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集镇·老香坊 不该被遗忘的“老哈尔滨”

原文发表于《黑龙江日报》2005年5月13日,曾一智 文/摄

生活在这个城市中,有多少人知道东香坊即为“老上号”。香坊区记载着很多哈尔滨的“第一”。“五一”期间,由于慈云观的重新被关注,记者对哈尔滨市香坊区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实地踏查。

从4月29日《新闻聚焦》版刊发的《十专家呼吁拯救欧式建筑组群》,到今天的这组报道,我们看到,随着城市的改造和建设进程,一片又一片的新建筑拔地而起;而同时,一片又一片的文化遗迹也在这块土地上被模糊甚至消失。在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这一对矛盾当中,在有了对历史文化遗迹的真正价值认识的今天,这种事为什么还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五一”期间的一次偶然探访,使得记者将七天的假日时光放在了奔走在香坊———哈尔滨城建起点的历史文化遗存的踏查中。把应该保护的建筑保护下来,这是我们的责任,否则对不住历史,对不住后人。保护文化在发展经济的今天,我们的目光是否应该放得更长远些?“不要让城市的历史文脉在我们这一代断裂掉。”

天主教修女宿舍残存砖雕

天主教修女宿舍残存砖雕

慈云观内部彩绘大梁

天兴福第二制粉厂旧址

“假山大院”青砖房上的滴水

原华英油坊车间

香坊监狱仅存外墙

慈云观后殿

一座历史文化遗存道观险被拆迁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前往哈尔滨市香坊区寻找日伪时期的香坊监狱旧址。途经延福街,在一片废墟中瞥见一座青砖庙宇式建筑。莫非这里就是以往在增福街寻访不得的哈尔滨城区最早的道教慈云观?停车敲开近旁一座尚未拆除的小屋的门,主人岳好德证实了记者的猜测:“这里是慈云观的后殿,前两天已经有记者来过了。”经他指点,记者从六角窗看殿内,大梁上的彩绘清晰可辨。岳好德又带领记者去增福街看了道观现存的大仙堂。

据史志记载:慈云观又称正善宫。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3月1日,在现香坊区增福街59号兴建而成,属全真派。慈云观的修建,标志着道教开始传入哈尔滨市内。慈云观先后建造了大殿、东西配殿、山门、钟鼓二楼和大仙堂。1947年,哈尔滨市进行社会团体登记时,有道士4人,工友2人,年龄均在60岁以下。后来,这里成为哈尔滨冶金机械配件厂的厂房。现只存后殿和大仙堂。

如此说来,慈云观比坐落在道外区北二十道街景兴胡同的龙王庙的历史还早了6年。由于这是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建筑,在哈尔滨洋教堂遍地的特殊人文环境中,更凸显其异常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但是,这座宝贵的建筑已在被拆迁范围之内,它的命运又将如何?

于是,记者分别向省市文物管理部门咨询。省文化厅文物保护处处长孙长庆介绍,自从4月下旬发现这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已通知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调查处理,力争保护。哈市文管站副站长邢晓莹介绍,文管站的工作人员已去现场踏查,认为这是一处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已通知拆迁部门停止拆除。现正在形成正式报告。现有三种方案:一,市文管站提出的原址保护;二,市城市规划局提出的易地迁建;三,在实在保护不了的情况下,也要把所有的砖瓦、梁柱构架保留下来。

“老哈尔滨”身影斑驳 香坊监狱只剩一堵墙

据张福山、周淑珍所著《哈尔滨革命旧址史话》记载,香坊监狱是日本侵略者于1937年~1941年修建,又称哈尔滨第一模范监狱。当时在押犯人2000多人,其中20%是政治犯,即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抗日志士、爱国群众。共产党员刘忠民、王德福、周维斌等在狱中成立了秘密组织“反帝市狱会”,领导犯人进行反迫害斗争。1945年光复以后,政治犯出狱后自发成立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开展接收伪政权的工作。

如今这里是国家储备局仓库。原来所有监舍早已拆除,只剩一堵围墙及依然阴森的岗楼。

民族工业遗址天兴福第二制粉厂主体完好

在哈尔滨市第四批保护建筑普查工作中负责香坊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邹广天教授介绍,他在哈尔滨轴承厂院内发现了天兴福第二制粉厂旧址,并已初步列入第四批保护建筑。据史志记载,哈尔滨轴承厂就建在天兴福第二制粉厂原址。

