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我的新浪博客:原文地址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老道外区的商民虽然始终处于沙俄中东铁路附属地和西方文化包围之中,但是却不卑不亢、独立自主,甚至在主动吸纳西方建筑等先进科学文化的同时,仍然不忘坚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创作了若干中国特色的世俗社会的历史画卷。
首先是特色建筑。老道外以正阳街及其两侧街道为中心的中华巴洛克式的建筑遍布全区。所谓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就是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但是不以尖塔、穹顶、立柱、城堡等样式的欧式建筑风格为主,而以欧式建筑中的新艺术运动风格、折中主义风格、特别是以追求繁琐装饰为特点的巴洛克风格为主要模仿样式的建筑,同时在立面装饰上附加大量中国艺术元素,多以青砖灰瓦为材料,装饰考究,对女儿墙、檐口、门窗、阳台等部位重点处理,雕刻象征福禄寿的精美图案;特别是对内部院落,则完全采用中国民族样式的一进或两进的四合院,并且全部是外廊,极具亲和力。走廊的檐眉、廊柱、栏杆和楼梯,及其色彩,完全是中国民族风格。
应该说,属于中华巴洛克式的建筑不只是老道外有,也不只是哈尔滨有,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但是,任何地方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都没有老道外这个地方建筑数量如此之多、建筑历史如此久远、建筑遗存如此完整,几乎被整个坊区甚至整个街区地保存下来!(这还真得益于老城区拆迁成本高而改造步伐慢。福兮何所依?!)
老道外的民族资本家建设中华巴洛克建筑,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学习西方的进取精神,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面向实际的务实精神:华丽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的门面是做生意用的,而后院是要招租住户的。四合院和外走廊,便于邻里交往、浓厚生活气息、增强凝聚力、延续淳朴民风,无论从节约住房面积还是方便人际交流,都是最佳选择,这也是根深蒂固永不改变的中华和谐文化传统在中华巴洛克建筑中的体现。
二是特色街巷。老道外的路网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方格状路网,与俄国附属地的南岗和道里截然不同,充满着中国智慧。这个路网正好是个边长2000米的正方形,六横(东西方向的正阳大街、北新街、太古街、承德街、南马路、南极街)六纵(南北方向的景阳街、正陽五道街、正陽七道街、正陽十四道街、正陽十六道街、正陽二十道街),将全区编成二十五个方格区,路路相连路路通,区内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北去松花江、南去南崗区、西去道里区、东去太平区的捷径,道路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老道外的街道另一特色是亲民便民:每条街道长度适宜不足百米,有的甚至只有五、六十米。区内还有近20条胡同小巷,例如正阳头道街的仁义巷、新市巷、染坊胡同,正阳二道街的鱼市胡同、张包胡同,正阳三道街的信托胡同(现称松光影院胡同)等等,这些胡同小巷把相邻的两条繁华街市从中间沟通,行走更加方便。
老道外区的中心街道——正陽大街两侧有二十条辅道,这些辅道的功能除五道街、七道街、十四道街、十六道街、二十道街是行走车辆的交通性质的道路和北三道街是市场而外,其它15条辅道全部为生活性质的步行街。非中心街道都是步行街。
这种特色街道只存在于老道外区,其它各区没有如此方便的路网。老道外的特色街巷均始于百年前自然形成的,没有规划,怎么方便就怎么做,可能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以便民为原则没有错,这也是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和民生为本,那时就有。
三是特色院落。商住合用是老道外院落的最大特色。在老道外的中心街道——正陽大街及其20条辅道,只有同记、大罗新、新世界等极少数大型商场和酒店是专门商用建筑,此外没有完全的商用建筑,不管是多么豪华的建筑大都是商住两用:前店后厂或者上住下店,即便是交通银行它的后院也是住宅,只不过不是民宅而是员工住宅而已,而在非中心街道的楼房也都是商住混合,所以,老道外区的楼房院落大都是四合院和外走廊。老道外区的平房院落也多是四合院,而且因为它的临街门市房也多是小商店小店铺小作坊,所以也是商住混合的院落。
