宫从未建成,却成为古今华人心中的建筑经典……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现有的一切物质形式都可能消失,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存在都会消灭”,只有文化,只有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群体认识和群体记忆会随着人们的讲述而延绵不绝——只要人在,城就在

这就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想了解哈尔滨的掌故,并把我们知道的与所有人分享,让想了解她的人爱上她。我们的梦想很小,我们不追求轰动效应,不追求任何的经济回报,不期待在哈尔滨文化复兴的道路上充当多么重要的角色。我们的梦想很大,我们年轻,我们可以为这座城市书写几十年,可以把她美丽的一面告诉我们身边的所有朋友,可以让认识我们的人都感受到切身的幸福。

在路上

我们从来都不敢说自己对文史很懂,事实上,我们才刚刚上路。我们中的许多人,是本着“学习哈尔滨,了解哈尔滨”的目的才聚到一起的,为此,朋友们自费购买、网上搜集了数百部专著与哈尔滨文史有关的专著、论文、报刊、老照片、纪录片、老电影……现投入购书的费用已达数千元,多媒体资料数十GB,并且仍在不断增长中。这些资料,经过我们的消化、整理、重新考证以后,将会全部以博文的形式与朋友们分享——文化和历史的知识,属于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位市民,无论地位、收入、性别、年龄,都有权了解——而分享的方式,也一定是公益的。

我们不是专家,只是你在路边偶遇的,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好奇心的,讲故事的人。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但是何必要足够强大了之后才行动呢,今天,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仅以此段文字感谢免费介绍我们的张老师,和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的朋友们。

 

以下为今日《新晚报》A16版对本站介绍的全文如下[原文链接]:

“留一只耳朵倾听城市的历史,留一瞥目光关注生活的变迁。”在喧嚣的当下,这多少有些“文青”色彩的自我标榜语,来自于“大话哈尔滨”———一个两年来不停歇地向全世界华文世界讲述哈尔滨城市故事、不断由志愿者探寻哈尔滨新文脉的民间独立公益网站。然而,这个小得不能再小、直到目前为止也仅有15名正式成员(全部是志愿者)的网站,在知晓它的人群中,赞扬的口碑正在从“有意思”向“有意义”转变,有些旅外华人特别是哈尔滨籍的海外华人提到它的一些文章甚至“热泪盈眶”,无形中它已成为有一定关注度的哈尔滨本土文化类公益网站的“拓荒者”。

用“城市的味道”打动人

11月1日下午,远在南京市东南大学攻读桥梁专业博士学位的“大话哈尔滨”创办人之一“长河”(真名孙勇)告诉记者:“大话哈尔滨(imharbin.com)”创建于2009年5月,创建之初就力求为读者同时提供反映哈尔滨文化历史与当代城市生活的精品原创文章与原创图片,也就是用原滋原味的“城市的味道”打动人。域名寓意:imharbin=I am Harbin=我是哈尔滨=为公众提供一个全方位了解哈尔滨的渠道。

哈尔滨的城市历史并不长,但极具特色、错综复杂。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外侨人数曾超过50%的大城市,究竟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大话哈尔滨”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度了解、熟悉哈尔滨的途径,在哈尔滨市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城市人文讲坛”上,有人称赞它为哈尔滨打造了一张有血有肉、立体生动的“城市名片”。

记者昨日进入“大话哈尔滨”网站,首页上有《心灵深处的火车头》,博客作者关少军是三代铁路世家,爷爷和爷爷的两个弟弟、父亲及姑父、姨父在解放前都是“大车”(旧时火车司机的俗称),他提供了很多珍贵图片;有《一张烟纸引发的奇案》,讲述的是一张“哈尔滨牌”香烟烟标背后的奇特故事;有《哈尔滨,我见证了你华丽的转身》,该作者栾颖新生在哈尔滨,读书在北京,身在异乡心挂家乡,一有机会回来就不停地用镜头“抢救”那些老哈尔滨影像和那些暂时幸存的建筑,这些濒于绝版的日常风景帧帧均美得令人窒息;还有《城市的味道———哈尔滨美食》,主题是哈尔滨的美食与独特的饮食习惯,哈尔滨人吃西餐不是为了追求“品味”,而是将其真正融入了日常生活。“老仁义”、“范记永”、“张包铺”等老字号道外传统名小吃作为“老哈尔滨缩影”,也历经百年兴旺不衰。

瞳孔记录:所看一定不后悔

两年来,“大话哈尔滨”默默做了很多“抢救性”的文保工作,不过它“抢救”的不是开发商推土机下的建筑文物,而是残存在喧嚣当下人们心中越来越淡漠的对老建筑、老物件、老生活方式的珍惜。一句话,在“大话哈尔滨”看来,那种“慢腾腾的生活方式”,不仅应该留存在老照片底片上,也应该渗透进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现代、激进、时髦年轻人的头脑里。10月22日,网站在道里区工部街21号露西亚青年旅社举办了一场“城市文化主题沙龙”,由哈师大年轻的乔焕江副教授演讲“你视而不见的哈尔滨”,小小场所挤进106人,绝大多数是外表看来很“潮”的青年人,标志它独特的“抢救性”文保工作已见成效。

“瞳孔记录”是“大话哈尔滨”里的一个栏目,它称:所看一定不后悔。它也做到了。道外北头道街,大罗新旁边有座建筑,未知建造年代与未知用途,与其他建筑不同的是,这座建筑的屋檐下雕刻着一段俄文,请教过人人网哈尔滨市公共主页的主页君(主人实在不想曝光),得到答案如下:“我厂自主加工销售狐狸、黑豹、獭等皮草产品……”当年它的旁边,就是名盛一时的“大罗新”,这栋建筑的主人是为了求新,还是突发奇想呢,竟把广告刻在了墙上。岁月流逝,邻居大罗新悬挂的招牌早已不知所终,屋檐下雕刻的这句话却成了永恒,造化使然吧。

12名“骨灰级”与3名“新血”

“大话哈尔滨”关注哈尔滨的城市历史、文化、民俗、建筑、艺术等市民文化各方面,在呈现“哈尔滨老故事”的同时,也发掘当下正在发展中的民间文化现象与前者之间的联系。它还花费心血收集了很多老哈尔滨的文字与影像资料。

“长河”告诉记者,“大话哈尔滨”团队包括12名老成员与3名新成员,他们是哈尔滨人文历史和各种民俗民风的爱好者、走街串巷在现实中寻找历史影子的“考证帝”、妙笔生花记录哈尔滨人生活经历的“民间名记”,继往圣之绝学以文化复兴为己任的“人中传奇”、嗅觉敏锐善于记录各种民间传说典故的“蒲松龄王洛宾灵魂附体”……总之,支撑起这个民间自费网站的,是一群骨灰级志愿者。

长河

大话哈尔滨网站发起人,联系方式: dachanghe@163.com

相关推荐

2 条评论

  1. 千月星痕

    怎么没有你照片呢?你应该传一张上去,哈哈

  2. 匿名

    赞啊。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