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东铁路》5

在哈尔滨郊外一片寂静的山坡上,一些来自异国的灵魂长眠地下,曾经的荣辱、善恶与尊卑皆归入一方敦厚的沃土,默默陪伴着身边这座城市——请关注CCTV9纪录片频道《特别呈现》 栏目2013年2月1日《 中东铁路》 第五集

视频地址

在哈尔滨郊外一片寂静的山坡上,一些来自异国的灵魂长眠地下。曾经的荣辱,善恶与尊卑,皆归入一方敦厚的沃土,默默陪伴着身边这座城市。

“感谢你们保护我们家族的过去,并且让过去曾是这个犹太社区一部分的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尊严,感受到他们受到的尊敬,这一切将永远使我们铭记,曾有很多的犹太人生活在这座城市,哈尔滨”。

这是哈尔滨长大的犹太人莫尔德哈依·奥尔默特的儿子,在2004年6月25日以以色列副总理的身份写下的一段话。

从1899年第一个犹太人别尔采里随中东铁路工程建设来到哈尔滨开始,这座城市陆续接纳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他们与定居在此的各国侨民一道,为这座中国北疆的城市带来了巨变。直到今天,仍有853位逝者安卧在哈尔滨的犹太人公墓之中。

位于今天哈尔滨道里区的犹太会堂曾经是哈尔滨犹太社区的中心。众所周知,这个颠沛流离的民族是人类历史上一系列巨大悲剧的主角。但来到这里的犹太人,却幸运地找到了一片远离浩劫的乐土。他们用独树一帜的智慧头脑与那座奇迹般的城市一道创造着奇迹。

这是成立于1903年的犹太公会为会员出具的出生证明。当时东省特别区警察处为犹太人发放的居留执照。还有犹太免费食堂,犹太养老院,以及犹太妇女慈善救济会。

当时,犹太人的企业几乎无所不包。油坊、糖厂、制粉厂、啤酒厂、洋行、煤矿、乃至金融机构。哈尔滨的美国信济银行,法国万国储金会,犹太国民银行,远东犹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创办人和经营者都是犹太人。同样,修建中东铁路的华俄道胜银行在哈尔滨的经理也是犹太人加布里埃尔。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相对平稳的十年,哈尔滨已然成为远东铁路枢纽上的摩登之城。在闻名遐迩的中国大街上,银行、商店、旅馆、影剧院纷纷汇聚。整条街用长方形条石纵向嵌入地面,马车驶过,铁掌与石块表面撞击出这座城市特有的节拍。一座具有浓烈欧洲气息的城市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年轻的侨民似乎已经淡忘了父辈们来到这里的真正原因。

采访:科利亚哈尔滨俄侨

我是1939年出生的。(哈尔滨)道里出生的。我的腿有毛病,中国大夫(医治)了我的骨头,(手术)的时候我出了很多血,中国大夫给了我别的血,这个别的血是中国老百姓的血,这是为什么我最爱哈尔滨,最爱中国(的原因),因为我有你们中国人的血。

科利亚的家离 圣索菲亚大教堂不远。二十多年前,他带着老房子的地契和图纸从澳大利亚回到哈尔滨。1900年,他的祖辈因中东铁路的修建来到这里。1906年,他的太姥爷在买卖街开了一间专门制作俄罗斯传统食品的工厂。

采访:科利亚

钱不能买这个图纸。这是过去。这是我们的红肠工厂,和我(住的)房子连着,做红肠。

一百一十多年前,红肠、面包和格瓦斯的味道开始从科利亚家的后院飘向大街小巷。在他的记忆里,哈尔滨那段温暖时光永不褪色。科利亚与所有侨居在此的外国人一样,每天在教堂的钟声里想象着自己的未来。他还取得了放映电影的资格证,将自己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瞬间随着历史的脚步永远定格在这座遥远东方城市的光影中。

