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与哈医大

e78c658925351afb0f244489

昨天,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院60周年纪念日。哈医大附属的几个医院,代表了哈尔滨,乃至于东北地区的最高医疗水平。比如世界首例活体部分脾移植手术、全国首例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东北首例试管婴儿,还有医大二院的“心脏移植亚洲纪录(17年)”,以及在白血病等重症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使得“哈医科大学”如“哈药集团”一样名声在外。一个团队的创始的风格,往往会对整个团队的未来发展形成长远的影响,哈医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们有个被称为“国士”的开创者——伍连德。

伍连德,祖籍广东新宁县(今台山),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今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他学习刻苦,1899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成为剑桥的首位中国医学博士。1910年,在吉林省榆树县大岭区大岭村前红石屯,一位开旅店的老板突感额头发烫,身体不舒服。躺了两天,病情未见好转,反倒咳嗽不止,最后开始吐血。就在农历除夕夜,东北地区最为寒冷的晚上,郭老十咳血不停,病死在家中,死后皮肤呈紫红色。更可怕的是,几天之内,此老板一家53口人,有32人与他得了一样的怪病,咯血不止,吐血而死。随后,全屯死了近百人。直到怪病停止,屯子里的幸存者已寥寥无几。

而这,就是肆虐欧洲的的“黑死病”——肺鼠疫。据考证,这次肺鼠疫的大爆发,是从欧洲,沿着中东铁路顺着满洲里传到哈尔滨,进而南下,几个月内就形成了“东北鼠疫大爆发”的态势,直接影响到北京的安危。任何的一场流行病,都是人口流动大、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受危害最严重。1910年的哈尔滨虽然只有13万人口,但已经是由俄国人主导的国际化商埠,而且又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中东铁路的核心枢纽,所以自然首当其冲。当年年底,就已经死去了全城市5%的人口。此时的哈尔滨已经危在旦夕,道台于泗兴一本奏折上到北京,请求援助。风雨飘摇的清政府不忍见“老家”遭灾,命正在天津陆军军医学堂担任医学教员的伍连德博士为“钦差大臣”,赴哈尔滨战鼠疫。

欧洲14世纪的“黑死病”是全人类的噩梦,莫非如今要重演悲剧?伍博士到哈之后的首项工作就是要确定病因。1910年12月27日,在傅家甸一座普通的贫民窟里,进行了中国医生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体解剖。诊断结果,就是肺鼠疫。欧洲其他国家的医生对此不以为然,鼠疫专家迈斯尼受清廷邀请,担任哈尔滨鼠疫防治总指挥。他不相信伍连德的结论,也不采纳伍博士“一定要带多层口罩”的建议,执意认为这不是鼠疫爆发。然而6天以后,他自己就因为身染鼠疫病菌而死去。此后,就没有任何所谓的外国专家再敢来哈尔滨了。

四个月,从确定病因,到查找病源,强制隔离,再到挑战中国传统观念,实行大规模火葬消毒……伍连德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哈尔滨这座年轻的城市。1911年三月末,东北三省的鼠疫病基本得到控制,死去的中国人有六万之多,而哈尔滨就占到了其中的一半。也就是说,整座城市死去了超过20%的人口。1911年4月,汇集世界各地鼠疫人才的世界鼠疫大会在沈阳召开,伍连德担任会长,在会上他提出自己肺鼠疫的观点,扬眉吐气,振奋国人。他拒绝了政府的为官邀请,返回哈尔滨。他的回归,使得1921年鼠疫卷土重来时,全城只死亡了9300人。

伍博士不仅是一位医学奇才,他还建议政府建设医科学校,“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就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后来,这个学校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其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合并,成为了今天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再往后,就是这所大学创办的几家医院,尤其在外科和心血管领域名誉海内外。

2002年,时任哈尔滨市委书记的杜宇新,还在《哈尔滨日报》撰文,号召全体百姓学习伍连德精神。“这位哈尔滨的功臣,哈尔滨人民永远不会忘了他。”

如今,由哈医大出资,在道外区保障街140号建立了“伍连德纪念馆”,纪念这位传奇医生的丰功伟绩。昨天,在哈医大一院成立60年之际,又建立了黑龙江省首家纪念医院——伍连德纪念医院。坐落于道外区草市街的伍连德纪念医院,将全部由省内知名专家出诊,是一所不需要排队挂专家号的“精品医院”,而且医院主要面向大众,不易盈利为目的,是伍连德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u=1491403497,2990082343&fm=21&gp=0

伍连德纪念馆 来源

扩展阅读:

长河

大话哈尔滨网站发起人,联系方式: dachanghe@163.com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