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领事馆建筑,这个听上去离你的生活有点儿远的事物,可能就在你的身边,你的城市。也许有人要质疑了,目前俄罗斯联邦驻华使领馆共计四处,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信息来自中国领事服务网)。然而,当我们翻开近代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在天津,哈尔滨,长春,武汉,营口,烟台,福州,绥芬河等多地发现俄领馆的身影,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被作为不可移动文物保存至今。众所周知,俄罗斯建筑在冰城哈尔滨大放异彩,俄罗斯文化在这篇黑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建筑经典:江上俱乐部,圣索菲亚教堂,圣尼古拉教堂… …可以说,哈尔滨的俄式建筑是俄罗斯文化在中国的集中体现。所以,今天我们就要从哈尔滨的俄国领事馆开始,尽情欣赏这些散落在中国各地的多彩俄领馆!
多彩俄领馆在哈尔滨:
俄罗斯帝国时期
俄罗斯帝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最早于1896年设立,P.A.德米特里耶夫出任首位驻沪总领事。由于各种原因,当时的驻沪总领馆分设于上海各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将近10年,直到1904年,由于总领馆的一处馆舍发生火灾,众多重要的档案文件在火灾中化为灰烬。当时的俄罗斯驻沪总领馆所负责那时的总领馆外交辖区如现在一样,辖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
1914年7月,由俄罗斯外交部出面在上海苏州河口外白渡桥北堍公共租界黄浦路南侧一方购置土地,用于建造新的总领事馆大楼。同年,新的总领事馆馆舍即动工兴建。整幢馆舍由德国设计师汉斯·埃米尔·里约伯负责总体设计。整体建筑融合了巴洛克式和德国复兴时期的风格和元素。[3]1916年12月,高四层,面积达3264平方米的总领事馆新馆舍竣工。翌年1月14日,新馆舍正式通过有关方面的验收并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
苏联时期
1917年十月革命后,所有前沙俄驻外使馆均被关闭。直到1924年,苏联政府和中国政府宣布建交,苏联驻沪总领馆在原沙俄总领馆原址重新开始办公。1927年,国民革命军接管上海防务,因为局势不稳,苏联总领馆暂时闭馆。1932年,国民政府和苏联政府恢复外交关系,驻沪总领馆经过数年修葺后重新开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全境,苏联总领馆不得不再度闭馆。此后直到1949年,再未开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布在北京成立后,中国和苏联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驻沪总领馆时隔8年后重新于原址开馆。
在中苏友好时期,苏联驻沪总领事和领事官员始终同中方保持着友好交往密切。每逢11月7日,苏联国庆节,总领馆一般都邀请上海方面的领导人出席领馆举办的庆祝酒会,而每逢中国国庆、国际劳动节等重大节日时,领事馆官员也积极参与其中。
1953年3月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逝世时。上海总领馆共接待了大概有1600余单位的约4万人前来吊唁。
俄罗斯联邦
1991年11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而苏联驻上海总领事馆则于1991年12月28日起更名为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仍旧为苏联原驻沪总领事拉祖莫夫斯基。1992年3月,新任驻沪总领事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蔡浦林(B.N.Chaplin)到沪上任。
1991年12月28日,苏联驻沪总领事拉祖莫夫斯基前往市府拜会时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徐兆春,正式递交以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名义致中方的关于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更名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的外交照会。(文字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多彩俄领馆在烟台
图片来自驴评网kazu
这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二层楼房,平面呈方形,高约15米,占地1.5亩,建筑面积593.4平方米。其建筑形制厚朴、简捷,造型优美雅致,装饰处理手法独特,对现代建筑设计有重要借鉴作用。
门窗边框用红砖作齿轮状镶嵌。
四 面 坡“人”字形屋顶,屋面覆红色机制板瓦。
台明用青色方整条石砌筑,并留有通气孔。
裙墙用青色方整石砌筑
外墙面是灰砖清水墙
腰线及窗台条石用红色花岗岩石砌筑
在长春
图片来自东北虎的博客
在天津
图片来自网友琛瑜
在绥芬河
图片来自新浪网
在福州
图片来自烟台山网
#广东硅谷学院#学好IT好就A选硅谷IT,学技能拿文凭事半功倍,紧跟专业教师一起冲浪IT行业。我们有建设学习型专业师资团队,教师领跑学生紧随其后。招生热线:0754-88989555,咨询qq:800015777【广东硅谷学院热招2015年高考毕业生:http://www.sve.com.cn】a222
一种风格在融合的意境中常常会让人感觉美,但一种风格是在对立和侵吞的境遇下出现,那它就会变得古怪或丑陋,就像从集中营中逃出来的犹太人听到古典名曲所感受的那样!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