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我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四楼的特藏阅览室发现了一本摄影集,名叫《1909-1934年的中国:阿尔伯特?卡恩博物馆的照片和电影胶片目录》(Chine, 1909-1934 : catalogue des photographies et des séquences filmées du Musée Albert Kahn),这本书由法国的阿尔伯特?卡恩博物馆(Musée Albert Kahn)于2001年出版。这本书中收录了法国摄影师斯特凡?巴塞先生在1913年访问哈尔滨时拍摄的5张哈尔滨的三座教堂的图片。
这是我与圣伊维尔教堂结缘的开始。那时,我并没有见过那座教堂,但是却被照片吸引了。
我们无法想象斯特凡?巴塞当年怀着什么样的心情不远万里从法国来到中国,他曾经拜访过北京、上海、青岛等城市。后来他提着行李箱辗转来到哈尔滨。在1913年7月6日到8日这三天期间,斯特凡拍摄了当时的圣尼古拉教堂、圣索菲亚教堂和圣伊维尔教堂。一位远在巴黎的爱好摄影的银行家的资助行为在不经意间为今天的“东方小巴黎”哈尔滨留下了重要的关于20世纪之初的生动画面。这些照片将有利于我们了解在1913年哈尔滨的教堂的风貌,意义重大。
怀着这种想象,我又查了一些资料,然后就有了这篇发表在《新晚报》上的文章:
http://xwb.my399.com/page/21/2012-01-29/B14/16851327770261928.pdf
然后,上学期期末的时候,我在微博上看到 @張茜然 姑娘讨论圣伊维尔教堂,我跟她说想放寒假的时候一起去看看。结果上周我生病发烧,本来说好周三要去,我却只能在家休息养病。今天终于得以成行。
圣伊维尔教堂就在霁虹桥脚下的工厂胡同,但是因为已经被各种各种的民宅和工厂包围,路人几乎没有可能发现它。
这是教堂附属的孤儿院。马赛克拼贴画保存状况还不错。据说这里曾经住着三个老红军。
这就是伊维尔的现状,被包围在各式建筑里,外面还被加上了一个丑陋的水泥楼梯。
牌子上写着:“原为俄国外阿穆尔军区的军用东正教堂,始建于1907年,1908年建成。”
教堂一角也被人盖上了小房子。
现在这里是个仓库!
周围后来建的小房子实在太多了,而且离教堂都很近,所以想拍些全景式的照片都很难。 不过,听说这些小房子的主人们都已经签字同意拆迁改造了!
曾经的铁艺窗装饰,现在看来也很美。
教堂的侧面。
两个送货的大叔推着三轮车忽然就来了,@Antifin 姑娘马上发现了他们!于是我们就跟随着他们进入了这座据说很少有人曾进入过的教堂!【当然,现在是仓库了……】
教堂门口通向二楼的楼梯。
向上方看才发现已经被堵死了,正因如此他们在外面加了那道新楼梯??
教堂内部现为仓库。向左看。
教堂内部现为仓库。向右看。
教堂内部现为仓库。右侧的空间。
这是那位开门送货的师傅。他锁上了伊维尔的门之后离去。我们拍照的过程中他始终淡定地工作,没有阻止我们。
从伊维尔出来之后,我跟茜然在路上晃悠,忽然遇到了这位老大叔,他从小在这个街区长大,现在依然住在这个街区。他给我们讲述了伊维尔的历史,他的语气里带着惋惜,不过他说起伊维尔就要修复了的事情的时候,特别激动!
具体的行程参考茜然姑娘的日志:http://blog.renren.com/blog/264698115/894627084?bfrom=01020650100
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