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文化宫往事

文/王宝滨

原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王宝滨 提供

哈尔滨原建筑工人文化宫位于繁华的三大动力路(原安乐街)与哈平路交叉口附近,是一幢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建筑。尽管它已退出历史舞台多年,且原址已被一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所代替,但它往日的风采却镌刻在哈尔滨建筑工人美好的记忆中。

1956年春天,东北第三建筑公司由沈阳迁至哈尔滨,参加“三大动力”厂的建设。为活跃职工、家属的文化娱乐生活,公司决定在安乐街建一处俱乐部。1957年春天,俱乐部破土动工,经过7个月的紧张施工,于1957年10月30日竣工,称东北三公司俱乐部。俱乐部建筑面积2498平方米,有1040个座席,设有两部日本上世纪40年代生产的罗拉牌35毫米电影放映机,是当时哈市一流的俱乐部。俱乐部竣工当日招待全体参建工人,放映墨西哥进口译制片《叛逆》,因一票难求而轰动整个哈尔滨。

1959年春天,俱乐部进行了扩建,在原剧场两侧新建了观众休息室、图书室、文化厅和办公室,并改称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成为“三大动力”(电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的一个亮点。文化宫的新门脸落落大方,镶嵌在门脸最上方的颇有创意的圆形标志徽,以及被涂成红色的“建筑工人文化宫”7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

标志徽新颖独特,寓意深刻:上方的红星象征党的领导;左边金黄色的麦穗象征农业现代化的;右边蓝色的齿轮象征工业现代化;,中间绿色塔吊象征建筑工人;下边鲜红色的飘带象征党的总路线。据原建筑文化宫主任李绍远介绍,“标志徽”的设计者不是别人,正是当今誉满中外的著名冰雪画画家当李士学。不过,当时的李士学名不见经传,只是建筑文化宫的一位青年美工。

门脸上方“建筑工人文化宫”7个大字潇洒飘逸,它出自当今哈尔滨知名“公益老人”朱俊峰手笔。据朱俊峰老人回忆,当时他在建设厅办公室工作,风华正茂,书法在建设厅小有名气,建设厅大会开会主席台上的会标,文件、原稿纸字头红字,都出自他的手笔。1959年建筑文化宫扩建竣工之际,李绍远求朱俊峰为建筑文化宫题字,朱俊峰并未推辞,找来一张白纸,满怀豪情写下“建筑工人文化宫” 7个大字。50多年后的今天,谈及当年题字之事,朱老仍神采飞扬、津津乐道。

建筑工人文化宫是原动力区当时唯一的公共影剧院,服务对象是动力区30多万产业职工及家属。时逢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黄金时期,国内外优秀影片一部接一部地在建筑工人文化宫上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此外,文化宫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周末舞会、开展乒乓球比赛、新春佳节职工文艺汇演等活动。文化宫多次邀请省内外著名演员登台演出。省市电影公司多次在此举行著名电影演员与观众见面会,著名电影演员达式常、斯琴高娃等都曾在此登台与观众见面。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建筑工人文化宫还成立了影评小组,积极参加《新晚报》开展的影评活动。当时的影评小组有20多人,都是建筑工人。

 

图片说明:哈尔滨原建筑工人文化宫。王宝滨 提供

 

责任编辑/长河

 

王宝滨

前哈尔滨铁路工务段主任,哈尔滨文史馆馆员,著有《中东铁路旧事散记》一书。联系方式:2665164376@qq.com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