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危险的旅行—P.K.14新专辑《1984》首发巡演哈尔滨站

活动信息

主办:SUB-LIVE

时间:2013年10月5日(星期六)PM19:00

票价:60元(预售) 80元(当日)

联系方式:http://www.douban.com/event/19521716/

活动信息变更

来自组织者李昰的邮件:

29号晚上 我正在工大二区给sop乐队做演出 开往春天的地狱酒吧的经理告诉你的设备不要搬回来了 酒吧出兑了 正在装修 nnd 我下午搬设备的时候还没动静呢 晚上就变了天了 这么晚了 两吨的设备放哪 5号的演出怎么办 差点崩溃 最后我们的助理调音师聪聪说他的舅舅家有个车库空着 能放一阵子 从哈尔滨最东边送到最西边 折腾完 回到家已经凌晨三点 第二天八点还要把剩下的东西再运回去 这几天 每到晚上就满城酒吧乱窜 没有合适的场地 或者 合适的根本负担不起 临近绝望 活动无法改期 感谢这么多朋友 为我出谋划策 托人问电话 找场地 还算是机缘巧合 找到了这个酒吧 虽然在主市区之外 但是大家都能冒着雨去太阳岛看音乐节 应该也能多坐三站地去大学城看演出 这个地方过了八点就没有公交了 路口有的是出租车 10块钱一位 大家可以拼车回去 再打车就便宜了 演出的新地址是 哈尔滨 松北区 利民大道与学院路交口德克士二楼迪瓦酒吧 请大家乘坐公交车:29路, 80路支6, 88路, 119路, 125路, 126路, 211路, 212路, 215路, 219路, 346路支1, 551路, 滨郊13路 到学院路下车 过天桥靠左手边有个德克士 二楼就是了 为了表达歉意 入场请领一瓶啤酒 不喝的 送到舞台上来 咱们一醉方休

乐队介绍

P.K.14在中国摇滚乐中所占据的位置也许和Talking Heads或者Television在70年代的纽约浪潮中的地位类似,他们是属于最具有思考深度和本质性的乐队中的一支,对音乐怀有巨大的进取心而对时尚毫不关心。

在过去十年北京涌现出的让人惊异的年轻乐队之中,他们几乎是被公认为对年轻的北京音乐场景最有影响的乐队。因为他们的认真态度,因为他们的音乐才华,以及最重要的是他们对待音乐的方式。尽管他们处于北京音乐场景的中心,但是同时他们也是完完全全的独特并且在他们的场景中流动着—这也许是一支唯一的乐队。

兵马司唱片的Michael Pettis曾经讨论过最优秀的北京独立摇滚乐队,认为他们要么受到Joyside的影响,向中国年轻人展示了自由,叛逆和暴力,或者是他们受到P.K.14的影响,展现出摇滚乐是如何被中国音乐家所运用,和其他的艺术表现方式一样可以严肃地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以及感受。

P.K.14乐队1997年成立于南京,那一年的12月在那个城市开始了他们的首次舞台演出。1999年的5月,乐队在上海为来自瑞典的The (International) Noise Conspiracy乐队暖场演出,并成为中国众多受到称赞和具有影响力的乐队中的一支。2001年他们在Sub Jam发表了他们的首张专辑,《上楼就往左拐》,这张唱片很快确立了他 们在中国独立音乐场景中的地位。同一年他们搬到了北京——中国的文化、政治以及音乐的中心,在这里他们在摩登天空唱片公司发表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谁谁谁和谁谁谁》,以及随后而来的《白皮书》,那张唱片是2005年在瑞典录制的。

在乐队最初的成员中,只有杨海崧留了下来,他通常被看作是P.K.14对艺术和音乐的审美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年轻的诗人之一,他的歌词,特别是关于中国城市中的叛逆青年的那些歌词,已经成为乐队风格的重要部分并且被他们的听众所称道。 除了主唱杨海崧之外,乐队的其他成员包括吉他手许波、贝司手施旭东,以及鼓手雷坛坛。除了出版诗歌和评论,杨海崧近几年也为一些北京最重要的乐队担任制作人,包括Carsick Cars引人注目的首张专辑,Ourselves Beside Me、八眼间谍、Birdstriking、亲爱的艾洛伊丝、Rustic,以及最近的Skip Skip Ben Ben。施旭东是北京目前最受欢迎的乐队之一怪力乐队的创始成员,而雷坛坛是一位著名的摄影师以及平面设计师,并且他也偶尔参与FM3的表演。

P.K.14已经在中国以及海外进行过大量的演出,他们也曾经和许多著名的乐队分享 过同一个舞台,包括The (International)Noise Conspiracy, These Are Powers, Ex-Models以及TheSoundtrack of Our Lives等等。他们出现在众多的文章,采访以及评论中,他们的名字出现在中国、美国、德国、奥地利、法国、瑞典、挪威和澳大利亚的电视上,以及全世界大量的报纸和杂志里。在2006年的6月,乐队被华语传媒大奖提名为年度最佳乐队和年度最佳摇滚乐队。2006年6月,他们获得“华语传媒大奖”年度最佳乐队和年度最佳摇滚乐队的提名。

