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晚报》C10版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大话哈尔滨:城市故事的讲述人》,这篇文章是在本月初,新晚报寇编辑向我约的稿。大话哈尔滨已经被本地媒体报道多次,但以往大多关注网站的作品,讲了许多我的事情。但网站毕竟有好多朋友们的参与,我虽然占了个“创始人”的虚衔,每次组织活动无不是在大家的倾尽全力下完成的。这也是我向来主张网站文章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每次活动一定要有贡献者名单等的原因。于是,借着《新晚报》平台,我想终于可以有机会自己动笔,介绍我们大话哈尔滨的朋友们了。
只是限于报纸的版面,不可能给我太多文字的发挥空间,最终发表出来的时候,删删减减只剩一千五百字左右。这对被删掉的那部分而言,未免遗憾了一些,所以在下面全文发布出未删减版,用以感谢四年来陪伴大话哈尔滨走过来的那些朋友们。
————————————-
五月底,大话哈尔滨(imharbin.com)刚刚度过她四岁的生日。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朋友们开始了搜集整理城市记忆之路。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在参与进来之前,我们想不到就在我们身边会有这么多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照人的经典。逐渐地,以大话哈尔滨网站为平台,越来越多对哈尔滨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汇聚在一起,共同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城市密码。而网站本身,也逐渐发展成为一本记录城市记忆的在线杂志,一座收藏城市故事的在线博物馆,一座帮助读者深度理解哈尔滨的入门指南。
老建筑粉丝-打造哈尔滨人自己的人文地理
每一座老建筑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我爱老建筑,也喜欢老建筑背后的那些历史故事“,彩虹说,”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目前,哈尔滨有415处已认证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在这个”背包客的人文地理“盛行的年代,当越来越多的文艺青年选择去云南、去西藏的时候,身边的美丽往往成为被行者忽略的风景。
如果你说哈尔滨的景点只有冰雪、索菲亚,如果你说哈尔滨的美食只有红肠、大列巴,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了解她。寻访415处历史建筑,并且全面地整理和记录建筑背后的故事,一直都是彩虹的愿望,有时候她甚至会开玩笑说“我买车就是为了能实现这个梦想”。多年来,彩虹不仅走访了许多老建筑,还搜集了数百本与哈尔滨有关的书,她的家俨然成了记录哈尔滨的袖珍图书馆。只要谈到老建筑,标志性的微笑就开始挂在彩虹的脸上,“我只是希望,有好朋友来哈尔滨的时候,我能如数家珍地把我喜欢的老建筑向他们介绍就可高兴了,别人和我一样发现城市的美,我就获得快乐了呀。”
像彩虹这样的老建筑粉丝,构成了大话哈尔滨网站关注者的主要群体。被大家称作“摄影大师”的虚幻,对老建筑摄影情有独钟。人到中年,却能背着单反带着镜头若干,在节假日徒步或骑行数十公里,就是为了给他心中最理想的模特——老建筑,拍张照片。他的作品相当讲究,光线、背景、角度……一样都不能少。赶上过年或者小长假,当别人游玩休闲的时候,他一定会带着一身的装备出去拍摄,最近更是把中东铁路沿线遗存的铁路建筑拍了个遍。甚至,为了排到理想的光线和角度,虚幻总是凌晨三四点钟就出门拍摄,而且对一座建筑通常要“踩点”十数次,拍摄数十上百张才能达到他自己的审美标准。所以任何一个见到虚幻作品的人都会为之惊叹,“老建筑之美”在他的照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虚大师”在建筑艺术基础之上再创作的摄影艺术,就连资深电影评论人“罗马猫”也惊叹不已。
关注人-城市生活中的主体
人,从来都是一座城市的本体,也从来都是文化的最终载体,所谓文化也就是市民群体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短山是大话哈尔滨的朋友中对于“人的文化属性”很有研究的一位,他通过研究港台等发达地区的文化现象、文化聚落组织模式,探讨适合于哈尔滨的文化展现形式。这些看上去形而上学的理论,跟我们的生活其实一点也不远。每次组织线下活动的时候,短山总是热衷参与策划讨论。平心而论,如今哈尔滨的民间文化活动质量和数量,与经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咱们也可以尝试,未来就是会在这些不断尝试中好起来的”,短山对此充满信心——而在活动形式的背后,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实践(乔焕江老师所言),或许更有价值。
立冬是一位人文摄影爱好者,曾是国内某知名摄影论坛版主。他是一个喜欢用照片讲故事的人,他得意的作品里从来都是有人的。欣赏过立冬作品的人,一定会感受到他的风格不是唯美而是厚重,“往前走两步,把镜头离人近一些”是他的拍摄理念。于是在很多文章中,都会配上立冬拍摄的照片作为插图,总是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新晚报《周刊?老哈尔滨》版最年轻的主笔,是正在北大历史系读本科的栾颖新,她也是大话哈尔滨的好朋友。由于是历史系科班出身,加上正在做的西方历史相关领域研究,使得她的文章非常耐看。由于是哈尔滨人,哈尔滨地方史也就成为她业余时间喜欢研究的课题,每当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她都会把文章在报纸和大话哈尔滨网站上同步发布。网友的留言会以邮件的方式自动发送到她的信箱里——这也是网站更便于交流的优势。与刘东明成为好友,则是源于他在网上搜集分享的海量哈尔滨“老照片”,老照片是活的历史书,例如在他的一个上百幅哈尔滨“已经消逝的公交车”照片的相册里,我就找到了儿时的共鸣。东明最爱的不是收藏,而是分享,随着他自己的成长,越来越多身边的朋友也会跟他一起看到老哈尔滨的魅力。
