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旅行邂逅“大卫”

文/那呢子   原文发表于《新晚报》7月4日C17版

6月30日,记者从哈站登上沉寂已久的北京—莫斯科国际列车——“慢”旅行邂逅“大卫”

坐在餐车窗边,大卫·史密斯用生疏的手法,打开一罐从未喝过的蓝带啤酒。这不同于他故乡的按压起酒的英式啤酒,再吃上一口中国厨师炒的糖醋肉,大卫赞赏地点点头。

一碗米饭加上糖醋肉,两罐啤酒,这就是大卫的“lunch”(午餐)。这些对于大卫来说都是新鲜的,这些数不胜数的“第一次”让大卫感觉到新奇和旅行的快乐。

这是一次七天七夜的旅行,坐着全世界里程最长的国际列车K19次,从北京到莫斯科。旅途中,窗外美景不断更迭,从繁华北京,到一望无际的平原、呼伦贝尔草原、墨绿色的原始森林,到清新的白桦林和幽蓝的贝加尔湖面,观看各式尖顶教堂,大卫总是不禁独自惊呼:“Pleasant Journies!”

故事从“K19”说起

6月29日,周六的深夜,K19次列车安静地停在北京站台上,与其他列车前熙攘的赶车人群不同,国际列站台上很安静,只有两三个高挑的俄罗斯姑娘上车,最后两节车厢外的中国国徽不时引起路人好奇的侧目和私语。列车长刘海军站在车厢门口,等候着上车的人。

英格兰人大卫独自一人,背着偌大的行囊,没有拥挤,登上了期待已久的K19次列车。

“12个,只有12个人坐车过境。”刘海军说。

当晚23时整,K19缓缓启动,从北京站出发,运行142小时58分、行程近万公里,这是中国第一趟国际列车,也是全球里程最长的一趟国际列车。

凌晨,列车驶过灯火璀璨的北京街巷,开始了旅程。

火车慢行七昼夜

七天七夜的行程,够漫长,在大卫看来,这绝对会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大卫的旅行标配简单:单反相机、护照,还有一本《trans-siberian handbook》(《穿越西伯利亚指南》)。上车后,大卫就掏出了随身携带的英文版的《穿越西伯利亚指南》,那是一个旅行作家写的旅游书,在欧洲国家非常畅销,备受欧洲旅游爱好者推崇,2007年首次出版后,如今已再版第八次“退休前,我就一直憧憬着这趟旅行,如今终于坐上了K19,前往莫斯科,心里对这趟旅行充满期待,”大卫说着满脸都洋溢着兴奋的光彩。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最美的旅行黄金线。

  “这是著名的西伯利亚铁路,这条线路的显赫在于,它从繁华北京,到东北平原、呼伦贝尔草原、墨绿色的原始森林、到清新的白桦林,沿途还可以在伊尔库茨克站看到各式色调明朗的教堂,之后就是幽蓝的贝加尔湖,车绕着贝加尔湖行驶一白天,游客还可以吃到站台上小商贩贩卖的贝加尔湖熏鱼……”刘海军说。

从地图上看,K19从满洲里出境,在广袤壮阔的西伯利亚地区行驶,将穿越乌拉尔山脉和西伯利亚针叶林地带、草原、森林、沼泽、沙漠等,更迭的美景,每一处都美不胜收。

一个甲子的穿梭

“K19在1954年开通,是俄罗斯的列车,车上的工作人员全都是俄罗斯人,如今60年了。”北京客运段国际联运车队党委书记谢文起说。

一辆国际列车,在中国的土地上,循环往复,穿越了一个甲子。这趟列车也历经沧桑,经历了人满为患到寂静冷清的巨大转变。

按照国际约定,因为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国际列车进入他国境内,就要挂上当地国家的餐车。K19进入中国境内,刘海军就是负责加挂在K19后面两节中国车厢的列车长,配合俄罗斯列车长的工作,如今已有8年。

“8年间,变化很大。以前这趟列车人满为患,票特别紧张,都是背着大包小包到俄罗斯做生意的‘倒爷’,但从四年前就渐渐地少了,现在一列车几乎一个做生意的都没有了。”刘海军说。

过去,K19趟列车曾见证了一个中国倒爷时代的辛酸,如今,不同于奔波忙碌的倒爷,留学生、看病的和像大卫这样的长途旅行爱好者成为了这趟车上的新群体。

100天旅行的勇气

大卫今年61岁,退休前是一名飞机工程师,年薪36万元。

“年薪36万元,在英国只能算中等收入。住的房子不大,折合成你们中国的尺寸大概是150平方米。”大卫说。

为了这趟旅行,大卫准备了15万元,时间计划是100天。记者在哈尔滨站登上K19次国际列车,遇见大卫时,这已是他第55天旅程。

大卫很享受坐火车的旅行,他说,与乘飞机“速度感”相比,他更乐于享受火车旅行的“慢风光”。“坐飞机,看到的只能是云霭,一成不变。而坐火车,沿途,我可以欣赏不同区域的自然风光,旅途的过程和心境很重要。”大卫说。

