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城与哈夏音乐会

1

音乐是哈尔滨与生以来的精神伴侣和文化灵魂。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开工建设和哈尔滨被确定为这条铁路的中心城市,大批俄国筑路人员及其眷属就涌入哈尔滨。随后大批犹太人和欧洲商人也陆续迁居到哈尔滨,特别是一战期间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欧洲战乱而哈尔滨却迅速发展成为具有欧洲都市风范的远东国际大都市,此时移民到哈尔滨的欧美侨民更多,来自俄国的侨民多是不满十月革命的贵族、资产者和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来哈尔滨都不是匆匆的过客,而是要长期定居甚至把这里当作新的家乡,而在这里扎根、发展和繁衍。

2

前三十年哈尔滨仅俄罗斯人建的东正教堂就有23座,加上其他欧洲人建的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教堂超过30座。大批俄罗斯人久居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建造教堂,其它西方人和犹太人也大抵如此。

教堂是西方人和犹太人崇拜上帝、咏颂圣经、履行教程的地方,设有宗教歌曲并有颂主诗歌合唱团,甚至还有专职器乐和合唱指挥。伴随全程的教堂的圣歌圣乐与宗教教义同时刻入每个教徒的心灵,久而久之积淀了西方人高雅严肃音乐的基本素质。教堂音乐旋律平缓低沉却和谐高尚,与宗教信仰一同构成西方人的思想灵魂,也使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依靠。

3

而西方音乐的最高殿堂则是交响音乐,它总揽和综合运用弦乐、铜管乐、木管乐、打击乐和色彩乐全部音乐手段,表达人的各种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复杂的命运和深刻的追求,赋予人类博大、高远、深刻的精神境界。

4

5

哈尔滨第一个交响乐团,建于1908年4月,名叫“中东铁路交响乐团”,后人称其为老“哈交”。建团之初就有器乐演奏家和声乐歌唱家150人,首场交响音乐会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和鲍罗廷的《第五交响曲》,指挥尊杰利。1911年建成的中东铁路俱乐部(现在的哈铁文化宫)是哈交的主要演出场所。据老“哈交”小提琴演奏家西多罗夫回忆:首次大型交响音乐会在中东铁路俱乐部后花园贝壳式露天音乐厅演出,以后几乎每天晚上都有艾玛努依尔·梅捷尔(犹太作曲家)和斯卢茨基指挥的交响乐团在这里演出。

6

一战开始至1917年十月革命后,陆续有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地的大牌交响音乐家迁居哈尔滨加入“哈交”,使哈尔滨交响乐团的整体演奏水平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乐团先后三次出访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等城市,哈尔滨交响乐团被日本人称为远东第一交响乐团。老“哈交”叶列娜·塔斯金娜回忆说“许多音乐专家认为,从乐队的成员组成来看,它可以和欧洲最好的乐队相媲美。”原中央乐团首席许述惠、范圣宽、副首席杨牧云,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指挥斯卢茨基,都曾在“哈交”工作过。 日本NHK交响乐团(日本广播协会交响乐团)指挥约瑟夫·克尼希,大阪交响乐团指挥梅特勒,日本东京爱乐乐团等国际著名交响乐团的指挥和首席,都曾是从“哈交”走出的优秀音乐家。

7

与此同时,来自彼得堡帝国歌剧院的著名歌剧和芭蕾舞剧演员也迁至哈尔滨,创建了哈尔滨歌剧团和歌剧院、芭蕾舞剧院。1924年在马迭尔剧场首演了歌剧《茶花女》,不久又演出了歌剧《卡门》。1926年至1931年,哈尔滨的歌剧舞台分别上演过世界著名歌剧《浮士德》、《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等。上演的芭蕾舞剧有世界经典《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堂吉柯德》等。哈尔滨真的成为了西方音乐城。

8

作为音乐城,哈尔滨还有轻歌舞团、管乐队、爵士乐队,甚至还有弦乐四重奏,被称之为哈尔滨的骄傲。还有设施一流的音乐厅、歌舞厅、影剧院,有世界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等顶级艺术家来哈尔滨演唱。还有享誉世界的能满足音乐家、音乐职业人、音乐爱好者对乐器、乐谱、琴弦、留声机、唱片需求的康季莲娜乐器店,等等。

