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哈尔滨

本文原载于马蜂窝网,原文地址,感谢原作者大悦锐的分享。

龙年将至,忙碌一年终于可以坐下来享受这一年最后的一点时间,这点时间不再为生活奔波,完全回归于自己的生活,应北京文艺广播高磊老师之约,在岁末之际讲述了去年此时在北国冰城哈尔滨的一段美好经历,同时也令朋友之邀,借此机会凭借记忆对那次旅行的文字和图片加以重新整理,同时分享给各位朋友,文中图片有手机.卡片.单反拍摄画质参差不齐,请各位见谅。

初到冰城

哈尔滨被称为北国冰城,去年的这个时间正巧去东北出差,我也顺道忙里偷闲前往这座城市观光游览,冬日里的冰城更加诠释了他的名字,从大连转战哈尔滨坐了一夜的火车,早晨醒过来的时候惊奇的发现车窗的内部都已经冻了一圈的冰了,对于生活在北京的我来说遇到的“严寒”无非就是零下十几度,但对于我们的这座北国冰城来说零下十几度那是“起步价儿”那叫温暖的天气.

在没下火车之间我就把全身能穿在身上的衣服都穿上了,我作为一北方人都这副狼狈了,如果您从南方来一定更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初到酒店的时候就体验到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寒冷,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服务员很平常的一句话“现在没有水呀”“我问为什么”“水管子冻裂了正修呢”说这话事服务员的语气异常平常,看来这种事情在这座城市是经常发生的。

没有洗脸水的窘境让我短时间内无法去拜访我的客户,毕竟我不能一夜过去连脸都没洗就见人家吧,于是就在酒店里等着,也许的维修师傅对于这种平常活儿的熟练,等了时间不长水就来了。

从酒店出来走到哈尔滨的城市里,道路满是被冰雪覆盖,在这里冬天打出租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这里的出租车是几个人合打一辆车,因为道路冰雪太多,如果司机只拉您一个人一个活儿下来半个小时挣10块钱,显然对于人家来说太少了,基于此我还是发扬驴友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出行都公交车吧。

在北京公交车上最怕人多挤来挤去,但是在哈尔滨就盼着车上人多点,这样大家挤着还可以相互间暖和点,这也是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一种表现。

走在满是冰雪的大街上,口渴了不要紧,一定要来上一瓶当地的特色饮料格瓦斯,这是从俄罗斯传过来的悠久饮料,喝下去凉嗖儿的,顿时神清气爽精神百倍容光焕发。

小饭馆里的一家人

因为出差过来第一天还是要先把点正经事的所以就没安排游览的计划,晚上回到酒店因为昨天火车上的疲惫先眯了一小觉儿,醒来的时候真的很不情愿的从温暖的房间里出去吃饭,如果不是随行的人我情愿自己饿一顿,因为冰城的夜晚更加寒冷。

出了门顿时就一股寒气袭来,这时喜欢美食的我再也没有了寻找美食的动力,只想着随便找个就近的地方吃点就可以了,于是就在酒店对面的小胡同里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小饭馆儿,那个地方的名字很逗就叫358,一组代号,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当年盛行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

这难道是组织上接头儿的地方吗?但寒冷的天气已经让我无法在犹豫,不管是什么咱们还是进去看个究竟吧,刚睡醒口干舌燥要了一瓶桃汁一口气就喝完了,随后惊讶于这里便宜的菜价,什么特价菜三块五块的,正经的硬菜也都十几块钱,便宜的让我无法想象,反正是个小饭馆,我也没打算这里能吃到什么美味,能吃饱卫生干净就行了.

一会儿功夫我们的菜来了,因为只有两个人,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以及东北菜菜量大的缘故点了一个锅包肉和一个肉段烧茄子,老板也是这里的厨师,把菜端上来的时候看起来菜色泽不错也勾起了我的食欲,我马上夹了一筷子,然后惊讶的对老板说“这是你做的?”得到老板肯定的回答后我一拍桌子“靠,太牛了!”真没想到这么一饭馆能吃到这么地道的锅包肉。

我也来了情绪一改刚才萎靡不振吃的那叫一个起劲,差点就吃急眼了,可是就是那么吃还是没有消灭这两大盘子的菜。

小时候一到冬天菜市场能买到的蔬菜种类很少,家里几乎天天就是冬储大白菜,粉丝,大萝卜,那个时候的生活虽然清苦但现在回忆起来还是觉得乐趣无穷,即便是当时能吃上一点夏天储存装在瓶子里储存的西红柿酱炒的蛋都已经觉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是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老百姓所以普遍家里都不富裕,但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就连同我打小儿受的教育都是就讲奉献不吝惜索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你家白菜豆腐,我家萝卜粉丝谁看谁都是两眼泪汪汪,丝毫不像现在那样穷人见富人分外眼红的感觉。

