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898年开始建立的哈尔滨市,其社会性质虽然也是如此,但是它终究与其它城市、特别是与关内的大城市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使得哈尔滨的开放程度,是中国同期任何其它城市所无法比拟的,甚至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社会”。
哈尔滨建城之初的30多年,与中国其它城市相比最大的不同:
一是此地刚刚解禁,清廷对东三省仍实行“以带兵将军之职而辖理民之官”的体制,行政管理薄弱,对哈尔滨地区更是鞭长莫及,甚至到1905年哈尔滨建市7年后才开始设治,建立哈尔滨地方政府——道台府,封建专制统治比较薄弱,对外易于兼容。1907年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后,清廷允其以美国西部大开发旧金山为例,开发江省即黑龙江省,厉行新政,以兴办实业为中心,设立商埠,引进外资,利用世界先进技术,但不设租界,确保主权。沙俄以修筑中东铁路所需附属地为名侵占我大面积土地从未得到承认。清廷垮台后,1918年徐世昌一度任民国总统,对哈尔滨的开发开放仍持积极维护的态度。此后的东北军阀张作霖顽固反苏反共,对哈尔滨的开发开放却未予阻扰。
二是从沙皇政府1898年选择哈尔滨为中东铁路的中心城市之时起,就已经决定了哈尔滨必然成为“国际社会”的命运,只不过是先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俄国社会”过程,到1905年哈尔滨成为国际商埠后,便逐渐成为一个完全的“国际社会”。
沙皇俄国绝不只是把哈尔滨建设成中东铁路的中心城市,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建成远东俄国——“黄俄罗斯”的中心,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把哈尔滨称之为“东方莫斯科”!过去和现在很多人都把“东方莫斯科”理解为是对哈尔滨城市风格的比喻或赞誉,而沙皇政府称哈尔滨为“东方莫斯科”,却是对哈尔滨所做的政治定位和城市建设定位。
从地理位置上看,哈尔滨无疑是中东铁路的中心,可是在哈尔滨周边还有双城、滨州等已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的城镇,特别是紧邻哈尔滨的阿城曾是金都,为什么沙皇政府都没有选择,唯独选择了人口稀少、十分荒凉的哈尔滨建设中东铁路的中心城市?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沙皇政府要避开中国社会,建立一个纯粹的“俄国社会”。
早在1898年6月中东铁路建设局从海叁崴迁到哈尔滨临时在香坊落脚不到半年, 沙俄就确定在秦家岗即后来的南岗区建设俄国新城——俄国人称之为新市街。按照俄国人的风俗在新城首先建成的是东正教尼古拉大教堂,接着是哈尔滨火车站、中东铁路局大楼、铁路宾馆、道胜银行、俄国高官别墅等不同欧洲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为俄国铁路员工和俄国居民建筑的纯粹俄式平房住宅也成片建成。以陡峭的尼古拉大教堂和巨圆形教堂广场及周边放射型街区,确定了哈尔滨城市建设的俄罗斯风格。在新城的东部即后来的东大直街建有俄国人的墓地,后来城市规模迅速扩大,老墓地也变成城市中心的一部分,又在东大直街的尽头建设了新墓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前,中东铁路局已迁至南岗新城,这里已然成为哈尔滨俄国人的社会中心。在沙俄的城市建设规划当中,南岗区是纯粹的俄国社会,道里区也是俄国社会,但是也住有一部分中国人,被俄国当局限制在中国大街居住。而道外区是全市中国人的集聚区。俄国人划定的这些界限十分清楚。
沙皇政府为了实现建设黄俄罗斯和东方莫斯科的计划,从1898年就开始一边抓紧建设中东铁路,一边抓紧向铁路沿线特别是向哈尔滨移民。沙皇政府有计划地组织俄国公民包括退役军人向中东铁路沿线大批移民,鼓励有投资和经营能力的犹太人和其他俄国公民向哈尔滨移民;同时限制中国人向哈尔滨移民。据俄国人统计:不包括同期傅家甸即道外区1万多常住中国人口和3万多流动中国人口,1902年哈尔滨仅俄侨人口达12000人,1903年包括俄侨和中东铁路官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和工人在内的常住俄国人口44756人,加上中东铁路试运行期间和全线通车后的俄国流动人口和俄国驻军,哈尔滨的俄国人口超过7万人,足以形成一个“俄国社会”了。
但是“好景”不长,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打破了沙皇俄国独霸哈尔滨的美梦,俄国战败被迫将南满铁路划给日本,并同意哈尔滨向世界开放,从此一直到1932年又经历了几次移民大潮,尽管俄国人口始终占外侨人口的绝大多数,1912年哈尔滨的俄国人占总人口的62.9%,这个比重比当时俄国远东重镇海参崴俄国人所占比重59.3%还要高,但是哈尔滨毕竟不再是单一的“俄国社会”了,而变成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和几乎所有欧洲国家侨民共同居住的“国际社会”了。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帝俄在哈尔滨的统治势力大大削弱,美英法日等列强国家趁虚而入,扩充了自己在哈尔滨的势力,同时又有更多的其它国家的侨民涌入哈尔滨,自然填补大批俄侨因失势而离开哈尔滨所造成的经济空缺。到1922年哈尔滨外侨人口比重高达51.69%,超过总人口的半数,1927年哈尔滨南岗区外国人口所占比重达到85%。此时侨居哈尔滨的外国人的国籍多达欧、美、亚、澳的三、四十个国家,哈尔滨更象一个“国际社会”了。