由于商住混合的院落特色,使得商业与居民完全混合在一起,不只是方便生活,而且使生产、销售和消费紧密相连零距离:消费者需要什么,商家就进什么,厂家就生产什么;消费者需要多少,商家就进多少,厂家就生产多少;商品卖不动了商家和厂家立即调价转产,灵活得很。
这等院落的居民受市场经济的熏陶,会货比三家,会趋利避害,会减少环节,甚至会寻找商机偶尔做一把买卖人。而商家和厂家在如此精明的消费者进逼和同行们的激烈竞争之下,生意也会越做越精。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老道外的商民流传至今所具有的“有困难找市场而不找市长”的市场经济意识,与百年来商住混合的特色院落“基因”不无关系。
四是特色商业。老道外区的商业不同于道里区和南岗区的商业,后者主要是洋人经商办企业,实力强,规模大,服务对象也主要是洋人,而老道外是民族工商业,实力相对比较薄弱,规模也相对比较小,但是商场商店数量多,商品种类多,服务范围广,涉及的行业多,参与经商办企业的人数也多,而且因为服务对象主要是国人,商品与服务的民族特色强。
据当年对老道外23个行业的统计,全区共计有5089家工、商、文、卫、服务等企事业单位部门:其中绸缎布匹杂货209家,金融49家,粮业制粉油坊49家,五金磁蓆颜料66家,代理店107家,金银钟表眼镜30家,织染工业239家,米面杂货烟酒枼麻山货784家,医药业211家,木商木器燃料246家,印刷书籍文具纸张业76家,鲜货茶食茶庄115家,转运28家,租赁13家,杂工业945家(酱园、镜庄、制革、制衣、洋服、成衣、估衣、鞋帽、靰鞡、箱包、裱糊、制糖、照相、车铺、牌匾、粘毯、麻袋、纸盒、洗衣等等)、娱乐场6家、三棵树商工业74家。行业之多、分工之细,商家分布之密集,可见一斑。这些大中小商家遍布全区各个角落和各个行业。
在竞争中涌现了相当一批名店、老店、老字号,流传至今的有:老鼎丰的月饼和蛋糕、正阳楼的酱肉、张包铺的排骨包、狗不理的包子、范记永的水饺、世一堂的中草药、三盛炉的刀剪、亨得利的钟表眼镜、同记的百货、陈氏接骨、王麻子膏药等等,生活在老字号之乡的百姓,可以享用到各方面最优良的商品和服务。
五是特色坊间。在老道外区,走出中心大街——正阳大街、景阳大街和几条重要辅道,便进入坊间小道,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小摊、小铺、小店、小馆、小床子、小作坊一家挨一家。
吃的有:浆汁馆(浆汁果子豆腐脑)、牛奶馆、饺子馆、混沌馆、包子铺、烧饼铺(烧饼麻花)、馒头铺(馒头花卷)、切面铺、煎饼铺、大饼子铺(苞米面黄饼子高粱面红饼子)、点心铺(糕点)、列巴店(面包)、杂货铺、水馆(烧白开水)、茶馆、酒馆(烧酒黄酒啤酒)、冷饮店(冰糕冰棍)、茶庄。走街串巷的有卖菜的、卖鱼的、吹糖人的、卖糖葫芦的、崩爆米花的。街上摆小摊的有卖水果的、卖瓜子的、卖糖球的、卖冰棍的、卖烟卷的。
穿的有:服装店、成衣铺(裁剪制做)、估衣铺(裁剪制作中式便服)、帽子铺、便鞋店、皮鞋店、布匹店、袜子店、绸缎庄、针织店。
用的有:洋铁铺(制做水桶、水壶、水舀子、围的罗)、木匠铺(制做桌子、椅子、板凳、木璇、兼卖方子板子胶合板)、镜子店、玻璃铺、小百货店、小五金电料店、麻袋铺(卖麻袋缝补麻袋)、棺材铺(解放前只有土葬)、租书铺、小人书(连环画)铺、文具店、剃头棚(理发馆)、画像馆、照相馆。站街的有木工、瓦工、油工、卖老搏地的(力工)、刷石灰水的(刷墙)、修理自行车的、修理钢笔手表的、配眼镜的、擦皮鞋的、代写书信的(多数在邮局外边摆个小桌)。走街串巷的有卖荞麦皮的(吆呼声是“乔—麦皮!)、弹棉花的(吆呼声是“弹—棉花!”)、磨刀磨剪子的(吆呼声是:“磨剪子喽—炝菜刀!”)、卖针头线脑掏耳勺的、推车送煤送绊子送黄土(做煤球)的、蹬三轮拉脚的、收破烂(收废品)的(吆呼声是:“破烂换钱!”)。
民间市场更是热闹非凡。北三道街副食品市场,经营鱼、肉、蛋、禽、烟、酒、糖、茶、山珍、海味、蔬菜、水果、食杂、糕点、酱菜、调味等高中低档副食和保健品,品种齐全,价格合理。北十二至十四道街旧物市场,主要经营旧家具、旧服装、旧鞋帽、旧五金、旧轮胎、旧书刊、旧皮货、旧麻袋、旧首饰、旧瓷器、就金属、旧古董等。进场交易的可以是固定业户,也可以是居民为了互通有无或者等着用钱,把家里的旧物拿到这里摆地摊。也有不少是来寻购文物古迹旧书旧字旧画之类旧物的,也确能发现一些稀世珍宝。最热闹的要数北五至北七道街江边的北市场了。晚饭以后到这里遛弯看热闹的是人挤人,必须手拉手或者盯紧一点,不然一转眼就走散了找不着人,特别是领着孩子去北市场的就怕走丢了、挤伤了。都有什么热闹这么吸引人?
