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文军,黑龙江籍,现居北京 联系方式:2677018332@qq.com
打开黑龙江地图,可见在镜泊湖之北有一个红色圆点,旁边标着:宁古塔遗址。
黑龙江在历史上是边远荒凉之地,能有一个遗址很不容易。这个地方说来离我老家很近,但由于小时候没有条件,大了就到外面读书工作,一直没有机会前往。年纪一大,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恋乡情结,于是利用一个休假回老家的机会,踏上了寻访宁古塔之路。
看地图,宁古塔古城遗址位于海林市长汀镇,牡丹江的最大支流海浪河边,说远不远,但要找起来可就费劲了,毕竟不是旅游热点,来这里的人多数关心的是雪乡、瀑布、地下森林,还有香喷喷的响水大米,有寻幽访古兴趣的人不多。
发现目标是一种快乐,寻找目标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快乐。金秋九月,炎热刚过,寒气未降,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很舒服。道路两边的庄稼已经成熟,正在收割。一边欣赏沿途风景,一边问路,当地人都说知道这个地方,但具体怎么走却说不清楚。走了几次岔路,最后总算拐到了古城所在地的村落,问村民,说这个村子的名字就叫古城村,看来这里确实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
古城遗址坐落在村子旁边的菜地里,但留下来的遗迹少得可怜,唯一醒目的是,地头一棵古榆树下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几个字。一位正在地里干活的老乡指了指不远处的一道土垄说,那就是当年的古城墙。
图1
土垄有一米多高,上面长满杂草,荒芜一片,如果不说,谁都想不到这就是当年的古城墙。沿着田间小路走过去,试图在古城墙附近能够再发现一点其他遗留物,但转了几圈后,一无所获。拨开杂草,走到垄上,环顾荒芜的土城遗址,心中不禁泛起一股苍凉感,想当年这里可是东北边陲的一个重镇,一个人马喧闹的去处。
史料记载,宁古塔是清代宁古塔将军的治所和驻地,是清政府设在盛京(今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时曾在宁古塔驻扎军队。在清代,宁古塔是与盛京齐名的东北边疆重镇,那时候,哈尔滨和长春还没有兴起,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两岸的达斡尔、赫哲、锡伯和鄂伦春人每年向朝廷进贡的物品都要先送到宁古塔,然后再经盛京转运到北京。
如此说来,宁古塔这个建制比现在的省市自治区还要高,从军事角度说,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
行前只是粗略地看了几眼资料,想象中,这里会有一座像模像样的古塔,可问当地村民,都说从来没听说过这里有什么塔。晚上回到旅馆,求助百度,始知宁古塔名字的来历。据《宁古塔记略》记载,清代皇族曾有兄弟六个人居住于此,满语称“六”为“宁古”,称“个”为“塔”,故名“宁古塔”。这倒是让我长了见识,纠正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
满清入关后,对明朝归顺的汉人不放心,动辄便予流放,而宁古塔是当年有名的流放地之一,那时候的宁古塔有点类似俄国的西伯利亚,是一个让人闻之生畏的地方。“将某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这是近日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中雍正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剧中,甄嬛的父亲就被雍正皇帝革职,流放到了宁古塔这个“苦寒之地”。
图2
清代,流放到宁古塔的名人有吴兆骞、张缙彦、杨越、方拱乾等文人雅士。他们的到来给这个地处边陲的荒芜之地带来了清新之风,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别有特色的宁古塔流人文化。流人们在耕作之余,依然延续着谈学论道、吟诗作赋的遗风,由此诞生了一个“七子之会”,据说这是黑龙江史上的第一个诗社。
回到石碑前留个影,瞥见碑上贴着一个纸条,以为是“刻章、办证、发票”之类的小广告,仔细一瞧,原来是说离此地不远有个古城藏馆,上面还留有手机号,于是心中大喜,赶紧拨过电话,问清路线,赶了过去。
一位身穿黄军装的老汉在宅院门口恭候我们,老汉笑呵呵地说,藏馆是他开的,欢迎参观,不要门票。刚进院子,一条拴在链子上的黄狗汪汪叫了起来,吓得人不敢再往前走。待老汉吆喝住黄狗,走进一间简陋的屋子,见里面有一个长长的柜子,里面摆放着器皿、铜钱之类的小玩意,四周墙角则堆满了盆盆罐罐、残砖碎瓦,有点像北京潘家园文物旧货市场的某间出租房。
老汉头发花白,额头上几道深深的皱纹昭示着他的饱经沧桑。他自我介绍说,他是本村村民,姓王,喜欢收藏,爱摆弄古董,没事就到古城转悠。他指着那些盆盆罐罐说,这些大部分都是他从古城附近捡来的,也有些是当地农民送来的。由于条件不具备,有些值钱的东西没放在外面。
“这可是个有历史的地方,好东西多着呢。”老汉一件件向我们介绍藏品的名称和来历,说起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我问,这个博物馆是否有政府或企业支持?回答说,现在完全是个人的事,偶尔会有哈尔滨、北京等地的学者来这里寻访,电视台也来拍过片子。说着话,他从柜子里拿出一张纸页发黄的《黑龙江日报》,上面载有记者对他的采访和照片。
临行前,老汉拿出一个本子,笔墨伺候,非要我留下几个字,盛情难却,倚仗30多年前练过几天的书法底子,写下“弘扬历史文化”几个字。走出门口,老汉又指着院子里的菜园说,这些都是他种的,说着话,老汉到园子里摘下一捧西红柿,非要我们带上,路上品尝。
走出院子,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人心浮躁的当下,王老汉对家乡文物古迹的这份热爱和执着令人感动,值得敬佩,但愿他的文物收藏事业越来越红火,藏馆办得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长河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