从1907年开始,先后有俄国、美国、法国、西班牙、英国、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捷克、爱沙尼亚、意大利、葡头牙、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19个国家在哈尔滨建立领事馆或总领事馆;有的外侨国家没有在哈尔滨建立领事馆却建有社团,例如乌克兰人社团、亚美尼亚人社团,格鲁吉亚人社团、突厥-鞑靼人社团;犹太人虽然分别加入俄国、波兰等国籍但是却有独立的犹太人社区。
在哈尔滨的外侨国籍多达近40个国家:俄国(苏联}、日本、波兰、法国、英国、美国、德国、瑞典、瑞士、荷兰、意大利、奥地利、葡头牙、西班牙、丹麦、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匈牙利、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亚美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南斯拉夫、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越南、新加坡、朝鲜、澳大利亚、土耳其、比利时等国。对国籍的调查只限于有登记记载的常住人口和工商业者,流动人口和流动业者无法统计,所以实际来哈尔滨的外国人所涉国籍还要多。
此外还有无国籍的犹太人和吉普赛人。
与哈尔滨通商的国家和地区就更多了:除上述国家而外,还有非洲的埃及、北美的墨西哥、东南亚各国和中东各国。
哈尔滨变成“国际社会”其最明显最直接的变化,是城市建筑风格的多样化。此前哈尔滨建筑以俄罗斯建筑艺术风格为主,哈尔滨变成国际商埠之后,几乎全部欧式建筑风格都引进了哈尔滨,欧洲古典建筑、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文艺复兴式建筑、折中主义建筑、新艺术运动建筑等等,应有尽有,说哈尔滨是欧式建筑博览会并不为过。起源于巴黎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不仅风行于哈尔滨,也终结于哈尔滨,哈尔滨被欧洲人称为“东方小巴黎”。哈尔滨建筑风格的多样化,是满足外国侨民多国化的必然要求,用现代语言说就是创造多国投资环境的必然要求,使得所有外国侨民都能在哈尔滨找到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找到家一样的感觉,从而坚定地在哈尔滨投资、兴业和发展。
能够展示哈尔滨“国际社会”的,还有哈尔滨多元化的宗教信仰。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土耳其鞑靼教和东方的佛教、道教、儒教等世界主要宗教派别在哈尔滨共处并存。哈尔滨的西方教堂多达30多座,教堂都会定时敲钟,叮叮当当的钟声在城市上空相互呼应与回荡,此时到处可见行走的教徒驻足合十祈祷。东方寺庙随时都有中国人去烧香跪拜,逢到庙会之日极乐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最典型的事件是,18世纪80年代沙俄政府疯狂迫害俄国犹太人,取缔犹太教,而因为沙皇承诺在哈尔滨可以获得宗教自由,所以大批俄籍犹太人迁移到哈尔滨,从而为哈尔滨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最有象征意义的是,在东大直街西段,有着长期历史纠结的东正教、基督教、天主教,三座教堂,隔道矗立、紧邻相拥、钟声呼应,彰显出一道和谐共处的宗教历史奇观;而在东大直街的东段,东方佛教极乐寺、儒教孔庙即文庙与西方圣母安息教堂,也是隔道矗立、紧邻相拥,钟声芋声相闻,教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甚而相互走动,一幅天下自由信仰的和谐景象。
在哈尔滨,何止是宗教信仰自由? 政治制度和政治信仰也是多元并存的。巧合的是哈尔滨建城的1898年,正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也就是俄国共产党成立的一年,共产主义思潮很快就通过中东铁路输入哈尔滨,共产党的组织也很快通过中东铁路打入哈尔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苏维埃政权后,哈尔滨则进一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制度激烈博弈的最早的东方战场。