先说这摆地摊的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拉洋片的、变戏法(魔术)的、打把势(武打卖艺)的、耍猴的、演杂技的、演皮影戏的、说相声的、唱大鼓的、说评书的、拉京胡的、唱京戏的、吊嗓子的、摔跤的、舞棒的、打拳的、下象棋的、摆棋式的、支色子(赌博)的、押宝(赌博)的、相面的、算卦的、抽签的(有人抽的也有鸟抽的,算卦先生吆喝“抽灵签算灵卦!)、看手相的、批八字的、点痦子的、照快像的、画像的、卖大力丸的、卖狗皮膏药的、卖假药的、卖西瓜的、卖冰棍的、卖茶鸡蛋的、卖大碗茶的、卖烟卷的、卖花的、卖鸟的、卖金鱼的、卖旧书的、卖字画的、卖古玩的、扎堆的(仨人一伙十人一圈说天道地谈古论今)等等。
拉洋片的老人小孩看得多,一个二平米建方的长箱子,底下有四个腿支着,箱子外侧有四个小眼,观众就从这小眼往里面看拉洋片,拉洋片的一面敲锣鼓,一面唱戏文讲解片中内容,一张片大约戏说一两分钟,然后再拉出第二张洋片……看完一场总共十张洋片大约十多分钟。看变戏法的人最多,里三层外三层,有个”快手于”名叫于世文,变戏法手疾眼快,空手变碗、变鱼、变扑克牌,把一个球从这个扣碗里变到另一个扣碗里,把手绢打成结再吹口气又把结重新打开,百看不漏。变个十分二十分钟算一个小场,然后开始收钱。他先把话撂给观众:白看不要紧,但是不能扭头走人,留下的都是捧我的场,走的是看不起我。经他这么一说,多数观众不交钱也不好意思走人了。不过他不收小孩的钱。每场演出结束前,他都要鼓动观众去他的驻地学习变戏法,学一招多少钱,学两招多少钱,都有价码。听相声的观众也非常之多,最有名的是冯瞎子冯振生和他的儿子冯大全,俩人说起相声来就不是爷俩了,互相取笑和打闹,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有的段子还是很健康的。打把式的就有人愿看有人不愿看了,因为有些打把式的把长钉子插到鼻孔里,或者把铁球吞到肚子里,然后拿着铜锣向观众收钱,让人不忍心看下去。演二人转的颇有观众,男女二人身着红绿彩装,手摇彩扇,无论唱腔还是舞蹈都十分夸张火爆,这是纯东北的地方特色。王二姐思夫和蓝桥会、大西厢片断,是观众百看不厌的传统剧目。观众最多的还有说评书的和唱大鼓的。著名评书演员袁阔成和孙阔英都曾在北市场说过评书。唱大鼓的有东北大鼓和西河大鼓,这两种大鼓,说唱各半,通俗易懂。街头京剧清唱的和听唱的人都不少,而且每一伙唱和听的人都比较固定,相互都已经很熟悉。唱的一字一板,听得津津有味。文武小生、花旦武旦、老生老旦,角色齐全,京胡演奏水平也相当之高。这些票友如果化妆登台演出也一点不差。
除了摆地摊的以外,北市场的饭馆、酒馆一家挨一家,说书馆、小戏场也比比皆是。在书馆里说书是成本的,如三国、西游、水浒、聊斋、济公、七侠五义。小戏院里京剧评剧地方戏,规模并不大,少则三、四十个座位,多也不超过五、六十个座位.观众一边听书一边喝茶,夏天还有递手巾板的,自在逍遥。说书的是章回,唱戏的是全本,所以来这里听书看戏的阔卓人一坐就是一天。晌午在旁边小饭馆吃饭饮酒十分方便。走在北市场会不停的闻到酒肉的飘香,听到书馆和戏院传出的拍“惊堂木”的声、唱戏的锣鼓声、唱大鼓的弦子声。在五道街和钱塘街口,有个马戏大棚,白天和晚上演好几场马戏,场内传出阵阵的叫好声和鼓乐的伴奏声,撩得场外人心急火燎的,没钱买票的自然进不去,有钱的也得等刹场之后方可入场。
北市场建于1913年,此时老道外已有十余万人口,加上自从1908年从沙俄当局手里收回了松花江航运主权后,中国的机动客货运输逐渐繁盛起来,位于北七道街江边的航运站来往的旅客和搬运工人越来越多,无论是当地人或是来往流动的人,都能从北市场找到家的感觉,吃到家一样的饭菜,看到家一样的街巷、风俗、传统、文化。北市场在沙俄“附属地”中心地带,从它建立开始就成为塞外中国人串亲寻根之地!
