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6月6日,一艘名叫“神圣应诺肯齐”的俄籍货船,抵达松花江哈尔滨江段,船上装载着生活和办公用品。卸船地点今天松花江岸边的“小九站” 这就是今天道里区的起源。同年6月9日,“东清铁路”工程局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自海参崴抵达哈尔滨,开始正式办公。
当年为了从码头向香坊供应筑路器材,东清铁路建设局,在埠头和香坊间铺设了第一段铁轨,并修建了一个火车站。1898年10月,松花江畔拉响了第一声汽笛,随着第一辆蒸汽机开进哈尔滨,移民像潮水一样涌向了这个小渔村。第一批到来的移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俄国技术人员和他们的家属,这些人住在铁路局专门修建的公寓里。另一类就是给铁路打工的中国人,他们是来自关内和邻省的劳工,集居在沿江一带。他们住在临时搭设的帐篷里,劳工越来越多,铁路建设局,把靠近码头的荒地划给劳工筑屋安家,原来此处是古河道,地势低洼且又荒芜。为向秦家岗(南岗)和香坊运送筑路物资,人们在泥泞的草甸上铺压出一条土道经现在的经纬街直通秦家岗,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由于街两侧居住的是大批中国劳工,到1900年,俄国人便称这里为“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于是形成了哈尔滨最早的街道中国大街。
起初中国大街是一派中国乡镇风情,到了1902年外国商人纷纷用租地和买地手段在两边大兴土木,中国大街不再是中国工人的立足之地,它很快变成了一条洋味十足的商业大街。此后,俄国将此地称为埠头源于俄语“布里斯坦”,中文译意是有码头的城镇。20世纪初,由于受日俄战争的刺激和东清铁路的开通,中国大街又是地处沙俄殖民地域之中,周围是青一色的俄国人居住街道,有高加索街、俄国街、面包街、沙曼街、炮队街、哥萨克大街、警察街等。所以在这条街上,俄国人的铺子也就多了起来,牌匾多用俄文,他们经营着杂货、毛皮、香水、洋货及修理钟表等。由于人口的聚增,商业的发达,中国大街的交通环境也在不断地改善,开始是在街两侧挖阳沟、铺木板、架木桥、垫沙石等,尽管如此,晴天也是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给车辆和行人带来诸多不便。
1924年5月,由苏联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中央大街铺上了方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如俄式的小面包。当时一块方石价值一个银元,特别那些载着洋人的高头纯种大洋马车,马蹄敲击在熠熠发光的方石路上,发出“咯哒!咯哒!”的声响,震得路两侧参差耸立的欧式建筑发出嗡嗡的回音,方石的铺设使得中央大街顿时显得华贵起来。1925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并沿用至今。
十月份从黑龙江返湖北,转眼北方下大雪了,过一阵子又该返回去了!
好地方啊!
有如此热爱哈尔滨的人写了这么多哈尔滨的故事,给哈尔滨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记忆,为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