从这条铁路上嗅到商机的,不只是那些来自俄国的普通生意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远东著名连锁商贸企业的创始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血管里流淌着真正商人的血液,不爱冲动,却敢于冒险。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掠夺性贸易,秋林公司迅速积累起雄厚的资本。在连锁经营和前店后厂模式的推动之下,秋林公司的产品一时间无人匹敌,人称百货之王。

工商业在铁路附属地内热闹登场,中国人当然看得见。随着铁路将东北地区和整个国家紧紧相连,大量民族资本伴随着无数力图改变国运与民生的人们,沿着铁路铿锵北上。在紧邻铁路附属地的地方中国商民逐渐聚集起来。那里店铺林立,华洋杂处,三教九流,热闹非凡。当时一些欧式洋房从属于铁路附属地新市街和埠头区来到一路之隔的道外傅家店之后,就会发生变化。人们为那些复杂的中式图案装饰起来的欧式建筑起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中华巴洛克。

当时的哈尔滨有随处可见的教堂,也有香火旺盛的庙宇;有巨大的市场和洋行,也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有幽静的公园,也有热闹的庙会;有学校,也有私塾;有赛马场夜总会,也有烟花巷。

(字幕)

这里的人大多会说俄国话,即便是卖扫帚的,他们的外国化是生活自然的趋势,而不是奢侈的装饰,是“全民的”,不是少数“高等华人”的。

——朱自清

追随着时代而至的还有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物。医院的救护车,由从前的马车变成汽车。消防队也淘汰了马拉水桶的原始装置,配备了德国产带升降梯的救火车。市政部门开始对肉类进行检疫,并对饲养的牲畜进行免疫。运动会和选美比赛早已成为吸引眼球的盛事。进出电影院的人们也从不缺少与欧洲大陆同步的话题。新式的压路机提升了修路的速度。画着巨大的老巴夺牌香烟广告的公共汽车随处可见。有轨电车的叮当声穿城而过。

哈尔滨,一个四季分明的繁华之地。夏天的松花江畔千帆竞逐人潮如织。出租舢板的小贩用俄语写着“此船不对旱鸭子出租”,因为划着这种小船的人大多要横渡辽阔的江面去往对岸的太阳岛。那里是狩猎天堂和避暑胜地。到了冬季,松花江变成一片冰雪世界,每逢1月19日主显节这一天,俄国人会在江面上竖起一个巨大的冰十字架,教徒们纷纷跳进凿开的冰窟窿进行洗礼。据说这就是哈尔滨冰灯和冬泳的起源。

采访:王阿城

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主席

如果我们理性地来看待这座城市,那么这种中东铁路进入这座城市的手段、方式和特定的那种政治环境有许多令我们齿冷的地方,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当代人对这样一段历史从来不去回避它,非常理性地去认定它是怎样一个性质的同时,又充满情感地来赞扬这条铁路。铁路是无罪的,它本身给这所城市带来的新的文明、新的文化信息、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科技和新的生活理念包括价值观。这些它的积极作用是不能抹杀的。同样,它的那种令人齿冷的手段和那种罪恶的目的同样不能抹杀。

公元1931年,经济危机的阴霾笼罩世界。岛国日本的经济受到强烈冲击,陷入困境。9月18日,一场对中国东北蓄谋已久的入侵行动终于开始,中华民族进入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时代。

这时的中东铁路依然延续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中苏共管状态。九一八事变爆发不久,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发表了不干涉满洲事变的声明。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和苏联的绥靖态度,日军在两个月之内迅速占领辽宁、吉林两省,进逼黑龙江。

12月10日,国际联盟组织了满洲问题调查委员会,将中国东北的命运交到英国人李顿勋爵手上。这时的中东铁路,虽然处在苏联人的实际控制之下,却已如同一道大菜摆上了日本人的餐桌。后来的事实同样证明,李顿调查团在东北展开的所有调查行动,几乎都被置于日本人的严密监控之下。