现如今用我们葛大爷的话来说,放三十年以前都是穷人,所以说谁也别以人民的名义出来装逼,我跟老板说这剩的菜您给我放冰箱里,明天中午我过来接着吃,这锅包肉可是肉,小时候萝卜我都没浪费过,今天让我把肉扔了那简直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第二天中午我又到这里吃饭,点了一个新菜热了昨天的两个剩菜,这一天是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每到这一天学校里就不上课了,同学一起开个新年联欢会,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这一天永远是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老师们不再像平时那么凶,同学们用课桌围成一圈,然后各自平时自己排练了很久的小节目,大家吃花生磕着瓜子,喝着魔奇老带劲了。

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同学们在家长的指使下送老师一些礼品,不过那个时候也就送两本挂历,没有现在这么讲究,如果现在送两本挂历那简直就是骂我们可爱的老师,如果有一天我一不小心有了孩子,上学了老师欺负他了,我就叫他年底的时候送老师一本日历,好好气气丫的
言归正传,这时候小饭馆里出现了两个小朋友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脸上都化妆了,样子非常可爱,看到了他们也就想起了童年时候的我们,后来我问他们的奶奶才知道这一对小朋友是一对龙凤胎,他们的父亲就是昨天给我炒锅包肉的大哥。

我虽然没有孩子但我还是由衷的羡慕他能有一对龙凤胎,在我看来这绝对是福气,我们随便唠了家常这个时候我与这小饭馆里的一家人已经不再陌生了,东北人实在热情,能把你当朋友的一定是岗岗的。

从老板的口中了解到他们就原先住在哈尔滨附近的村子里,现在来到这里开了一家小饭馆谋生,一家人也就指着这家饭馆吃饭呢,看起来也是挺清苦的,但是能有这样的福气我相信老板大哥一定可以让两个小天使过的幸福。

因为明天还要中午过来吃饭的缘故我就想给他们拍点照片第二天拿过来,小女儿开始的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躲在奶奶的身后偷偷得看着我,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奶奶一定是她很亲密的人,一会儿功夫我们熟悉了小女儿也就不再怕我这个陌生人了,和她的弟弟很配合的在我的镜头前,庆幸的是我这个摄影门外汉这次带了一个定焦人像头,这也派上了用场。

照片拍完了我们开始吃饭,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瞬间我发现这么一组镜头于是就拍了下来,一对儿龙凤胎在和他们的妈妈撒娇,妈妈伟大的母爱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三天依旧到这家小餐馆儿来吃饭,因为当地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哪里洗照片就没洗,直接把照片存在U盘里送给他们了,老板可能觉得这东西挺贵重还很不好意思,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也是这次行程中在这家小饭馆里吃的最后一顿饭了,这里虽小但充满了温暖了,临走的时候老板娘死活不要我们钱,最后我不得不去找老板硬是把钱塞给了他们,本来就很便宜的饭菜利润很低我哪有白吃人家的道理呀,等我走出这个门的时候,老板又追出来手里拿着两瓶桃汁,就是我第一天喝的那个饮料,非要让我带着路上喝,我见状也不好再推辞了就收下了小饭馆一家人的这份情谊。

那一刻寒冷的冰城不再寒冷,我心里的那股暖流让我的眼睛也湿润了,这小饭馆的一家人让我充满了感动,这才是真实人性的体现,在我看来这份情谊是我在哈尔滨收获的最真挚的礼物。

漫步中央大街

哈尔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一座大都市,没有围墙的城市,中东铁路的建设,以及沙皇俄国的逃亡的贵族,后期欧洲排犹政策很多犹太人也来到了这座城市,这座远东城市变得繁华热闹起来,各国的领事馆教堂都屹立于这座城市,现在的中央大街就是一座建筑博物馆,漫步于此仿佛置身于异域,我想这城市这座城市的魅力之所在。

犹太人在这里开了一家当初远东地区知名的马迭尔宾馆,有很多历史上的知名人物都在这里居住过,这和天津的利顺德很相似,犹太人建立了很多产业,建立了这种第一家糖厂,沙皇俄国的贵族们带来了钢琴,他们的小说等等,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马迭尔冰棍是哈尔滨的一大美食,在中央大街上手举一支马迭尔冰棍也是在这条大街上时常可以看到的景象,味道很棒,比在北京吃的双棒还地道,不可不吃呀。