哈尔滨的工人阶级是中国工人阶级最先接受马列主义的,因而是最先觉悟的一部分。早在中东铁路建设之初,哈尔滨的工人阶级就从旅俄华工和俄国工人布尔什维克那里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道理,1903年中东铁路总工厂的中国工人举行了首次罢工,也是20世纪中国工人的首次罢工,并取得了胜利:俄国当局将中国工人从低矮潮湿的布帐篷里迁到新建的三十六栋木质大棚居住,由此“三十六棚”成为中东铁路铁路总工厂的代称。此后哈尔滨的中俄两国工人一直相互支持并肩战斗,特别是在1918年至1920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遭到沙皇残余势力、资产阶级反动军队和帝国主义协约国武装干涉军联合进攻的危难时刻,哈尔滨的中国工人阶级与俄国工人阶级一起,先后举行了四次大罢工,导致中东铁路运输全线瘫痪,有力地阻止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向苏维埃政权的武装进攻,为保卫世界上第一个工农政权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 19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瞿秋白以记者身份前往莫斯科采访途中,在哈尔滨参加俄侨纪念十月革命3周年大会时,第一次听到《国际歌》,并在《饿乡纪程》一书中写道:“在哈尔滨一个半月,闻到了共产党的空气……”。1922年罗章龙考察哈尔滨工人运动后认为,“三十六棚”不仅是北满工人运动的中心,也应成为中国共产党工作和活动的中心。
著名作家朱自清写他1931年8月来哈尔滨见闻时说:哈尔滨是个“欧化的社会”,却“与洋大人治下的上海,新贵族消夏地的青岛、北戴河,宛然是两个世界。”“这里的外国人不象上海的英美人在中国人之上”,“中国人算是不让他们欺负了”。朱自清说的没有错,哈尔滨人不象其它一些城市,哈尔滨人根本就不怕外国人!但是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查一下当年的《哈尔滨大事记》,就在他来哈尔滨的1931年的5月有这样的记载:“哈市电车、海员、洋车、人力车行业,均成立了工会。”继续向前查阅到1919年3月2日记载的是:“第三国际在哈尔滨建立支部”——原来如此,哈尔滨的工人阶级发展到30年代,连拉洋车的都有了自己的工会!他们在洋人面前已经不是孤单的个人,他们是有阶级组织的人! 哈尔滨的“国际社会”,已经不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独霸世界的国际社会,而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极并存的国际社会,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已然成为时代的潮流,只是刚刚开始而已,哈尔滨的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因为得十月革命风气之先而成为这个潮流的头浪!
从1898年哈尔滨建城开始到1926年,沙俄凭借中东铁路摄取的铁路沿线附属地,窃取了哈尔滨市政权,一直侵占着哈尔滨的市政权,虽然其它列强国家的领事馆曾多次与之交涉表示反对或抵制,但是他们在反对中国政府恢复对哈尔滨和其它附属地主权的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俄国人才能够长期操纵哈尔滨公议会及其董事会。从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开始,中国北洋政府就试图收回中东铁路和哈尔滨的主权,并在哈尔滨成立了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部。在霍尔瓦特宣布无能保护各国侨民安全的情况下,各国驻哈领事馆也不得不同意由中国军队驻守中东铁路全线。1920年北洋政府宣布中东铁路附属地改为东省特别区、哈尔滨市改为东省特别市,从此开始陆续收回附属地和哈尔滨的警权、邮政权、航运权、地亩权等项主权,1926年最终收回了被沙俄窃取了28年的市政权。11月1日,哈尔滨市自治会召开成立大会,选举张廷阁为会长,储镇为市长。1927年1月,市长储镇通知外国驻哈领事团,选出代表参加市自治会。由此可见,中国收回哈尔滨主权后,哈尔滨各国侨民共同的“国际社会”仍然得到尊重和继续发展。
哈尔滨的“国际社会”,其实质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在这里的交汇与交融。
从政治上看,由于哈尔滨是一个“国际社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在这里交汇博弈,所以在哈尔滨诞生初期短短的30多年里,就产生了两个结果:一个是急速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发展进程,从而促进了清朝封建统治的灭亡,结束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个是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促进了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新时代。