东北大地在血雨腥风中迎来了公元1932年的新年伊始。此时,哈尔滨已成一座孤城。依兰镇守使兼24旅旅长李杜率军赶赴哈尔滨,与28 旅旅长丁超、26旅旅长邢占清和吉林省警备旅旅长冯占海合兵一处,成立了吉林抗日自卫军总司令部。推李杜为总司令,丁超为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

1月28日清晨。日军要求中东铁路宽城子站站长向哈尔滨输送军队。站长在请示了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之后予以拒绝。日军随即拘留站长,枪杀铁路员工,占领车站并强行登车。晚上9点,满载日军的火车扑向了二百多公里之外的哈尔滨。就在几个小时之前,另一路装满日军的火车由于拒绝听从车站行车人员的制止,企图强行开车,被搬道员引入待避线,导致颠覆脱轨。车上日军死伤惨重,十多门野炮大多损毁。

与此同时,哈尔滨正枕戈待旦。闻讯而至的市民掀起了自愿捐献支援前线的热潮。2月4 日,日军在哈尔滨郊外的杨马架子和永发屯一带遭到前所未有的猛烈阻击。当时的新闻中描述,日军“伤亡枕籍,几不能支”。

抗日前线那些热血沸腾的东北男儿们身后,是一座刚刚诞生三十几年的繁华城市。那里的数十万同仇敌忾的同胞和侨民正在冰天雪地之中运送给养,抢救伤员。

久攻不下的日军调集重兵,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从两个侧翼迂回进攻这座无险可守的城市。

采访:王洪斌

中国作家协会一级作家

在顾乡屯退下来一个满身是血的二十几岁的军官。后边还有一些伤残的他的战士。正赶上城里人去慰劳他们,往前线送东西,送水,送茶。他非常感动,他说我们是军人,卫国有责,这老百姓冒着枪林弹雨到前线来,和军人何异。所以他喝了一碗水,泪流满面,然后大声地呼喊,我们算什么英雄好汉,不能退下去,不怕死的跟我再上。这些人又回到已经没有完整阵地的地方。几乎全体壮烈牺牲了,这个故事在哈尔滨留传很久。

1932年2月5日,中国农历大年三十。哈尔滨沦陷。等待除旧迎新的城市陷入一片死寂。只有少数白俄流亡者手举日本国旗走上街头。几天后,日本人在哈尔滨市中心的 圣尼古拉大教堂广场举行阅兵式。这座在二十多年前见证过日俄战争俄军出征仪式的教堂,终于和当年的敌人见面了。

1932年3月9日,大清国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年号大同。与此同时,苏联正紧锣密鼓地通过中苏边境的绥芬河运走大批中东铁路物资,包括124台机车和3500辆车皮。

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招致天怒人怨。1932年8月,松花江水暴涨成灾。江堤决口,洪水冲入哈尔滨。市内银行停业,商店关门,电话断绝。几天之内,城市沿江地带几乎全部被淹,九万多人沦为灾民。

采访:科利亚哈尔滨俄侨

很多历史,很多故事都是最最坏的。1932年到1945年最最坏。“七三一”的时候我知道很多故事。中国孩子那么大,我不知道多大岁数,就是小孩,刚会走路这么大孩子。“七三一”的大夫抓他到“七三一”,抓到一个屋子,这个小孩不明白这是啥意思,他坐地上看大夫,那个大夫抓了他,没打死他,没给他打(麻)药,开了膛。他还活着,开了(膛)拿了他的心,心还是(在跳)。就是个小孩。

沦陷之后,一座伪满洲国纪念碑被迫不及待地竖在了哈尔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日本侨民的数量也开始在这座城市中迅速增加,繁华的大街两旁日文广告和招牌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被迫学习日语并接受披着中日亲善外衣的亡国教育。与此同时,大批日本在乡军人以屯垦军的形式开进松嫩平原,成为日后向满洲移住百万户农业移民的庞大计划的先遣队。

采访:科利亚哈尔滨俄侨

他们给人(发)牌子,就是(像)狗一个样。你去外边,去散步,你得有这个牌子。这是日本人(统治)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这个牌子他们抓你。