9

20年代末和30年代,哈尔滨成为中国西洋音乐和歌舞艺术的中心,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纷纷邀请“哈交”和哈尔滨歌剧团前去演出。北京大学曾邀请20位俄侨演奏家指导建立管弦乐队。中国很多音乐家、艺术家,都是曾经在“哈交”或哈尔滨歌剧院工作的俄国或西方音乐家、艺术家培养起来的。例如中国著名作曲家吕骥是钢琴家阿克萨科夫的学生,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的启蒙老师是拉查霍夫,犹太钢琴家阿达·勃朗斯坦夫人是钢琴家傅聪的专业老师,冼星海、刘天华、马思聪、陆以循等人都是托诺夫的学生……除此之外,哈尔滨还有一批中外音乐教育家创办的音乐学校,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奠定了哈尔滨音乐城的群众基础。这些学校是: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哈尔滨音乐专科学校、荷花艺术学校,这些学校吸纳中外学员学习西洋音乐和艺术。还有一些音乐短期培训班也吸纳中外学员学习西洋声乐和器乐。通过这些学校和培训班,向哈尔滨人介绍了交响乐、奏鸣曲、协奏曲等西洋音乐表现形式,也介绍了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西方音乐经典作品,培养了大批西方音乐人才,提高了哈尔滨人的西方音乐鉴赏水平。

10

1918年哈尔滨的俄国军用电台由中东铁路管理局管辖后,改称“哈尔滨中东铁路电台”开始播放音乐节目。1922年中东铁路管理局霍尔瓦特被赶下台后由中国军队管辖,改称“哈尔滨电台”设有三个波段,从1926年开始中国当局播放新闻和音乐节目,对推动西洋音乐在哈尔滨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28年起,“哈交”和歌剧芭蕾舞剧演出很多都在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录制了唱片,这也方便了西洋音乐在哈尔滨中外各个阶层民众中进行广泛而持久的传播,奠定了哈尔滨音乐城的群众基础。

11

在哈尔滨音乐发展史上,有一位占有重要地位的中西音乐教育家刘忠是应该被永远铭记的。他生于1894年,祖籍山东,1922年来到哈尔滨广益中学(现哈一中)任教,1924年考入俄侨创办的哈尔滨音乐专科学校主修声乐,兼学西洋音乐理论,拜师切拉齐沃夫。刘忠声音素质极好,是雄浑宽厚的男中音,能自如演唱欧洲经典歌曲和歌剧选曲,获金质奖章。他在音乐专科学校学了六年,1930年毕业后至1950年代,长期从事对中国学生的中西音乐教育。他用纯正的西洋乐理乐法传授西洋音乐,同时又坚守民族优秀音乐传统其中古代乐曲所占比重较大,如王维的《渭城曲》、白居易的《琵笆行》、李后主的《虞美人》、《浪淘沙》,还有《泗水流》、《海韵》、《苏武牧羊》等名曲,既传授了民族乐曲的精髓,又教育学生坚守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刘忠堪称哈尔滨传授中西合璧音乐的第一人!

12

他同时教育学生坚守高雅和严肃音乐,不准学生唱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靡靡之音,坚持用中外名曲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演唱和演奏水平。1937年哈尔滨电台改称“哈尔滨中央放送局”,成立文艺频道,特邀刘忠为音乐频道的指挥,他利用这个机会尽最大努力,为听众提供中西高雅音乐节目。

13

14

新中国成立后,他可以专心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了。1955年,刘忠应邀去长春在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一年,因为他更留恋哈尔滨的音乐环境而谢绝了校方的挽留,重新回到了哈尔滨,先后在道外区的四中、十三中、二十中和二十二中任教,精心培养了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歌唱家和音乐教育家金铁霖等国家顶级音乐人才。

