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东铁路》3

中东铁路 1905-1917,详情请见CCTV9纪录片频道《特别呈现》2013年1月30日《中东铁路》纪录片第三集

视频地址

这是公元1905年冰冷的新年伊始。火车正沿着中东铁路南部支线一路向北穿越中国东北平原上的漫天风雪。俄国军人士气低落的脸上写满了整个帝国的巨大失望。随着车外温度越来越低,这些年轻人感觉到了家的正确方向。

1月2日,日军司令官乃木希典收到困守旅顺的俄国人送来的投降书。这意味着日俄之间在中国东北的血战即将分出胜负。果然,两个月之后,俄国人在奉天再次溃败,战线继续向北推移。至此,这场对中国东北的争夺战,让日俄双方消耗殆尽,拥有广阔领土的俄罗斯帝国不得不面对现实,坐下来与日本人开始谈判。

1905年的哈尔滨,俄军稳固的大后方。那些从辽东半岛前线撤回来的俄国士兵,大多是一年前从这里集结南下的。当他们再次站在 圣尼古拉大教堂广场上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已经改变。一年前还是工地的铁路局大楼已经竣工。漂亮的哈尔滨火车站和车站街两旁的新成员也粉墨登场。

很快,从前线运回的伤员将中东铁路医院填满。位于火车站广场旁的中东铁路旅馆和当时的中东铁路商务学堂上方升起红十字旗,变成临时的后方医院。在大直街东面的俄军阵亡者墓地,不断收纳着飘落异乡的亡魂。

1905年9月5日。在美国的调停之下,日俄双方签署《朴茨茅斯和约》,暂时结束了在中国北方的无耻争斗。这个协议重新划分了两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俄国将霸占中国的库页岛南半部及其附近岛屿割让给日本,同时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转交日本,并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而美国之所以积极出面调解日俄之争,正是因为之前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这个后来居上的国家始终未曾取得先机。

就在日俄签约和解的时候,风起云涌的革命与罢工正席卷俄罗斯,中东铁路沿线也被迅速波及。在哈尔滨,布尔什维克组织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哈尔滨工人团成立,中东铁路俄国工人和职员迅速加入了全俄铁路大罢工。从圣彼得堡到万里之外的中国东北,铁路工厂中的机器同时停转。

采访:段光达 黑龙江大学教授

1905年1月4日,彼得堡基洛夫工厂的四名工人被开除引起了工厂工人的总罢工。那么到1月9日,彼得堡几万工人开始到东宫前向沙皇尼古拉二世请愿,遭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血腥镇压,一千多名工人被当场打死。那么由此掀起了俄国1905年革命的总风暴,尼古拉二世迫于形势不得不宣布了所谓的改革。那么就是,一个是承认俄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比如说结社、信仰、言论等等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宣布成立国家杜马,那么也就使俄国的多党制、议会制从此有了开端。

1905年12月,清政府在《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上签了字,除接受《朴次茅斯和约》的所有规定之外,还将宽城子以南的中东铁路南线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权益交给日本。从此,中东铁路被一分为二,从宽城子以南改称南满铁路。

日俄战争的最终结果是君主立宪的现代国家日本惨烈地战胜封建独裁的沙俄帝国。而日本通过南满铁路控制中国东北南部的局面,直接为后来这片土地上的兵连祸结埋下伏笔。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沿袭千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三民主义第一次出现在刊物之上。而血迹未干的东北大地,正伴随着渐渐觉醒的东方世界,走入更加复杂多变的动荡年代。

此时的中东铁路枢纽城市哈尔滨已经有二十五万人口,光是中国人聚居的傅家店就有十五万人。他们在紧邻铁路附属地的黑土上落地生根,遥望着不远处那片高岗上陌生的新市街。一座因铁路的到来而突然出现在整个世界眼中的崭新城市,正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灾难中奋力生长。

1906年1月1日。哈尔滨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失火。这是这栋竣工不久的建筑物第四次被烧。七天之后,火灾再次降临。

好在这座由巨石和混凝土砌成的大楼固若金汤。及时修补之后,局长霍尔瓦特稳坐其中。他十分清楚,眼下沙俄帝国正面临内外交困的乱局,频繁发生的火灾皆是人为纵火。

由于在日俄战争期间指挥铁路运输屡建功勋,霍尔瓦特被晋升为少将。这一年,他将原中东铁路管理局警察部改为民政部,下辖警务、地亩和学务三个处。这个所谓民政部,成为管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中东铁路附属地的中央行政机构。