日本法西斯带来的痛苦回忆,是科利亚这辈子挥之不去的梦魇。与他同样感到深深恐惧和不安的,还有大量生活在哈尔滨以及中东铁路沿线各地的侨民。许多人开始变卖家产,告别这片曾经远离屠戮与敌视的自由之地。在他们脚下,那条曾经带来希望的中东铁路,此刻正与他们一道在绝望中日夜兼程,奔向那前途未卜的下一站。

公元1933年的东北,在曾经飘扬过大清龙旗,北洋五色旗和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旗的地方,升起了伪满洲国的国旗。所谓国都所在地长春被改名新京,岛国日本称霸世界的野心正在自己编织的王道乐土上疯长。

由于美国与国际联盟公开反对日本独吞中国东北,对“满洲国”不予承认。1933年3月27 日,日本天皇裕仁下诏宣布正式退出国联。于是,此前国联根据李顿调查团的考察报告起草的《关于中日争端的决议》立刻成为一张废纸。西方列强之间始终保持默契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策略,被一个曾经弱小的东亚民族一脚踢开。

但这时,长达1726公里的中东铁路干线及其附属地仍然在以中苏两国共管的形式运转。而日本人接下来就是要拔掉这根刺入肉里的钢针。

采访:李述笑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日本外务省提出了要由日、“满”、苏三方组成一个所谓的共同委员会来处置中东铁路问题。苏联方面也很积极地予以回应,表示愿意以出售的方式把中东铁路交给日伪政权。这样的话就等于说把拥有中东铁路主权的中国政府完全排除在外了。所以在1933年的5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一个声明。表示根据有关的条约,中东铁路是中苏两国共有的财产,那么如果不经中国政府同意,苏联是单方面没有权力处置中东铁路问题的。反对把中东铁路卖给中国以外的任何国家。

1934年,苏联与日本在出售中东铁路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讨价还价。伴随着谈判的过程,中东铁路沿线发生了数百起针对苏联公民的蓄意袭击和绑架事件,铁路经营环境陷入恶化。与此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开始对苏联的国防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于是,苏联人在谈判桌上渐渐失去了定力。

1935年3月23日,出售中东铁路的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日、“满”、苏三方代表在日本签订了中东铁路的转让协定。由于苏联不断妥协,中东铁路的出售价格从二点五亿金卢布直降为一点四亿日元。加上遣散苏联员工的退职津贴,合计一点七亿日元。

这时,伪满洲国政府替日本主子跳到前台,宣布接受苏联给出的价码,将中东铁路收购为所谓的国有铁路,委托给日本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经营。而“满铁”派来接收中东铁路的人员已经提前抵达了哈尔滨。

中东铁路移交仪式在哈尔滨中东铁路公司理事会大厅内举行,“满铁”接收了位于哈尔滨的中东铁路管理局以及包括其一切财产在内的整个中东铁路。当时的苏联局长鲁德义向日本局长佐原办理了移交手续,并向各机关发出必须进行交接的电报。

从1935年4月2日开始,大批中东铁路苏联员工开始由哈尔滨和中东铁路沿线撤退回国。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共有6028名苏联员工和14607名家属,分乘八十八列撤退列车离开了中国。在他们踏上归途的时候,一部电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正唱响在大江南北。在整个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支辗转在崇山峻岭之间并将改写中国历史的军队,发出了“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的宣言。

1935年11月,满铁在哈尔滨与大连之间开行“亚细亚”号特急旅客列车。这辆流线型全封闭的空调列车,最高测试时速可达一百三十公里。

随着整个中国东北的沦陷,日本侵略者重新将沙俄时代的中东铁路干线连为一体,一些新增的铁路支线也在东北三省迅速蔓延。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之后,处于日本关东军控制之下的满铁,开始为日军大举进入华北提供庞大的运输、后备、医疗、资金和人力保障。随着华北的陷落,这个以铁路为名的侵略机器开始管控华北铁路全线。