15

从1946年哈尔滨解放开始,到1954年苏联政府要求在华俄侨返回祖国,哈尔滨的俄侨陆续回国,有的迁居欧美和澳大利亚,在哈的西洋乐团和歌剧芭蕾舞剧团全部解体。但是哈尔滨的音乐传统依然不变,欢庆解放和新生活的大秧歌和歌咏运动轰轰烈烈,城市到处都有歌声。在群众性音乐和歌舞传统的基础上,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任仲夷为书记的中共哈尔滨市委高瞻远瞩,分批次从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调入大批音乐人才,有的是历次运动中被迫下放的艺术人才。全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张权被打成右派下放东北后无人敢收留,哈尔滨市委热情接纳了她并成为哈尔滨歌舞剧院主要演员。加上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下放锻炼和北大荒农垦文工团合过来的文艺骨干,前后近200人,除充当哈尔滨艺术学院师资而外,全部充实到哈尔滨歌舞剧院及其交响乐团!首任院长沙青,首任交响乐团指挥张彩元。从此,哈尔滨第一次有了中国人自己的“哈交”和自己的歌剧、芭蕾舞剧团和剧院!后来一分为二,歌舞部分上调省里成立了省歌舞团,歌剧部分留在市里为哈尔滨歌剧院,交响乐团仍然留在歌剧院,这是历史上的老“哈交”和哈尔滨歌剧芭蕾舞剧院团的延续与复活,是历史上的哈尔滨音乐城的重生与再现!

16

17

有了自己的西洋乐团和剧团后,紧接着于1961年创造了一年一度的大型音乐活动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把哈尔滨的音乐活动推向历史的巅峰,同时也把音乐之城——哈尔滨,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18

首届哈夏音乐会于1961年7月5日在松花江畔的青年宫隆重开幕,大幕徐徐拉开,由孙圣汉指挥的哈尔滨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奏了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田园》,久违多年的“哈交”在哈夏舞台上重新亮相,哈尔滨的观众激动万分!具有非凡象征意义的是:在本届哈夏闭幕演出中老哈交最后一位指挥家普尔克拉别克指挥了哈尔滨交响乐团的演出,指挥棒飘逸飞扬,全场气氛热烈异常!这是老哈交最后一位指挥家的告别音乐会,也是新老哈交进行历史交接的前五十年与后五十年的划时代的交响音乐盛会!第一届哈夏音乐会历时9天,盛况空前,与3月召开的广州《羊城音乐花会》和5月召开的《上海之春》音乐会,被称全国三大音乐盛会。

19

1962年第二届哈夏音乐会的开幕式演出,80多位省市爱好音乐的副省长和厅局级老干部及部队将军们组成的合唱团,在刘居英少将指挥下以高昂的《东方红》、《在太行山上》和《八路军进行曲》拉开了序幕,顿时掌声雷动、全场沸腾!这届哈夏还举办了张权独唱音乐会,演唱了46首中外名曲和世界著名歌剧选曲,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博得了东三省歌唱家和来自全国的观摩团的高度赞赏。哈夏从本届开始,在辽宁省提议下成为东北三省轮流主办共同参加的音乐盛会,辽宁、吉林两省的音乐家们参加了第二届哈夏演出。1963年第三届哈夏期间举办了6次创作与表演座谈会,对音乐的革命化、民族化和群众化进行探讨。闭幕式以万人歌咏大会结束。1964年第四届哈夏举办了民歌民乐专场,汉、朝、蒙和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的9000多专业和业余人员参加演出。1965年第五届哈夏首次举办全省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哈夏音乐会在文革中停办了12年,1979年恢复举办。

20

21

文革后的哈夏进一步发展,给金铁霖印象最深的是,在1982年第10届哈夏音乐会期间,举行的温可铮教授声乐讲座,“那是高水平的专业学术讲座,受益匪浅,几十年都难忘啊,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音乐精英聚集在一起,气氛好极了!” 1984年第十二届哈夏首次邀请外国音乐家参加,哈尔滨歌剧院交响音乐会特邀美国指挥家理查德·庞丘斯指挥《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等中外名曲。1986年第十四届哈夏在演出期间举办了合唱比赛。本届哈夏邀请了前苏联海叁崴滨海边区、哈巴罗夫斯科边疆区、阿穆尔州文化代表团、乌拉尔歌舞团、斯维尔德洛夫州歌舞团、朝鲜青年歌舞团、蒙古山鹰歌舞团及美国室内乐队来哈参加演出。此后的哈夏邀请的外国音乐团体越来越多,哈夏的国际色彩越来越浓厚。