六是特色文化。老道外区从未成为外国租界,但是这里的工商业者始终与西方资本特别是与沙俄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受西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的影响都很深,中西合璧的文化和中外混合的都市生活处处可见。纯正的欧式风格建筑与中华巴洛克建筑、传统的中式大屋顶建筑、庙宇建筑及民间建筑并存。中国饭店与西式餐厅和谐共处:老道外东傅家甸正阳十六道街以西式餐饮套房为主的的新世界大旅店,从舞厅传出来的是西洋管弦乐声,门外霓虹灯闪烁不停照得一条街通红通红,台阶下停满送客接客的小轿车;西傅家甸正阳六道街以中式餐饮为主的的厚德福大酒店,从餐厅传出来的是传统锣鼓笙笛声,门外大红灯笼高高挂喜迎,台阶下停满接送食客的马拉斗车或黄包车。出租汽车在中华民国时期就有了,30年代前开出租的全是白俄侨民,车型有两种:雪福来和福特。西方的轿车与中国的马拉斗车和人力黄包车在正阳大街上同时奔跑。传统的白酒黄酒馆和西方的啤酒咖啡馆在大街小巷并存,年长者大都去小酒馆细斟慢饮小烧或黄酒,以豆腐干和花生豆为酒肴;年轻人多数去啤酒馆开怀畅饮生冷扎啤,辅以切片红肠或酸黄瓜。有的人去茶馆喝茶,有的人去咖啡店喝咖啡或俄国饮料格瓦斯。中国点心与西式面包各有专卖店,而更多的是二者同台销售,老道外百姓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有吃面包(当时叫列巴)的经历,开始是偶尔以后就变成习惯,很长时间以来则成为主食的一部分。俄国人习惯的吃甘蓝、喝红汤,早已经成为老道外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老道外的男性商人在同俄国人的交往中学会了着装西服革履、脚穿长短皮靴,知识女性则学会了冬天肩披披方巾、脚蹬长筒袜,夏穿长短裙、布拉吉。列夫托尔斯泰、果戈理、契科夫、屠格涅夫、普希金等俄国大文豪,很多老道外人耳熟能祥。老道外做生意的人大都会说俄语,不是时尚而是做生意的需要,在普通百姓当中也有很多曾经在俄远东地区海叁崴(俄国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哈巴罗夫斯克)、海兰泡(布拉戈维申斯克)和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等地生活或工作过都会俄语,有的听、说、读、写全能,有的能听、说,多数能听懂和说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至少对俄国人的生活习惯都已经熟悉,甚至许多俄国人的生活用语已经成为老道外商民平日的外来语。
在老道外的大众文化和文艺生活当中,中西合璧尤为突出。电影是西方舶来品,1895年世界发明电影后,1899年电影就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来到了哈尔滨,比西太后70大寿第一次看到电影还要早两年。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道外区就开始上映无声电影,比当时的上海、南京、北平等大城市并不落后。从那时起道外陆续建设了8个电影院,比俄国人聚居的道里区还要多几个。这8个电影院是:在承德街与景阳街交叉口的民众电影院、在景阳街与正阳街交叉口的新闻电影院(开始时叫平安电影院,后来又叫水都电影院)、在升平二道街的东北电影院、在北三道街与北四道街之间信托胡同里的松光电影院、在浴海街的亚洲电影院、在北大六道街的红星电影院(开始时叫慈光电影院,后来又叫社协电影院)、在正阳十一道街的大同电影院、在正阳十六道街的靖宇电影院(开始时叫国泰电影院)。