在霍尔瓦特的努力下,哈尔滨至满洲里间的客货列车恢复正常运行。随后,乌苏里铁路被划归中东铁路管理经营,霍尔瓦特的影响力随着中东铁路管理局统辖的范围扩大而迅速上升。

从这张原始的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当年中东铁路管理局是以回廊相互联通的六栋大楼组成的建筑群。大楼里的重要部门,被迷宫一般的走廊彼此连接。而一些在走廊连接处突然出现的狭窄过道,便于随时阻断楼宇间的路径。包裹在建筑群当中的水塔和烟囱,则证明这里拥有独立的供水和取暖设施。

历经一百一十多年岁月洗礼之后,一楼大厅的精美装修依然原封未动。宽大的窗台显示墙体厚达一米以上。可以想见,在当年哈尔滨的中心地带,出现了一座可以随时封闭的城堡。这栋因铁路而生的建筑物作为铁路管理中枢的职能一直延续至今。在那些长短交织的走廊中,依然回荡着历史的余音,这声音仿佛可以穿透厚重的砖石,让我们听到当年隐藏在侵略者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

公元1907年的大连,出现了一个叫做“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的机构,简称满铁。总部就设在原来俄国人修建的中东铁路大连事务所内。两年后,日本人又在它的旁边建起一座一模一样的新楼。这两栋漂亮的房子至今仍四目相对,定格着侵略者之间的复杂表情。

采访:王希亮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我们知道“满铁”成立以后,就开始用各种手段强占中国的鞍山、抚顺、辽阳、本溪等矿产资源。同时满铁(株式)会社又酝酿了“满铁移民”,就是说从日本国内向满铁的附属地进行移民,准备增加满铁附属地日本侨民的数量,同时极大地扩大了满铁附属地的面积。

1907年6月,日本将南满铁路的干线和支线全部由俄国人的宽轨改为标准轨距,同时开建中朝边界上的鸭绿江铁路桥。这一系列动作直接暴露了日本对这片土地永久占领的野心。很快,辽东半岛大连地区的金县一带,改叫“关东州”,负责保卫南满铁路沿线的日军精锐部队则被命名为“关东军”。

在旅顺,日本的“关东都督府”取代了日俄战争前俄国的远东总督府,成为对中国东北南部进行殖民统治的中枢。

而这时的俄国人一边吞下战败的苦果,一边以哈尔滨为中心谋划着新的占领方式。根据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公布的《哈尔滨自治公议会章程》,将埠头区与新市街合计七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市区,归所谓的自治公议会管理。

采访: 李述笑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哈尔滨(自治)公议会是完全按照俄国国内的自治法规进行的。所谓公议会它是个议事机关,它是由四十个议员组成的,然后还有个董事会,这个董事会是它的执行机关,也就相当于议会或者政府。那么在这种议会上,这四十个议员早期第一届和第二届完全就没有中国人参加,从第三届开始有了中国的议员但是只有几个人,比例只占十分之一,或者是最后是六七分之一。那么这些议员在这公议会上完全就是由于语言障碍,几乎等于没有发言权。而且这种公议会事实上就是把哈尔滨的土地租让问题、财政问题、教育问题、所有问题都掌握在公议会的手中。实质上这个公议会就等于中东铁路利用中东铁路附属地的所谓管理,侵夺了中国的行政管理主权。

这一年也成为各国领事馆纷纷登陆哈尔滨的开始。1907年1月,俄国将领事馆设在了火车站前的中东铁路旅馆内,数天后,美国领事馆出现在新买卖街上,紧接着日本领事馆也在附近设立。从此以后,在这座城市新规划的中心地带出现了许多风格各异的领事馆。

与此同时,距离那些飘扬着各国旗帜的房子数公里之外的地方,大清国哈尔滨关道道员杜学瀛正在位于东四家子的道台府中按照清朝的律例处理着各项内外事务。

1908年的春天,首任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裁后藤新平赴俄国考察。这位曾任台湾总督的殖民头目此行的重点是考察铁路以及与俄国协商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联运问题。日俄两国在经历惨痛的战争创伤和颜面扫地之后,开始改变对中国东北这块巨大蛋糕的争夺方式。此时,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庞大殖民机器“满铁”开始全速运转。

采访:王希亮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后藤新平)他在就任满铁总裁以后,提出了一个“文装的武备“这么一个思想。日语中的白勺“的”是代表“性质”的意思,和中文的意义有差别,也就是说文装性质的武备。后藤新平自己解释这个“文装的武备”思想,他就是说表面上是文事,实则是武备,一旦遇有危机状况,断然处置之。