与记者聊天时,大卫不时用单反照下窗外的风景。“用单反相机记录这一路的风光,家里的照片墙多了很多素材。”大卫说。

这趟车上的旅行者不止大卫一个人,还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和一对老夫妻。坐在餐车里,中国留学生捧着一本书,安静地看着。他是在俄罗斯大上学,多次坐K19往返。他说,有时间时,他都会选择坐这趟火车去上学,“这趟车上人不多,很清静,有时一节车厢就我自己一个人,可以看沿途的美景,静享这一个人的旅途时光。”

通过谈话得知,这对老夫妻从北京上车,在满洲里下车,在草原玩几天、吃烤全羊、喝正宗奶茶,住过蒙古包,看过国门后,会在下一周的同一时间再次登上K19国际列车,然后出境,看全世界最深的贝加尔湖,吃熏鱼,直到莫斯科下车。

“现在国内旅行有些太功利了,旅行团领着,坐飞机,下车坐大巴直达景点,什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不管你有没有心情,一个小时换一个景点,目的性太强。我们喜欢这样节奏慢的旅行,坐在火车上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慢慢体会不同的心境。”老夫妻中的丈夫说。

“转轨”的国际列车

K19列车在从满洲里过境后,就要换轨。我国铁路铁轨轨距是1.45米,而俄罗斯是宽轨,为1.52米,所以K19在进入俄罗斯境内后,要将车整个吊起,换宽轨。这也是坐国际列车值得体会的一个过程。

就像K19换轨一样,随着全球物流业的发展,这条曾浓缩着中国“倒爷”历史的国际列车也随着“倒爷”的消失,变得寂静冷清,乘客寥寥,面临着由商贸向旅游的“转轨”。

“以前,K19国际列车一到站,下来的都是拥挤的人群,好多都是俄罗斯人,我常常感觉好像自己才是身处异国的外国人。”满洲里火车站国际列车候车厅的值班员梁艳华说,而6月29日这趟K19上,只有36人过境,去往俄罗斯。

梁艳华说,她在这工作了多年,看着“倒爷”逐渐减少,直至现在消失,乘客减少了九成。

“俄罗斯物流发达了,都用集装箱运送货物。”K19国际列车中国加车老列车员吴成达说,他跑了20多年俄罗斯国际列车,曾见过数百背着几十件皮夹克、几十条毛毯浩浩荡荡过境,回来时再背着俄罗斯的烟酒回来卖的“倒爷”大军。

6月30日凌晨3点多,记者走进满洲里国际列车候车厅,这里寂静无人,空荡荡的大厅里可以听到风的低鸣。

与国际列车的寂寥相比,满洲里似乎早在国际列车之前,已转身。这座没有农业、没有工业,也没有牧业的小城镇,曾靠对俄贸易发展,而如今在本地人“边贸越来越不好做”的哀叹中,旅游已迅速发展,百米街道有十几家旅馆代替了曾经挂着俄文牌匾的边贸商店。

刘海军说,这几年,坐着国际列车旅行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很多人是坐K19过境到莫斯科,然后再坐中国的国际列车K3返回,从莫斯科经蒙古,然后到内蒙古开往北京。“这是一条完美的闭合的旅游黄金线。去时和返回时,看到的风景完全是不同的。”刘海军说。

大卫说,在欧洲,坐着国际列车“慢”旅行是一些成熟的旅行者的首选。100天里,大卫要横穿欧亚大陆。他从伦敦出发,坐着火车,沿着铁路线,经过德国、波兰、莫斯科、北京,在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登船,经过日本、韩国,最后坐飞机返回英格兰。已经走过的55天里,大卫一直很享受,他在本子上写下“Long life and happyness.Pleasant Journies!”落款为“David Smith”。

接下来的45天里,来自英格兰Didcot(迪德科特)的大卫·史密斯将一直在路上,静享一个人的“慢”旅行……

那呢子

职业媒体人,创业者。个人公众号:我30岁了(ID: me30thisyear) 宅,文字,读书,行走,记下记忆…… 个人微信号:ninannizi2010

相关推荐

哈尔滨,都市的味道

原文题为《暴走东北:哈尔滨,都市的味道》,感谢作者多吱的分享。 霓虹闪烁的灯光,车水马龙的街道,人头攒动的商店,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