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老郭家馆
听老人说,解放前哈尔滨回民饭店有“四大家”之说。具体是哪四家,说法不尽相同,但“老郭家馆”肯定是“四大家”之一。
旧时饭店名字前能加个“老”字,可不一般,那是一种认可和荣誉,不是谁想加就加得上的,不仅要资格老还得名望高。哈尔滨回民饭店中只有佟玉新创办的“仁义馆”和郭绍先创办的“郭家馆”被称为“老仁义馆”和“老郭家馆”。
“老仁义馆”公私合营后保留了老字号,“老郭家馆”却与“华兴号”等几家回民饭店合并组建“道外回民饭店”而失去了老字号。时代变迁中,这家创于1927年的老字号就这样淡出人们的视线。
郭大林在德胜街老郭家馆 手中照片为郭绍先一家合影
美食地图寻访到“老郭家馆”的后人郭大林老先生,郭师傅虽已75岁,但身体硬朗,他经常骑着自行车上街,斋月时还到清真寺做斋饭。他不仅介绍了他所知的“老郭家馆”历史,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老饭馆的信息和线索。
郭大林论辈分是老郭家馆创始人郭绍先的侄孙,他的爷爷和郭绍先是亲兄弟,他是目前郭绍先直系亲属中唯一一个一直在从事餐饮的人。自1953年到老郭家馆学徒,到1956年公私合营进入道外服务局下属的回民饭店工作,再到1983年重新打出“老郭家馆”,最后到2003年德胜街再开“老郭家馆”,郭大林近六十年的饭店经历,不仅是“老郭家馆”的见证人,还见证了从五十年代至今哈尔滨回民饭店历史的变迁。
老郭家馆创始人郭绍先
老字号中的老字辈
老郭家馆创始于1927年,位于正阳十一道街,是哈尔滨历史上资格最老的回民饭店之一,也是解放前哈埠回民饭店四大家之一。
道外是哈尔滨回民的聚居地,哈尔滨开埠之初,从关里来哈的回民就落户在此,以山东、河北回民居多,不是同族亲朋就是乡邻,所事者也以饮食业、肉铺业为最。“四大家”就是对当时四个创店时间早、经营时间长的回民世家的称谓,这四家无论是在辈分和声望都非常之高,是哈尔滨回民饭店的老字号、老字辈。
老郭家馆除了在老道外和回民中享有声誉外,解放前关于饮食业的资料中也多有其记载,是哈尔滨蓝幌饭店的代表。1933年《大哈尔滨案内(指南)》记载,郭家馆经营各种料理、包办酒席,地址在道外正阳十二道街11号;1934年《哈尔滨特别市道外商号名簿》记载,郭家馆为十等一级,除了正阳十一道街老店外,还在桃花巷路北有一处分店;1937年《哈尔滨特别市道外商工名录》记载,郭家馆恩记位于正阳十一道街8号,店主郭绍先,有人员七人。1933年出版的哈尔滨老地图中,还明确标注了老郭家馆的位置,在正阳街十一和十二道街之间,左侧是庆记书局,右侧是基督教会浸食会,同街段上还有新发包铺和新海轩饭馆,对面是松天医院、滨兴盛杂货店、东升利电料行、万昌隆工厂。
老郭家馆创始人郭绍先(?—1984),山东莘县张鲁集人,兄弟六人,排行老六,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闯关东”来到哈尔滨,据说先是走街串巷提着篮子卖包子,后来积攒了一定资金,在正阳十一道街开设郭家馆,因其开设时间早,在道外回民圈内声望高,故人称老郭家馆。哈尔滨另一家老字号回民馆“镇兴馆”的创始人杨增善就是在1925年随回老家探亲的郭绍先来哈尔滨的。
据老郭家馆后人、现年75岁的郭大林回忆,公私合营前老郭家馆还保持着解放前的原貌。招牌为黑底白字,店面为长方形,面积有近百平米,放置12张大方桌,桌面四边是木头框,中间铺着白瓷砖,菜单为一张红纸,手写了菜名贴在墙上。经营的溜炒菜品种很多,吃什么做什么。郭大林随口说出了几个菜名。有扒肉条、溜肚领、溜明镜、焦烧肉条、锅包肉等。主食讲究应季,夏天是锅烙、水煎包,冬天是馅饼、烧麦、蒸饺。馅饼是牛肉馅的,直径有10厘米左右,面皮很薄可以看到馅。
