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在1905年日俄议和并签订《朴茨茅斯条约》之后成为国际商埠,一直到1932年被日本攻占之前的26年,欧美和日本等20多国领事馆和外交使团纷纷入驻哈尔滨,近40个国家的外国侨民和中国山东、河北等地民工蜂拥移民哈尔滨,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外资经济和中国民族经济迅猛发展,哈尔滨进入发展的金砖时期,并很快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时称北方“上海”。
上个世纪上半叶,哈尔滨经历了四次移民大潮,而且都是中外并行的移民。
据史料记载:1898年中东铁路开工建设之前,在哈尔滨这个地方已有几十个村屯,合计起来也只有三、五千人(含傅家甸二千人)。1898年6月中东铁路开工后,沙俄在东北和关内大批招佣中国民工,大批中国筑路工人进入哈尔滨,开始了哈尔滨的第一次移民大潮,这次移民大潮从时间段上可以截止到1904-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
1898年6月进入哈尔滨的筑路工人不过1万人,年末达2.5万人,1900年初达6.5万人,6月份中东铁路全线用工达到17万人。 因为哈尔滨是向东(绥芬河)、向西(满洲里)、向南(大连)三个筑路方向的汇合点和起点,而且还要在这里开工建设中东铁路的附属工程,如哈尔滨铁路总工厂、工程局、护路军司令部兵营、医院、电报局、住宅、学校等等,特别是哈尔滨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与中东铁路建设同时进行,所以哈尔滨的用工量是最大的,可以想象当年的哈尔滨:城外筑路大军绵延千里,城里建设工地热火朝天。
1903年7月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一部分筑路工人返回原籍,一部分则进入了哈尔滨,成为哈尔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且他们绝大多数是青壮年男性,人口年轻化水平相当高。哈尔滨唯一的非俄租借地的傅家甸,由于是中国人聚居的地方,所以成为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傅家甸的民族资本凭借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很快战胜了俄国资本,成为哈尔滨工业区八站(始称大桥村)的主导资本,而傅家甸成为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中心,名扬中外。
在租借地的建筑业、运输业、工商业及各行各业中,起主要支撑作用的人力资源也是中国的民工和员工。
于此同时发生的是,1898年6月中东铁路工程局从海叁崴迁来哈尔滨,大批俄国官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人员以及铁路护路队相继涌入,开始了外侨第一次向哈尔滨的移民大潮。这次移民以俄国人为主,还有犹太人和少数波兰人德国人等,到1902年不算中东铁路员工、更不算沙俄军队,仅俄国侨民就有1.2万人,而中东铁路公务人员也是数以万计却未在统计数之内。
据沙俄当局统计:1903年哈尔滨租借地常住人口44756人,流动人口7万人。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租借地常住人口仍为4万多人,流动人口从战前7万人增至10万人。
因为这是沙俄铁路当局的统计,只包括其附属地(即租借地)——秦家岗(南岗)、埠头(道里)、香坊三地,不包括中国人集中居住的傅家甸人口。必须说明的是:从常住人口看,即便是把沙俄在哈尔滨的驻军排除在外,而只是把在哈尔滨的“数以万计”的中东铁路员工计算在内,再加上公布的1.2万人俄侨和其他外侨,那么在哈尔滨的第一次中外移民大潮中,外侨的实际人数就已经超过总人数的一半,而且俄侨人数又居外侨人数之首,这是哈尔滨移民大潮从一开始就显现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一次移民大潮,俄国人来到哈尔滨先是在香坊开始了城市建设,大约建设了30多条道路和诸多公用设施,而后很快转移到以秦家岗(今南岗区)为中心的哈尔滨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并以惊人的速度建起了首批重大标志性建筑——纯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圣尼古拉大教堂,欧洲最流行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哈尔滨火车站、中东铁路宾馆、中东铁路局,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华俄道胜银行,折衷主义风格的中东铁路中心医院以及一批各种欧式风格的中东铁路局高级官员的官邸等等,这些建筑不仅奠定了哈尔滨建筑的欧式风格,也为哈尔滨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邮政局、电报局、报馆、银行、商场、学校等现代城市符号一批批涌现。哈尔滨大规模的路桥建设、交通建设、公共设施和铁路员工住宅建设等,吸引和拉动了哈尔滨广泛的社会投资与刚性消费。