2008年6月乐队在兵马司唱片发行了第四张专辑,《城市天气的航行》。由瑞典格莱美音乐奖最佳制作人Henrik Oja和Mats Hammstrom制作,并在纽约由Greb Calbi制作母带。他制作的母带名单中包括Sonic Youth、Television、Talking Heads、Bob Dylan、John Lennon、David Bowie、Blonde Redhead、Patti Smith、Yo La Tengo、The Strokes以及Interpol等等这些摇滚乐中传奇名字。2008年的下半年乐队在 中国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巡演(五十多场演出)来推广这张唱片。同样在2008年, 《TIME》杂志把P.K.14评为亚洲最优秀的5支乐队之一,以及2008年最受期待的乐队之一。

2009年同样也是P.K.14的突破之年,他们进行了首次的美国巡演,其中在纽约和华盛顿的演出门票均被售完。MTV中国把P.K.14选为他们的九月之选。在这一年将要 结束时他们在越南的“Hey Ho, Let’s Go”音乐节上压轴演出。2010年乐队再次来到美国,在西海岸进行巡演,其中包括在SXSW音乐节上的表演。

2012年的10月,P.K.14和他们的制作人欧阳汉客一起,在美国芝加哥的Electrical Audio录制了他们的第五张专辑《1984》,这张唱片的录音师是传奇的Steve Albini。国内最重要的独立唱片公司兵马司唱片将在2013年下半年发行这张唱片,随后乐队将参加俄罗斯海参崴音乐节,以及接下来的中国巡演。

P.K.14第五张录音室专辑

封面设计:王玉平

制作人:Henrik Oja

录音室:Electrical Audio

录音师:Steve Albini

混音师:Henrik Oja

专辑时长:42’40’’

曲目:

  1. 你和我
  2. 冰的世纪
  3. 五月
  4. 手拿鲜花的疯女人
  5. 埃及的雨
  6. 关于忘记的歌
  7. 一个人的战争
  8. 谜一样的未来
  9. 航行者
  10. 1984 一
  11. 1984 二

《1984》是P.K. 14乐队继上张专辑《城市天气的航行》 之后,五年沉淀之新作。专辑名来源于大名鼎鼎的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最后一部小说,同样名为《1984》的反乌托邦政治寓言。乔治·奥威尔的作品大多具有深刻警示意义,其生命力更是随着时间推移而愈来愈强。而P.K.14的音乐同样具有令人吃惊的、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更是同样具有令人警醒和去思考的力量;而作为他们的第五张录音室唱片,《1984》的诞生也是水到渠成——历经时间和种种考验之后,那颗令所有伟大艺术家们都梦寐已久的“最饱满的果实”,终于也属于了他们。虽然他们本可以更早拿到这颗果实,但是现在这个时机似乎更好——日臻完美的成熟度、永远旺盛的生命力、创作上的顶峰。

新专辑2012年10月在芝加哥的Electrical Audio录音棚录制,于瑞典完成全部后期。乐队特地邀请了他们最欣赏的录音师也是美国音乐界的传奇人物Steve Albini①执掌录音,而与乐队合作了前三张专辑的瑞典制作人欧阳汉客(Henrik Oja)则用精良的水准继续操刀这张专辑的整体制作,乐队与制作人长达十年的友谊也使这张专辑的制作更像是一次心领神会的合作。与以往的录音过程不同,乐队专程在此次录音前去了瑞典,与制作人欧阳汉客一起排练了一个星期,他在很多作品中弹奏了副吉他和键琴。精良的制作,深度的思想,趋于完美的结构,欧阳汉客在原始的录音素材和后期的混音所做的极好的平衡使乐队的想法更契合于所要的表达,也使这张专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到达了P.K.14的顶峰。

对于P.K.14来说,《1984》歌词的意境,隐喻的政治表达,从来不是一种信念释放,而是一种直面现实、行在刀尖上的探讨,与其是一种致敬,不如更是一种借用表达。

一首歌到一首歌,一切到一切,每一天生活的经历可以微观地属于个人,也可以宏观地间接“蝴蝶效应”般的影响整个世界,尤其在这样商业化的社会中,没有一个个体是独立于人类和世界之外的,就如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里引用的一句堂恩的诗:“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只有自私的人才会认为自己是唯一的,而不去关注个体和这个世界的其他存在之间的关系。”杨海崧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努力把所看的世界呈现出来,这不是一种影射生活,这是一种诗意直观的描述,这也是《1984》危险的地方,当你感悟到这样的表达,所听所思,都会对这个世界多一层警觉性的思考。

我们不能够确定在这样现实的世界里,个体会如何直面这个世界的真相,但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即便“1984”真的来临,来自于超现实主义之城的“青春公共王国”亦将继续为他们的公民们歌唱。

信息来源:http://www.douban.com/event/19521716/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