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的《生活报》第四版以整个版面的篇幅展开一个名为“冰城需要更多城市文化讲解员”的主题讨论。这个话题的起因虽然只是一位游客的反馈,但是却反映出哈尔滨人长期以来对家乡文化的忽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首先是浙江游客赵政群先生电联生活报,并附上一封长信。其中提到他在哈尔滨度过了一个满意的假期,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华梅西餐厅用餐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对餐厅内展示的油画饰品给与讲解。客人们只能看到精美的摆设,却不知道这些物件背后蕴含的历史故事,这令赵先生的哈尔滨之行留下一些遗憾。
事实上,何止外地游客有遗憾。哈尔滨市民当中,又有多少人对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了如指掌呢?多数情况下,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假期去南方看山水却忽视了身边的美景;我们已经习惯了复制高楼大厦却推倒了建筑艺术精品;我们已经习惯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已经习惯了他乡的月亮比较圆……
是什么导致今天的这种局面呢?按理说,在一个人口大流动的移民城市中可能会出现忽视文化的情况,但哈尔滨的大移民时代早已过去,人口结构已经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没有建立起市民普遍的、足够的归属感和存在感,这就很有问题了。
个人以为,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缺乏自信。纵然哈尔滨只有百年历史,跟许多城市相比还是个年轻人,但这百年恰好是中国近代跌宕起伏大环境的缩影。在哈尔滨这座城市中,中国人和外国人、北方人和南方人互相交融,充满了戏剧冲突,从而造就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这些恰恰是被人们忽视的一面。
2、被“殖民史”所累。毋庸置疑,哈尔滨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先后受到沙皇俄国、前苏联、日本、俄罗斯的影响很深。但918之前来的欧洲移民,许多是来哈尔滨求发展的落难之人,这些人与中国人产生了充分的文化交流,至今仍能从哈尔滨人的日常习惯中找到西方的影子。所以,人们大可不必因红肠之类源自俄国就对其作为“哈尔滨传统美食”心存芥蒂,既然哈尔滨人把俄国工艺保留下来并通过消化吸收变成具有哈尔滨特色的新产品,就应当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3、文化断层。其实,拆除一栋老房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元素一并清除。如果后人重建,可以延续过去的风格,甚至有所发展和进步么?在如今的社会,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加上了解哈尔滨地方史的“老哈尔滨人”相继离开哈尔滨工作/生活,为这个问题雪上加霜。
4、木然与漠视。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不能立即转化为经济效益,因此经常被旅游景点的包装者丢在脑后。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制造出许多“一锤子买卖”,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并未得到身心感悟,便会败兴而归,指望着每年都有新游客慕名而来显然是不靠谱的想法。
5、商业化吞噬市民文化。拿冰雕举例最为恰当,冰雕最初在民间起源、发展、兴盛,自从2001年办起来“冰雪大世界”以来,虽然冰灯冰雕的规模越来越大,屡屡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但距离最初全民参与的市民文化形式越来越远,变成了旅游创收的工具。许多北京人每年秋天都会去爬香山看红叶,那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相比之下,有多少哈尔滨人每年都会去冰雪大世界看冰灯呢?恐怕寥寥吧。
对于“哈尔滨需要城市文化讲解员”的呼吁,是传统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究竟结果如何,恐怕真正的“讲解员”并不一定会按照专家设想的方式培养出来。只有让更多的市民热爱自己的城市,才会避免上述尴尬的事情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