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时是在高一还是高二了。班级晨跑完大家纷纷散去吃饭,回头一望,只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影子在跑道上飘着。
身旁一个人说,你看那女生穿个红衣服像不像女鬼。
我用很认真的表情和她开玩笑,说,说不定她就是个女鬼呢。
后来才得知,操场上阴魂不散的那个姑娘不是什么倩女幽魂,而是个刚从别的学校来的转学生。
我对她的最初印象不错。课上她侃侃而谈,讨论张爱玲以及相关的文学作品。
身为一个一直以来不务正业的学生,我当即心底就升起了对她十二分的欣赏。赞叹这真是个有才情的姑娘,而后渐渐熟识才意识到,这谈及喜爱之物便滔滔不绝的性格——除了被称作才情外,在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还可被称作话唠。
以至于毕业后和她打电话,常常变成一件比考试更消耗精力的事情。
我和她一样嗜书如命。我爱护书,包括里面每一页纸张。我像一个有些神经质的强迫症患者,我的书从没有字迹,没有折痕,没有污渍。
曾借过她一本龙应台的《目送》,返手时发现里面竟有折页,无比心痛地打开反复抚摸,然而折痕却是永远难以消除的,于是每一次翻到那页,便内心对她百般声讨。
她满不在乎,把手中的的另一本新书翻得哗啦作响,说:“书就是用来看的。有痕迹的书翻着才有感觉嘛!”
或许一开始,我们彼此吸引只是认为志趣相投而已。
只是渐渐发现,我们最深层的内心是如此相似:天生反骨也好,嬉笑怒骂也好,冷眼旁观也好。这些相似之处让我们互相趋近,彼此打击的同时又彼此欣赏。
几年前她在一篇文章里写到我,写到我们:“人从来不会否定相似的自己。”谶语般牵扯着我们,各自在两个城市里过着毫无交集的生活,却坚持维护着对方的精神世界。
过了这么多年,每次听她长篇大论地自嘲以及嘲讽别人时,我还是很想一巴掌拍死她。只是太久不见,又会生出些许想念来。
想来,知己莫过如此。
写得很不错哦
Thx.
两个文青么
哈哈~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