俄国人还利用哈尔滨周边农业原料开办了机械制粉厂、制油厂、制糖厂、啤酒厂,……在第一次移民大潮中来到哈尔滨的犹太人就是为了做生意,他们第一个把东北大豆销往欧洲并成为始终旺销的中国粮食产品。德国人带来的西门子电器成为中东铁路唯一选用的电器产品。
在第一次移民期间,沙俄不断扩大征用土地,在很短时间内就强征土地124728亩,仅从香坊到江沿一带就征用土地65400亩,并把哈尔滨划分为老哈尔滨(今西香坊)、新市街(今南岗一部分)、埠头(今道里一部分)、马家沟(今南岗一部分)、兵团村(今西大桥一带)、卫戌医院村(今王兆屯车站一带)、桥头村(今道外八区)和阿列克耶夫村(今铁路印刷厂一带)等8个区,属沙俄势力范围,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为后来的更大规模的移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如果说从1898年开始修建中东铁路起到1904-1905日俄战争时期,第一次中外移民大潮推动了哈尔滨的崛起的话,那么从1906年哈尔滨成为世界商港到1931年哈尔滨被日寇侵占前,第二次和第三次中外移民大潮带来了哈尔滨辉煌发展的金砖时期。
日俄停战签订和约哈尔滨成为国际商埠后,大量外国侨民进入哈尔滨,一直到1917年是为哈尔滨的第二次移民大潮。这次移民的侨民国籍从以俄国侨民为主的几个国家,增加到十几个国家,外国侨民数量从统计公布开始超过总人口的半数。1912年哈尔滨人口为68549人,其中俄国侨民就有43091人,占总人口的62.9%。这个比重比当时俄国远东重镇海参崴俄国人所占比重59.3%还要高。从1916年开始移民哈尔滨的外侨国籍达到30个以上,外侨人数开始过半,这是哈尔滨第二次移民大潮的显著特点。
于此同时,由于沙俄再次招募关内20多万华工到欧洲一战战场和中东铁路沿线从事繁重体力劳动,促使一部分中国劳工继续向哈尔滨移民。1912年哈尔滨(附属地)常住人口6.85万人,到1916年哈尔滨(附属地)常住人口为8.98万人,比开埠前翻了一番,加上傅家甸的常住人口和哈尔滨的流动人口,哈尔滨总人口达到16—17万人。
在第二次中外移民大潮的推动下,哈尔滨嫣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哈尔滨以政治、文化和领事馆为主的新市街(即南岗区)、以西方消费为主的埠头(道里区)商业区和以中国民族消费为主的傅家甸(即道外区)商业区,三大格局已经形成。
新市街(南岗区)的霍尔瓦特大街(即车站街)、东西大直街、新买卖街(即义州街)、山街,埠头区的中国大街(即中央大街)、新城大街(即尚志大街)、王爷街(即地段街)、炮队街(即通江街),傅家甸(即道外区)的正阳大街、承德街、许公路等繁华城市大道人声鼎沸,马迭尔宾馆、秋林洋行、莫斯科商场、中东铁路俱乐部、敖连特电影院、赛马场等公用建筑一应俱全,东正教、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教堂林立,有的与中国的佛、道、儒教寺庙紧密相连,并行不悖,相互尊重,哈尔滨俨然为一个国际和谐社会。
英商的鸡鸭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美国的万国农具等列强国家大企业纷纷在哈尔滨落户。哈尔滨作为世界通商港口,以哈尔滨火车站为中心的国际铁路(含与海叁崴、大连的陆海联运)客货运输大通道、以傅家甸码头为中心的国际水运(含松花江与黑龙江到达鞑靼海峡的江海联运)大通道,此时也已开通。
从1918年开始到1931年是哈尔滨的第三次移民大潮。
一方面,由于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而关内各省连年灾荒加兵乱,而哈尔滨成为这些难民比较好的避难和谋生之地。新的中国移民除了进入傅家甸而外,大部分落户到哈尔滨的东郊太平桥新区,也有的落户到哈尔滨的南郊马家沟和西郊顾乡屯。
另一方面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大批资产者、军官、官吏以及对革命不理解的知识分子群众,纷纷逃亡我国东北,大部分涌入哈尔滨。俄侨从1916年的3.4万到1918年增至6.3万人,特别是1920—1922年,以帝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为首的白军被粉碎后,乌拉尔以东地区的大批资产阶级、富农、反动军官、官僚政客,经西伯利亚逃入黑龙江,并大部分聚
集于哈尔滨,致使哈尔滨人口骤增,市内各俄国学校开始实行二部制。
为了安置大批逃亡来哈尔滨的白俄,中东铁路管理局分别于偏脸子和正阳河建立了“纳哈罗夫卡”和“沃斯特罗乌莫夫”两个俄国居民区。1920年俄国人骤然增至13.6万人,1922年增至15.5人。
1922年哈尔滨的外侨人口多达20万人,是哈尔滨外侨人口数量的最高年份,外侨人口比重高达51.69%,超过总人口的半数。直到1931年前哈尔滨外侨人口比重始终保持20%以上。侨民人数仅次于俄侨的犹太人,此时达到2万人,也是他们移民哈尔滨以来的最高峰。南岗、道里是外侨人口最多的地区,1913俄国人是南岗区总人数的70.8%,而1922年到88.8。1927、1928、1929年,南岗区外侨人口分别占本区总人口的69.66%、62. 44%、52.33%,满街的洋人,满街的洋房,满街的洋行,生活在这里,无异于国外。
