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俄罗斯住宅

文/朱俊峰   原文发表于《新晚报》2011年8月15日 第27版

2000年2月20日,《新晚报》头版报道:“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对开发旅游资源成焦点———重新修缮南岗海城街、公司街一带保存尚好、极具欧式色彩建筑……”

2011年4月19日,《新晚报》报道:“2011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再次提到海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在过去11年来,我共收集省市各新闻媒体48条有关俄罗斯风情园改造的报道。

1964年夏,我入住南岗俄罗斯建筑群中———北京街16号(今为海城街45-6号)。该房屋是二屋一厨,附有木地板和三面玻璃窗的大凉亭,居室内有冬暖夏凉坚固的石砌地下室,天棚是由长长的大松木四方楞堆积而成。屋内有一个2米高、1米宽的墙壁炉用做冬季取暖,一次烧四桶煤,可供暖12小时。俄式建筑注重工程质量,一座座平房是两砖半墙,冬暖夏凉,哈铁房产段注重保护老建筑,20年前几乎是2年一小修、3年粉刷屋内,还进行了一次地板大修。院内有一座铁瓦盖的俄式大仓库,四周是顶好的红松木板,外层壁刷黑油漆,多年不腐。半世纪前,我市尚无高楼大厦,每年国庆节江边燃放焰火,我登上房顶便可清楚瞭望。

在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块田园地,30年前我在院中栽植了黄玫瑰、柏树,还高价引进了一株珍贵的枸杞子,现在已是根深叶茂,果实累累。田园地几乎年年丰收,“一尺青”豆角挂满架,海棠果压满枝头,自家吃不了,就送给亲戚邻居尝尝鲜。我刚迁此时,围墙是木板条,家家有门无锁,夜不闭户。“文革”期间,这片俄罗斯风情园被一些单位以解决职工住宅为名见缝插针,一座座红砖房遍地开花。

利用业余时间,我将院内用步道板铺成整洁的地面,并购入了石桌,休闲时,我们在院内下棋、饮茶,孩子们在院内练习乐器。1999年9月20日,我在院中接待《人民日报》记者,以《收藏共和国每一个生日》为题进行采访;2003年9月30日,我又接待了中央电视台记者,以《岁月如歌》为题对我采访报道;2001年9月7日,在我的柏树下接受省电视台《消失的城市森林》为题的采访。2000年,哈尔滨电视台还在我家居室和大院里拍了一部电视剧。

由于子女结婚,另有住处,我将空房变成展览室,展示我多年拍摄的照片和保存的文物。在我精心维护下,大院办成了花园式庭院,10年前被南岗区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楼院”荣誉称号。上世纪80年代,老伴儿刘铁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女儿在黑大英语系研究生毕业了,他们在大院里办起了“侨伊英语学校”。从这简陋的教室里走出一批批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有的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里任教,有的出国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深造,我的外孙王维志就是从这个小院走出,迈入美国联邦政府工作的一个花园社区的男孩。

47个年头过去了。刚刚迁来时,室内没有下水管道,我挖了渗水井,冬季采暖也由烧“别拉搭”(俄式炉子)到土暖气,后来在铁路房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改成今日的“洋”暖气……

不久我将迁出此地,我爱我的俄罗斯小屋,衷心祝福这里的明天会更好!

(图为作者在俄罗斯住宅前的留影。)

[《中国展览》·退休总编]

朱俊峰

编审、高级记者,原中国展览馆协会副秘书长兼《中国展览》杂志总编辑,哈尔滨著名文史资料收藏家,黑龙江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相关推荐

松花江街逸事

松花江街,是一条以哈尔滨的母亲河“松花江”命名的街道。它是哈尔滨建城初期就规划形成的街道,始于上世纪初。它是以哈 …

1 条评论

  1. 一直以来都对俄罗斯有着不一样憧憬,学过俄语,很遗憾没有机会在工作中得到运用,很喜欢您的俄罗斯小屋,真的想看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