19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西部大开发和修建太平洋大铁路,用的是中国南方华工。而19世纪八十年代沙俄修建西伯利亚大和中东铁路铁路,用的是中国北方华工,主要是山东、河北的农民,他们逃荒来到东北,有的去了黑龙江以北的西伯利亚和乌苏里江以东的滨海,当时还是中国领土。1858年一纸不平等条约,沙俄将其边界划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边,而留在江北和江东的中国农民有的被雇佣成了采矿工人、伐木工人、筑路工人等等,总称叫旅俄华工。他们在被称为“民族地狱”的沙皇俄国社会是最下等的人,所以他们是苏维埃政权的天然捍卫者,同时他们又与国内中东铁路工人同根同族有的甚至是同亲,他们的苦难经历和对苏维埃的彻骨深情胜过一切宣传和鼓动,他们是哈尔滨工人阶级的血肉兄弟,所以他们也很容易地接受马列主义、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俄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大事记》记载:1905年11月,俄国社会民主党哈尔滨工人团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在哈建立。1906年11月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哈尔滨召开代表会议,提出要扩大在中国工人中间的革命活动。1907年5月14日(俄历5月1日),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中俄工人在松花江十字岛和埠头市立公园集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夕的记载:1919年 3日第三国际在哈尔滨建立支部。1921年2月苏联远东共和国在
哈尔滨往事:第十二章
从经济上看,由于哈尔滨是一个“国际社会”,外国人是哈尔滨很重要的消费主体,所以哈尔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以国际贸易为动力,以现代化为目标、以欧美社会为模式的发展。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正值世界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和发电机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同时惠及到中东铁路建设和哈尔滨城市建设。电机设备的使用使得中东铁路的建设速度远远超过美国太平洋大铁的建设速度。1898年6月9日中东铁路全线开工建设,1901年3月3日中东铁路的东线哈尔滨至乌苏里斯科间的铁路竣工;11月3日中的铁路的西线哈尔滨至满洲里的铁路在乌奴尔站竣工接轨,至此中东铁路东西线贯通,全线临时通车。也就是说,中东铁路只用了3年5个月的时间全线竣工。同年1901年8月2日中东铁路的南部支线哈尔滨至旅顺的铁路已经竣工。之所以1903年7月14日才全线正式通车,是因为竣工后还要进行机车、站点和配套设施等方方面面的建设。正式通车后,1903年11月1日哈尔滨至海叁崴的客运列车就开通。之后,中东铁路管理局陆续与国际卧车公司签订通行快车的合同、与英国伦敦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签订全球客票、联运合同,从1928年起哈尔滨站直接发售哈尔滨–柏林及哈尔滨到其它国外大城市国际客票。
俄国人和西方人以面包为主食,1901年俄国人就在哈尔滨投资开办了第一满洲制粉公司,采用机械制粉技术。随着来哈尔滨的外国人迅速增多,机械制粉厂以及机械制油厂、肥皂厂、皮革厂、食品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强力拉动了小麦和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攀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麦与大豆、面粉和油脂成为哈尔滨国际贸易的主体。
哈尔滨的电力、电讯化几乎与列强国家同步。1905年中东铁路发电厂建成发电,同年成立无线电报局,1907年电灯公司成立,1912年哈尔滨与乌苏里斯科的民用直通电话开通,此后哈尔滨陆续开通自动电话,哈尔滨与长春与吉林的长途电话,哈尔滨与大连、与上海、与天津的直通电报,1921年以后开通了哈尔滨与苏联远东共和国赤塔的电报通讯、哈尔滨与巴黎的无线电通讯,哈尔滨无线电台建立,哈尔滨与苏联签订长途电话协约建设哈尔滨与绥芬河与海叁崴的长途电话、哈尔滨与满洲里与赤塔的长途电话线路,1928年开始办理哈尔滨与欧美各地的通讯业务。1927年哈尔滨市内有轨电车通车,到1931年电车轨道长达30公里。
1931年11月哈尔滨飞机场建成投入使用。松花江上中外汽艇、轮船百舸争流。
从城市建设和生活方式看,哈尔滨已然成为一个具有欧洲都市风范的城市。在洋人集聚的南岗和道里区,满街的洋人、满街的洋房、满街的洋行、遍布全城的教堂,与国外无异。生活方式也是完全西化的,面包、红肠、啤酒、咖啡、冷饮、热狗、野餐、郊游、划船、冬泳、赛马、夜总、歌舞、游园、自驾、漂流、狩猎、宠物、饰物、珠宝、祈祷……
从文化上看,由于哈尔滨是一个“国际社会”,外国人无论是为了自身需要还是为了宣传自己,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是绝对不可避免的,所以哈尔滨必然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开放包容的社会。
各种艺术风格的欧式建筑,其本身就是文化,它矗立在哈尔滨的各条大街上,不可阻挡地向所有的人们们无声地传播着欧洲文化。教堂的钟声将上帝的劝导从空中传递到哈尔滨的每一个角落。江边和中央大街上的人体雕塑,也在向每个行人展示西方艺术是这样的。每个洋人的着装、行为、谈吐、习俗,也在无意识地告诉人们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是多么的不同!
