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跨越哈尔滨海城铁路跨线桥的时候,你可能还不曾意识到,你正在跨越哈尔滨的历史。因为,桥下这一片区域,曾经是哈尔滨地包所在地。哈尔滨地包,是中东铁路的先驱。它的诞生与城市同步,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开端。
地包选址
哈尔滨道里区抚顺街一带的地包,并不是因为该地是哈尔滨道里区一带的高土岗而命名。其实,地包是俄语机车库的译音。
1898年10月,随着中东铁路工程局从海参崴迁到哈尔滨,筑路工程就紧锣密鼓地开始进行行起来。当时,中东铁路的第一个火车站建在了松花江畔,叫埠头站,站舍就是现在斯大林公园的江畔餐厅。为了将水路运来的钢轨等筑路材料和设备运到筑路沿线,设计兴建机务段迫在眉睫。原计划建在埠头车站附近,但是,江畔地势低洼,依格纳齐乌斯副局长不同意这个选址。而哈尔滨的最高点,现在博物馆一带,俄国人已决定修建教堂。为了筑路用机车的存放、维修和调度,所以,在中东铁路滨绥线由哈尔滨向东铺轨的同时,机务段就在现在哈尔滨火车站的西北侧的位置,开始急急忙忙地动工了。(郑长椿;《中东铁路哈尔滨枢纽建设纪略》)
修建地包
当时,地包一带荒无人烟,丘陵起伏,杂草丛生。而现在抚顺街坡下至江边一带,则是芦苇遍地,一片沼泽。一开始,工程局把机车配件,用船运到九站码头,组装了几台蒸汽机车。又在香坊修建了哈尔滨火车站(现香坊站),用机车往返运送机器设备。建筑工人放火烧荒,用人工平整土地,在荒原上竖起了一个个脚手架。首先建成的是一座机车上水的水塔,接着又修建了一座能容纳四台机车的四眼机车库。
在此之前,由于修车的班组已经形成,并已开始有机车停留,所以,当时修车工人用杨木杆子,搭建了几个高大的席棚,晚上用油灯照明,开始进行临时的修车作业了。当时的哈尔滨,十月份的天气已是寒气袭人。站在地包的高岗上,北望松花江,一览无余。而朔风刮来也是毫无遮挡,那时候工人穿着棉袄棉裤,也抵挡不住寒风刺骨。因为地包是铁路的要害部门,所以,建设局加大力度,竭尽全力地培训工人和修建地包。尽管天气寒冷,可是俄国人习惯了这样的气候。天不亮,沙俄工头就驱赶工人上工,工程进度突飞猛进。地包的工人以山东河北人居多,这些山东河北人不仅吃苦耐劳,而且心灵手巧。他们在俄国技术工人的指导和教练下,不仅很快就掌握了修车技能,而且工作效率也很高。
1899年年末,南库、铁厂、机械厂和事务室(原机务段设备车间、制动组、电机组)等建筑就修建竣工了。此时的哈尔滨机务段,不仅已经初具雏形,而且也初具机务段的功能了。
1903年7月15日,随着中东铁路的全线竣工通车,哈尔滨机务段也正式开始履行它的职能了。
地包居民区的形成
当时的筑路工人,有很少一部分是俄国人,又大都是技术人员和工头,大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都由中国劳工担当。但是,机务段则有所不同。因为都是技术活儿,所以是中俄工人各占一半。不过,工人也和筑路工人一样,大都是河北和山东人。当时,俄国工人在地包附近,修建了一批粉刷成黄色的砖混铁盖儿的平房。而中国工人为了上下班方便,也就近择地而居,在附近建起了一些低矮的土坯房和地窨子(卧入地下的房子)居住。由于中国工人家属的不断增多,再加上闯关东人群的不断加入,这一带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居民区。因为是在机务段附近,居民又大多是机务段的工人和家属,所以就习惯把这一带统称为地包了。又因所住居民的多少,通常人们习惯把抚顺街安宁街左右叫做小地包,把车辆段大墙外和锁厂一带叫做大地包。
至于地包小市儿的出现,那是“八、一五”光复,日本投降之后的事儿了。当时,在大地包和小地包的西面,抚利街一带(现抚顺街安发桥左右)由小到大,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集贸市场。这个市场,既有菜市场的形式,又有跳蚤市场的内容。总之是食品、杂货、旧物应有尽有,五花八门。因其地处地包,且光顾者又大多是地包的工人和家属,所以,人们管这个市场叫做地包小市儿。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