当时,大清国的绝大多数臣民无法想象,在国土最北端的铁路枢纽之地,正呈现一番怎样的繁华气象。临近松花江岸边的埠头区出现了规模巨大的市场。新市街和傅家店同样商贾云集。 圣尼古拉大教堂广场旁的莫斯科商场里开设了商品交易所。巨大的秋林公司远东地区总部大楼也正式投入使用。城市中的剧场影院和马戏团生意兴隆。这是建于1901年的仙女大戏院;建于1904年的鲍罗夫斯基马戏团;建于1906年的达尼洛夫歌剧院;还有建于1906年的节克坦斯电影院、格兰德旅馆影剧院和1908年建成的敖连特电影院。早在1905年,一位名叫科勃采夫的俄国人就在哈尔滨开办了中国最早的一家电影院,票价5卢布。

1908年11月14 日。东方世界最大国家的君主光绪皇帝死于紫禁城外的瀛台,年幼的溥仪被立为嗣皇帝。第二天,实际掌控着整个国家命运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去世。对于中国来说,一个漫长时代即将走向终结。

这一年,一位年轻的俄国外交官乘坐火车从圣彼得堡前往北京。他在漫长的旅途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离开俄国之后,人口开始变得非常稀少,途中数小时数小时地看不到任何村庄和居民,只是在车站附近有几幢房屋。

老天是不公平,有些人可以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却必须留在被人遗忘的地方,过着悲惨的生活。毫无疑问,这将引起愤怒和不满。我相信,经过西伯利亚的列车在唤醒西伯利亚居民,从而在加速革命的到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百多年前,在铁轨两侧匆匆后退的风景之中,有些人看到的是千篇一律的画面,有些人却在思考人类社会即将迎来巨变的原因。

公元1909年1月22日,大清国改元宣统。中国的封建王朝登上了开往终点的末班车。

当时的东方世界,列强对腐朽帝国的争夺暂时呈现出某种力量上的均衡,这使得奄奄一息的清王朝有机会在群狼口中奋力保持形状。在东北,日俄南北分治的格局已定。两国虽有血海深仇,但短时间内谁也无法凭借武力吃掉对方。

1909年10月26日。一列从宽城子方向开来的专列缓缓驶入漂亮的哈尔滨火车站,欢迎的人群中布满日本国旗。当天负责警戒的俄国士兵得到命令,只允许俄国人和日本人进入站台。即将抵达哈尔滨的人名叫伊藤博文。在那些激动的日本侨民眼中,他是日本的现代化之父。而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则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始作俑者,双手沾满朝鲜和台湾民众鲜血的侵略者。

这一天,在欢迎伊藤博文的人群之中,一位装扮成日本侨民的朝鲜人即将名扬天下。安重根,1879年生于朝鲜海州,天主教教徒,断指同盟会创始人。当他从报纸上看到伊藤博文将在1909年10月访问哈尔滨的消息之后,立即联络同伴动身赶往中国东北那座铁路之城。

关于伊藤博文如何死在哈尔滨的具体细节流传甚广。可靠的记载是,安重根射向伊藤的三发子弹分别命中了左肺、左腰和腹部。闻讯赶来的俄国和日本医生虽全力以赴抢救,还是没能止住他内脏的出血。中午11时40分,专列载着伊藤博文的尸体驶向大连。发生在哈尔滨火车站的刺杀事件旋即震惊世界。数天之后,日本为曾经四次出任首相的伊藤博文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采访:王希亮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1907年美国主动提出了放弃庚子赔款,用这笔钱来扶植中国的教育事业。接着美国又提出要修筑一条连接京奉到齐齐哈尔和嫩江口的铁路,由美国出资,而且邀请了清廷的要员到美国去会谈。接着美国的铁路大王哈里曼又提出了一个收买中东铁路的计划。美国的动作引起了日俄双方的不安,因为日俄战争以后,日俄两国共同瓜分了中国东北。为了防止美国对中国东北的渗透,所以日俄两国急于见面,急于商谈来研究对策。于是,1909年,伊藤博文作为日本天皇的特使来到哈尔滨。

这段画面记录了安重根向伊藤博文开枪之后被军警抓捕的过程。远处横跨铁路线的木结构桥梁正是哈尔滨著名的霁虹桥的前身。偶然拍下这段影像的是俄国人科勃采夫,他是哈尔滨第一家电影院的创办者。几个月后,安重根身着母亲为他亲手缝制的朝鲜服装,在旅顺监狱走上了日本人的绞刑架。