老郭家馆名师荟萃,灶上堂前的各个经验丰富。厨师马炳生、面案金广利、杂工马学文是老郭家馆的老员工,一直跟随着郭绍先到公私合营。马炳生厨艺精湛,是老郭家馆的元老。1959年后,老郭家馆被合并到道外回民饭店,马炳生也转到道外回民饭店当厨师。公私合营初期,名响堂马彦章、李发振、张金柯也在老郭家馆工作过,服务员还有年轻一辈的张云武、郭大林等人。香庆饭店的第一任经理李树梧,1934年来哈就是投奔的老乡郭绍先,在老郭家馆学徒。
1956年,老郭家馆变为公私合营饭店,与冀南村、华兴号、戴家馆、三合成等私营回民饭店一起被划归到道外饮食业第三中心店名下。
1959年,调整饮食网点,老郭家馆等饭店的字号被取消,合并重组成“道外回民饭店”,店址即是老郭家馆和华兴号原址所在。人员也被分配其他饭店,老掌柜郭绍先被分到景阳街上的向阳饭店(原吴记仁义馆)做面案,一直在此工作到退休,1984年去世。郭绍先老先生有两子健在,寻访后,相信会有更多关于老郭家馆的史实披露。
老字号有传人
1983年,郭绍先后人郭大林在道外南八道街重开“老郭家馆”,也是改革开放后哈尔滨第一批私营饭店。郭绍先有三子,但都没有子承父业,后人中只有郭大林一直从事饮食业。
郭大林,生于1937年,山东莘县张鲁集人。1953年,16岁就和老乡结伴来哈投奔六叔爷郭绍先,开始在老郭家馆打杂,并向同在老郭家馆的张云武学习“响堂”,公私合营后还曾师从名“响堂”洪万才。
1956年,郭大林从老郭家馆到靖宇十三道街上的蔡家馆,在此参加公私合营。合营后,郭大林被分配到兴业街“义发馆”当公方主任,私方主任为满树和,厨师叫王喜山。1958年后,先后在戴家馆、向阳饭店、道外回民饭店、冀南村、女英饭店、赤丰饭店、仁义馆等国营道外多个回民饭店工作。郭大林在向阳饭店时与梁家饺子馆的创始人梁文广是同事,此后两人成为要好的朋友。
1982年,郭大林停薪留职,与妻子蔡银景在道外区新马路2号开办胜启饭店,胜启为两个儿子的名字,大儿子郭英胜、二儿子郭英启。蔡银景是郭大林同乡,现年72岁,1957年来哈,先后在女英饭店、镇兴馆、永发合等店工作过。胜启饭店主要经营溜炒菜,主食为烧麦。
1983年,胜启饭店搬到南八道街,郭大林夫妇将店名改为“老郭家馆”,这也是老郭家馆字号消失20多年后,由其后人重新恢复起来。
1985年,老郭家馆搬到北五道街22号,主要经营牛羊肉溜炒菜,主食为馅饼、烧麦。
1995年,老郭家馆因动迁停业,直到2003年,郭大林在德胜街又开老郭家馆,当时左侧为马家馆,右侧为口口香,都是回民馆。马家馆关闭后,老郭家馆又把其店面租了下来,扩大了面积。现在,老郭家馆为郭大林的亲戚经营。
因为有郭大林,“老郭家馆”的老字号在改革开放后重现哈尔滨。虽然它一直以民间小馆的形式存在,无法与三、四十年代鼎盛时的“老郭家馆”相比,但总算是还有一脉传承,没有彻底消失,为我们城市保留了一个可以追寻的到的老字号。
1933年《大哈尔滨案内(指南)》老郭家馆
1933年哈尔滨老地图上的老郭家馆
六十年代富锦头道街镇兴馆店内 站立服务员左为张兴武右为郭大林
1959年10月7日摄于向阳饭店 前梁文广、郭大林 后孙振甫
郭大林 摄于1954年大章照相馆
郭大林 蔡银景合影 1957年5月摄于冀南村
郭大林一家 摄于1964年
郭大林三寸照 1968年
北五道街老郭家馆二楼,左为郭大林夫妇,戴眼镜者为郭绍先儿子郭银滨
北五道街22号老郭家馆
郭大林老伴蔡银景
2008年郭大林与梁文广
2009年郭大林参加香坊清真寺斋月活动
2009年,郭大林在香坊清真寺做斋饭
2009年德胜街老郭家馆
2011年德胜街老郭家馆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