1943年,惨烈的太平洋战场上传来日本陷入困境的消息。就在这一年,哈尔滨与大连之间的亚细亚号悄然停止运行,这预示着日本法西斯的美梦即将醒来。

1945年8月9日,日本长崎上空继三天前的广岛之后,再次升起了蘑菇云。美国人为法西斯的疯狂战争追加了一个句号。十天后,苏联红军开进哈尔滨。年轻的红军士兵看到了漂亮的哈尔滨火车站和东正教 圣尼古拉大教堂。时隔多年,这座教堂也再次见到了大批全副武装并操着俄语的军人。

采访:段光达黑龙江大学教授

1945年的2月份,斯大林、罗斯福还有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就“二战”后的局势,“二战”的结局,苏联出兵等等问题进行协商。那么在这次会议上,在“二战”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人的利益被三巨头出卖了。那么作为苏联出兵远东的条件之一,苏联人要求从日本人手里接收大连、旅顺、以及中东铁路。那么苏联的要求得到了罗斯福、丘吉尔的认同。所以当“二战”结束之后,1945年8月份,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时候,这个事件就作为一个条件来以协议的形式加以兑现了。那么根据这个协议,整个中东铁路由中苏共同所有,那么这条铁路盈亏由双方共同负担,同时规定任何一方不能单独出售这条铁路。

日本投降之后,绥芬河至满洲里、哈尔滨至旅顺之间的全部铁路支干线被统一改名为“中国长春铁路”。

今年已九十五岁高龄的刘居英,在1945年11月被中共中央东北局任命为苏军军管之下的长春市市长。那年他二十八岁。后来的几个月里,这位市长被迫两度撤出长春。1946年5月,国共双方在四平展开激战。从前线后撤的十几万东北民主联军,被逼入正值青黄不接的蛟河、敦化山区。

采访:刘居英原铁道兵副司令员

部队没有吃的。正好我从长春撤出,那时候我是长春第一任市长,也撤出来了。我看部队都下来了,饿得一塌糊涂。我与山东的关系很好,我在山东(省委)当过秘书长。沿途的乡下都是山东(籍)的老百姓,我山东话说得又好,这个庄那个庄都知道。跟他们串联弄点煎饼什么给部队吃。这样子,后来彭真他们过来,说你干脆在这个地方当个兵站司令,筹粮食给部队吃。要不然没粮食吃就完蛋了,饿死了。

激战正酣之际,指挥大军作战的林彪却突然接到报告。有人将哈尔滨三棵树机务段内用作应急撤离的火车抢走了。

采访:刘居英原铁道兵副司令员

那时候东北局要向佳木斯撤。火车都是林彪下命令(调动),火车头都往江北走。我到那(三棵树)去之后,(自称)运输司令,假装一递牌子(证件)。弄了四五列火车拉好的粮食,我就往南自己开着走,我也会开(火)车。(我)老婆也开(火)车。那火车制动的风管没有,火车都没法刹(车)。抢上老爷岭之后“放羊”,没法刹车,是火车头自己刹。后面那一大串子粮食它能刹住车啊。到了蛟河,快到敦化这一线,有坡道才慢慢停住。玩命啊,抢粮食。

先斩后奏的刘居英不但没有受到处分,还因及时通过铁路抢运军粮被嘉奖。可能正是因为无师自通开火车,1946年12月,刘居英成为重新组建的哈尔滨铁路管理局首任局长。从此他的人生与铁路结缘。曾任中央军委铁道部沈阳铁路局局长,东北铁路总局第一副局长,中国长春铁路局中方局长,铁道兵副司令。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刘居英身兼数职,率领志愿军铁道部队粉碎了敌人对中朝部队后勤供给线的绞杀战。之后,他被召回哈尔滨,任命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并在1961年接替病逝的陈赓大将出任院长。

