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在多吱的博客,感谢作者多吱的分享。
“一座没有钟声的城市,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
——阿成
阿成的小说中常常出现雄伟的教堂和回荡着的钟声:“仰了头,朝北望过白桦林,是尼古拉东正大教堂。一早一晚,降下天堂的钟声……”(《马兹阔夫生平》)“这时,索菲亚教堂钟楼上的大大小小的钟,撞响了,丁丁冬冬,高高低低,嗡嗡脆脆,漂漂亮亮,响成一串。一群灰色的鸽子冲出钟楼,天上溢出的一片鸽铃也动听。”(《人间俗话卖针的》)
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被阿成称之为“流亡者的城市”的哈尔滨是名副其实的教堂之城。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五、六十座教堂屹立在这座从没有过城墙的城市,这些来自于一个世纪以前外国探险家们设计建造的教堂,曾是各种肤色移民或流亡者们的精神家园,如今却是留给这座城市的一笔丰厚的建筑财富。
圣•索非亚大教堂是那种你一眼望过去心就会为之一颤的美丽。拜占庭风格的建筑、洋葱头穹顶的造型、教堂内华丽的壁画、抑扬顿挫的钟声,无一不显示出一种神圣的气息。据说“圣•索非亚”意为“神的智慧”,它承载的是东正教徒永恒的梦想。百年来,这座巍峨壮美的大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也见证了这个城市所有的兴衰起落。
如今这座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已经成为哈尔滨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内部有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展现哈尔滨百年历史,带你步入百年老街、老屋,体味城市的历史文脉,风土人情和各式特色建筑的旧日风景。
基督教三大派别分别是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东正教传入中国,是1727年(清雍正五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以后的事。中国在那一年开放了恰克图这个边城与帝俄通商,帝俄的东正教教土便开始进入中国的东北边区传教。1903年,以哈尔滨为起点的中东铁路通车,哈尔滨成为中国东北的重镇,也成了东正教教士传教的中心。
位于哈尔滨东大直街的圣母守护教堂(圣母帡幪教堂)也是一座东正教堂。始建于1922年,由著名俄国建筑师吉达诺夫设计,现在还保存有1899年在莫斯科浇铸的重达 2600 公斤大钟。建筑呈拜占廷式建筑风格,4个六面体小塔上的4个小穹隆烘托着中间耸起的巨大的穹顶,大穹顶鼓座有12洞花窗,入口处上方的钟楼又起一处小穹顶,错落有致,凝重庄严。
现在这座教堂虽然保存下来,但听周围的居民说几乎不曾见它开放过。由于东大直街正在修地铁,周围都是围闭的工地,无法从正面拍到她美丽的全貌。
圣母守护教堂的对面是耶稣圣心主教座堂。这座哥特式建筑,原为南岗圣斯坦尼斯拉夫教堂(波兰天主堂),是一座波兰侨民建造的天主教堂。20世纪初,参与建筑中东铁路的波兰侨民有3000余人,大部分都是天主教徒。1906年,波兰教徒集资在哈尔滨南岗东大直街建造斯坦尼斯拉夫天主堂。
如今这座耶稣圣心主教座堂是2004年重建的,拥有51.6米高的塔尖,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
在东大直街还有一座基督教堂,尼埃拉依教堂。这是一座带有北欧风格的哥特式砖木结构的教堂。1914年由德国人倡议、中东铁路局和民间捐助建成。建筑师弗奥罗布设计、当时仅供德国侨民和各国领事馆的教徒使用。解放后辟为基督教堂,沿用至今。
北欧的哥特建筑风格不讲究立面上的水平划分,注重垂直划分,因此更密更突出,拱的样式非常简朴。这座教堂规模小巧合理,在外形上朴实无华,外壁极少雕饰物。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圣母无染原罪天主教堂)是一座精美的历史遗存,它的存在使革新街和果戈里大街交界的这块地方笼罩在一种神秘、美丽和庄严的气氛中,成为闹市里一个清静去处。