今天,哈尔滨火车站的一号站台上,保留着两块深色地砖。它标出了安重根在向伊藤博文开枪时两人站立的位置。

公元1910年1月6日。美国公开提出“满洲铁路中立共管的建议”。鼓励中国政府向列强借款,赎买中国东北的铁路,然后交由各国共同管理。日俄两国立即致函美国政府,明确拒绝满洲铁路中立化。谁都明白,只要失去对铁路的控制权,就几乎等于失去了在中国东北的一切既得利益。

这一年,俄国驻守中东铁路沿线的外阿穆尔军区升格为正规军,司令部设在哈尔滨。下辖六十个步兵连、三十六个骑兵连、六个机枪连、七个教导队和四个工兵营,共有士兵两万一千余名,军马六千六百多匹。而哈尔滨的俄国警察局也在中东铁路附属地界内开始实施俄国国内的保安制度。从此,这里的中国人被视为“外侨”,俄国人雇佣的中国仆役和厨师必须进行登记并发给证明。

与此同时,日本开始利用南满铁路带来的特权,积极在长春以南改造铁路干线,新建铁路支线,大肆掠夺矿藏,开发铁路附属地。不惜血本地为进一步侵占东北全境打下基础。为此,大清国外务部曾正式照会日俄两国公使,表明了中国政府切实维护主权的态度。但结果可想而知。没过多久,中俄就在北京签署了《松花江行船章程》,正式接受俄国船只在松花江流域任意航行的既成事实。

面对国家主权被迅速蚕食的局面,1910年9月19 日,大清东三省总督锡良上奏朝廷,请求在东三省设立垦务局,招垦移民,分段垦辟,抵制外力。于是,这个已经进入倒计时的王朝被迫正式开启了“移民实边”的闸门。一时间,无数命运难卜的血肉之躯被填充进了那片封禁三百年却几近沦丧的龙兴之地。

采访:段光达 黑龙江大学教授

因为当时的中国人口在清军入关的时候已经接近三亿,到乾隆年间的时候已经将近四亿。这么大的人口在有限的耕地内,人们的生存条件必将恶化。另一方面,从康熙年间开始的封禁政策,使得东北地区地旷人空。所以从边疆这个角度来讲,无人防守,边境空虚导致我们的边疆危机进一步加重。我们从乾隆三十六年的统计数字知道,当时的吉林将军所辖地域将近七十万平方公里,而在籍人口五万多人。也就是说十平方公里还不到一人。如此的空旷想一想它的边境安全,几乎是没有任何保障。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到1910年清王朝迫于边疆危机的压力和内地人口生存的压力,就不得不实行移民招垦。

1911年10月9日。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视察“北满”,在哈尔滨会见了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在他抵达哈尔滨的第二天,武昌响起了革命党人暴动的枪声。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惨淡收场。五天后,一向反对共和的赵尔巽随机应变,宣布承认共和。五色旗升起在东北大地。

从第一条试验性小铁路出现在北京崇文门外,一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在这五十多年间,已经有大大小小四十多条铁路纵横长城内外,穿越大江南北。

1913年的10月5日。袁世凯与日本订立“满蒙五路秘密换文”,日本取得修建四平至洮南,洮南至承德,开原至海龙,海龙至吉林五条铁路的特权,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

1914年1月1 日。中东铁路经南满铁路与京奉铁路开始联运,从哈尔滨坐上火车可以直达北京了。几个月后,英国驻哈尔滨领事无视中国政府的存在,擅自与俄国签署协定,率先承认并分享了俄国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内的一切特权。

采访:李述笑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这个协定的主要内容就是英国人向哈尔滨公议会纳税,英国人有权享受公议会的所有权利和义务,英国人可以加入公议会(成为)议员。后来陆续加入公议会的这些议员除了英国人又有日本人,同时还有中国人。但是不论怎么加入,最后俄国人占的比例始终是占三分之二以上。

1914年7月28 日,欧洲大陆风云突变,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奥和英法俄成为两大敌对阵营。西方列强终于在复杂的利益与仇怨纠结中撕破了脸。中国政府随即公布了对欧洲战事“中国局外中立条款”。逐级下发传达至各级政府。8月23 日,日本借机对德宣战,进犯中国山东。

1915年的俄国,面临西线欧洲战场上的巨大压力。为避免被两面夹击,俄日结成同盟,这刚好契合了日本侵占远东的夙愿。机不可失,1月18 日,驻京日本公使向袁世凯递交了所谓的“二十一条”。第一条就是将旅顺、大连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租借期限,全部延至九十九年。消息一出,立刻激起了全国范围的讨袁浪潮。

