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停刊的《午报》也于同年7月27日复刊,这张《午报》残片是其复刊后的第76号。当时哈尔滨饮食业正处在光复后的复苏期,很多伪满后期停业的饭店先后复业,一些中、小饭店也纷纷开张。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报纸上的饭店广告也明显增多。
这张1946年10月21日出版的《午报》残片,只余第三版、第四版残页,其中第三版中刊登有“国际饭店”、“兴兴牛羊肉馆”、“北京羊肉馆”三家饭店广告,第四版刊登有“华丰楼”一家饭店广告。
中央大街上的著名舞场——“国际饭店”
国际饭店,并非现在南岗博物馆广场的“国际饭店”,此店位于道里中央大街3号,据1946年《哈尔滨西餐舞场同业公会命薄》显示,其经理为鲍鼎臣,资本金50000000元东北币。该店开业时间不详,但《午报》广告显示,其于1946年9月5日复业。中央大街3号的“国际饭店”是当时哈尔滨的高档饭店兼舞厅,“特请中外厨师专做中西大菜,包办中西酒席、喜寿宴会清雅,特备应时小酌,并请美女数十,舞厅宽阔维新,音乐幽雅动听”。
以“牛肉鸡汤蒸饺和清炖牛肉”出名的“兴兴牛羊肉馆”
兴兴牛羊肉馆,也称“兴兴馆”,地址在道里新城大街131号与七道街拐角处,经理孙明三(1909—?),1946年登记资本金为1800000元东北币,人员9人。其开业时间不确定,1946年《哈尔滨市饭店同业公会会员名簿》记载为1945年,“1947全市饮食服务网点明细表”中为1946年,美食地图认为两时间均不准确,这两份资料中很多饭店登记的开业时间为1945至1947年间,其中有的是复业时间,另外就是以哈尔滨光复和哈尔滨解放为年限,有历史变迁原因,也反映了私营店主在时代更迭的心态。《午报》广告显示,兴兴牛羊肉馆“由北京特请厨师,专作牛羊肉,烹炒溜炸,随时便酌”,饭店的特色是“牛肉鸡汤蒸饺和清炖牛肉”。
道外老资格的羊肉馆——“北京羊肉馆”
老报人陈纪滢先生在其《记荣屋》一文中曾提到,1946年年初,国民政府委任的哈尔滨市长杨绰庵曾到道外一家羊肉馆去吃过。“杨市长一向不拘小节,在此以前,我与他吃过两次小馆了。一次去道外,他非要去吃一个羊肉馆不可”,虽没有提到店名,但景阳街上的“北京羊肉馆”是当时道外最有名的羊肉馆,杨绰庵很可能就去的是此店。
北京羊肉馆,也称“北京馆”,是道外著名的回民饭店,地址在道外景阳街162号,创始人陆宏达,五十年代店主为陆宏达之子陆振甫。1947年时,其登记资本金为1102000元东北币,人员7人,门牌变更为景阳街71号。北京羊肉馆的开业于1933年前,“1947全市饮食服务网点明细表”中登记为1936年,但1933年《大哈尔滨案内(指南)》中已有“北京馆”广告,当时门牌为景阳街163号。1933年《最新哈尔滨市街地图》还标注有“北京馆”详细位置,其位于景阳街路西,北侧为“东亮齿科医院”,南侧为“太和宾旅馆”,对面是“广珍粤菜馆”和“孔氏医院”。北京羊肉馆主要经营清真溜炒,此《午报》广告为其“涮羊肉上市”广告,当时正值十月金秋,正是吃涮羊肉的时令。北京羊肉馆于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文革时改名为“解放饭店”,七十年代后期改名为“清香村”,八十年代改名为“北方羊肉馆”,九十年代初停业。
“十楼一号”中的山东帮名店——“华丰楼”
华丰楼,哈尔滨历史上的大饭店“十楼一号”之一,开业于1933年,地址在道里水道街3号,所在是水道街北侧路西与十一道街交口处的一栋楼房,现麦凯乐位置。1946年时任经理为孙笑言(1916—?),登记资本金8000000元东北币,有人员20人。
华丰楼作为大饭店,一度名师荟萃。哈尔滨名厨刘祯祥、曲统祥、于春溥等人都在华丰楼上过灶。于春溥离开福泰楼后,于1946年至1947年间在华丰楼上灶。奉派四大名厨之一的曲统祥,在松江饭店停业后,于1948-1950年其间在华丰楼上灶。
华丰楼也是哈尔滨较早经营川菜的大饭店。1942年,华丰楼请来一位川菜名厨张师傅,专门主理川菜。刘祯祥为此来到华丰楼上灶,同时留意观察,虚心求教,向张师傅习得川菜。华丰楼还有一位墩上师傅叫侯进绍也很有名,1950年后到马迭尔。
华丰楼在1950年左右停业,原址成为市政府大食堂。
1946年10月21日《午报》残片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