22

23

1994年第22届哈夏总结以往的经验,对哈夏做出两项战略调整,一是改为两年一届,二是办成单纯的音乐节。三是突出专业性、提高性和交流性,兼顾群众性和普及性,以保持了以往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纯粹、高雅、严肃音乐的传统与本色。1996年第二十三届哈夏音乐会,开始由国家文化部和哈尔滨市政府共同举办,改称“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正式由地方性音乐活动变成国家级的音乐节,并把全国歌剧调演和声乐比赛放在哈尔滨,从此哈夏音乐会正式成为集展演、比赛、观摩和研讨一体化的音乐盛会,也意味着音乐之城哈尔滨和哈夏音乐会担负着提高全民族高雅音乐素质的历史重任。哈夏明确坚持单纯的音乐性,内容只包括声乐、器乐、歌剧、音乐剧、舞蹈等纯音乐或音乐含量很高的艺术种类。

24

25

2010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业部授予哈尔滨市“音乐城(Music City)”的称号。从此,哈尔滨音乐城因为得到国际权威组织的正式承认,而由国家级上升到国际级的音乐城,哈夏音乐会也应该从国家级音乐节上升到国际音乐节。这里说的“应该”,并非“现在时”,而是“未来时”,尚需做出巨大努力。但是,哈夏音乐会由国家音乐节向国际音乐节转化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一是哈尔滨交响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歌剧芭蕾舞剧的历史也有近100年的历史。从上个世纪初至五十年代,哈尔滨交响乐和歌剧舞剧所走过的前50年历程,奠定了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也赋予了后50年发展的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非常重要。

26

二是后五十年来我们的交响乐和歌剧舞剧已经有了一流的原创队伍、一流的原创作品、一流的演出队伍,并获得了国际音乐界的普遍赞誉和认可。

27

28

29

30

哈尔滨交响乐团拥有一批优秀的常任指挥:张彩元、谭维友、孙胜汉、沈正钧、刘克纪、陈光辉、卓明里、白村、颜翅鹏、张景峰、周鹏松等。作曲家:暴侠、王双印、魏作凡、刘锡津、郁文、金浪等。歌唱家:张权、郭颂、李书年、李高柔、李广仙、滕清泉、李少婷、马玉芬等。阵容强大、全国一流。演出的世界交响乐名作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巴赫、肖斯塔诺维奇等世界经典乐曲。 世界歌剧名作:《货郎与小姐》、《图兰朵》和原创歌剧《仰天长啸》、《八女投江》等。原创交响乐:刘锡津创作的交响序曲《一九七六》,把发生在一九七六年的大悲大喜抒发得淋漓尽致、情真意切、深刻动人,以史诗性的笔触表现出磅礴与大气,以深切的心灵之声和内心刻画描写历史的画卷,演出引起极大震动。其它原创作品有:歌曲《乌苏里船歌》,被联合国确定为亚洲经典作曲、文革前创作的《大海航行靠舵手》红遍全中国;《大顶子山高又高》、《松花江圆舞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北大荒人的歌》被全国传唱热捧 ;歌剧《赫哲人的婚礼》颇具特色;《仰天长啸》晋京演出获得轰动;音乐剧《山野里的游戏》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剧,并被列为音乐剧经典范例;《八女投江》连续演出154场,在中国歌剧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31

32

三是哈夏音乐会是全国的音乐节,哈夏的舞台是全国的舞台。作为国家级音乐节,邀请国内外著名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是哈夏的重要工作。多年来应邀参加哈交与哈夏音乐会交流演出的有:李焕之、时乐蒙、王立平、张鲁、殷承宗、鲍蕙荞、孙胜英、盛中国、瞿希贤、李德伦、黄飞立、郑小瑛、谭利华、秋里、李心草、吴灵芬、石书诚、王恩悌、王永吉、陈琳、王君实、温可铮、温以仁、胡咏言、波特内、庞丘斯、柯沙克、李仲献、陈亮声、张椿和等。还有美国的霍斯福德、狄更生、法国的米歇尔和苏联钢琴家维切斯拉夫、萨瓦列夫斯基。歌唱家施鸿鄂、朱蓬博、马玉涛、胡松华、克里木、殷秀梅、郑绪岚、沈小岑、程志、张暴默、胡松华、孙家馨、阎维文、刘秉义、闫鸿昌、罗天蝉、吴雁泽、叶佩英、德德玛、王世光、滕矢初、牟炫甫等。2002年第二十六届哈夏音乐会的最大亮点是中俄美三国艺术家共同演绎的交响音乐会。奥地利室内音乐会和德国斯克瑞德摇滚音乐会亮相于本届哈夏。2008年第29届哈夏来自俄、法、美的艺术家带来了《木兰诗篇》和芭蕾舞剧《天鹅湖》等精彩演出。本届哈夏还有德国交响乐团、俄罗斯三个舞蹈团、土耳其民间舞蹈团、以色列现代舞等国外音乐团体与省市艺术团体同台献艺。百老汇音乐剧《音乐之声》也在本届哈夏与哈市观众首次见面。俄罗斯大剧院芭蕾舞团、印度宝莱坞舞蹈团。哈夏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广泛联系,使它有资格有能力成为世界音乐节的盛地。