在三十年代前,中国没有本国拍摄的电影,放映的全部是西方电影,之后开始放映反映十月革命的影片。老道外的观众通过电影认识了苏联、认识了西方、认识了世界。在老道外,与电影相比,戏迷还是比影迷更多一些,特别是中老年受传统文化影响深,更喜爱中国戏剧。道外区分东西两个傅家甸。东傅家甸有新乐、华乐、安乐三个戏院,都集中在南十六道街。西傅家甸也有三个戏院,丰润六道街的中央大舞台、北三道街的新舞台、正阳头道街的同乐舞台。华乐戏院即是后来蜚声全国的哈尔滨市评剧院,仅次于北京评剧院,她的著名演员刘小楼、喜彩龄、李子巍,与国家评剧院的筱白玉霜、马泰齐名。新舞台即是后来的省评剧院,有不少国家级的演员,如碧燕燕、吴素舫等。特别是中央大舞台,即是后来的哈尔滨市京剧院,刀马花旦张蓉华、文武老生梁一鸣和高亚樵、云燕铭、韩慧梅、高世寿、孟广新都是名扬全国的国家级著名京剧演员。值得骄傲的是全国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还有马连良、裘盛戎、谭富英、周信芳、袁世海、李少春、张君秋、言慧珠、李和曾、金少山、李多奎、侯喜瑞、童芷苓等京剧国粹都曾在老道外中央大舞台演出过,东三省的戏迷都专程来道外中央大舞台观看。相比之下,老道外的观众和戏迷们是幸运的。看戏有京、评两大剧种,全市最好的京、评两大剧院都在道外,全国最好的京评两大剧种的演员都来道外演出,这是道外戏迷们洋洋自得的,也是外地戏迷们羡慕不已的。道外的戏迷口味比较高,听就听最好的角,别的不舍得,唯独重金买票舍得。全国京剧国粹们那个角来道外演出都场场爆满,演个十天八天的绝不带冷场的。道外的戏迷欣赏水平也很高,叫好叫到精彩处,唱念做打细思量,角们也都把道外的观众当作自己的知音,这也是全国所有的知名演员都来道外演出、甚至不只一次地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当然,二、三流的演员也不敢来道外演出,知道这里的观众挑剔,甚至不满意的时候喝倒彩,一点面子也不给。老道外的戏迷基因一直流传的解放后,1955年4月28日至5月26日,著名京剧艺术家、上海京剧院院长周信芳为纪念舞台生涯50周年,率领上海京剧团在道外京剧院演出长达近一个月的时间,场场爆满,足见道外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对名角的高度热情。周信芳先生主演的拿手好戏《徐策跑城》,表演尤为精湛,跑城时两个帽翅只有一个不停的晃动,加上独特的唱腔,博得全场掌声叫好声接连不断。在道外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周先生一再延长演出日期。那段日子戏迷们真是过足了戏瘾。
老道外的商民为什么如此酷爱京剧?其实这只是一个重要问题的表象。老道外的商民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齐鲁燕赵,特别是孔子的老家山东人居多,传统文化的基因已经牢固地积淀在了世代后人的骨子里,走到哪里就能带到那里;而在他们当中不甘忍受家乡的苦日子而闯关东来到东北、来到哈尔滨、来到老道外的人,在长期与各地同胞共同艰苦奋斗和与各国人士长期交往当中,又锻造出创业进取和和谐包容的精神!这,就是老道外的商民们能够交融中西文化而又坚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的原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