同样喜欢收集老哈尔滨历史书籍的还有殿文,他是哲学科班出身,具有深厚的阅读功底。如今工作很忙,偶尔闲暇的时候翻翻史书,从文字背后体验老哈尔滨的生活,带给自己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宁静。“可惜的是许多人并不了解这些记载哈尔滨历史的书”,提起这些事殿文无不可惜,所以他总是为值得推荐的书籍写下书评,与大话哈尔滨的朋友们共享。
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自然也是大话哈尔滨的参与者。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生劳斯,从大一开始参与大话哈尔滨的活动,负责“瞳孔记录”专栏,组织苏炬、Alice、果子、思源、国田等年轻人记录身边的人物。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荣获了2012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奖。如今的瞳孔记录,关注的领域早已有了大幅扩展,比如访谈我市著名收藏家,80岁高龄的朱俊峰老先生、百年武馆的掌门人,以及著名建筑学老专家等等,已经成为大话哈尔滨网站中关注市民生活、市民文化的主打栏目。
新文脉-乌托邦一样的文化聚落
作为哈尔滨的本土历史文化的爱好者,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在参与和实践。历史建筑方面,有幸曾得到过文保专家的指点,我们一同在哈尔滨的主要历史文化街区,及以一面坡为代表的部分中东铁路历史建筑遗迹留下了踏查的足迹;我们在哈尔滨市文史馆馆员王宝滨先生的带领下一同探寻呼海铁路遗迹。
非常感谢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乔焕江副教授,在乔老师的支持下,大话哈尔滨于2011年秋开办了第一次“新文脉”系列主题线下活动,在露西亚青年旅舍的大厅,乔老师面对近百位观众做了关于城市和文化的讲座,连乔老师都感叹“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接下来,我们又邀请了市委党史研究室张伟处长、哈尔滨传奇的出租车老司机王作简师傅,原文庙群教部主任高慧敏老师等专家为做了多次公益演讲,每次活动都有近百位参与者,大家就演讲的主题互通有无,充分交流,气氛非常活跃。组织活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景、彩虹、果子、苏炬、殿文、小赖、Prove在策划、主持、摄像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2012年夏以来,大话哈尔滨有幸与哈尔滨电视台《增值空间》的编导达成合作,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技术支持。此外,令人感动的是,所有活动场地提供方,有青旅,有茶馆,还有咖啡厅,都是免费为我们提供场地,这在当今的这个经济社会,异常令人温暖。
结识顺顺完全是一个偶然,2012年初,大话哈尔滨有幸与一个户外俱乐部合作,组织中东铁路历史遗迹-横道河子历史文化一日游。随后在户外俱乐部正式挂牌,成立“寻迹户外”的当天,我们又合作组织了一次历史建筑徒步游。徒步过程中被允许进入了若干历史建筑内参观,且在哈工大博物馆内收到了馆方热情的接待,不少从大庆等外地赶来参加寻迹户外俱乐部开业典礼的“老驴”们都高呼“赚了”,“来过哈尔滨好多次,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地方,下次你们再有活动,我们一定尽量到”。
作为网站,更重要的还是文章的质量。由于大话哈尔滨的定位是一个小众网站,所以把文章做精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于是我们采用了类似于传统媒体的采稿方式,即由用户提交稿件,由两位审稿责编(长河和景)轮流阅稿,一旦发布,则文章内容不可更改。这样做增加了文章的发布环节,也为责编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景的日常工作很忙碌,他总是在深夜才能阅读稿件,“再辛苦也值得,我这是为历史负责啊”。
与许多网站不同,大话哈尔滨最看重的是文章质量而不只是访问量。只要文章的内容有深度、有价值,网站才有力量。作为媒体人的景,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正所谓不是所有的媒体都需要迎合大众口味,景在审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我们要像做杂志一样做网站,”在探讨网站规划的时候,景坚定地说,“如今关注本土文化的人还不是很多,咱们做好基础工作吧,前人栽树,我相信会找到普适价值的。”
如今互联网上的转载现象非常严重,但我可以骄傲地说,大话哈尔滨里的每篇文章,都是原创或经原作者授权后发布。还记得我们联系摄影家李兴盛老师,申请在文章中用他照片的授权时,他竟连声说我们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希望。
四年来,大话哈尔滨的编辑们凭借热情和爱好,默默地为我们热爱的这座城市尽到努力。如果你漫步在欧洲,如威尼斯、维也纳,问起当地人,他们会如数家珍地向游客介绍自己城市的闪光点,让人从中感受到巨大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这在我们的今天,虽然还有差距,但大话哈尔滨的参与者和关注者们都相信,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可以通过互联网终端和手机移动终端使用的知识平台,让对哈尔滨感兴趣的人从中受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哈尔滨感兴趣的人,热爱哈尔滨的人会多一些,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而我们的城市也就可以跟其他历史文化名称一样,拥有骄傲的市民了。
写的真不错,支持一下,欢迎博主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