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留下哈尔滨最后的日本街区

 

文/曾一智

黑龙江省美术馆

日前,一则地段街127号居民楼失火的短消息引起我的注意,急忙来到省美术馆旁边的这个院落进行调查。众所周知,省美术馆原为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哈尔滨分行,而它身后的院落里便坐落着原银行办公楼、宿舍楼三座相互打通的老楼。通过几天的走访,记者了解到,这里在1952年以后曾为哈尔滨市领导的宿舍,吕其恩、杨佐青、荆志坚、高云帆、胡传经等哈尔滨人耳熟能详的领导人都曾在此居住。吕其恩自1952年居住到1959年才搬走。这不由得立即使人产生联想:1957年抗洪时,这位为哈尔滨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市长就是住在这里。这么珍贵的历史见证虽然没有与其主体建筑省美术馆一并列入保护建筑,但是一座是在这座保护建筑的保护地带的红线范围内,另外两座是在保护建筑建设控制地带的蓝线范围内,本也应受到法律保护,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这里也面临拆迁,并且也经历了拆迁时经常发生的火情(幸被居民及时发现报警后扑灭)。

并且,此次拆迁的整个区域恰恰都在保护建筑建设控制地带的蓝线范围之内,这其中,也把名古屋旅馆原址(后为哈一百使用)和另一座不知历史功能的典型的日伪时期建筑列入拆除。

横滨正金银行哈尔滨分行于1912年建立,是北满的第一家日资银行。和其他日资银行一样,通过操纵东北的经济,攫取东北的资源,成为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重要支柱。这座老楼因此而得到规划、文物部门的重视,早在1997年便被列为一类保护建筑,在今年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报待批。后面的办公楼和宿舍楼据介绍为1937年所建,第三座楼是高级职员的宿舍(即吕其恩等市领导居住过的楼),至今仍很坚固,厚重的木质门窗没有走形,房屋也无开裂下沉。这里也经常有日本人来回访,失火的那座楼房二楼还曾居住过一个中国人,后居台湾,也曾在10年前来此探访。并且这三座建筑的建筑艺术也各有特色。

据楼内居民介绍,在1952年这里的后院作为市政府宿舍后,省美术馆那座楼是苏联的一个机构,直到1958年才迁走,以后便在这里创办了哈尔滨电影制片厂,哈尔滨电影制片厂关闭后,又先后短期作为农业银行、省歌舞团的所在地,省歌舞团搬走后,这里才是省美术馆,文革中,还曾做过国防公路建设指挥部。以前,这座楼只有二层楼,一楼的大厅直通二楼天花板,二楼的办公室是沿着厅内四周外走廊进入的。从美术馆二楼展厅露出的半截粗大的大理石贴面的柱身能够想象出当年的原貌。

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至一面街,石头道街至田地街一带,原本是日本人在哈尔滨集中居住的区域,这是哈尔滨初建时的日本移民聚居地,而它的进一步繁荣却是在日本侵略者占领哈尔滨后。因此,无论是从研究城市历史或是见证日军侵华史的角度,这个文化含量极高的区域都应该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经过十几年间的城市开发改造,尽管拆除了一大批历史建筑,但在地段街至买卖街、石头道街至田地街这一个区域仍然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已定为保护建筑的有日伪时期的伪满洲国中央银行哈尔滨分行、哈尔滨地方检察院、横滨正金银行、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国际运输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在日伪时期曾进行秘密的军事运输)、朝鲜银行(最大的日资银行,现为地段小学)、共立齿科医院、输入组合(从事进口贸易的公司,现为哈尔滨燃料公司);现存但未定保护的有警察所、几乎完全相同的两座日本兵营,著名的前田钟表店(现为道里新华书店)、,以及已经被篡改得面目皆非的哈尔滨最大的日本百货商店丸商(现为金太阳”索非亚精品商厦)和高冈号商行(现为华联商厦)。

