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大厦间匿身的小黄楼—访意大利驻哈领事馆旧址

作者 王萌

各国在建领事馆的时候,都会把该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艺术特色融入其中。在哈尔滨现存的领事馆就具备了这个特征,而有些可能最初是个人住宅,还具备了鲜明的个人特征,位于博物馆广场附近建民街的意大利领事馆就是这样一座建筑。

优美身影“全新亮相”

记者站在意大利领事馆旧址院子里可以感到些许清凉。

意大利领事馆旧址是一座没有给哈尔滨人留下什么印象的建筑,如果你问任何一个哈尔滨人,就在博物馆广场周边存在着一栋保存得很完好的领事馆旧址,十有八九的人会表示惊讶,问它在哪儿啊?因为人们走到此处看到的都是南岗商圈高档的商场和高楼大厦,谁会关注一座三层的陈旧小楼呢?尽管它更具有建筑艺术特色。

但今后,它很有可能变得像索菲亚教堂一样出名,因为它附近的电力大厦正在拆除中,它很有可能成为此处最有识别功能的地标建筑。

位置优越彰显主人尊贵身份

近百年前,意大利领事馆所在的位置绝对是一块宝地。1920年之前,博物馆转盘位置上是尼古拉教堂,而且是哈尔滨的市中心,周围有大的商行、洋行与行政机构,在这样的中心地段不建商用建筑而建私宅,可见这座建筑的主人应该是一个非常显赫的人物。

记者在这座建筑的黄墙墙面上看到了保护建筑的标示牌,上面记载着,“基别洛夫大楼位于庙街(现建民街),建于1919年,是意大利著名工程师彼·伊·基别洛夫私邸,曾为意大利驻哈领事馆。建筑呈新艺术运动风格,外墙饰包含各种精美浮雕和图案,又赋予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基别洛夫的详细情况今天已无从查找,在当年的哈尔滨,通过经商发迹的人不计其数,但是一个工程师能在生前为自己造一座这么豪华的私邸,他的财富来源于哪里?这些又为这座建筑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意大利城堡式建筑:神秘封闭

我省著名作家阿成在其著作《远东背影:哈尔滨老公馆》里写道:“从视觉角度上判断,诸多外国领事馆大都按照本国建筑风格建造的,像红博广场上的意大利领事馆就体现了意大利城堡式建筑风格,集瞭望性、封闭性、神秘性于一体。”

从外观上看,这座老建筑以直线条和平面为主,八角形的外墙,一层一层向上叠加,直到三层为一个八角形的阁楼,让人觉得精巧而不沉闷。绕楼一圈,后面楼体的外形则出现了弧形的楼角,二层楼顶瓦盖略呈现斜坡,虽不似前面那么的灵秀,但是整体上又庄严了许多。楼体两面呈现不同的风格,又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可见住宅主人作为设计师的品位,以及他对自己住宅所耗费的心血。

楼面上还有许多纹饰和浮雕,记者数了一下大约有五六种之多,其中有花纹、有数字、还有头像,在墙面多处都出现过的1919纹饰,据记者推测有可能是这座建筑所建造的年份,建于1919年,可能是1920年竣工。这说明,这些装饰都有其特定意义,只是我们对于其他纹饰无从推测罢了。二楼窗户上有一个相当写实的头像浮雕,是基别洛夫本人?还是与他非常亲近的人?无从知晓。

当天,记者还被允许进入这栋建筑物的内部参观,白色高挑的木质双开门,高举架,不规则的室内空间,是给记者留下的最深印象。

据史料记载,意大利政府于1924年9月10日在哈设立领事馆,并立即将基别洛夫提升为驻哈领事,而他的个人私宅也成为了意大利领事馆的办公楼。私宅成为领事馆,主人成为了领事,这种情况在当时肯定并不多见。

本文原载于生活报 2011年10月10日T06版

那呢子

职业媒体人,创业者。个人公众号:我30岁了(ID: me30thisyear) 宅,文字,读书,行走,记下记忆…… 个人微信号:ninannizi2010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