迎新年大餐

中央大街上有一家历史悠久的西餐厅,与北京的马克西姆,天津的起士林,上海的红房子并称为中国四大西餐厅,来这里也缘于平安夜聚餐时的闲聊,正值去东北出差,算来可以在哈尔滨度过新年就忽悠几个朋友一起过去热闹一下,我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冰雪覆盖的北国冰城我们在中国最有名的西餐厅里来一顿迎新年大餐座望窗外漫天飞雪是一顿多么难忘的晚餐呀,这群不靠谱的人们显然是被我说的给忽悠了,纷纷表示可行可行,于是就于31号白天坐了八个小时的动车到了哈尔滨,也促成了我们这顿难忘的迎新年大餐。

菜品还算丰盛,味道嘛说实话一般,可能当天吃饭的人太多了,餐厅也就没有那么讲究了,但注重的是一名气,一辈子一定要吃一次。

傲古雅啡厅

吃过大餐大家都计划好了明天得行程,他们都要去亚布力滑雪,而我则希望慢慢的在这底蕴深厚的城市里闲庭信步,另一点就是正值岁末,每年的最后两天我都会留给自己,总结这一年走过的路,在地图上标出,这也是我一年来自己最享受的时刻。

认识傲古雅知道傲古雅是缘于时尚旅游杂志,有过一期介绍过这里,被那里的环境所吸引,所以一到哈尔滨就惦记上了这里,他的位置就在中央大街边上,原先是犹太会堂,当时哈尔滨有很多犹太人,这里也有富裕的也有穷的,大家生活在异乡不容易,就互相帮助互相接济,这座会堂完好的保留到了现在。

这所咖啡厅的老板看上了这里,按照不毁坏原先建筑的原则巧妙的装饰,服务员自豪的告诉我这里是全国唯一一家开在教堂里的咖啡馆,到了这里吃什么喝什么都不重要,就是坐一坐也是不虚此行。

傲古雅缘于东北当地的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具体我给忘了,好像是鄂温克还是鄂伦春,不好意思,脱离的墙皮,犹太六角星的窗户,墙上很多老照片,好友老板家人的油画,特意淘来的路灯,交织在一起在岁末之际真是太美了,我们静静的坐在这里恍如隔世。

据说有很多当年落难来哈尔滨的犹太人多年之后来到哈尔滨,都会来这里坐坐,这里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

 

与它一墙之隔的是卡兹国际青年旅社,精美的绘画还有非常文艺的灯,哈哈。

塔道斯

这座位于中央大街的一家老牌西餐厅是我吃过最地道的西餐,俄罗斯高加索风味,乌拉尔山系欧亚分界线,这地方就像中国的新疆,菜品奔放,高加索烤牛肉很地道,要不是最后吃的这个估计其他的菜都吃不了了,还有菠菜尼子汤,马乃斯大虾,俄式杂拌饭,最地道是店家自酿的蓝莓酒,满腹果香。

餐厅是个地下室,但并不影响这里络绎不绝的人们,餐厅里彬彬有礼的服务员,还有那个大烛台都增添了新年的气氛。

这里就好像一座欧洲的小酒馆,有很多老外到这里用餐,10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有机会再去哈尔滨这里一定是必须再去的地方。

露西亚

一个美丽的名字,它不仅仅是一家餐吧,更是承载着一段特殊历史的博物馆,这里是一座俄罗斯侨民的纪念博物馆。

哈尔滨红肠

这个是必须的,一般都是整秋林的,秋林里道斯说是立陶宛的买卖,中东铁路的建设和大量俄侨的涌入还有俄罗斯大师傅到来,把这红肠发扬光大。

您还别说这里比北京市面卖得地道,除了红肠还有小肚茶肠干肠等,这次我老只弟拜托带点回去,老只弟家对吃是有研究的,打老太爷那辈这会吃好吃爱吃,所以为了让老只弟吃到正宗的全面的我也是事先做了功课。

目前有四家比较名声大,秋林里道斯名声最响,其次是哈肉联的,还有正阳楼的始于1901年老字号,还有一家商委的就在一个地方卖没分号哈尔滨本地人很认,这次前三种都买到了最新鲜最有代表性的,特意到秋林公司去买的排很久的队,而且所有买红肠的人没有按份量买的,全是以一百的倍数买,太有气势了。

漫步于北国冰城会有无限感怀,这座号称“东方莫斯科”的城市有着丰厚的底蕴,朋友们不妨有机会去这里看看,我想一定会不虚此行。

中国没有那座城市比它更具有异域色彩,我爱这里,临行前的依依不舍,也是很多人相同的感受,最后用在塔道斯西餐厅无意中翻到的那篇留言结束此篇。


(终)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斯大林公园餐厅的记忆

“松花江水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一首《哈尔滨的夏天》的歌传遍大江南北。美丽的松花江南岸斯大林公园,是著名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