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的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从一开始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式教育。这种教育既区别于中国老式的传统教育,也区别于哈尔滨其他市区的“西学为体”的殖民式的教育体系。
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以后,来自俄国的官员、士绅、商人、职员、技工、教士等形形色色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解决他们的子女就学和不断地为殖民统治培养人才,中东铁路局迅速建立了各种学校,据《史略》记载从1898年至1925年俄国人在哈尔滨除道外区以外的各市区开办了25所初、中、高等学校及职业学校,形成了一整套西方的教育体系。与此同时,道外的教育也在向西方靠拢,其原因一是受俄国在哈尔滨兴办西学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二是道外的民族工商业者从俄国修建中东铁路看到,中国工业落后主要是科学和教育落后,为此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所以道外的教育既有传统的教育内容国文、算术,也有史地、外语、理化,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学到了声、光、电、化、天、地、生、医,在学习孔孟之道的同时也接触到达尔文的进化论。
1905年在正阳十一道街建立了道外第一所公办小学—道外第一小学堂。同年,道外第一所企业开办中东铁路船坞小学在江北船坞开办。1908年在南六道街创办了公立初、高两级小学堂。1909年又在北八道街创办了1所公办小学堂,次年又有2所小学堂在傅家店成立,加上1所企办俄侨小学,到1910年道外共有6所小学堂。到1932年哈尔滨沦陷前,道外的公立、私立和私塾小学堂合计达33所。小学学制6年,1—4年为初小,5-6年为高小。在33所小学当中有1913年由清真寺在南十二道街创办的回民小学—哈尔滨私立光裕学校,开设国文、算术、阿拉伯文3科,加上每周五做礼拜。也包括1926年在南二十道街创办的一所公立哈尔滨盲聋哑学校。1932年日寇侵占哈尔滨以后,道外区的小学堂只剩下16所,并全部被日寇接管,将日语作为“国语”,加速实行奴化教育。
1946年哈尔滨解放以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肃清敌伪奴化教育和蒋介石封建法西斯教育遗毒,改造学校教育。记得那个时期,教育局经常到私立和私塾学堂明察暗访,一查教书先生的讲课内容,二查是否体罚学生。教书先生讲课内容有错或体罚学生,不担心学生和家长告状,因为学生和家长不可能也不懂得告状,唯一担心的就是怕让教育局知道,所以教书匠在胡说八道和打学生手板时必先开门看看室外是否有人偷听。不仅如此,私立学校特别是私塾,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混班上课,给高年级的学生讲课时,低年级听不懂就在下面说话,给低年级讲课时,高年级不愿听就在下面打闹,课堂记律严重混混乱。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公立小学校迅速增加,私塾和私立学校很快解散,老百姓的孩子都去公立学校念书,再也没有体罚学生的事了,年级分得严格,统一教材,老师公派,家长放心,而且学费低,大多数学生上得起学。以前上不起学的超龄学生也都来上学了,所以那时班级里的学生年龄相差悬殊,小学毕业生当中竟然有十七、八岁的学生!1956年以后的小学毕业生就完全适龄了。道外区适应人口密学生多的特点,新建立了大批小学校,是全市学校最密集的地方。在仅仅8平方公里的地方小学校多达31所,它们是:正阳北(小学,下同)、正阳南、南马路、北马路、育民、新育、新兴、回民、太古、靖宇、大同、保障、钱塘、纯化、长春、水晶、南和、滨江、景阳、南新、崇俭、惠黎、惠民、向贤、大新、新文、南安、大方里、红旗、向上、南市。除此而外,还有电线厂、第一工具厂、毛织厂、造纸厂等企业办的子弟小学校。
道外的第一所中学建立于1918年4月1日,叫东华中学,是爱国人士邓洁民先生在正阳二十道街创办的,从1919年开始附设小学部。校长邓洁民和大部分老师,都是天津南开学校的学生,他们以南开为楷模,对学生坚持德智体三育教育,养成爱国精神,陶冶济世能力。1919年4月周恩来从日本回来专程到哈尔滨道外看望邓洁民和其它一些南开的老同学。在逗留期间帮助东华中学办了一些事情,老同学们一致说周恩来有才气,稍稍帮助我们整理一下,学校就有起色。周恩来还向全校学生做过一次讲演,受到热烈欢迎。不久,五四运动爆发了,周恩来立即返回天津。当时东华学校在哈尔滨声望很高,一些商界、政界人士纷纷出资并做董事,同记商场老板武百祥就是该校的董事。1923年8月迁到许公路即后来的南极街与许公路交叉口,1928年东省特别区教育局接管该校改称东省特别区第二中学,多称老二中,此时小学部与之脱离单设。1946年9月15日在南马路又创建了第四中学,校长史文生。当年,著名作家丁玲、肖军都曾在二中和四中任过课。1949年8月1日,道外北十八道街北新小学改为第八中学。老二中、四中、八中,后来都成为全市的重点中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五十年代,道外区又在正阳十七道街创办了第十中学、在南极街创办了第二十中学、在保障街创办了第二十二中学,老二中改为第十三中学。
1926年9月,滨江医学专科学校在保障街成立,伍连德任校长。这是道外第一所专科学校。1928年,滨江医学专科学校迁往南岗现红军街,改称“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
1927年,由东北航务局建立的东北航务学校,先是在道外圈河,后又迁至江北船坞开办。这是道外又一所专科学校。学员从哈尔滨、奉天(沈阳)、北京招考,分驾驶和轮机两个班。驾驶班开航海学、河道学、测量学、气象学等学科,轮机班开主机学、辅机学、汽罐学、电机学、造船学等学科。著名抗日将领冯仲云曾任该校数学教授,并在学生当中大力宣传马列主义和反帝爱国思想。1932年哈尔滨沦陷后,这所学校迁往青岛,学生大部分参加了海军,抗战爆发后他们奔赴前线,许多人阵亡在战场。
1943年,哈尔滨特别市行政公署在北八道街创办了“哈尔滨市立商学院”。这是道外区第一所高等学校,1945年光复后撤销。
道外区解放前的幼儿教育,主要是基督教堂办学。1926年私立基督教幼稚园在道外许公路建立。1949年基督教会在北大六道街开办1所“爱生幼稚园”。建国后,幼儿教育统由政府教育部门开办。
道外区的职业和业余教育也是比较早的。1920年3月,粮业工会在北二十道街创办了“哈尔滨粮业工会私立职业中学”,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2年。1922年9月,武百祥在同记商场创办商业夜校,利用业余时间向职工传授文化和商业知识。1937年1月在北十二道街又创办了“哈尔滨市立职业中学”。
解放后,1952年在东、西傅家区各创建了一所干部业余文化补习班。同时还建立一所职业学校,招收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工人、职员,学习文化和技术。从1952年至1958年,道外区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在全体职工和居民当中开展了扫除文盲运动,成效卓著。1958年哈尔滨市总工会在南马路创建了“哈尔滨市工人业余大学”。1959年将原东、西傅家区的两所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合并为“道外区综合大学”,地址在景阳街,1962年并入“哈尔滨直属干部进修学院”。
本文原载于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211490100crhs.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