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感官直观看到的,哈尔滨的“国际社会”所带来的西方教育、媒体、艺术、医疗、娱乐、生活方式等则是更深刻的西方文化。
俄国人非常重视教育,中东铁路局刚刚落脚哈尔滨香坊,立即办了一座高等小学校。日俄战争刚刚结束,就在南岗区建立了男、女商务学堂,它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培养商业人才的专科学校,而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全面发展人才的俄国远东最好的学堂。1911年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选送20名男生、10名女生分别到到哈尔滨男、女商务学堂就学,学制10年。后来任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的李绍庚、张国忱均毕业于此。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哈尔滨本国的中、小学校也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现代教学科目。1918年周恩来的南开校友邓洁民在道外区创办“东华学校”,用现代文化培养现代人才。1920年中俄工业学校在俄国领事馆馆址成立,创办华人预备班,招收学生30人。1922年改称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1928年10月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从此成为中国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培养了无数高等科学、技术、工程人才。1930年美国国立商业大学哈尔滨分校在埠头区买卖街开办。
建于1900年的哈尔滨中央医院是中东铁路局所属医院,也是哈尔滨西医西药的主要传播者。这所医院的医生都是俄罗斯最出色的医生,完全采用现代医疗理念和现代医疗手段,而且设有医科学院,医教一体化,学员经国家考试合格可在哈尔滨各个俄国医院行医。中央医院的药局也是第一家西药店,由医生开处方到药店购买西药。哈尔滨的西药店虽然远离欧美,却因购药渠道通畅,各种药品一向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曾经制服1910年哈尔滨鼠疫的中国总医官伍连德也是西方医学博士,后来他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校址在华俄道胜银行,1938年改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是受西方医学影响很深的城市。
哈尔滨一直被称为“音乐城”,也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西方国家都有音乐和歌舞的传统,许多国家的侨民都有自己的乐队和歌剧队,而中东铁路局又建设了多所文化宫和俱乐部提供了一流的表演舞台,还有象马迭尔这样的大剧院。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不少文化人流亡到远东“白都”哈尔滨,所以在哈尔滨舞台上表演的是一流的演员、歌唱家、音乐家、指挥家,多国著名的歌剧和芭蕾舞剧目在哈尔滨上演,世界男低音歌王夏里亚宾30年代来哈演出,更奠定了哈尔滨音乐之城的历史地位。在哈尔滨有多所音乐学校,培养了无数个钢琴、大小提琴演奏家。著名的荷花艺术学校不仅培养了不少声乐家,还培养了很多画家、舞蹈家。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果戈甫佐夫在哈尔滨开办了第一所芭蕾舞学校。哈尔滨往事:第十二章
1906年俄国人在马家沟首建赛马场,开始了每年春秋先河两次赛马活动,首开在中国赛马的历史先河。参赛的均是来自俄罗斯高大的的良种赛马,赢得比赛的大多是哥萨克骑手。这里的赛马活动一直持续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将马家沟赛马场改建成飞机场,在今安乐街一带另外辟建了一个赛马场。
据东北新闻出版史专家介绍:哈尔滨从1901年到1949年,外国人曾经使用14种文字出版了大约500多报刊其中报纸200家左右,其总数比同期的哈尔滨国人报刊还要多。因为1932年日本人侵占哈尔滨后实行政治文化专制,大多数外国人离开哈尔滨,报刊出版进入没落时期,所以这500多种报刊多数出版1932年以前,也就是1901至1932年哈尔滨的报刊出版相当繁荣,文种之多、总数之多,在中国各地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外国报刊的主办者,多数不是通常的外侨,也从不向哈埠俄国当局申请立案,只须经其本国驻哈领事馆许可,这说明这些外国报刊是独立于俄国当局统治之外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本国至少是本国外侨利益的,也真实地反映了作为哈尔滨“国际社会”的报刊出版业本应如此。
本文原载于刘德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211490101jvgh.html
李振杰: 东北有三省,哈尔滨是在最北边,发展到今日却只有哈尔滨仍然保持着东北的原有风格,保持着老东北的气息与韵味,这种东北特有的底蕴应该传承下去
看看
wordpress 能做这种网站,很好很强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