但是,1922年沙俄在哈尔滨的残余势力垮台后,白俄在哈尔滨的特权陆续被剥夺,特别是1924年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要求俄国侨民登记苏联国籍后,大批白俄也陆续退出哈尔滨,去往北美和欧洲或澳大利亚等地,有的去了上海,而英美日等列强势力乘机而入,大批欧美日侨涌入哈尔滨,国籍之多达40个国家,甚至还有印度、阿富汗等亚洲国家的侨民也移民到哈尔滨。
第三次移民大潮,继续推动了哈尔滨的大发展。俄国十月革命后逃到哈尔滨的资产阶级、贵族、地主和反动军官,他们是有钱的人,他们把哈尔滨当做自己的希望和再生的家园,他们一方面投资哈尔滨的房地产和工商业,一方面高消费过着奢侈腐化堕落的生活。而那些高级知识分子,把他们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带到了哈尔滨,也推动了哈尔滨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俄侨陆续退出哈尔滨之后,其他国家的侨民继续推动了哈尔滨的经济和贸易发展。英国的汇丰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相继在哈尔滨落户,在哈尔滨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23年德国有14家大洋行、大公司在哈尔滨开办。特别是不同国籍的犹太人对哈尔滨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哈尔滨在银行、工商业、建筑和房地产,乃至医疗、卫生、文化的各个领域的发展,几乎都与犹太人有关。哈尔滨的音乐传统、成为音乐之城,与欧侨特别是犹太侨民关系极大。
在哈尔滨的人口统计当中,流动人口始终是极其特殊而关系重大的问题。从第一次移民大潮就开始遇到这个问题:1905年俄刊《东方杂志》称,“1905年哈尔滨人口常住人口4万,加流动人口达10万”,这说明当年流动人口数量就远远超过常住人口。直到第三次移民大潮的末期,流动人口仍然非常巨大。据1930年东省特别区警方对哈尔滨火车站出入境的外侨数量统计,当年入境的外侨12.8万人,出境的11.7万人,流动人口几乎与常住人口相等。
还有一个问题是,自1898年修筑中东铁路开始,到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战败投降,虽然各时期的人口统计都不包括这部分人,而实际上中外驻军和军队的调动却构成了哈尔滨人口迁移和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哈尔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有资料称:“本世纪二十年代之前,哈尔滨外国人口比重有十几年超过总人口的半数”。如果加上每年流动的外国人和驻军,至少在前30年,外国人在哈尔滨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要常年超过一半。
1932年日寇侵占哈尔滨,之后不久就开始向哈尔滨移民,这就是哈尔滨的第四次移民潮,不过这次移民带给哈尔滨的不是发展,而是残酷的剥削、压榨、迫害和倒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哈尔滨的日本侨民迅猛增加,形成了日本人口移民哈尔滨的第四次高峰时期。1943年哈尔滨的日本侨民人口从1938年的6.5万人猛增到近12万人,这还不包括日本关东军和间谍情报部队。日本与其说是向中国移民,不如说是政府集体迁移。他们向哈尔滨移民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控制和最终取代欧美的势力,达到永久霸占东北和哈尔滨东北目的。所以,他们侵占哈尔滨不久就完全取代了苏联政府而完全控制了中东铁路,之后又排挤各国侨民包括美国英国侨民纷纷离开了哈尔滨。日寇侵占哈尔滨的十四年,给哈尔滨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是哈尔滨历史上最黑暗的岁月。
据政府部门统计,1929、1930年哈尔滨特别市两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5‰,其中中国人两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89‰,其主要原因是性比例严重失调,育龄妇女过少。当时闯关东的男子多数不带家眷,而是将钱寄给家乡。而外国人为6.17‰,这个比率也不高。按照这个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从1898年到1931年,哈尔滨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最多也不过2万人,这在1931年哈尔滨总人口33万人当中所占比率甚小。
由此可见,哈尔滨1898—1931年这33年中人口的迅速增长,主要来自中外人口的三次移民大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