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正式提出申办2018年冬奥会

今天早晨从学校返回家中的时候,向车站一旁的报摊上撇了一眼,一则头条消息立即令我颇感意外:哈尔滨正式提出申请举办2018年冬奥会。与此同时,长春也表达出了相同的意向。虽然在年初的大冬会上,国际大体联的主席基里安先生多次表示,希望未来看到在哈尔滨举办的冬奥会;虽然省长声称申奥“势在必得”;虽然中国已经通过北京奥运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但之前的一切迹象都在暗示,市政府的目标是2022年冬奥会,而我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样认为,所以今天得知的这则消息,着实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哈尔滨的奥运梦想

在网上流传着一篇名为“中国十大失意城市”,哈尔滨继古都西安之后,“荣登”榜眼。实际上城市之间缺乏量化的可比性,但无论从国际化程度、经济指标、影响力等各个方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进展缓慢,确是不争的事实。或许正是因此,哈尔滨的各届政府,都千方百计,试图解决发展的问题。然而,事情往往并不能如人所愿,1997年我就曾听到一则“五年之后赶超大连”的口号,结果呢,口号终究是口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实际运用,却很难保证足够的冷静。

北京申奥的成功,给哈尔滨一个重大的启示。人们翻遍理念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履历,突然发现,中国的第二次奥运会离北国冰城是这样的接近,乃至于好像伸伸手就能得到一样。2002年,北京奥运申办成功的喜悦尚未从首都人民的眉梢抹去,哈尔滨就已经开始筹备申办2010年冬奥会了。这显然是一个急躁的决定。第一,国际奥组委从未将夏、冬两届奥运会连续在同一个国家举办的先例;第二,当时国际对北京的能力尚且存在争议;第三,哈尔滨正在筹办号称小奥运的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一边筹办一边申办,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可以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所以当时我很悲观,在没准备好之前就做动作,一方面显露出不成熟,另一方面,容易给人以“习惯性失败”的印象,对未来的努力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不出所料,2010年冬奥会的争夺,奥组委最终没能给哈尔滨机会,草草收场。还好在后来的2009年大冬会的组织、筹备方面,得到了国际方面的一致认可,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一届大冬会”。这次中国首次举办的世界性冬季综合赛事,促进了世界对哈尔滨的了解,也反过来促进哈尔滨认清了自己的实力。“什么时候能举办冬奥会”又一次迫不及待地被人们经常性地作为议题,拿来推敲。

为大冬会准备的地铁,由于资金政策的原因没能如期完工,加之目前正是城市大范围装修的工期,整个城市似乎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大工地现场。如何向奥组委的评委展现市容呢?或许政府准备在10月份报名截止前搞定一切吧,这不是没有可能。

哈尔滨举办冬奥会的可行性

1、地理因素。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不同,对城市规模的要求并不很高,比如2006年的都灵以及2014年的索契,都不算是大城市。相对而言,气候因素、冬季运动的发达程度则更为关键。考虑到安全与气候因素,有机会举办冬奥会的,在中国也就只剩下黑龙江和吉林两个省份了。而作为省会城市,哈尔滨和长春无疑将会代表各自省份进行竞争。有趣的是,哈尔滨和长春地理位置相当接近,同学坐火车去长春,也只需要20元钱,2个小时左右就到达。单凭普快列车就已经形成了一日生活圈,更何况如果二者其一获取举办权,在两座城市之间建设城际高铁呢——对,就像北京和天津那样。

2、冬季体育项目的发达程度。2008年北京奥运结束后,网上有个关于以省份为单位的金牌榜,黑龙江的排名非常靠后,比老大哥辽宁差得很远。但要是提起冬季项目来,说黑龙江一省撑起中国队半边天,则一点也不过分。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球、冰壶、花样滑冰、U型槽……凡是有实力的项目,悉数是龙江的强项。这值得骄傲,但也很尴尬。拿冰球举例,中国女子冰球国家队=黑龙江省冰球队=哈尔滨市冰球队=哈尔滨体育学院校队=世界前八名的队伍,我想普天之下再也没有更加令人心酸的等式了吧?