新中国成立前,哈尔滨的工业主要支柱产业即是粮油加工,天兴福和双合盛是两家最大的工厂。

原天兴福第二制粉厂经理刘佩芝在生前回忆,天兴福第二制粉厂由民族资本家邵乾一、邵慎亭兄弟于1920年投资建厂,并铺设专用铁路线。1921年10月1日正式开机出粉,日产面粉6500袋,销往全国。老哈尔滨人都知道天兴福的“天官牌”面粉,与双合盛的“红雄鸡牌面粉”齐名。1953年,天兴福第二制粉厂实行了公私合营。

在轴承厂院内很容易就找到这座高大巍峨的老厂房,“1920”的字样依然清晰可辨,铁道线也还在使用。

哈尔滨犹太人历史遗存华英油坊首次发现 基本完好

一直以为犹太人卡巴尔金经营的华英油坊原址已不存在,但此次在增福街南侧油坊街一个小院向居民们询问,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出生在这一带的岳好德非常热心地带我前去寻访。居民介绍说,这里曾是日伪时期的酱油厂。据史志记载,1944年伪政府将香坊永聚恒酱园和道外三户酱园合并成立永聚恒合记酱菜园,建厂址于香坊增福街65号院内。岳好德说,旁边的轧钢厂和哈尔滨机械厂建厂时,地下曾挖出大规模的大酱池。在哈尔滨轻工化学总厂院里,一眼望见老式的烟囱,心里已是十分激动,一个老工人指着烟囱方向的高大厂房以及一直延伸到厂门口的长排车间,说那里就是华英油坊旧址。这和华英油坊的老照片完全吻合。高大的厂房曾做过锅炉房,如今已是亚油酸车间。第二天再次前来拍片,并到厂部办公楼印证了院内一座二层小楼也是老华英的旧址。

据史志记载,英国人开设的华英油坊建于1914年,隶属英国华英东方商务公司。地址在油坊街15号,1915年投产。

建国后先后改称东建、油脂化学厂、化工实验厂、化工三厂。1957年之前一直以生产豆油、豆饼、清油为主。1958年改产化工产品。1963年改生产肥皂等产品,1985年改为哈尔滨轻工化学总厂。

消失在瓦砾中的历史

记者以往曾多次来香坊寻访历史文化遗存,拿着老地图、老照片在香坊公园、香坊火车站前与老人们交谈,在能够确定地址的位置,得知坐落在司徒街(原名司令街)建于1898年的哈尔滨第一座气象台、坐落在香顺街(原名军官街、军政街、香政街)建于1898年的第一座教堂圣尼古拉教堂、坐落在卫生街的第一所中东铁路小学均已无存。

如今在延福街慈云观东侧,终于找到1932年法国传教士达系筹款建造的上号天主堂的所在地,然而已在不久前拆除,只剩一大片空地,和天主堂西侧的一座小楼残留的一角,按其位置应是史志上记载的要理学房。

据史志记载,上号天主堂(香坊天主堂)于1966年8月关闭,后改为哈尔滨立新制钉厂。天主堂对面原有很大的青砖房,为修女居住,也拆除了。一位姓李的居民捡回了房上的数块砖雕。

再往北,一座青砖房十分显眼地抢入眼帘,这本是坐落在安埠街42号的一座大青砖房,如今只拆剩中间部分,但残存部分依然完好,屋檐上残存的寿字纹滴水比起滨江关道衙门的滴水要精致一些。坐在断壁残垣之间的老居民说,原来这里有很大的院子,很有气派,院里有假山,这一带的居民都叫它“假山大院”。但不知它的渊源,只听老人讲日伪时期住过日本兵。再向岳好德咨询,他竟然在此院居住过。画了门簪的图形向他询问,他说大门上有四个。在明清建筑中,小户人家院门多为两枚门簪,大宅门则为四枚。这是中国官员、富商宅邸,还是办事机构?不得而知。1900年著名的聚源烧锅在安埠街开业,同时在埠头区 道里 顾乡屯开一分号,称源聚烧锅(在庚子国难中,与田家烧锅同为著名的清军和义和团的抗俄战地)。据说,称东香坊为“老上号”即缘由于此,顾乡源聚烧锅那一片便称“下号”。假山大院是否与聚源烧锅有关,亦不得而知。