四是我们也有一流的观众队伍。哈尔滨的观众是百年音乐传承下来的观众,是酷爱音乐懂得音乐的观众。从哈尔滨走出去的音乐教育家金铁霖最了解家乡人,他说: 哈尔滨的音乐环境好啊,唱的好的人多呀,喜欢音乐的群众也多呀!中央乐团指挥泰斗李德伦先生也不无感慨地说,一场交响乐连演多场,场场爆满,而且鼓掌有礼有序,这在别的地方从未见过。哈尔滨的许多厂矿学校机关都有自己的合唱团和小乐队,音乐普及程度相当高。举一个小例子:中央歌剧舞剧院院长王世光看了哈尔滨中学生的演出后激动地说:“听了你们的演奏,我明白了哈尔滨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音乐之城,”然后他把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的《一八一二》序曲撤下来,把时间让给哈尔滨中学生乐团的《轻骑兵序曲》。哈尔滨人参加哈夏的人数之巨、热情之烈和鉴赏水平之高,不仅令演出人员感动,来哈观摩的外地人员也深感吃惊!哈夏根据哈尔滨人豪爽狂放的性格,常常策划和组织一些带有狂欢性的群众音乐活动,把哈夏推向一个个高潮。应该说,每届哈夏的成功都是专业和业余演员与百万观众共同铸造的,这也是办好国际音乐节的极为可贵的有利条件。

33

五是哈夏的人缘、魅力和威望已经形成。哈夏绝不是仅靠官方组织所能办好的,无论是本地或是外地来哈参会绝对以自愿为原则,食宿费用一律自理。观众除露天演出免费观看外,室内各场次演出一律购票入场。每一个参演单位或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是哈夏音乐会的无穷吸引力和哈尔滨音乐名城的巨大魅力,促使音乐爱好者冲破重重困难,从祖国四面八方赶到哈尔滨,参加梦寐以求的哈夏音乐会。

34

35

有的小合唱队员对哈夏喜欢到了痴迷的程度,用压岁钱当路费。珠海女子室内乐团打工挣路费来哈尔滨。来自壮、汉、苗、瑶等6个民族的广西45名合唱队员,每人自费 2000元来哈夏参加合唱比赛,还有十几个人因在本单位请假被扣月薪和年终奖。他们历时5天5夜终于赶上了哈夏开幕式。大型舞剧《虎门魂》是哈夏的重头戏,为了保证哈夏演出,总政特批军列装了整整2两车皮的道具从广州战友文工团出发,冲破洪水的重重阻碍,走了8天8夜终于及时抵达哈夏现场装台。大连少年宫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参加完央视现场直播后连夜乘坐火车抵哈,一心赶上早晨8点半的入城式。孩子们由交警开道,从火车站一路绿灯,终于如愿以偿地走上了千米红地毯,伴随着礼炮,直奔防洪纪念塔主会场。哈夏开幕,铺满红地毯的中央大街,群众夹道,载歌载舞,欢呼跳跃,一派节日狂欢的景象!世界上还有如此魅力的音乐会吗?少,很少。一句话:也就是源于中西合璧的音乐名城哈尔滨和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吧!

刘德基

本名刘德基,上个世纪60年代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一生工作了两个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和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各18年。政策研究和新闻工作者。原中共黑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正厅级巡视员,黑龙江省政策学会会长。点击进入刘德基新浪博客

相关推荐

2 条评论

  1. 好文,有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