1950年2月28日清晨,毛泽东在位于哈尔滨市中心的葛瓦里斯基公馆内醒来。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刚刚结束莫斯科之行就一路风尘仆仆地视察了哈尔滨。同行的周恩来下榻在不远处的国际饭店。历史在这座城市清晰地记录下两人苏联之行结束之后的复杂心情。

采访:段光达黑龙江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1949年的12月份,毛主席的专列经过(原)中东铁路进入苏联境内。那么毛泽东此行到苏联的直接目的,是参加斯大林的七十寿辰庆祝活动。那么当时从人事安排上可以看出,尽管当时中国有和苏联重新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需求,但当时并没有纳到议事日程上。到2月14日《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正式签署。这个条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当时在附加议定上,苏联同意在1952年12月31日之前把大连商港、旅顺军港、以及中东铁路,当时(叫)中长铁路,就是中国长春铁路,无条件地交还给中国。

毛泽东在离开哈尔滨之前一连写下五张题词: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学习,奋斗,发展生产和学习马列主义。并指示要将哈尔滨从消费型城市建设成生产型城市。

1952年,哈尔滨西大直街上的一座建筑物见证了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落成于1911年的中东铁路俱乐部,目睹过无数政治人物的登台与谢幕。日伪时期被改为满铁哈尔滨铁道局厚生会馆,苏联红军接管之后改叫红军之家,苏联红军撤走之后又改称哈尔滨铁路中心文化馆,中苏共管的中长铁路管理局成立后被叫作中长铁路中央文化馆。

1952年12月3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与苏联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潘有新一同出现在中长铁路的移交仪式暨庆祝大会现场。

中苏联合委员会今天完成了办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将共同管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以及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完全归其所有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共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代表中国政府向中长铁路苏方局长格鲁尼切夫授旗,以表彰中长铁路的功绩。格鲁尼切夫随即宣布命令:

(字幕)

由1952年12月31日18时零分起,即于中国长春铁路一切机构终止中国长春铁路的中苏共同管理,并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长任命的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局长陆平同志管理。

随后,新任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局长陆平宣读成立哈尔滨铁路管理局的命令。这座亲历了中长铁路回归的建筑,从此有了新名字,哈尔滨铁路文化宫。

铁路的完整回归,意味着整个东北国土上的一切真正回到了中国人民手中。根据中苏两国政府发表的公告,苏联无偿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长春铁路的财产包括:从满洲里站至绥芬河站及从哈尔滨到大连及旅顺口的铁路基本干线,连同服务于该路的土地、铁路建筑物与设备,机车、货车及客车车辆,内燃发动机列车、机车以及车辆的修理厂,发电站、电话所及电报所、通讯器材与通讯线路、铁路辅助支线,公务技术建筑物与居住建筑物,经济组织,附属企业及其他企业与机关,以及在中苏共管期间内购置、恢复和新建的财产。

就在中长铁路回归的第二天,新中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正式开启。具备雄厚工业基础和便利交通网络的东北地区成为优先发展新中国重工业基地的首选。

当1896年的李鸿章代表积贫积弱的大清国签下《中俄密约》那一刻,他或许很难想象,随《密约》而来的那条中东铁路将穿越整整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最终成为一条真正属于人民的铁路。所有因这条铁路而起的沧桑巨变与悲欢离合都已被定格在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之中。

公元2012年的深秋,一列从大连北站始发的高速列车驶入了崭新的哈尔滨西客站。只用了二百一十分钟,它就掠过了当年中东铁路故道上方那一千八百里的漫漫长路。

(字幕)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全片完)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哈尔滨站百年风云

我在铁路部门工作四十余年,几乎每天都要进进出出哈尔滨站,与这座百年“老站”结下不懈之缘。欣闻“老站”改造工程开工在 …

纪录片《中东铁路》4

公元1917年,大多数中国人还并不知晓社会主义的真正含义,但在中国版图最北端的一座崭新城市里,解放全人类的豪迈呐喊 …

1 条评论

  1. 来过。。。。。。。。。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