3、城市规模与基础建设。东北地区有四座副省级大城市,分别是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其中沈阳的工业最发达,大连最富有,长春最美丽,哈尔滨则人最多、规模最大。自从2005年以来,先后将呼兰、阿城撤县变区,使得城区面积成倍增长,城市历史也由一百年猛增至两千多年。老建筑要装修,新建筑要快建,甚至从去年开始,黑龙江进入路桥工程基础建设的“三年大决战”。市长说,应当在城市各个角落都能见到松花江,那才是好的规划;我说,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施工工地,简直是传奇。奥运期间,网易的记者团队曾慨叹北方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魄力。哈尔滨也有这样的愿望,就等着用奥运题材,拉动内需了。

4、场馆等比赛设施。冬季项目,主要分两个大的领域:冰上运动和雪上运动。冰上运动一直是哈尔滨的强项,大冬会之后则更是全部达到了奥运标准。雪上运动,中国一向比较弱,这与滑雪是个“贵族运动”有关。一名滑雪运动员,一身的装备大概在20万人民币左右,普通人是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参赛/训练费用的。幸亏有大冬会,在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场新建了完备的雪上项目比赛、训练基地。很多中国的运动员直言,有些项目在此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5、大型赛事承办经验。上世纪九十年代,哈尔滨代表中国第一次举办了亚洲综合性冬季赛事——亚洲冬季运动会;今年年初,哈尔滨又是代表中国第一次举办了世界综合性冬季赛事——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这身后固然有城市硬件设备的因素,但更多的则应该出于黑龙江省体育局在中国冬季运动项目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哈尔滨与长春完全可以实现共赢

由于长春举办亚冬会不久,而且吉林省在东北特色文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所以我见到有长春网友提到“长春定能胜过哈尔滨”之类的观点,对此我不敢苟同。只要二者中有一能获胜,那就是中国的胜利,东北的胜利,除非是地方领导出于政绩考虑,为什么要把你我分得那么清楚呢!无论谁获胜,冬奥会开幕式的主力一定是吉林省歌舞团,赛事之外的旅游项目一定有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和长春吉林的雾凇。如果能够形成更加紧密的交通网络,比如城际高铁,或者通过地铁就能直接实现两个城市的互联,或者建设高速公交系统……

其实,申办冬奥之于二者而言,没有失败者,完全可以上演一部完美的“双城记”,就看两地的主管部门是否有气度了。“东北四城”一体化旅游联盟的成色如何,届时可知一二。

据悉,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人员,将于近日抵达哈尔滨,与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协调。最终由谁代表中国和韩国平昌、德国慕尼黑、瑞士日内瓦和挪威的特罗姆瑟同场竞技,一个月后即可得知。

p.s.我现在拥有Harbin2018、ChangChun2018和Munich2018的twitter账号,不知道哪个能最终派上用场呢。

长河

大话哈尔滨网站发起人,联系方式: dachanghe@163.com

相关推荐

[图]哈尔滨的冰壶少年班

图片来源自2010年3月10日《新晚报》A7版。当日,中国首支少儿冰壶队在哈尔滨冰壶馆首度开课。中国首批冰壶运动员、目前 …

中国放弃竞争2018冬奥会

几天前还和北纬兄讨论哈尔滨是否能成为2018冬奥会竞争中的一匹黑马,哪怕是搅和搅和也行,可惜的是今天我在报纸上终于 …

4 条评论

  1. 到现在距离10月15号的最后日期只剩5天,体育总局还没给任何回音呢。其实哈尔滨的最大对手是同样来自亚洲的平昌,而且如果2018年平昌成功的话,哈尔滨2022也很难有机会,因为冬奥会连续2届在亚洲举办的可能性太小了。所以哈尔滨要么全力拿下2018,要么恐怕就要无限期拖延了。

  2. 还一种可能,那就是2018慕尼黑,2022咱还有机会

  3. 到现在为止只有3个候选:慕尼黑、平昌和法国一个村子,日内瓦和挪威那个已经退出了。法国那个纯属凑数的,慕尼黑和平昌应该各50%的机会,看看哈尔滨能不能出来搅局了。

  4. 希望能搅和搅和,我注册了慕尼黑和哈尔滨申奥的twitter账户,到时候希望能整出点波澜出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