这是一座俄罗斯巴洛克式教堂建筑的经典之作。建于1912年,由俄国建筑师斯米尔诺夫•托夫塔诺夫斯基设计。教堂内有圣画家萨得罗基尼的圣画和圣母像。
原来这也是一座东正教堂,1980年转给天主教会,现名为圣母无染原罪教堂。至今,这里依然有许多俄国人旧地重游,络绎不绝地来此参观。
一百年前,两万多犹太人涌进了哈尔滨,在这块土地上建起了两座犹太会堂。对一个流离失所的民族来说,能够有一个强大的向心力,能够黏结成一个顽强的整体,宗教是最强力的黏结剂,教堂无疑是犹太人心中的望乡,精神的家园。
哈尔滨的两所犹太会堂,按照时间区分,分别名之为老犹太教堂和新犹太教堂。
老会堂位于现在的通江街上,当初被称为犹太总会堂。建于1907年,1909年1月落成。设计师是Н•А•卡兹-吉列。然而好景不长,1931年6月,这座会堂毁于大火。我们可以想见,两万犹太人痛不欲生的情景。很快,犹太人成立了总会堂修复委员会,重新修建了老会堂,并于当年年底竣工。这座老建筑保存得很好,展示了鲜明的犹太建筑风格,饰以圆拱和尖拱的门窗,别具一格,屋顶设有很大的穹顶,擎起大卫之盾六角圣星,建筑十分精美。
上世纪30年代,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哈尔滨犹太锡安主义组织和《犹太生活》编辑部曾在这里办公。
如今这座早已失去教堂功能的建筑是哈尔滨最有特色的青年旅馆,并以设计师的名字命名为“卡兹国际青年旅舍”。
阿成对犹太文化情有独钟,写了厚厚的一本关于犹太人在哈尔滨的随笔。谈到犹太会堂,阿成写到:
“哈尔滨的通江街可以说是一条犹太街,曾经是犹太人聚居的地方。这条街上令人瞩目的犹太新教堂是1918年建造的,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一座犹太教堂。这座教堂建得气势宏伟,敦厚庄严,是犹太建筑当中杰出的建筑艺术品。犹太教堂的厚重与结实几乎成了犹太建筑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凸现,似乎在表明着一种矢志不渝的坚强信念。
当犹太人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这座犹太会堂也停止了宗教活动。当然,还有个别犹太人滞留在这里,每到做礼拜的日子,他们照例来到这座会堂——可这座会堂已经改成俱乐部了。他们便站在会堂的外面,虔诚地默念着什么。犹太人对‘墙’有着特别丰厚的感情,也特别敏感。他们眼里的墙不仅仅是家园的象征,同时也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段永不忘怀的亲情,一个远大的目标。”(《远东背影——哈尔滨老公馆》)
阿成笔下的新教堂实际上位于经纬街,离通江街的老教堂不远。1918年9月21日破土,1921年完工。
通江街108号的鞑靼寺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建筑。挺拔高耸的宣礼塔以及两侧对衬圆顶、尖券拱形高窗,表现了伊斯兰教建筑的特征,洋溢了庄严肃穆、宁谧浑重的宗教气氛。
这座始建于1923年土耳其清真寺,建筑师为尤•彼•日丹诺夫。土耳其清真寺这一称谓的由来,是因最初教徒主要是土耳其人和采自俄国的依特尔人。这些伊斯兰教徒有着弯曲的黑发,被俄国称为鞑靼人,所以也把这座清真寺称为鞑靼教堂。
在哈尔滨道外南十三道街与靖宇大街交叉口处,高高矗立着一座古雅浑厚、造型独特的宏伟建筑,它就是闻名遐迩的道外清真寺。
道外清真寺原为哈尔滨清真东寺,始建于 1897年,1935年在众多伊斯兰教徒的倡议和捐助下,扩建为426平方米的阿拉伯式礼拜堂,是阿拉伯式教堂建筑的经典之作。2003年再次扩建,成为东北最大的伊斯兰清真寺,也是全国1500座清真寺中唯一的一座阿拉伯式建筑。它的主殿高13米,可容纳五六百人。后窑殿有21.75米高的尖塔(俗称望月楼),每逢斋月和开斋节前夕,信徒可以从旋转式阶梯攀登上去仰望新月。
短短的三天,我在这座城市匆匆穿行,用镜头记录着这些见证着哈尔滨历史的老教堂。虽然早已听不到阿成在书中描绘的那回荡在城市上空叮叮咚咚、高高低低、起伏蔓延的钟声,但那道由圆穹顶、帐篷顶、尖塔楼组成的城市天际线,还在重温着那场历史盛宴;那些保留下来的老教堂,那些饱含着信仰的伟大力量,那些独具匠心的建筑艺术,正因为有了这些,今天的哈尔滨才更有特色,无愧于教堂之城的称号。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