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误:本文信息来源于文后标注的若干篇参考文献,但成文之前疏于考证,未经任何直接或间接历史当事人核实,亦未见到曾一智老师2002年发表过的文章。造成对文献中偏离史实的部分缺乏判断,为读者提供了不正确的信息,我表示诚挚歉意,下不为例。关于本文中的正确史实,请参考本站转载曾一智老师的文章《是汉奸还是“辛德勒”》
公元2001年7月13日,一位九旬老人在哈尔滨悄然离世。日子很巧合,正好是北京奥组委申办成功2008奥运会的当天,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彻夜不停地为北京的胜利而热烈狂欢。没有多少人记得他风雨坎坷的一生,没有多少人了解他的辉煌成就,也没有多少人理解他无奈困苦的心灵。老人匆匆的走了,不知道他临终前对自己的这几十年作何评价,我猜想,他应该感到坦然、幸福,他无愧于自己的一生。由于历史原因,他的事迹没有能广为流传,但这又怎样呢,他曾经捍卫过正义,这就足够了。
2001年7月30日,时任以色列驻中国大使沙雷夫先生来哈尔滨,打算探望这位犹太民族的朋友。很遗憾,只相差半个多月,便只得阴阳两重天。同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一个伪满外交官的人生告白》,作者不无遗憾地在后记中说:“王替夫的故事没有因为他猝然离世而结束,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他是一位哈尔滨东省法政大学的优秀大学生;
- 他是一位语言和外交天才;
- 他是为日本、伪满洲国效力的公职人员,一些人称他为“汉奸”;
- 他是唯一面见希特勒,并与之共进晚餐的中国人;
- 以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世界上拯救犹太人生命最多的人!
学生领袖
1911年6月29日,王替夫出生在吉林市永吉县。他很小就对英语、俄语非常感兴趣,并达到了自由沟通的水平。1931年,当他在哈尔滨法政大学读到大三的时候,他已经能熟练运用日、俄、英、德四国语言,但此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了。这是一个令中华民族倍感耻辱的年代,东北军大部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家乡,还没有见到敌人,就喝着《松花江上》开始流亡生涯。这个当头,驻扎在齐齐哈尔的马占山将军,率领部队举起抗日大旗,宁为黑土地撒尽最后一滴血。马将军的英雄壮举感染了哈尔滨市民,在王替夫的带领下,法政大学自发成立了爱国组织,筹集了上万件衣服和几万块大洋,并将其如数送到了前线部队驻地。
很快,学生王替夫和将军马占山的合影,在哈尔滨国际协报上刊登了出来,一日之间,王替夫也成了和马占山一样的抗日英雄。
艰难抉择
哈尔滨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城市,在当时又缺乏驻军和军事工事,故而沦陷非常快。王替夫由于有抗日的“案底”,很快就被日本人抓捕拘禁起来。他已下定决心,誓死捍卫中国人的尊严。但现实总是很残酷,日本人希望利用他优秀的语言才能为刚成立的伪满洲国办事,而且知道在他身上不大可能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就抓捕了他的家人。接下来的日子,可以想象,对刚刚20岁的学生王替夫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一方面,从内心里讲绝不愿意屈服;而另一方面,又如何面对因自己而饱经折磨的家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历史的记录几乎是空白,我能理解但无法体会他当时内心的痛苦煎熬。我只是设想,他始终热爱他的亲人和他的家乡。最终,他选择了妥协,他知道自己的决定会影响到将来一生,他知道自己将会被同胞所憎恨抛弃,他也知道这是他拯救家人的唯一途径……
1932年12月,他乘坐上去赤塔的列车,成为伪满洲国在前苏联领事馆的工作人员。
犹太人的救世主
由于出色的德语水平和外交才能,他很快被派往日本的盟国德国,成为伪满洲国驻德公使馆领事兼书记官。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王替夫通过和希特勒的亲密接触,初步了解了德国的政策和独裁者的思想。他同情犹太人,亲眼见到了他们的境遇,“为犹太人做点事”就成了他经常考虑的问题。