1915年2月23日。俄国驻中东铁路沿线的外阿穆尔军区接到了迅速整编赶赴欧洲参战的命令。负责运送大军的中东铁路,早在战争爆发前一个月就已经进入了戒严状态。

很快,战争对劳动力的空前需求显现出来,俄国开始在中国山东、河北等地招募价格低廉的华工,输送至中东铁路沿线各站以及哈尔滨、海参崴等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采访:段光达 黑龙江大学教授

中国劳工进入俄罗斯大概最早的文献记载,应该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所以俄国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开发,很早就出现了华工、中国劳工的身影。那么到一战前后,由于战争的需要,欧洲、俄国劳动力急需,所以这个时候大量的中国劳动力开始输入俄罗斯、进入欧洲。那么到十月革命前,据俄国文献统计,在俄国的中国劳工总数就超过十五万左右。那么到一战结束的时候,中国在俄劳工,据有关方面统计应该达到五十万。

始于清朝末年的移民实边政策,尽管经历了社会制度的更替,却在民国之后得以延续。山海关外的剧变,刺激着国人的神经。同时,大批因灾避祸的关内移民络绎不绝涌向东北。人们一路北上,分散在中东铁路沿线的城镇里,安身于莽莽山岭的松涛间。当年黑龙江省清丈兼招垦总局发布了关于荒地抢垦的试行章程,这是当时由国税厅负责颁发的土地大租执照。

1916年的新年伊始,北京上演了复辟帝制的闹剧。这出短暂的闹剧活生生地描绘出一个纷乱时代的真实中国。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突然宣布废除民国纪年,改称“洪宪”元年,登基称帝。而后,他任命张作霖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从这时起,与虎视眈眈的日本人打交道的权力和压力便同时落在了张作霖的身上。

1916年的12月7日。在中国外交部的抗议声中,日俄双方就转让哈尔滨至宽城子之间的中东铁路和松花江航行权等问题的谈判照常进行。中国的主权成为日俄双方你来我往私相授受的筹码。更加无耻的是,为供应加入欧洲大战的庞大给养,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设立了采办处。使用已经大幅度贬值的俄国货币强行购买军需物资。铁路沿线的中国商民损失惨重,人们也从沙俄侵略者们狂躁的身影背后,看到了那个帝国崩溃的前兆。

1917年寒冷的春天里。哈尔滨中东铁路工厂的俄国工人热血沸腾。遥远的圣彼得堡传来了革命的消息。3月8日,在当时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首都圣彼得堡三十万工人总罢工。很快,罢工转变为推翻沙皇政府的武装起义。工人们冲进军火库,夺取枪支弹药,占领皇宫和政府各部。沙皇尼古拉二世见大势已去,被迫于3月15日引退。让位给其弟米哈伊尔大公。第二天,米哈伊尔也宣布退位。就这样,统治俄国三百零四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浪潮下覆灭。可悲的是,这个始终编织着远东梦想的帝国,与其觊觎已久的猎物大清国几乎同时被历史淘汰。

1917年6月,哈尔滨工兵苏维埃正式成立,此后罢工的浪潮从中东铁路总工厂开始席卷全城。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奥宣战,中国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协约国的一员。

采访:段光达 黑龙江大学教授

北京政府为什么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这里边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美日等列强希望中国参战壮大自己的阵营,孤立同盟国。但另一方面北京政府也就是中国的军阀政府也有自己的考虑,当时的北洋军阀都想利用战争的机会,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来达到武力统一,消灭异己,统一中国的这样一个目的。那么怎么样能够消灭异己,怎么样能够壮大力量,获得列强的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所以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政府积极的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北洋政府并没有派出自己的军队,而是派出了十几万劳工,那么这十几万劳工在俄罗斯、在欧洲战场充当战争服务工作。比如说挖战壕、搞运输等等。那么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参战国取得了胜利,这应该有中国劳工的贡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工人阶级释放出更加巨大的能量。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在远离革命中心的哈尔滨。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作为沙俄帝国的忠实代表,向各国驻哈尔滨领事宣布,自己已无力保护外国人的生命财产了。

纷乱的局势,却让当时的中国政府看到了主权回归的一线希望。1917年岁末,吉林混成第三旅开进了人心浮动的哈尔滨。

(第三集完)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纪录片《中东铁路》2

一百多年前在中国东北诞生了一座崭新城市,沿着横穿这座城市的铁轨,向西一直可以走到欧洲,向东能够直抵太平洋,这就 …

纪录片《中东铁路》1

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参加了加冕典礼。在沙俄的威逼利诱之下,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 …

3 条评论

  1. 很不错啊 新手学习中……

  2. 很不错啊 新手学习中……

  3. 很不错啊 新手学习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