捡一块青砖捧在手里,抬眼望去是一片大面积的瓦砾。不知有多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多少没有来得及捋清的城市历史已经消失在瓦砾之中。

一场艰难的长久较量

近年来,在城市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下,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与旧城保护之间的矛盾一直是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历史文化有其惟一性,破坏后再建的做法本身就是一场悲剧。我们就看到了一面在无所顾忌地拆毁真正有价值的古建筑的同时,一面又在耗巨资重修城墙,重修某些号称“古迹”的亭台楼阁,或者重修某个名人故居的闹剧。再建对于保存民族传统文化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它惟一的作用还是服务于旅游和经济。说到底,还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城市建设与呼吁保护文化遗迹的夹缝中,这注定将是一场保护文化历史和追求经济利益的长久较量。

新闻链接1

香坊的哈尔滨“第一”

  • 1805年(嘉庆10年),山东黄县人田保辉兄弟一家来东香坊开荒种地,开办烧锅。田家烧锅成为当时哈尔滨地区和北满地区第一家大型私营手工业作坊。原址毁于庚子国难。
  • 1900年3月,哈尔滨城区第一座道观慈云观在香坊增福街兴建。现只存一座后殿和大仙堂。
  • 1898年5月8日,俄国人维谢洛费佐罗夫在香坊建立哈尔滨的第一座气象站。已拆除。
  • 1898年7月,哈尔滨第一座中外合资银行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在香坊开办。已拆除。
  • 1898年8月,哈尔滨第一座东正教教堂圣尼古拉教堂在西香坊军官街(现香顺街)兴建。已拆除。
  • 1898年俄国人在军队街(现古香街)建立铁路印刷厂(石印室),是哈尔滨第一家印刷企业。原址无存。
  • 1898年8月12日,第一家俄商商店鲁西阿尔化妆品商店在香坊安埠街建立。原址无存。
  • 1898年10月,中东铁路局在卫生街开办了第一所俄侨小学校,已拆除。

新闻链接2

香坊:哈尔滨的城市雏形

香坊被称为“老哈尔滨”,是从1903年中东铁路的管理中心自香坊迁到南岗之后的事儿。而对于哈尔滨市最早形成的一个现代城区,我们不能忽略香坊区的历史遗存以及它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香坊区自从1805年(清嘉庆10年)形成田家烧锅、香坊两个村镇,已有200年历史。

现在的香坊城区的范围内,1895年时,就有了1000多户居民,约4000人口,陆续出现了“哈尔滨屯”、“小北屯”、“小南屯”(保府大院)、“魏家窝堡”、“菅草岭”等村屯。是哈尔滨地区农业发达、工商业繁荣的一大重镇。

1898年,俄国人在田家烧锅一带开始建筑铁路和进行市政建设,并将城区中各村屯联片规划,建立了工兵路(现公滨路)、草料街、陆军街等30多条街路。此时的西香坊已具备市街规模,称“哈尔滨”,总面积为7.9平方公里,是当时哈尔滨的交通枢纽,政治、经济中心。

1903年,中东铁路管理中心移至新市街(即今天的南岗)。曾经一度繁荣的“哈尔滨”(现香坊)则渐被冷落,遂称为“老哈尔滨区”。

1925年,香坊又有了较大的发展。1932年,香坊区内有粮油加工业13户,占全市的25%。电灯公司、道德会、天主教堂和清真寺逐渐来到这里建设。城区面积扩大到8.5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1.9万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香坊区形成了5个区域,即军事区域———草料街(香坊大街);工业区域———油坊街;商业区域———安埠大街;俄国人(外侨)居住区域———六顺街;文化农业区域———通天街。

延伸阅读亲历哈尔滨香坊果园小区暴力拆迁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3 条评论

  1. 前些天在《新晚报》上看到华英油坊车间已经剩下孤零零的一栋建筑,且香坊的朋友确认说慈云观也只剩下后殿,孤零零插在居民小区里。若不是曾老师2005年的呼吁保护,恐怕连这么一点遗存也不复存在了,这是莫大的遗憾啊

  2. 听说哈尔滨有很多以前移民的犹太人,后来在哈尔滨建立了很多犹太建筑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3. @北京SEO “19世纪末,大批来自欧洲的犹太人迁居哈尔滨,使哈尔滨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集中心。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犹太人最多时达到2万余人,他们在这里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体系。”——摘自《犹太人在哈尔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