1935年,机会来了。美国的犹太人机构计划接收部分犹太人,而德国希望让这些犹太人经前苏联到伪满洲国,然后再去美国。具体办理这件事情的任务,恰好落在刚刚获悉德国消灭犹太人计划的王替夫身上。在他和美国犹太人共济会会长托马斯、和他的上司,外满洲国公使吕宜文协商后,成倍增加签发护照的数量,最多时达到每天100份。
二战爆发后,德国通知王替夫不要再给犹太人发护照了。但他在吕公使的支持下,继续秘密签发,而且越来越多。后来日本人发现,拿着王替夫签名护照的犹太人实在太多了,怕影响其与德国的关系,要求他立刻停止。直到1940年6月被调回国内,他一直没有停下在护照上签名的工作。
在驶向东方的列车上,他清楚自己恐怕难逃牢狱之灾,搞不好要人头落地。但他也清楚,只要犹太人拿到护照,他们就可以离开魔窟,保全性命。于是他不顾一切,拿起尚未派发的签证,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从车窗抛向车外,外面等候被德国遣送的犹太人接到后就是一阵狂喜的欢呼……这样的欢呼,伴随了他一路。
两年里,一共有1.2万犹太难民拿着王替夫签名的护照经过前苏联的远东地区抵达中国,转而南下上海。
直到2009年的今天,除了在哈尔滨《生活报》的《哈尔滨百年印记》特刊之外,我很少在国家官方媒体见到对王老的正面报道。这是一种缺憾,他是一位非典型的英雄,我们不应该忘记他。
晚年的王老,一直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和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担任官员工作,生活并不宽裕。1993年,曾为他的故乡吉林省永吉县西家子建校舍捐款200元,当地政府还特意发来感谢信。
—–
参考资料
- [1].谭立顺(版面编辑).王替夫:见过希特勒的“中国辛德勒”,生活报,2005.10.25
- [2].何立波.伪满“外交官”救助德国犹太人之谜,档案与社会,2006(1)
- [3].茂钦,孔令涛.两个中国的“辛德勒”,出版参考:新阅读,2004(5)
- [4]. 王岩, 王佳玲.民革有个”辛德勒”王替夫:从纳粹手中拯救犹太人的传奇老人 ,团结,2001(4)
——————————-
Update:
根据文保专家雷虎先生的提示,王替夫生前有所声明,说明他的故事中包含演绎的成分:
王替夫声明:“查阅介绍我在三四十年代外交生涯的有关出版物,我遗憾地发现某些夸大事实和凭空臆造之处,有违于我接受采访的初衷,并可能造成人们对若干历史事实的误解,特作如下声明。
……三、我于1939年春到1940年5月为德国犹太人办理出境签证,并非我的自发行为,而是履行公务。这项工作由我负责,事务性工作则由雇员郎格尔小姐完成,最后由我签字。……凡经签证者,当时均有记录,我个人未做统计;后来估算约在1万人到1万2千人之间,远不及“3万人之众”。
这文章要是个犹太人写的也还好想一点 要是个中国人写的就太不可理解了 王替夫 是不争的“大汉奸” 他自己写的回忆录里都清楚明确的记载着怎么出卖抗日人士 导致他们被捕被杀 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侵略者 却去搭救外国人 这是在赎罪呢还是内心有愧呢? 但不管怎么说 这人应该被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所唾弃 他将永远被钉在汉奸的耻辱柱上
在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么样的一个大英雄,是怎么对待自己人的呢?所以就网上来查一下资料。救了那么多外国人,却出卖抗日人士。是个什么心态呢。。。
每次开运动会博览会各种活动的时候,志愿者为老外打伞,亲切可人的警察蜀黍半天找回外国人被窃的自行车就知道了呗~
这文章要是个犹太人写的也还好想一点 要是个中国人写的就太不可理解了 王替夫 是不争的“大汉奸” 他自己写的回忆录里都清楚明确的记载着怎么出卖抗日人士 导致他们被捕被杀 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侵略者 却去搭救外国人 这是在赎罪呢还是内心有愧呢? 但不管怎么说 这人应该被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所唾弃 他将永远被钉在汉奸的耻辱柱上
顶一下
顶一下
人可以被标签,但也应该看到他做了什么。特定的环境下,没有人真正的高逼格。英雄也好,汉奸也罢。没有办法正视历史还看什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