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岁首,免不了回忆过去,对未来有所企盼;步入老年,往往时常怀旧,随时可以生发出一些感慨……
每当我在电脑前坐久了,就在书房的窗前远眺。此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飞跨松花江、贯通哈尔滨两岸城区、刚刚通车两个多月松浦大桥。于是,一番感想油然而生。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因为松浦大桥的雄伟——全长4027米、主塔高160米和双向8车道,而是在这壮观的大桥下,曾经有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国有企业——哈尔滨毛织厂。
我是2003年退休的高级教师,原来是区教育局教科所的研究员。我之所以一看到大桥就会想到曾经有过的那座大工厂,因为我曾经在那里从事教育工作,那里有子弟小学、职工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职工大学;也是在那里,实现了我的文学梦,开始了业余文学创作,并在1981年成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那段经历,为我所从事的教育研究、写作教学和文学创作留下了丰厚的阅历和生活积累。
哈尔滨毛织厂的前身是“裕庆德毛织厂”,是旅俄侨商张道友归国后,与张用廷、吕熙斋等人集资,从德国购入设备,于1922年创建的。1924年投产,以东北羊毛为原料,生产出“太少狮”牌毛毯,开创了中国人可以自己生产纯毛提花毯的历史,不仅打破了日本、波兰毛纺织品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而且在1926年开始出口日本和朝鲜,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风采。
经历了民族工业、日伪统治、解放战争和新中国诞生后的建设,哈尔滨毛织厂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原毛加工和粗梳、精梳纺织染全套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型国有企业,是哈尔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全市的利税大户。1981年生产的、1992年升级为防蛀型的“卧虎”毛毯,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转型,国企首当其冲。
进入90年代,限产——减员——停产——卖设备——扒办公楼——改建为鞋城和旧物市场——要建松浦大桥。
2007年5 月,各种大型铲车、推土机、翻斗车开进来了,整个厂区和家属区弥漫着粉尘和轰鸣声,一栋栋厂房倒了,一幢幢家属楼平了,一切文教、娱乐、卫生、福利设施拆除了……
占地160万平方米、具有85年历史的哈尔滨毛织厂,从此在哈尔滨市版图上消失了。
两米多高的建筑围墙内,一座座塔吊挺立,各种建筑机械昼夜运转,灌注着引桥桥墩。然而,在原厂区的西侧,一截粗梳纺纱车间的残墙,依然还挺立着,这仿佛是历史与现实的对望,也好像送走最后一抹晚霞的卫士的回眸一瞥……
你看那截残墙,上面还有一排窗子,远望去,像一双双顾盼的眼睛,也像一张张想要诉说的嘴……还要看什么?还想说什么?此时无声胜有声——“最后的留恋!”
最后的留恋,凡是在哈尔滨毛织厂工作过的人,都有这份情感。
——在上个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盛顿签订“九国公约”,提出“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他们虎视眈眈,垂涎于中国市场。我们的毛纺织工人,打破了洋毛毯、洋毛料充斥中国市场的局面,向世界展示出我们民族工业的力量。
——日伪统治时期,工厂被改名为“康德毛织厂”。我们的工人不为侵华战争服务,以“磨洋工”、拆毁机器等手段阻挠生产,加之哈尔滨发大水和莫名其妙的一场大火,使工厂不能按计划生产。
——为了支援解放战争,工厂迁到克山县,在北门外军马场的几栋平房里坚持生产,保证了军需品的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工厂改名为“东北毛织厂”,后来定名为“哈尔滨毛织厂”。从只能生产毛毯、毛呢两大类产品,发展成为具有原毛加工、粗梳、精梳毛纺织染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型国企,凝聚了几代毛纺织工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令人引以为荣。
——进入90年代中期,实行改革,限产、减员,我们的职工在心里说“咱们是国企职工,为国家分担吧”,依依不舍地离开自己的岗位,体验到了失业的失落和无奈。
——那些先后陪伴了毛织工人半辈子、一辈子,不同年代、不同国别的纺织设备,先是被封存了,后来是拆除了,最后被当废铁卖了……我们的老工人哭了!
——无论是在人才市场或劳动力招工处,国企职工的学历竞争不过大学毕业生,体力不如农民工。有的劳模、技术操作能手在大市场里抡起大扫帚当上了清扫工,难掩心中的苦涩。有的中年技术工人或干部,上有年迈父母、下有上大学的孩子,无可奈何地蹬上了三轮车,躲着熟人找活儿干。
——那些从纺织、机械、电力、土建、医疗等院校毕业的专业人员,也只好放弃了情有独钟的专业,对于如此结局和境遇,出乎意料……
我们的国企职工,顾大局,识整体,以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贡献于改革。这应该得到理解、尊重和关心。
尽管一个工厂消失了,但在几代人、无数个家庭中,人们还轻易不能淡忘地保留着对那段生活的记忆,那种职业习惯、那些企业文化和传统精神,还在影响着后人。
在我剪接这些记忆片段的同时,也顺手翻检自己曾经和那段岁月相关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一首诗歌——《工厂会议室》,可视为那段岁月、那种生活的剪影。
在那个工厂,除了俱乐部和各车间的会议室外,在办公楼里还有三个会议室。其中一楼的会议室是最豪华的,是接待外宾、上级领导和召开厂级党政办公会议的地方。那里,是职工瞩目的地方,是绘就企业发展蓝图的地方……
那间会议室的位置,正在北环路北侧、松浦大桥南岸引桥的桥下。我曾经无数次的出入那间会议室。这首诗,是1989年8月7日发表在《中国纺织报》上的,现摘录在下面,作为对那段历史回顾的一个片段——
工 厂 会 议 室
门开、灯亮,烟气、茶香
多彩的生活在这里酝酿
分分秒秒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
会议室啊,九千职工拥有的胸膛
俄式地毯留下岁月的皱纹
玻璃茶几上写下企业腾飞的篇章
时代的主旋律是这里的最强音
会议室啊,不灭的灯火来自太阳
蓝图的每一笔都要深思熟虑
总体方案的每一节都曾冥思苦想
时代发展的浪潮拍打着门扇
会议室啊,你是中国模式的殿堂
春风、秋雨,烈日、冰霜
话不投机时仍显出胸怀坦荡
一拍即合者更忌弊端生长
会议室啊,每一方寸都铿锵作响
行程上有绿柳鲜花,也有屏障
怯懦者在这里增长争斗的锋芒
荣耀者把目标投向更远的远方
会议室啊,你是更新观念的课堂
朝霞染红不曾合眼的落地窗
飘逸墨香的新程序跃然纸上
金梭银线织就彩云万朵
会议室啊,你统领着奔向未来的工厂
2010年10月13日,松浦大桥正式通车,我和欣喜的人们一样,徜徉在宽阔、壮观的大桥上,时而眺望,时而拍照。而我还是要扶栏俯视,搜寻着桥下的每一处留有记忆的旧址……那截挺立的残墙不在了,原来托儿所院子里那棵树还在,脚底下就是原来的办公楼,家属101大院处要建地下停车场……
大桥,从远处延伸到脚下;历史,必然从现实走向到未来;回忆,在沉淀中留下珍惜……
(2011-1-5)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