已被列入此次拆迁范围的还有名古屋旅馆(后为哈一百食堂兼职工宿舍)、岩间商会、清水洋行、满月堂、朝日旅馆等。名古屋旅馆的内外结构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也很有特色。

还有尚未调查清楚历史功能的老楼,但根据居民提供的常有日本人回访的情况分析,显然也都和日本人有关。

这里原本还有著名的日本人的哈尔滨日日新闻社、正隆银行,还有大量的旅馆、商行、饭店、酒馆、日本妓院,以及美容院、裁缝店、印刷所等等,现均已拆除。2003年拆除的石头道街日本居留民会和日本商工会议所旧址、中村屋百货店旧址和今年拆除的兆麟街荣屋旅馆旧址、石头道街92-110号两座老楼(原日本人开办的藤井洋行、爱知商会、光学堂、近泽洋行、日本生命、满洲兴产[房地产]、瑞穗洋行、共荣商会、天阳堂等旧址),喇嘛台胡同的两座欧式老楼(当年日本人经营的大星旅馆、松下洋服、天狗堂、同发福工厂、福田组以及波兰人的巴斯基洛夫商会)等共同见证着哈尔滨的历史,都曾在哈尔滨的历史上留下过重要印记,其中瑞穗洋行据《哈尔滨市志”建筑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版)记载:“东北沦陷时期,冠以‘军事衙门御用企业’招牌的日本建筑企业有两家。一家是瑞穗洋行,地址在道里区石头道街100号。一家是铃木组,地址在道里区买卖街53号。日本关东军731部队(俗称平房细菌工厂)新建、扩建和维修等全部工程,均由这两家建筑企业负责承建。”而在日本出版的《哈尔滨物语》中,哈尔滨市街图标注了瑞穗洋行和铃木组的位置,瑞穗洋行正是被拆除的石头道街110号老楼,而铃木组应该就在现哈尔滨音乐厅的左侧。

尽管领导批示,专家反对,媒体干预,但这些历史印记包括侵华日军的罪证遗址还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被毫不留情地抹掉了。

如今,尚存的上述区域不仅是哈尔滨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日本人的历史街区,也是道里区所有历史街区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因为其他街区、街道都已被破坏得面目皆非(包括已列入保护的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在内)。可以说,作为完整的历史街区,这里是道里区的惟一的一处。因此,这一地区有必要完整保留。尤其是规模庞大的两座日本兵营(田地街与买卖街交界一处,买卖街一处),是直接的侵华日军罪证遗址,尽管此次尚未列入拆迁计划,但该地区的入户调查早已进行,若一旦实施拆除岂不是在替侵略者抹掉罪证?由于拆迁尚未开始,完整的保留这一街区的计划是具有可行性的。

请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给后人留下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侵略者的罪证。

—————

这篇文章写于2006年12月,写完之后,

一、以哈尔滨市政府信息员的身份向市政府办公厅提交了信息,已作为专报信息上报市领导;

二、作为黑龙江日报内参,发至各相关部门和省委常委以上领导;

三、上书哈尔滨市领导;

四、作为旁听人员出席今年的省人大第十届六次会议的座谈会时,作为发言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提出。其中索菲亚广场改造的问题,是在2003年几次报道,并在2005年12月上书市领导,并得到批示,2006年1月,哈尔滨市规划局再次组织专家论证,与会专家都不同意现行改造方案,就是说不同意拆掉周边历史建筑。特别要注意的是,索菲亚教堂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想在他周边施工必须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但是根本没有履行这个手续,所以这个已经竣工的改造工程仍然是一个违法工程。

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该做的都做到了。然而,还是没能制止拆迁的进程。

请各位朋友帮我想想办法。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哈尔滨时报社秘闻

哈尔滨时报曾是日本人在哈尔滨市创办的—份发行量最大的俄文报纸;是克里姆林宫每天给斯大林送阅的两家哈埠俄文报纸之一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