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尔滨来说,不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列主义,而是中东铁路世纪初通车后就送来了马列主义。从1903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取得胜利、列宁主义诞生开始,布尔什维克就通过连接西伯利亚和欧洲的中东铁路向中国东北主要是哈尔滨的产业工人传播马列主义。哈尔滨的工人阶级甚至与中东铁路的俄国工人阶级一起,经历和见证了列宁主义从诞生到取得十月革命胜利的全过程。
哈尔滨往事:第六章 <wbr>中东铁路鈥斺敽焐煌ㄏ瞿秋白1920年去苏联路过哈尔滨时,参加了36棚中国铁路工人庆祝十月革命胜利3周年的集会,他在这里第一次听到全世界无产者的歌声《国际歌》。他在随后所写的《饿乡纪程》中说:“在哈尔滨一个半月,闻到了共产党的空气”。
在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上,1898年和1903年是两个值得纪念的非凡的年份。
1898年中东铁路开始修建,东西干线和南部支线同时相向施工,在合计达3000多公里的沿线上,有17万筑路民工。他们都是从中国山东、河北、山西招募来贫苦农民和百姓,在修筑中东铁路的过程中他们当中相当多的人逐步转化成中国工人阶级的成员。也是在1898年,俄国共产党的前身——俄国民主工党成立,也就是说,中东铁路沿线的中国工人阶级是与俄国共产党(1918年俄国民主工党改称俄国共产党)同时诞生的,与俄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有着与生以来的天然、地缘、历史的机遇。
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建成通车,17万筑路民工少数回到关内,绝大多数定居在铁路沿线,其中不少转型为铁路、航运、煤矿、林业等产业工人和城市各行各业的工人。例如,在哈尔滨36棚中东铁路总工厂,组成了由1500名中国工人和500名俄国工人组成的产业工人队伍。也是在1903年,俄国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立。也就是说,哈尔滨的中国工人阶级从诞生开始,得到的就是列宁主义教育。
参加中东铁路建设的中国民工,在酷暑严寒极端恶劣的气候下、在盘山越岭极端艰苦的施工环境下、在吃糠咽菜极端贫瘠的生活条件下,从1898年到1903年,仅用了五年时间,修筑了长达3000多公里的中东铁路,这个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工人阶级创造的。
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中国工人阶级又支撑了整个城市建设和各行各业的发展,然而却摆脱不了沙俄的压迫奴役和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从中东铁路开始修建,中国民工的境遇就受到列宁和俄国工人阶级的同情和关注。1903年以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就派舒米雅斯基等人来到哈尔滨,以铁路总工厂为基地,建立布尔什维克党组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哈尔滨工人团,向中俄工人密切接触,宣传列宁的革命理论和建党学说,鼓舞中国工人的斗争意志,组织中俄两国工人联合起来。在俄国布尔什维克的教育下,哈尔滨工人阶级觉悟提高的很快,各种罢工不断。
1903年在哈尔滨铁路总工厂的中国工人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要求俄方修建住宅并做了坚决的斗争,俄方请示中东铁路局长霍尔瓦特“批准”后,在厂区南部修建了36栋马架房,居住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这是工人斗争的结果,长期以来36棚成了铁路总工厂的代称。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消息立刻传到哈尔滨,铁路总工厂的中俄工人举行庆祝大会,中国工人向俄国工人热烈祝贺。但是,以霍尔瓦特为首的中东铁路极端仇视苏维埃政权,联合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和谢苗诺夫白匪军队,利用中东铁路大动脉,进行垂死挣扎,妄图扼杀年轻的苏维埃政权。英、美、法、德、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协约国武装,从海叁崴登录,计划通过中东铁路出兵西伯利亚,企图扼杀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斯大林在指挥东方战线作战紧急时刻,要求远东苏维埃在中东铁路线上强有力地组织全线大罢工,为苏联红军反攻白匪与协约国部队赢得宝贵的时间。
为了保卫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以36棚铁路总工厂为中心的哈尔滨铁路工人,从1918年到1920年连续举行了四次中东铁路联合大罢工。
第一次是1918年5月15日联合印刷、电报、铁路车手举行的24小时全路大
罢工,使中东铁路当局遭受30万卢布的巨大经济损失。
第二次是在霍尔瓦特组成所谓“沙俄远东政府”后联合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军从中东铁路线上向西伯利亚出兵的关键时刻,于1918年9月2日到12日举行长达10天的中东铁路全线工人大罢工。这次大罢工使中东铁路全线瘫痪,完全打破了国际帝国主义通过中东铁路向西伯利亚出兵的计划。
此后的1919年7月和1920年3月,36棚铁路工人又联合全线工人发动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大罢工,最后一次大罢工终于将盘踞中东铁路长达27年之久的霍尔瓦特赶下了台。哈尔滨的铁路工人阶级为捍卫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捍卫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全国影响很大。
还要说明的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人作为旅俄华工曾经组成苏联红军中国团参加十月革命和苏联国内战争,同高尔察克、邓尼金进行了殊死的斗争,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哈尔滨的产业工人除了铁路工人以外,还有航运工人。
松花江的航运历史要比中东铁路的历史还要早。在没有建设中东铁路之前,松花江的航运就已经开始,中东铁路的全部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都是通过松花江运输而来的。在中东铁路通车以后,松花江的航运非但没有停止或削弱,而且逐步加强,货运和客运都很发达。这是因为铁路运输半径不可能做到全覆盖,而且水运的运输成本和大宗货物运输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松花江的水流和水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适宜水运的大江,这一切决定了松花江航运事业的兴旺发达,也决定了哈尔滨的航运产业工人队伍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对哈尔滨的工人运动非常重视。1922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罗章龙到哈尔滨考察了36棚铁路总工厂的铁路工人和港务局的航运工人,结论是哈尔滨产业工人的阶级觉悟高,已经具备了建立党组织的主客观条件。他认为36棚铁路总工厂不仅是北满工人运动的中心,也应该是中国共产党工作和活动的中心。不久,党中央和北方局委派陈为人、李震灜等同志来哈尔滨筹建党组织,首先在36棚铁路总工厂,建立了哈尔滨乃至东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
1929年中共北满省委书记刘少奇到哈尔滨36棚铁路工人中间开展工作,并对中东铁路产业工人运动进行指导。
在哈尔滨产业工人的带动下,电车、汽车、脚行、电业、建筑、木器、玻璃、铁工、面粉、制油、皮革、纺织、鞋帽、服装、卷烟、食品、服务等各行各业,纷纷成立了行业工会,坚决维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赵一曼曾经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
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和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哈尔滨的工人阶级与学生都共同上街游行,做出了积极响应。
1898年至1903年中东铁路从建设到通车,不仅完成了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大铁路,同时诞生了一支坚强的中国工人阶级队伍。而且,这支中国工人阶级队伍恰好是在俄国共产党和列宁主义刚刚诞生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也是哈尔滨早期工人运动的大背景和与其它地方的工人运动的不同之处。
本文原载于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211490101a8r9.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